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1194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房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3.2.1.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6

3.2.2.施工技术准备...6

3.2.3.施工准备...7

3.3.主要施工工艺措施...8

3.3.1墙面乳胶漆施工方案...8

3.3.1.1施工条件...8

3.3.1.2施工工艺流程...8

3.3.1.3施工要点...8

3.3.1.4质量标准...8

3.3.1.5现场安装条件...9

3.3.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10

3.3.2.1施工现场检查...10

3.3.2.2布线...10

3.3.2.3测试...10

3.4.工期计划及工种配合...11

3.4.1施工劳动力配备...11

3.4.2各工种之间的配合...11

3.4.3落实每日施工交底制度...11

3.4.5严格执行工序检验程序...12

第一章 

概 

1.1现状概述

XXXX大楼是网络系统的航空公司信息管理是枢纽,每层楼都有几十个信息点位,由于布线较早、及原施工布线时6类布线标准未出台等历史原因。

现在网线布局混乱,跟以后的维护和网络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由于原施工网络系统接入按照110配线架模块接入,对以后的设备升级及整个系统管理升级造成硬件上的脱离及不支持。

XXXX大楼信息集中点位接入层在大楼每层楼的弱电间内(2楼-9楼)共8个弱电井,光纤连接北投货运楼及机务楼(北投货运2楼,机务2楼和3楼)共3个弱电间,共计11个弱电间。

中心机房暂不整理。

弱电间布置示意图:

注:

1、电话、网络为挂壁式安装,固定在110配线架上。

2、机柜设备通过110配线架与网络连接。

3、电话网络通过桥架连接各楼层。

改造方案

2.1改造目的

通过对弱电间的改造,使末端接入到交换机通过配线架接入,达到5类接入标准,提高网络通讯质量。

改造后,布线及标识完整,方便维护及调试。

弱电间除尘清理及墙面刷漆后有效的地保障了设备工作环境。

弱电井内在原有的基础上电话110配线架保留,网络布线到信息末端的110配线架保留,取消网络末端110配线架至交换机连接的110配线架,增加标准超5类配线架及模块,安装进机柜内。

增加机柜将设备固定安放在机柜内。

改造后整个网络系统达到5类标准接入水平,提高了网络运行效率,对网络的升级、管理、维护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持作用。

2.2改造原则

改造不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提高接入层效率。

规范弱电间的布线及走线方式。

增加走线槽。

电话系统保持不变,网络系统增加机柜,将外置设备放入机柜内由于信息楼的办公及管理网络现处于工作状态,只有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施工。

所以选择夜间施工,施工难度较大。

施工队伍由专业、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队伍施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改造弱电间工序为:

纪录原始数据----清理弱电间杂物、打扫卫生----整理弱电间布线----安装机柜----安装网络配线架、设备----测试线路、纪录及标识----墙面刮腻子、墙面找平----上乳胶漆(底漆)----上乳胶漆(面漆)----检查、移交

在墙面施工时,用纸板及报纸覆盖机柜、配线架外部,做好成品保护。

防治施工污染。

实施方案

3.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本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公司将委派一名从事多年机房类工程施工管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出任项目管理。

并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本项目的项目管理部(详见项目管理部组织机构示意图);

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

其施工作业流程是:

项目施工策划—资源需求计划—施工现场准备—项目施工过程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项目竣工验收。

3.1.1项目各级人员分工职责3.1.1.1项目经理

负责企业质量方针和项目质量目标在本项目工程的贯彻落实;

实施企业质量手册和执行项目质量计划,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负责本项目配置合理资源,健全质保机构,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使建筑、安装生产和服务质量处于严格受控状态;

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工作挂质量负领导责任,为项目第一质量责任者;

负责执行本工程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3.1.1.2项目负责人

组织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项目质量计划及工程进度计划;

负责执行和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

负责各项检验和试验,正确选择取样、送检工作;

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测量工作;

做好各项计量器具验收、登记、统计、送检工作;

负责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负责工程技术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3.1.1.3专职质检员

开展好“三检”工作及全面质量管理;

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关键环节进行质量全过程控制,旁站检查。

负责装饰工程过程检验和试验的控制;

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

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控制;

负责施工工程竣工交付;

3.1.1.4专业工程师

负责编制项目施工生产计划、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

负责施工生产的协调、调度、现场文明的实施,处理更好施工生产的进度与质量问题;

落实好工程过程产品保护保修服务;

搞好劳动管理,及时调配人力资源,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负责员工培训工作;

负责管理评审、质量记录、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内部质量审核、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等要素文件贯彻实施。

遵守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过程管理程序,进行分项技术、质量交底和组织贯彻落实,保证不合格项进入下道工序。

3.1.1.5施工班组长

负责质量指标的分解、落实和完成工作;

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度”,做好产品标识或记录;

认真执行各项质量控制程序,并做好原始记录;

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工艺中标准、操作规程;

认真进行工序操作,坚持工序自检,确保工序质量;

精心施工,规范作业,确保不出现不合格品。

3.2.施工相关准备3.2.1.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

按项目管理规定和ISO9000质量体系文件规定而建立的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制度:

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职责

2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制度

3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4项目施工生产管理制度

5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6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7项目材料管理制度

8项目机械使用管理制度

9项目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0项目现场管理制度

3.2.2.施工技术准备 

3.2.2.1由公司技术部门协助项目部有关人员熟悉场地及理解原系统工作原理、准确掌握施工细节和施工质量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施工,施工采用分部、分项进行。

3.2.2.2由公司技术部门配合对大楼的网络拓扑图进行描述,清理,整理原标识,标记;

并做好相应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3.2.2.3根据周围环境概况,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和安全施工方案。

3.2.3.施工准备

3.2.3.1现场准备

1)查勘现场,熟悉场地情况,根据相关部门移交的控制坐标点,按施工要求,在施工区域设置防破坏保护措施或安装必要的设备。

2)针对本工程主要设备的性质,安装要领、技术要求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对调试的要求进行收集并做好调试工具工作的准备。

3.2.3.2施工队伍准备

1)从公司建立的施工队伍中选择高素质的施工班组,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确定各阶段劳动力的需用量。

2)为进场工作做准备,对工人进行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

使施工班组明确有关任务、质量、技术、安全、进度等要求。

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和地方治安法规。

3)做好后勤工作安排,做好临时设施的修建为进场工作解决食、住、工作问题,以便进场人员能够进场后迅速投入施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3.2.3.3材料进场准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工作,做好材料的进场计划。

2)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并做好保管工作,并确定专业单位使用的范围,辅助设施及仓库,或由甲方指定使用统一的辅助设施及仓库。

3.3.主要施工工艺措施3.3.1墙面乳胶漆施工方案3.3.1.1施工条件

刷涂涂料前,基层必须处理好,达到坚固密实、内外干燥、平整光洁。

在一般情况下,施工时的含水率应小于10%,碱值应小于10%。

为了满足工程的要求,经济合理地完成任务,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好浆料。

为了保证各种色浆在涂刷操作中互不沾染,还要准备相应数量的遮挡材料,如旧报纸及粘贴用的胶条等,以满足施工操作的需要。

3.3.1.2施工工艺流程 

清扫基层—基层处理—满刮腻子一遍—磨平—第二遍刮腻子—磨平—第三遍刮腻子—磨平—第一遍乳胶漆—复补腻子—磨平—罩面乳胶漆—罩面二遍乳胶漆

3.3.1.3施工要点

施工要点是腻子配合比,即:

聚醋酸乙烯乳液(即白乳胶):

滑石粉式大白粉:

2%羧甲基纤维液=1:

5:

3.5 

砂磨必须衬垫木枋、以保证打磨出的线、角、面平整顺直,涂刷时应掌握涂料的工作稠度,使涂刷色泽均匀、不透底、显刷痕、流坠、皱皮、污染,保证涂刷效果。

3.3.1.4质量标准

3.3.1.5现场安装条件

3.3.1.5.1配电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施工场地配备取电及相关的照明设施。

(2)屋顶、楼板,不得渗漏。

(3)场地应清扫干净。

(4)室内地面基并应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

(5)环境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3.3.1.5.2设备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门窗安装完毕。

(2)运行后无法进行的和影响安全运行的施工工作完毕。

(3)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损坏部分应修补完整。

3.3.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3.3.2.1施工现场检查

1.门洞尺寸是否影响设备搬运,设备间的接地装置和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间的面积、温湿度及通风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3.2.2布线

①缆线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有扭绞打结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②线缆两端应有明确的标识,布放时与电源线分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缆线终接应有余量,光缆布放宜有盘留,预留长度3~5米,且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规定。

④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线槽进出和拐弯处应绑扎牢固,在垂直部分应每间隔1.5米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3.3.2.3测试

①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测试分为电缆系统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各项测试应有详细记录,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②测试仪器必须合格证书及计量年检证明。

③现场测试仪精度应达到二级标准,最低精度应达到相关的要求。

④测试仪对系统测试后,必须将测试数据保存出来,提供相关测试记录。

⑤点位测试率100%,确保工程质量。

3.4.工期计划及工种配合3.4.1施工劳动力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进度计划做如下劳动力配备计划:

纪录原始数据,工期为 

清理弱电间杂物、打扫卫生,工期为 

整理弱电间布线,安装机柜、网络配线架、设备,测试线路、纪录及标识,

工期为 

13 

墙面刮腻子、墙面找平,工期为 

上乳胶漆(面漆,底漆),工期为 

检查、移交,工期为 

以上工序可以交叉施工,保守工期为 

25 

以上劳动力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进场,各工种及人数按照各专业的需要进行调配。

3.4.2各工种之间的配合

机房施工项目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的项目,为保证工期、质量、尽可能节约工程成本,必须做到各工种之间的密切配合。

3.4.3落实每日施工交底制度

现场施工队长是各工种之间的总协调责任人。

班前施工队长应根据项目部进度计划将当天作业任务、作业环境等情况向各工种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对各工种的配合做重点交代。

在施工过程中监督其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班后施工队长应对当天进度完成情况进行书面总结,编写施工日志,并对下一个作业日的各工种任务进行分解。

3.4.5严格执行工序检验程序

3.4.5.1各工种之间互相监督,各工序的作业人员对上一工序的完工情况、质量情况等进行内部检验,发现问题后及时提交施工队长解决。

这样,能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保证整体工期及质量目标。

3.4.5.2工种之间的配合总协调人为施工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