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051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饲料产业现状Word下载.docx

城市扩大范围和新农村建设使养殖空间缩小。

5.畜牧业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没有从根本上理顺。

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产销,价格变化是晴雨表,这一点在畜牧行业总是滞后或人为放大。

 

三、我国饲料资源开发现状

1、潜在饲料资源数量严重不清,技术开发落后。

主要是:

自“七五”以来,我国一直未进行过全国性的统一饲料资源调查,现有饲料资源数据五花八门,由于来源不同往往口径不一;

由于近年来饲料原料及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采用发酵生物技术、干燥新技术开发新型饲料原料如玉米加工副产品、生物发酵饲料原料等,但这些原料的加工工艺不一,能源成本及营养价值也变化很大。

2、低质饼粕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①粗纤维含量高达14%以上,蛋白质含量20%-40%不等,有效能值不到豆粕的70%,由于残留皮壳,饼粕颜色发黑,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

②饼粕的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低,只有30%-60%,均明显低于鱼粉及豆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

③低质饼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

不仅严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还会损害动物器官,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动物死亡。

3、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不足。

现年产玉米只有1.1亿吨,而美国达到2.5亿吨,虽然我国每年产2亿多吨稻谷和1亿多吨小麦,但多数情况下这两种谷物的价格高于玉米,且其有效能值仅有玉米的75%-95%,另外我国每年有近一亿吨的稻谷和小麦加工副产品。

对谷物资源及其加工副产品的研究有待从传统的消化代谢试验,发展到研究其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如非淀粉多糖)的消化代谢利用规律、合理加工利用上。

另外,我国拥有丰富的薯类等块根块茎饲料资源,同时酒糟、醋渣、酱渣、果渣、豆渣、玉米浆等农副产品(轻工副产品)的年产量达1亿吨之多,但在饲料工业中的利用率不足10%,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加工工艺技术落后,投入产出比缺乏竞争力,产品能量转化效率低等

  总的来说,动物生产的蛋白质平均值相当于全部精饲料资源总蛋白质的32%,按我国人均月摄入25克动物蛋白质换算成畜禽精饲料蛋白质计,13亿人口一年需要3700万吨蛋白,以豆粕(CP43%)计算相当于我国全年约需8600万吨饼粕资源,但由于能量类精饲料能提供约10%粗蛋白,因此我国全年需饼粕等植物蛋白资源和动物蛋白饲料资源为6000万吨以上,这主要由我国制油工业中的植物饼粕饲料资源提供。

  世界大豆产品约为每年1.6亿吨,而美国达8000万吨,为世界第一,其次为巴西、阿根廷等国,这三国占世界总产量的80%。

我国虽然近年大力促进大豆的种植,但年产量只有约1500万吨,而且发展潜力不理想。

虽然我国十年前对大豆、豆粕进口量不大,但近年大豆进口大增,甚至超过了国内的产量,近年更是接近3000万吨之多,引起了中美双方政府的严重关注。

实际上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养殖业及饲料业对蛋白饲料资源需求大增,拉动了我国的大豆产品的进口猛增。

虽然豆粕为优质蛋白饲料资源,但我国的传统大豆制油工艺、尤其是小规模大豆油厂及压榨油厂,不重视大豆饼粕质量,几乎不脱皮制油(美国几乎99%脱皮制油),造成豆饼(粕)生熟不一,赖氨酸利用率变化大(70-95%),蛋白质含量不到44%。

我国每年约有1300万吨的棉籽,资源量为全球第一,年产棉籽饼粕达600万吨以上。

我国每年有1400万吨以上的油菜籽(含年进口约300万吨),资源量为全球第一,年产菜籽饼粕达700万吨。

由于我国经过近一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千万家传统制油工艺中,只重视出油率,忽视了饼粕蛋白质量,造成棉、菜籽粕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有效能值低;

其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低,均明显低于鱼粉及豆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

而且尤其严重的是棉、菜籽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传统制油工艺为了增加出油率常采用较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使棉、菜籽饼粕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严重下降,其赖氨酸回肠消化率只有40-60%,美国NRC(1984)标准也只有67%。

因此在传统上认为棉、菜籽饼粕为低质蛋白饲料资源。

国家“八五”及“九五”科技攻关系统地进行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改进传统棉、菜籽制油工艺生产新型高效低毒油脂饼粕,为提高我国棉、菜籽饼粕的饲用效价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饲料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一)肉骨粉与疯牛病

疯牛病全称为牛海绵状脑病,它发生的症状与羊瘙痒病类似。

发生该病的原因是给牛饲喂了含有患瘙痒病的羊制成的肉骨粉而引起的,肉骨粉中含有一种奇特的致病因子,称之为"

疯牛病因子"

,"

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异常蛋白质。

常规的防制疾病的措施对疯牛病无效。

疯牛病的传播主要是由于肉骨粉的大范围使用造成的。

疯牛病在英国的发生率最高,其它欧洲国家也发现了本土的疯牛病。

目前,全世界发生疯牛病的国家已增加到近20个。

疯牛疯属于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人类也患有这种疾病,称为克雅氏病。

该病的自然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患者年龄为50~70岁,患者表现为脑组织受损、痴呆,最后引起并发症而死亡。

有关研究发现,患疯牛病的病牛,其脑、脊髓、脑脊液、眼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小肠、背根神经节、骨髓、肺、肝、肾、脾、胎盘、淋巴结也具有感染性。

人类食用了这些组织或被疯牛病因子污染的食物后,通过消化道感染。

感染因子先进入肠道局部淋巴组织并在其中增殖,再出现于脾脏、扁桃腺,最后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二)二恶英污染

二恶英来源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

其中,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和钢铁冶炼是二恶英的主要来源。

二恶英化学性质稳定,与酸碱不起反应,不易分解,不易燃烧,不溶于水,进入机体后几乎不被排泄而沉积于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属于剧毒物质,二恶英进入机体后,可以改变DNA的正常结构,破坏基因的功能,导致畸形和癌变,扰乱内分泌功能,损伤免疫机能,降低繁殖力,影响智力发育。

(三)激素类生长促进剂的安全问题

1.克伦特罗中毒。

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积,改善饲料利用率,它在体内的蓄积性强。

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组织和畜产品中易残留,它的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跳加速、体温升高、寒颤等症状。

我国从未批准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克伦特罗,但在前几年饲料和养殖企业使用克伦特罗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多起中毒事件。

1999年,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克伦特罗。

2.其他激素。

早年批准在肉牛和水生动物中使用的性激素类促生长剂如睾酮、孕酮、雌二醇、玉米赤霉醇等和甲状腺类激素因易在畜产品中残留而危害人类健康,已被各国禁用,在我国也列为违禁药物。

(四)抗生素残留与耐药性传递问题

自20世纪中叶抗生素被发现对动物有促生长作用以来,抗生素添加剂得到了广泛应用,曾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方面,抗生素的效果是其它任何饲料添加剂无法比拟的。

然而大量、长期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也确实产生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是耐药性问题,另一个是残留问题。

抗生素添加剂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虽然耐药性因子的传递频率不高,但由于细菌数量大、繁殖快、耐药性的扩散蔓延仍然较普遍,而且一种细菌可以产生多种耐药性。

尽管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明人类耐药性的产生与家畜使用抗生素有直接关系,但长期使用亚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制剂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担忧。

抗生素在畜产品中残留是饲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另一问题。

抗生素被动物吸收后,可以分布全身,在肝、肾、脾等组织分布较多,也可通过泌乳和产蛋过程残留在乳、蛋中,从而广泛地在畜产品中残留。

抗生素的残留不仅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风味,也被认为是动物细菌耐药性向人类传递的重要途径。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畜禽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由于耐药性的产生使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下降,比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病,现已成为畜禽常见的传染病;

另一方面,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降低畜禽机体免疫力,破坏消化道微生物平衡,导致动物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

另外,在实际生产中不按规定剂量、范围、配伍和停药期使用抗生素的现象仍然存在。

一些具有明显副作用且已禁用的抗菌药如磺胺、痢特灵等在一定范围内仍在继续使用。

这些现状仍是当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五)重金属污染与中毒

1.铜、铁、锌。

自科学家们发现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可明显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之后,高铜添加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仅如此,养殖户为使猪只皮肤发红、粪便变黑,铜的添加量已经达到或超过猪的最小中毒剂量。

大剂量使用铜不但导致环境污染、破坏土壤质地和微生物结构、影响作物产量和养分含量,而且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和畜产品的食用安全。

随着铜添加量的提高,锌、铁等元素的添加量也相应增加。

近年来,不少企业使用2000~3000毫克/千克氧化锌来预防仔猪腹泻。

高锌、高铁的使用同样会产生类似高铜的环境污染和食物中毒后果。

2.有机砷制剂。

现在有机砷制剂被广泛用作动物生长促进剂。

大量使用砷制剂可导致环境砷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砷被机体吸收后,主要蓄积在肝、肾、脾、骨骼、皮肤、毛发中。

砷与巯基酶结合,使酶失活,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砷对人的半数致死量为1~2.5毫克,但每日摄入3毫克无机砷经2~3周即可导致成年人中毒。

成年人每日从饮食摄入的砷一般在200微克以下。

畜牧业大量应用砷制剂将会显著提高土壤含砷量。

据估计,若每100千克饲粮中添加阿散酸1毫克,一个万头猪场每年可向环境中排放125千克砷,若将这些排泄物施用在133公顷的土地上,则8年后可使每公顷土壤含砷量人为增加4.6千克,地下水的含砷量也会增加。

土壤含砷量高将提高作物含砷量。

业内人士计算结果显示,不到10年上述土壤所产甘薯的含砷量就会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该片土地只能报废。

若每100千克饲粮阿散酸添加量超过1毫克,则土地报废时间就会更短。

由于有机砷制剂吸收率低、排泄快,在肉品中的残留量可能很小,砷的残留量取决于机体部位、砷添加量和停药期的长短,目前尚未见到因肉品中砷超标而导致人中毒的报道。

(六)生物污染

饲料的生物污染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污染。

病原生物污染饲料随后再污染畜产品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肉毒梭菌等按规定在饲料中是不得检出的,但目前仍然有部分病原菌偶有检出。

霉菌污染并超过安全标准是最突出的微生物污染,所产生的霉菌素不但危害畜禽健康,一些毒素通过残留也影响畜产品的食用安全。

(七)转基因饲料的安全问题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转基因作物及其副产物用作饲料的比例越来越高。

一些专业用的能克服常规饲料缺点的饲料作物,如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低毒菜籽、高蛋氨酸大豆等饲料原料已应用在饲料工业和畜牧业中。

这些转基因饲料对动物健康及畜产品的安全性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目前尚难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需进一步从科学、经济和社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五、2010年上半年饲料生产形势分析会在苏州召开

2010年上半年饲料行业开局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突出表现为商品饲料量增价升,配合饲料比重增加,产品结构变化明显。

上半年饲料行业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处于最低谷,畜产品消费减少,养殖效益低迷,商品饲料产销基数低。

随着经济形势逐步转好,畜牧业生产快速恢复和发展,今年上半年主要畜禽存栏同比增加。

二是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稳步推进,散养户逐步退出,适度规模养殖户增加,商品饲料需求持续增加。

三是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原料价格高位运行以及中小浓缩饲料及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企业的技术创新受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消费的下降,此外动物疫情加快了生猪市场规模化进程,淘汰了散养户,使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需求减少。

四是国内玉米价格连续4个月上涨,价格同比增幅达22%,部分以前使用自购玉米、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养殖场(户),纷纷转向直接使用配合饲料。

  以上因素,一方面推动配合饲料产量大幅度提高,主导了上半年饲料产量的增长行情;

另一方面也使得商品饲料生产结构出现调整,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销量同比下滑。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我国配合饲料占饲料总产量比重达到79.8%左右,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以上,比2008年同期高近10个百分点。

  其次是,自然灾害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今年气温偏低,水产养殖恢复较往年慢一个月左右,水产饲料产量同比也出现较大下滑;

此外春季西南5省发生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大地震、4月底南方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都对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其中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的范围最大,截至6月23日已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10省(自治区、直辖市)2939.5万人受灾;

农作物受灾面积1618.7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77.8千公顷;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33亿元。

从企业运营趋势看呈以下特点:

  

(一)企业运行稳健,规模优势非常明显。

畜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和原料市场价格的走高,对饲料企业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大型企业稳固扩展,饲料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纵向与横向整合发展仍将是行业的主旋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引领和带动整个行业平稳发展的特点将更加明显,我国大型饲料企业产量基数进一步扩大。

2009年我国年产超过百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18家,比2008年多了2家,2009年产量排全国前30位的大型饲料企业的生产总量达6361t,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3%,而这些大型饲料集团的综合经济实力,已能应对饲料行业面临各方面挑战,对稳定饲料行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四川新希望(六和)集团、广东温氏集团、广东海大集团、山东亚太中慧集团、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等都在继续投资饲料产业。

而小型饲料企业由于吸纳资本的能力弱、管理、技术和创新水平低、经营成本高等缺陷,数量将逐步减少。

  

(二)企业不断探索新的模式。

如荷兰泰高集团的汉德瑞实现服务创新模式,用服务切入市场,为养殖厂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实现个性化服务。

广东海大明确以“打造服务体系,构建价值链优势”为未来战略定位,努力使养殖户有利润优势。

饲料企业特别是中大型饲料企业高度重视人才和人力资源建设,整体优势将再度提高。

此外,饲料企业积极借力资本市场,2010年上半年就有广东海大集团和大北农集团相继上市。

  (三)合资合作,技术领军示范型企业发展方向明显。

大型集团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注入中型企业,实现控股合作,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主流。

如辽宁禾丰集团与六股河、嘉联牧业的合作,双胞胎集团与辽宁天地的合作,六和集团与博丰集团的合作都属于这种方式。

与此同时,辽宁省部分企业在开展自身科技创新的同时,结合本省发展实际,引进或改良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加速企业技术更新,进行科技示范引导也渐成趋势。

如波音牧业与帝斯曼集团的合作研发,禾丰、正成、扬翔等企业对乳猪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专业化技术的开发与设备改造,技术示范效用都十分明显。

  (四)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均有不同程序的提高,安全生产氛围正在形成。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饲料企业主动接受监管的意识在增强,另一个是饲料企业和养殖场(户)有了安全意识,基本都能做到对所进原料和产品索要生产资质证明,安全和维权意识都在不断加强。

(五)企业调整速度仍在加快。

从企业情况看,大型集团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仍保持25%~30%的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策对大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始终保持连续性,包括政策和服务,企业也用活了各项好的政策;

二是一些相关企业(如屠宰企业、肉食品加工企业等)的联合靠拢,带来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是投资较为理性,投资着眼于长远市场。

而中小型饲料企业面临形势比较困难,一方面受到来自于大企业的市场挤压,一方面面临升级改造的资本短缺和养殖形势的阶段性低迷,加之产品科技含量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其饲料产量下降幅度在20%左右。

  对于今后的发展形势,会议代表指出,2010年,随着养殖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饲料行业也进入了加速转型期,大中型饲料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产业化运作趋势将更加明显,而小型饲料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数量将逐渐减少,优胜劣汰的行业发展趋势仍将继续。

  

(一)全年饲料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我国饲料市场在第一季度“开局平稳”的带动下,第二季度呈现“缓慢提升”;

第三季度受水产市场进入旺季及双节来临的影响使养殖增量,预计饲料产量将“放量增长”。

  

(二)不同品种饲料特点及后市预测。

一是生猪饲料需求后劲不足。

2010年上半年受猪价下跌、猪病以及玉米价格高等因素的制约,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猪饲料在2010年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的环比增长幅度很小,生猪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猪粮比价已跌至4.8:

1,全国生猪养殖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

上半年政府出台对生猪行业补贴政策,起到短暂、区域性的效果。

根据1~5月重点跟踪企业上报数据分析,猪配合饲料同比增长幅度达35%,而猪用浓缩饲料和猪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同比均下降8%左右。

目前,猪价开始慢慢复苏,8月份将出现新的出栏高峰,还有中秋、国庆节日的拉动,肉食品消费上升,饲料需求增长。

因此,后期的猪饲料市场持谨慎乐观。

  二是禽类饲料平稳。

由于禽肉和禽蛋价格略好于上年同期水平,故蛋禽、肉禽饲料需求平稳,上半年分别上涨约5%左右。

  三是反刍动物饲料呈恢复性增长。

奶价同比大幅上涨,奶牛饲料产量大幅增长,销售行情看好。

上半年全国反刍饲料上升幅度达24%,部分在技术上占优势的企业奶牛饲料上升幅度超过了50%。

  四是水产饲料继续增长,第三季度是水产养殖旺季,饲料需求将同步增长。

  (三)饲料原料价格将保持高位。

一是玉米价格受国家宏观控制,再加上进口玉米数量以及抛储数量的上升,可能使玉米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二是豆粕价格。

预计下半年的价格会略高于上半年,主要是目前2660~2720元/t的价格太低;

加上由于今年低温多雨天气,使占我国大豆产量40%的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下降8%,较往年减少了200万亩,大豆的进口依存度更高,在预期通胀的大背景下,不能低估未来大豆暴涨的可能性。

但全球大豆丰产,上半年进口大豆数量大,1~5月份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近10%,国内养殖需求不旺,豆粕价格大涨较难。

故分析后市豆粕以平稳略涨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