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0942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

《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互批互改教学案例Word文档格式.doc

九年级第二学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美在不期而遇》,强调这种美,是一种自然美,和谐美,重在不期而遇;

当今社会很多人刻意追寻美的足迹却不能得到,其实请同学们安静的想想,不期而遇的美才是耐人寻味的,请同学们仔细回想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又那么一种美的存在呢?

请你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这种美,美在何处?

要与读者产生共鸣,引人遐思。

完成《美在不期而遇》这篇作文后,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了互批互改。

在互批互改中,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仍我觉得自己收获了许多,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学目标:

1、掌握互批互改的方法与步骤

2、学会欣赏他人的作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以及评判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明确互批互改的方法

(一)能正确使用批改符号

(1)要求学生能用批、注、勾、画、增、删、改、换、调等常用的修改方法进行修改。

(2)批改作文要有眉批和总批。

眉批是针对习作中的局部性优缺点给与简明扼要、具有针对性的批注。

总批针对整篇习作,根据本次习作的重点,写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有指导性的,富有鼓励性的评语。

(二)明确评改的内容

要求学生能从几个方面去修改一篇作文:

1、评价文题

俗话说:

“题好一半文”。

要求学生对批改的作文题目进行判断,看题目是否准确、简明。

此外,是否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有没有采用修辞典手法,或引用名句、歌词等。

把自己的意见批在题目旁。

2、修改字词

这一步要求学生和同学交换各自的作文,对对方错别字、错标点、使用不当的词语等划出来并进行修改,然后在批注栏写上修改的原因和意见。

3、修改病句

学生的作文,病句比较多,出现病句的原因也多种多样。

让学生找出同学作文中出现的病句,并对同学作文中出现的病句及时修改。

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今后在作文中不要出现别人出现的错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4、品味语言

衡量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语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不同文体的文章语言都具有其文体特征。

记叙文语言侧重细致生动、形象感人。

说明文语言侧重简明准确。

议论文语言侧重准确严密、逻辑性强。

有的学生缺乏文体意识,写出来的文章四不象,大段大段的抒情与大段大段的叙事凑合在一起,使人不知道该文属于何种文体。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对所改作文的语言进行细致品味,看作文的语言有无文体特征,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5、分析结构

让学生评价同学的作文,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析。

学生可以阅读全文,划分层次。

看同学作文是否有头有尾,叙述是否有条理性,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

6、总体评价

根据教师列出的标准进行集体的等级评价。

学生针对以上的批改意见,有选择的对其中的几点形成总结性的结语,即总评。

并在总评后面端正地签上评改人的姓名。

三、批改过程:

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来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

  

一、评改前教师要作示范评改,让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标准和方法,并统一、规范评改符号。

要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标准和方法,统一规范的评改符号。

因此,在首次进行互评互改前,教师至少要用一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掌握评改作文的标准和方法,统一、规范评改符号,使学生在评改时有法可循,有规可依。

具体做法如下:

我在学生第一次作文后先通览全班学生的作文,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水平高和水平低的习作各一篇作精批细改,以备示范讲解。

然后,借助多媒体把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投射到大屏幕上,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明确评改的具体要求,统一评改符号、方法和评分标准。

最后教师用课件出示(或板书)自己的评改结果,供学生借鉴、参考,让学生心中有例,从而使互评互改进入正轨,为下一步进行分组互评互改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领会作文评改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一般要求”就是指任何一篇习作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即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书写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来讲,就是看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确,有无独到见解,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

看材料是否能有效地表现中心,是否准确、典型、新颖,是否充实,形象是否丰满;

看结构是否严谨、思路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行文是否流畅;

看语言是否通顺流畅、准确得体、简洁有力、生动形象;

看标点是否正确规范;

看书写是否工整,字数是否达到要求。

“特殊要求”则是就某一次习作训练侧重某一点、某一方面和某一阶段的特殊性要求。

无论“一般要求”还是“特殊要求”都要引导学生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细则。

四、展示并点评批改比较好的作文(在多媒体上进行)。

1、对字词句的修改。

如卢丽丽的《美在不期而遇》其中有这样一段“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有着同样的剧集,同样的人物,不同的是,电影要随着剧本而变化,而我们的生活却随着我们在变化。

”高佳柔是这样修改的:

“人生就像演着一场电影,虽有着同样的剧集,同样的人物,但不同的是:

电影要随着剧本而变化,而我们的生活却随着我们在变化。

”修改的字迹不多,但一对连词“虽。

但。

”使得这句活的紧凑感一下子提升了许多。

既道出了人生与电影的相同,有说出了人生的特殊性。

2.开篇点题

张丹燕是这样开头的:

“。

偶然的一次转眸,促成了一次不其而遇的相遇。

一种从未感受到的那样纯净的美好,犹如花的芬芳充盈着所有感官在心间翩翩起舞。

”张晓同学给出了这样的眉批:

“点明主题”,并像老师一样画出了优美的句子。

3.学生会学着描写人物形象

张丹燕是这样描写一位老人的:

“一个身穿破衣,头发凌乱,面色乌黑的老妇人上了车,他的眼眶里喊着泪水,脸颊依稀可以看见泪水划过的痕迹。

我也嫌弃的瞟了他一眼就望向窗外了。

”张晓是这样评价的:

“抓住了老人的外貌特征为下文我对老人的态度的转变做了铺垫。

4、总评语基本上能按照上面四个方面去评判

例如,张晓的作文总评:

文章通过写一个小女孩对一个老人的关爱,使作者心灵深受感动,用优美的语言和词语陈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

结尾再次点题,说出了这件事对作者的巨大影响。

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新奇的想象,展现了母校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紧凑,语言简洁,用词恰当。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文中有少许错别字,希望小作者在今后的作文中能注意。

(优点)

缺点:

文章字迹不太工整,优美语句和词语不是很充足,实际是要求作者平时要多看课外书,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高佳柔是这样评价的:

以具体的事例写出了由一个买花事件而引出的“美”的事件,其文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性格分明,各种修辞手法运用恰当,为全文增添了活力。

有错别字。

五、教学反思

(一)互批互改增进友谊

同学们在写批语时,往往写上鼓励小作者的话语。

如努力吧,小作者,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祝愿小作者明天更加灿烂!

努力吧,小作者,成功在向你招手!

希望小作者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相互祝愿,相互鼓励,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二)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阅读了他人的文章,开阔了眼界,得到了学习,更主要的是还知道了像这样的文章怎样去写,才能得到最高的评估。

本篇习作的中心是不期而遇中的美更具有特别的美,看看谁的文章更具有美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三)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是多方位的

将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融为一炉,把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参与。

一方面大面积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互评互改,实际下是习作练习的延续和提高,是对原来的再思考、再修改和再写作过程,也是对一种文体进行反复的强发训练过程。

定什么,怎样写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很深刻的印象。

学生作文能力、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部分优生修改不错,但仍有一部分学困生敷衍了事,修改很粗糙,引起被修改同学的不满。

2、教师的指导性有待加强。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始终起着引领示范作用,

不能让学生随意而为,草草行事,应慎重对待写作者的劳动成果。

3、形式有些单一。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只是采用互批互改这一种形式,缺乏新颖性,时间一长学生就有些倦怠。

在以后的修改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