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161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行为策略例谈Word下载.doc

行为策略

方法指导课是为了确保所实施的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开展而派生出来的一种辅助课型,是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而进行的方法论方面的指导课型。

方法指导课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主体目标的达成、学生实践活动成效与水平的提高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纵观时下的方法指导课,存在着太多的“剑走偏锋”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

片面追求方法指导的“专业性”,而让学生望而生畏;

过于关注方法指导的“知识性”,却让学生缺少体验;

过分强调方法指导的“程式化”,而让学生兴趣缺失。

不少老师还在活动方法指导的时机上随心所欲;

内容上蜻蜓点水;

方式上简单枯燥,导致实际指导效果的不尽人意。

那么,如何使方法指导课更具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呢?

这里,笔者结合对一些案例的描述、反思,从一线指导教师的视角谈谈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的行为策略。

就笔者拙见,以下六方面是较为有效的策略切口。

一、激发内驱,让方法指导更具趣味性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定有这样的体会:

只有当学生觉得需要了解和掌握某种实际的方法时,方法的指导对于他们才是有意义的。

这种“需要”就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内驱力。

在方法指导课中“激活内驱,引发需要”尤其显得重要,教师行为的着力点应放在“通过自己精心预设并智慧实施的组织引导,有效引发上”。

对于年级较低、实践活动经历相对较少的学生,教师可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直接引导学生关注方法。

例如: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采访”的方法指导课时,一开课,就组织大家来了一个课前热身赛——伴随着激昂而富有动感的《万宝路进行曲》,大屏幕上随机展示一组学生进行采访的画面集锦,让大家猜猜“他们正在干什么”,引出“采访”这一话题。

紧接着,播放了一段学生正在采访的精彩视频,并趁机鼓励学生“跟他们比一比”,也来学学采访的方法。

从课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师精心准备的精美画面和视频前,合着动感的乐曲,学生的活动兴趣被激发出来,大家也都跃跃一试。

可见,情境创设能非常有效地引发后继学习的强烈期待,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方法学习的最佳状态。

对于实践活动经历相对丰富的高年级学生,可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对某种活动方法的原有认识或初步经验来进入方法学习的情境。

笔者在执教“设计调查问卷(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为例)”的方法指导课前,特意组织了一个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现场模拟采访活动。

采访完毕,我抛出了一个问题: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们对几位接受采访的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甚至全校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该怎么办?

是不是也去一一采访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众说纷纭。

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继续引导:

是呀,如果调查的内容有很多,调查的对象也很广,我们就不能用采访的办法来得出调查结果了,我们需要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而且,要使问卷调查取得成功,有一项准备工作很重要。

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问卷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一份问卷的好坏决定着一次问卷调查活动的成败。

那么,调查问卷到底该怎么设计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好吗?

通过课前谈话,使学生首先就明白问卷调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的。

其次,明确问卷质量高低的重要性和本堂课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关注学情,让方法指导更具层次性

方法指导就是为了服务学生,服务于活动。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中必须关注学情,尽可能抓准学生学习的起始点、兴趣点、困惑点、生长点,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注学情,首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把握方法指导的起点。

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询问以往指导教师等途径,了解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什么、对活动方法系列中常用方法的掌握程度怎样等信息,对学生掌握活动方法的现实基础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还可以在学生活动展开的过程中,通过跟踪观察、检查活动档案等方式,客观地评估学生运用活动方法的实际水平,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对于方法指导的实际情况。

关注学情,更应在方法指导中体现出一定的层级和梯度。

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方法指导和实践应由浅至深,前后衔接,呈螺旋上升。

指导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初次采用某种活动方式的学生要详细、规范地进行指导,对已多次采用某种活动方式的学生要突出某个方面、深入地进行指导。

还是以 

“设计调查问卷”为例。

教师在指导学生编制问卷时,对于起始阶段的学生,应侧重指导设计和运用简单的“判断式”或“选择式”等单一题型的问卷;

年级增高后,可适时指导他们学习“开放型问答式”和“综合性”问卷,并进行小范围测试,修改设计的问卷,能形成一张比较完整的问卷,在设计的问卷题目中考虑用语、排序、版面、题型等因素。

三、先做后导,让方法指导更具针对性

方法指导课中的“先做后导”就是指借助学生正在参与的具体活动,让学生先尝试经历探究方法,然后再有效地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方法,掌握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先做后导”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出现被动接受的感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方法的学习和形成典型方法。

笔者执教的“资料的整理”方法指导课就是借助正在开展的“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主题实践活动而进行的。

在活动过程中,每一小组都收集了许多资料,但这些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而且大家也不知道怎么来整理,怎么来取舍,怎么来合理地展示。

于是,我让大家充分体验,让学生自己尝试整理资料,自己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来呈现收集的资料。

在方法指导课中,我让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展示;

接着让学生对这些杂乱的资料进行分类;

再带领大家通过“删、加、补、换、留”等方法进行整理;

然后,同学们根据学到的资料整理的方法对自己小组的资料进行整理,对一些资料进行小组间的交换,并根据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本节方法指导课若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如何操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但在大家充分体验资料整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些老师怕学生犯错,怕造成方法指导的困难,其实,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在尝试中认识方法,在发现中明确方法,在纠错中掌握方法,在总结中形成方法。

四、范例引领,让方法指导更具科学性

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情况,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成效和水平。

怎样让学生能借鉴别人的经验,轻松地走进活动中,自主地掌握活动的技巧和方法,“优秀范例”在其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方法指导课中,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教师能出示一个优秀范例,让学生经历“感知——模仿——创新”的过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执教《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指导课时,设计了“分析范例,认识问卷”的教学环节:

1.说说生活中的调查问卷(交流展示)。

师:

课前,我请大家去收集一些调查问卷,现在,请你来交流一下,你从什么地方收集到了哪些问卷?

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调查问卷,说说从这份问卷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调查者想了解什么?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调查者的目的是什么?

2. 

课件出示《谢塘镇居民环保袋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看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调查问卷还是很实用的!

同学们的信封里,也有一份调查问卷,轻轻拿出来,快速浏览一下,你觉得,这份调查问卷有哪几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你可以用笔在问卷上标一标,划一划。

(巡视,选择上台交流的同学)

3.围绕范例,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

(1)调查问卷有哪几部分组成?

(2)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3)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假如你是被调查者,你喜欢哪些题型?

为什么?

(5)这些问题在排列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6)小结问卷的基本结构。

本案例中,通过生活中的调查问卷范例的收集、交流以及教师提供的调查问卷范例的分析、总结,使学生对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形成了最直观的认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五、及时应用,让方法指导更具实效性

方法的价值在于有效应用、解决问题。

学生对方法的认识源于实践,同时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以逐渐深化。

方法指导课中,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初步掌握的方法开展应用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所学方法的价值,正确把握运用方法的具体要求,获得运用方法的实际经验。

笔者在执教“采访问题的设计”方法指导课时,在“看一看活动剪影;

研一研设计技巧;

评一评采访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以便及时应用。

1.试一试问题设计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这个主题,以老师或同学为采访对象,运用刚才所学的技巧,至少设计三个以上的主要问题。

在小组合作实践和交流的基础上,选择几个小组设计的问题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小组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帮助全体学生准确把握采访问题设计的具体要求,明确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2.做一做模拟采访

刚才各小组都设计了采访问题,究竟这些问题设计的是否合理,下面就请同学们进行现场采访,接受实践的检验。

采访结束的时候,别忘了请教老师或同学对你们设计的问题作出评价。

3.说一说经历感悟。

各组讨论归纳在采访中的表现,并在全班交流。

方法指导课往往会陷入知识的系统讲授的局限。

我们必须打破这个局限,努力将方法论的指导与方法实践结合起来。

这样,方法就能从知识的形态逐步走向技能的形态,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六、全程追踪,让方法指导更具过程性

从认识和理解方法到真正掌握方法、有效运用方法,学生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

因此,在努力提高方法指导课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确立全程追踪、即时指导的意识,根据所处活动阶段的任务和要求,给予具体细致的经常性的方法指导。

在全程追踪的方法指导中,教师可以根据各小组的活动进程,随时提醒学生运用方法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运用方法开展实践活动的情况,呈现经验、暴露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评价、建议等方式的讨论活动,互相启发,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创造性,解决方法运用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对方法的优化和提升。

我们还可以重点关注几个使用不同研究方法的小组,全程跟踪,全程咨询,全程掌握方法实践的情况,而后推而广之,以克服方法指导的断层和缺位现象。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至关重要的,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课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启动学生科学思维的“金钥匙”,意味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增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催化剂”,意味着引导方法,建立规范;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导航仪”,意味着跟踪过程,指点迷津。

【参考文献】

(1)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郭元祥,沈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3)张建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4)综合实践活动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