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138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肩星天牛概述.docx

光肩星天牛概述

光肩星天牛

小编C&C

小时候把天牛叫做“水牛”,因为夏天的雨后,树林里的地上就会掉下来很多天牛,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把它捉回来当作玩具,胆子大一点的,去头,翅,腿,用油炸着吃。

天牛幼虫食性杂,蛀食为害杨、柳、槭、榆、元宝枫、樱花、泡桐、海棠、苹果、红叶李、刺槐等。

1-2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

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下旬成虫羽化,7月中旬到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光肩星天牛幼虫一般选择距离树干基部2米以上的中等枝干蛀食。

低龄幼虫有25~30天在韧皮部取食,钻蛀部位有长粒状锯末屑,部分外观有伤流。

成虫迁飞性不强,喜在被害树上产卵,产卵时也先在树皮表面啃咬出产卵槽,每槽内产卵一粒。

1头雌虫可产卵40粒左右。

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区别在此注明一下:

区别一是成虫体型,光肩星天牛个体较小,略细长型,星天牛个体较大,短粗型;二是看成虫鞘翅基部有无瘤状颗粒。

目前消灭天牛的办法,人工捉成虫;产卵期敲击产卵刻槽;成虫羽化期喷药;树干打孔注药;封堵排粪孔等。

天牛的天敌昆虫有:

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蒲螨等。

尤其管氏肿腿蜂的利用,有一定效果。

附: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来源:

中国森防信息网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又名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nobilis

Ganglbauer)(以下简称天牛)防治策略、虫情监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光肩星天牛综合治理,其它蛀干类天牛防治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452 56%磷化铝片剂

GB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LY/T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准地sampleplot

为调查天牛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

分临时标准地和永久标准地两种,前者是调查时临时设置的非固定标准地,后者用于长期、定期监测用的固定标准地。

3.2 有虫株率attackingrate

有虫株数占实际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3.3 虫口密度populationdensity

平均每株寄主树有天牛幼虫的数量。

实地调查时可按天牛幼虫的新鲜排粪孔计算。

3.4 目的树种targettrees

又称主栽树种,是森林经营者为达到预期利益或目标所栽植的主要树种。

3.5 诱饵树种attractivetrees

天牛喜食、对天牛引诱作用强的树种。

用来诱集并集中防治天牛,以减轻天牛对目的树种的危害。

3.6 寄主树种hosttrees

天牛取食并能繁殖后代、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3.7 非寄主树种non-hosttrees

天牛不取食或取食但不能繁殖后代、不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3.8 伐根嫁接stumpgrafting

林木采伐后,利用伐根韧皮部和形成层的活动能力,用枝接的方法将优良品种接穗嫁接到伐根上,使接穗成活并生长。

3.9 动态管理dynamicmanagement

因地制宜,适时采取梯度龄级造林,并在不影响林分整体功能的前提下,有计划、分年度采伐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天牛高发期前的寄主树种,始终保持林分低虫口密度、低受害水平的一种管理模式。

4 防治策略

4.1 总体思路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

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虫情监测,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生物、物理、药剂等防治措施,逐步降低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实现有虫不成灾。

4.2 分区治理

天牛防治区划分为老发生区、新发生区和未发生区,划分标准见表1。

表1天牛防治分区划分标准

防治分区老发生区新发生区未发生区

划分标准天牛发生或传入5a以上(包括5a)的区域。

天牛新传入地区或传入5a以下、发生面积较小的区域。

所有未发生区或以前发生但经治理后未见发生的区域。

4.3 分类施策

4.3.1 老发生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

——以治理为主,从发生区外围开始,逐步向内压缩发生面积,做到治理一片,控制一片,巩固一片;

——对重度危害的衰弱木、濒死木及成过熟林以更新改造为主,加强虫害木管理及除害处理。

对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较低的中幼龄林以药剂防治为主,同时辅以人工、物理等其它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4.3.2 新发生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

——以拔点除源、治点保面为主,对虫害木及时进行皆伐或强度卫生伐,根除虫源,再辅以其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4.3.3 未发生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监测和普查,应重点监测与天牛发生区毗邻地区;

——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4.4 动态管理

4.4.1 造林设计时有计划、有规律地合理设置林木龄级,适度拉开网内格间、带内行间的造林时间,使林网的林龄形成梯度。

4.4.2 当林木达到生理成熟、生态功能开始衰退、天牛等蛀干类害虫进入高发期前,采取轮伐方式对林分进行采伐更新。

4.4.3 条件恶劣地区,可采取逐步隔行采伐的措施。

在应采伐的林分边行,先栽植树木,待其成活后伐除或隔行采伐老龄木。

5 虫情监测

5.1 踏查

5.1.1 时间

每年2次,即春季(4月~5月)幼虫开始活动后和秋季(9月~10月)越冬前。

5.1.2 路线

在天牛未发生区或发生区周围,根据森林资源分布图,选定踏查路线。

主要沿道路、林网、村屯,重点对车站等货物集散地、木材加工厂周边的林木进行踏查。

按每500株~1000株树选1株样株的比例,进行调查。

5.1.3 调查内容

天牛成虫产卵刻槽,天牛幼虫排出的木丝,成虫羽化孔。

5.2 标准地调查

在已发生区,设立适当数量的固定标准地或临时标准地,一般200亩片林或1000亩林网设一块标准地。

每块标准地内的树木不少于200株。

每标准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标准株20株,进行发生为害程度调查。

5.3 发生程度划分

执行LY/T1681中的有关规定。

6 防治技术

6.1 营林技术

6.1.1 树种配置

合理配置目的树种、非寄主树种和一定比例的诱饵树种。

可根据本地区树种资源情况,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进行配置。

配置技术参见附录A。

6.1.2 诱饵树设置与管理

诱饵树在林分中应均匀分布,株间或行间混交均可。

适当控制诱饵树高度,准确掌握诱饵树上天牛发生动态,及时防治。

早期可采取插药签、人工砸卵或药剂防治等措施。

天牛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时,应及时伐除诱饵树或截干处理,并迅速恢复诱饵树比例。

6.1.3 伐根嫁接抗性树种

参见附录B。

6.1.4 高干截头

在春季叶芽萌动前,截掉受害严重的林木干部一定高度的有虫部分。

伐下的树干、树冠等应在天牛羽化飞出前除害处理。

对萌生枝条可适度修整,按方位均匀保留枝条。

6.1.5 萌芽更新

一般在早春砍伐被害木。

伐桩高度5cm~7cm,伐桩应及时埋湿土。

萌芽后及时除蘖、除草,适时灌水,防止牲畜等其它动物啃食。

一般在6月~7月定干,不同方位留2个~3个生长旺盛的萌条。

6.1.6 清理虫害木

6.1.6.1 清理对象

天牛重度危害的衰弱木、濒死木及成过熟林,防治规划或设计中涉及的寄主林木。

6.1.6.2 清理时间及程序

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统一清理。

清理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标记出应清理的林木,做好设计,并取得林木采伐指标。

清理时先外后内,四面压缩或从发生区边缘开始,向内逐步推进。

6.1.6.3 虫害木管理

采伐后的林木,按干、枝、冠分类,枝桠集中处理,树干编号,集中堆垛,在成虫羽化前进行除害处理。

6.2 除害处理

6.2.1 熏蒸处理

参见附录C。

6.2.2 加工处理

对虫害木进行制板、粉碎、制纸浆、制胶合板等处理。

制板时加工厚度2cm以下。

6.2.3 水浸处理

砍伐下来的虫害木集中放于水中或石灰水中,浸泡40d以上。

6.3 药剂防治

6.3.1 树干打孔注药

参见附录D。

6.3.2 树干(冠)喷雾

成虫羽化初始期、高峰期,对天牛集中连片危害的林分进行树干、大侧枝、树冠地面常量、超低量喷雾,以微湿为宜。

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E。

6.3.3 药剂堵(注)排粪孔

清理排粪孔,向内注入或塞入药剂,用泥封口。

作业时应按GB12475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E。

6.3.4 插药签

2龄以上幼虫至蛹期。

用锥子或铁丝疏通天牛排粪孔,从树干上部到下部逐孔插签,用泥封孔。

插签时注意留下签桩以备效果检查。

常用药签为磷化铝药签。

作业时应按GB12475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6.4 人工物理防治

6.4.1 捕杀天牛成虫

成虫羽化期,人工捕捉成虫,集中除害处理。

6.4.2 砸卵和低龄幼虫

成虫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用小锤子砸击产卵刻槽或用刀片铲卵痕。

6.5 生物防治

6.5.1 保护和招引啄木鸟

保护枯朽的树木、有鸟巢穴的立木、人工挂放鸟巢,增加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Linnaeus)及其它啄木鸟的种群数量。

参见附录F。

6.5.2 保护和利用其它天敌

保护和利用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Sharp、肿腿蜂Sclerodermaspp.、蒲螨Pyemotesspp.等天敌。

7 防治效果检查

7.1 检查内容

检查天牛成虫当年在树干上新产卵刻槽数、幼虫排粪孔数。

7.1.1 检查方法

在未进行防治的天牛发生区选择与防治区发生情况相似的林分设立对照区,在防治区选择有代表性林分设立标准地。

标准地内随机选取20株样株,四旁绿化及防护林带每隔100株~300株各选1株,检查是否有天牛产卵刻槽和幼虫排出的新鲜木丝。

标准地的设置同5.2。

7.1.2 检查时间

药剂防治效果调查在防治后3d~10d进行,其它防治在效果出现后进行。

7.1.3 效果统计

有虫株率(%)=(调查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

(1)

虫口密度=调查有虫数/调查总株数                                      ………………

(2)

虫口减退率(%)=[(防前虫口密度-防后虫口密度)/防前虫口密度]×100   ………………(3)

有虫株率减退率(%)=[(防前有虫株率-防后有虫株率)/防前有虫株率]×100 ………………(4)

校正死亡率(%)=[(防治区虫口死亡率-对照区虫口死亡率)/(1-对照区虫口死亡率)]×100…(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树种配置技术

A.1 树种选择

A.1.1 目的树种

一般为当地适生树种,如新疆杨PopulusalbaL.var.pyramidalisBge.、河北杨P.hopeiensisHuetChow、毛白杨P.tomentosaCarr.等。

A.1.2 非寄主树种

臭椿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白蜡Fraxinusspp.、槐树Sophoraspp.及针叶树等。

A.1.3 诱饵树种

一般为箭杆杨P.nigraL.var.thevestinaBean.、大官杨PopulusdakauensisHsu、槭树Acerspp.、柳树Salixspp.等。

A.2 树种配置方式

A.2.1 以片林为主的防护林带

A.2.1.1 杨树纯林带

新疆杨、河北杨等主栽树种与大官杨、箭杆杨等诱饵树种按行间或株间6:

1或7:

1混交。

A.2.1.2 杨树与其它树种混交

主栽树种(抗天牛树种)、非寄主树种与诱饵树种按10:

9:

1混交。

A.2.2 农田林网

A.2.2.1 干级林带

主要指发挥生态景观和防护功能的干沟、干渠、干路等大林网框架。

选择臭椿、白蜡、槐树等非寄主树种与新疆杨、河北杨、毛白杨等主栽树种混交,适当配置一定比例的诱饵树种,并尽可能混交其他灌木树种。

A.2.2.2 斗支级林带

主要指以防护和经济效益为主的沟、渠、农路等。

选择新疆杨、河北杨等主栽树种与箭杆杨、槭树等诱饵树种混交。

A.2.2.3 农级林带

主要指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农沟、农路和农渠等。

选择新疆杨、河北杨、毛白杨、柳树等速生丰产树种为主栽树种,配置适当比例的诱饵树种。

注:

树种选择及配置方式以宁夏地区为例。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伐根嫁接技术

B.1 伐根选择

树木根径5cm以上,生长正常;遭受天牛危害的,树体应1/2以上成活;无劈裂。

B.2 林木砍伐时间与伐根处理

拟嫁接的林木,应在树液流动前进行砍伐。

伐根高度控制在5cm左右,最高不能超过10cm。

宜边伐边嫁接。

也可伐根埋土保湿,适时嫁接。

嫁接前应处理伐根表面,使其露出新茬,处理后的伐根应当日完成嫁接。

B.3 接穗种条采集与保存

选择毛白杨等抗性树种为接穗。

在树液未流动时采集生长健壮、叶芽饱满、无病虫害、粗度0.6cm~1cm的1年生苗木或萌芽枝条作为种条。

选择背阴、不易积水、稳定低湿、通风良好、不易遭人为破坏的地段,挖深50cm~70cm(长宽根据种条数量而定)的贮藏坑。

采集的种条按品种每100根~200根扎捆,挂上标签,整齐地斜立于坑内,覆湿沙。

种条顶端1/4~1/5部分露出沙面。

有条件的,可利用地窖沙藏。

B.4 嫁接时间与数量

春季树液流动后开始嫁接。

根据伐根直径大小嫁接相应数量及粗细适宜的接穗。

伐根直径5cm~10cm的,对接2个接穗;直径10cm~20cm的,均匀接3个接穗;直径20cm以上的十字交叉接4个接穗。

B.5 嫁接步骤

B.5.1 剪削接穗

剪去种条两头叶芽不饱满和木质化程度不高的部分,视长度截成若干接穗,接穗长度为10cm~15cm。

接穗下端削成楔形,削口处呈圆弧形,楔面长3cm~5cm,顶部厚度0.2cm~0.3cm(其厚度以不撑破伐根树皮为宜),刮去背面表皮,露出形成层,上端保留2个饱满芽。

B.5.2 插接接穗

将伐根嫁接部位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修剪成2cm~3cm的月牙形小光面(平滑且树皮完好),接口处新鲜、形成层明显。

用刀尖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拨开小缝,将接穗的楔面朝木质部插入小缝,并将接穗钉入伐根,使接穗削口与伐根小光面紧密吻合。

B.5.3 抹泥封口

接穗钉入伐根后随即用糊状粘土将接穗顶端截面处和接口裂缝处抹严密封。

B.5.4 埋土覆膜

嫁接结束后,用疏松湿润的沙壤土将接穗埋严,覆土厚度超过接穗顶端5cm~10cm为宜(沙壤土稍厚,粘重土稍薄),成馒头状土堆,压实。

在土堆上覆盖地膜,再于土堆边缘处开小沟,压实地膜边。

埋土时注意防止碰撞接穗。

B.6 嫁接后管理

B.6.1 嫁接后应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芽的接穗应及时揭膜放苗。

新出土的幼苗开始长出侧芽、侧枝时应连续进行2次~3次除蘖、抹芽。

B.6.2 幼苗高生长达50cm~100cm时,进行培土,以后根据生长情况再培土2次~3次,最后一次宜培成高60cm~70cm、底部直径80cm~100cm的土堆。

B.6.3 嫁接结束后应及时在林地覆盖麦秸。

6月中下旬开始,可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灌水。

一般8月中旬以后停止灌水,防止冬季抽条。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虫害木熏蒸处理技术

C.1 室外帐幕熏蒸

C.1.1 熏蒸剂

磷化铝(AIP),质量符合GB5452,有效含量不低于56%。

也可用溴甲烷(CH3Br)。

C.1.2 熏蒸帐幕

应具备良好的气密性。

聚乙烯薄膜,厚度0.15mm以上,聚氯乙烯薄膜,厚度0.19mm以上。

C.1.3 熏蒸器材

检测范围分别为(0.1ml~50ml)/m3和(100ml~2000ml)/m3的磷化氢气体浓度检测管,检测精度为0.1ml/m3的磷化氢气体检测仪,0℃~100℃的温度计,防毒面具。

C.1.4 熏蒸场地选择

避免日晒雨淋,能安全散毒,地面坚实、平坦,距离居住活动场所50m以外的干燥、通风良好地段。

堆垛下、罩膜内无下水道或其他泄漏通道,对不符合条件的地面,应在堆垛前,预先在地面上铺就不透气薄膜。

C.1.5 熏蒸步骤

C.1.5.1 堆垛

被熏蒸的虫害木集中整齐堆放,堆垛不宜过大,一般以长方形为宜。

在堆垛上、中、下层各设置一段带虫样木,用于熏蒸效果的检查。

堆垛四周挖一圈宽20cm、深20cm以上的沟槽,以备埋压熏蒸帐幕边缘。

C.1.5.2 计算投药量

磷化铝片剂用量为12g/m3~15g/m3。

投药量按堆垛体积(m3)×用药量(g/m3)计算。

每堆总用量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100片(300g)。

C.1.5.3 熏蒸帐幕准备

帐幕面积应大于堆垛总表面积。

投药前应检查帐幕是否有破损、帐幕周边是否封好,破损处应用不干胶带粘合,确认封闭严密方可投药。

C.1.5.4 投药

将磷化铝片倒入口罩布或玻璃皿中,分层均匀放置于堆垛的上、中、下3个部位,然后用熏蒸帐幕将堆垛密封,帐幕边缘放入事先挖好的沟槽中,用土埋实。

一般每块口罩布或玻璃皿中不超过20片(60g)。

施药人员应按GB12475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C.1.5.5 熏蒸

一般日平均气温20℃以上时,熏蒸5d~7d。

气温较低时,应适当增加用药量,延长熏蒸时间。

C.1.5.6 检查效果

达到预定熏蒸时间,揭去帐幕,散毒24h后取出样木检查效果。

天牛死亡率100%为合格,否则再次投药熏蒸,直至合格为止。

施药人员应按GB12475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注:

本附录规定了采用磷化铝室外帐幕熏蒸方法,熏蒸室熏蒸可参照执行。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树干打孔注药技术

D.1 时间

成虫羽化高峰期前15d或卵孵化期。

D.2 操作方法

对实施喷药等其它措施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树干基部距地面约30cm处钻孔注药。

钻头与树干成45º角,沿主干钻分布均匀的下斜孔,深度7cm~10cm,上下错位。

钻孔数根据树干胸径而定,一般胸径15cm以下的树木钻1个~2个孔,胸径15cm~30cm的树木钻2个~3个孔,胸径30cm以上的树木钻4个~5个孔。

注药量应充足但不溢出,注药后用泥封口(多次注药用塑料布封口)。

第1次注药7d~10d后,可进行第2次注药。

应连续施用3a年以上。

D.3 常用药剂及使用剂量

D.3.1 5%吡虫啉乳油

0.3ml/cm~0.5ml/cm,或3倍液,1ml/cm。

D.3.2 30%氯胺磷乳油

5倍液~10倍液,0.7ml/cm~1ml/cm(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大稀释倍数,避免药害)。

D.3.3 16%喹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

1倍液~20倍液,1.5ml/cm~2ml/cm。

D.3.4 1.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

1ml/cm。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喷雾、堵(注)孔药剂及参考用量

E.1 常用喷雾药剂及剂量

E.1.1 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300倍液~500倍液,常量喷雾。

100倍液~500倍液,超低量喷雾。

E.1.2 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400倍液~600倍液,常量喷雾或低量喷雾(仅限应急防治)。

E.1.3 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2000倍液~4000倍液,常量喷雾(仅限应急防治)。

E.1.4 20%灭幼脲·灭虫碱微囊悬浮剂

2000倍液~4000倍液,常量喷雾。

E.1.5 2.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

2000倍液~4000倍液,常量喷雾。

E.1.6 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

3000倍液~6000倍液,常量喷雾。

E.1.7 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

2000倍液~3000倍液,常量喷雾。

E.1.8 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

3kg/hm2与3kg~4kg轻钙粉拌匀,喷粉。

E.2 常用堵(注)排粪孔药剂及剂量

E.2.1 磷化铝片

0.1g/虫孔,堵孔。

E.2.2 50%杀螟硫磷乳油

40倍液,注孔,5ml/虫孔。

E.2.3 2.5溴氰菊酯乳油

400倍液,注孔,5ml/虫孔。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鸟巢制作及挂置技术

F.1 鸟巢制作方法

F.1.1 选择直径20cm以上、长约60cm的木段。

在距木段顶端4cm处锯盖,锯口平整,无毛刺。

做好标记。

F.1.2 从木段顶端横截面中心位置垂直向下打孔。

孔径12cm、孔深45cm左右。

F.1.3 孔内填充小木屑(木屑大小1cm3左右)至2/3处。

F.1.4 将锯下的盖钉在木段顶端。

钉子不应穿入孔内或穿出树皮。

F.1.5 距木段顶端7cm、底端3cm处,各锯长10cm、深0.5cm与木段截面平行的锯槽。

F.1.6 在木段外侧均匀钉3个~5个小木块(木块大小3cm3左右)。

F.2 鸟巢挂置方法

F.2.1 应选择有啄木鸟活动痕迹、枯立木少且林带整齐的林地内挂置鸟巢。

鸟巢应挂置在林带的中央,可一字形或平行排列。

F.2.2 应在啄木鸟育雏前挂置,一般每年挂巢1次,一般(主要指防护林)每50hm2挂12个鸟巢。

挂巢高度3.5m左右,巢位间距100m左右。

F.2.3 悬挂时用铁丝锲入锯槽内,将鸟巢紧靠在树干上。

鸟巢竖直,钉小木块面向外。

鸟巢应北向、东北或东向挂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