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223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上海市普陀区2021年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棉线织布C.冶炼金属D.烧制陶瓷

2.人体中缺少铁元素会导致的疾病是()

A.骨质疏松B.贫血C.老年痴呆D.大脖子病

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碳六十C.生石灰D.熟石灰

4.下列化学用语及其表述正确的是()

A.Cl2两个氯原子B.3S三个硫元素

C.FeCl2氯化铁D.Mg一个镁原子

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B.冰水混合物C.空气D.明矾

6.生活中常见的物质pH大于7的是()

A.蔗糖溶液B.肥皂水C.食醋D.食盐水

7.+4价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分子式是()

A.NOB.N2OC.NO2D.N2O5

8.丙烯酸(C3H4O2)可用于制取“尿不湿”,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H4O2是混合物

B.—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

1

D.丙烯酸的式量为72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通电发有色光保护气

C.石墨导电可用作电极

D.二氧化碳进行光含作用植物的肥料

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2.3克氯化钠B.用10mL的量筒量取8mL的水

C.用50mL的烧杯盛放大约15mL的水D.用石蕊测定某溶液的pH值

11.一定会影响物质溶解度的是()

A.温度B.压强C.溶剂的量D.溶质的质量

12.下图表示的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该模型图中还需要添加的微粒是()

A.

B.

C.

D.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

C.在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14.下列反应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O2

C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

4Fe+3O2

2Fe2O3

C.镁在氧气中燃烧:

Mg+O2

MgO

D.水通电电解2H2O

2H2↑+O2↑

15.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符号是N

B.物质的量单位是mol

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D.1摩尔任何物质一定含有6.02×1023个微粒

16.将10g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为0.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5g水B.加入氧化钠固体0.1g

C.倒出一半溶液D.加入10g质量分数为0.2的氢氧化钠溶液

17.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

18.粗盐提纯过程中,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四个环节中一定用到烧杯的是()

A.称量、溶解、过滤、蒸发B.溶解、过滤

C.溶解、过滤、蒸发D.过滤

19.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质量分数为0.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则

坐标表示的是()

A.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

20.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碳元素,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自然界中,碳元素存在状态有游离态和____________,写出一种碳单质的名称________;

②采用木炭取暖,不通风往往会形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而一氧化碳的产生,人们往往不能感知,是由于其具有_______的物理性质。

③葡萄糖(C6H12O6)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葡萄糖中碳、氢、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1.化学实验室常采用白磷来进行一些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4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磷与红磷为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图作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③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热水温度一定要超过____________℃白磷才会燃烧,如果该实验换用红磷,就不能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着火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④用二氧化碳溶解白磷,用该溶液将滤纸浸润,挂起晾干,不久滤纸就会燃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

22.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g/100g水

②t2℃时,将15gA加入到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③若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降温后质量分数最小的是物质的溶液(填“A”、“B”或“C”)

④对于溶解度曲线上的点p,以下描述中一定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A、B、C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C的溶液100g中有10g溶质

c.B的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d.A、C的溶液质量相同

⑤取A、B的混合物50g溶于100g水,待冷却到t1℃,若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

的取值范围是(质量分数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三、实验题

23.实验室常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某些气体:

(注:

导管、塞子省略)

①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__;仪器“F”的名称是____

②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分解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固体粉末送入试管底部,除钥匙外还可以用______;如果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必须验满,方法是_______;

③利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上述仪器一定用不到是____和_____(均填写编号)

④氯酸钾或双氧水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原理相同的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无论哪种方法获得一瓶氧气,上述仪器中除铁架台外还一定要用到的是______(填写编号)

四、综合应用题

24.大理石、石灰石中主要成分是CaCO3,碳酸钙在工业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室中均有大量的应用。

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并采用下列装置来制取CO2

①若采用图甲发生装置,则块状大理石应放在________(填写A、B、C编号),若用图丙装置进行反应,使过程中不足之处是_____

②某种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0.8,用该大理石100g与足量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杂志不与盐酸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求:

该大理石中含CaCO3多少克?

________

反应中最多可得到的二氧化碳为多少摩尔?

________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含有加热不分解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③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上石灰石的分解,为了充分反应,实验选用_______(填“块”或“粉末”)状的石灰石,分解得到的氧化钙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

④实验过程中,为验证石灰石分解,可将导管伸入_______溶液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⑤实验完毕,待固体冷却后,为验证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切实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加入大量水,观察是否放热

C.称量固体,固体食量减少

D.加大量水,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存在

参考答案

1.B

【解析】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棉线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冶炼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考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B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中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人体中缺铁易导致缺铁性贫血;人体中摄入铝元素过多易导致老年痴呆;缺碘易导致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

考点:

化学与健康

3.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水、生石灰、熟石灰都是化合物,碳六十是单质。

考点:

物质的分类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l2的“2:

”表示一个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S表示3个硫原子;铁元素显+2价时读作亚铁,FeCl2表示氯化亚铁;Mg微观上表示一个镁原子。

考点:

化学用语的意义

5.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所以水银是单质,冰水混合物、明矾是化合物,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考点:

物质的分类

6.B

【解析】

试题分析:

蔗糖溶液、食盐水,呈中性,溶液的pH等于7,食醋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肥皂水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7.C

【解析】

试题分析: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

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4价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分子式是NO2

考点: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

8.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纯净物组成固定,可以用化学式表示,混合物组成不固定没有化学式,所以C3H4O2是化合物;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所以—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同元素物质量的比等于原子个数之比,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4;相对分子质量(式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丙烯酸的式量为3×12+4+2×16=72

考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意义与计算

9.B

【解析】

试题分析:

氧气助燃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稀有气体通电发有色光,可做电光源,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做电极材料;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作气体肥料。

考点: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都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碱性的溶液中有特定的颜色,向某溶液中滴加指示剂后,通过颜色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但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可以用pH试纸或pH计来确定溶液的pH。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的测定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溶剂的种类;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溶剂的种类和压强。

一定会影响物质溶解度的是温度。

考点:

溶解度

12.B

【解析】

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

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在该模型图中还需添加的微粒是一个氢分子,观察选择项,A表示一个水分子,B表示一个氢分子,C表示一个氧分子,D表示2个氢原子。

故选B。

点睛:

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对相关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絮状沉淀,但是观察不能确定物质的种类,所以描述现象不能说出物质的名称。

考点:

实验现象描述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的量,是量度一定量粒子的集合体中所含粒子数量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单位比,即n=N/NA。

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量纲为N。

1摩尔任何物质一定含有的微粒个数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个微粒。

考点:

物质的量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将10g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为0.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和更浓的溶液混合。

溶液是均一的,所以倒出部分溶液不会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入1.25g氢氧化钠实现,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0.1g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大于1.25g,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0.2;加入10g质量分数为0.2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在0.1—0.2之间。

考点:

溶液的计算

17.A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解答。

解:

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故不能证明一定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故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小花变红,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D.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性质,故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要加强记忆。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称量需要的仪器是托盘天平和药匙,溶解用到的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过滤用到的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用到的有:

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

所以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四个环节中一定用到烧杯的是溶解、过滤

考点:

粗盐提纯的步骤和仪器

19.D

【解析】

试题分析:

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氢氧化钠中的各元素质量分数都是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小,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不再改变。

考点:

化学反应中量的变化。

20.化合态金刚石(或石墨、碳六十、富勒烯、足球烯等)2C+O2

2CO无色无味1:

2:

140%

【详解】

试题分析:

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称为元素的游离态,以化合物存在称作元素的化合态。

自然界中,碳元素存在状态有游离态和化和态,如二氧化碳;常见的碳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碳六十等;采用木炭取暖,不通风往往发生不完全燃烧,会形成有毒的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点燃2CO;而一氧化碳的产生,人们往往不能感知,是由于其具有无色无味的物理性质。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葡萄糖中碳、氢、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

2:

1;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6÷(12×6+12+6×16)×100%=40%;

考点:

碳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21.同素异形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4P+5O2

2P2O540水温不可能达到240℃自燃

【解析】

试题分析: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但性质却不相同的单质。

白磷与红磷为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该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磷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已知白磷着火点是40℃,热水温度一定要超过40℃白磷才会燃烧,如果该实验换用红磷,就不能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着火点”,理由是红磷、白磷可燃,和氧气接触充分,温度到达着火点的白磷燃烧,而温度低于着火点的红磷没有燃烧;可燃物自然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引发的燃烧叫自燃。

考点:

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22.①20;②50;升高温度并加入固体A;③C;④a、c;⑤

【详解】

试题分析: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升高温度并加入固体A;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在溶解度曲线图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溶剂都是100g,只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若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AB降温后t1℃的饱和溶液,溶质即为溶解度,B的溶解度比A的大,溶质的质量分数A>B,C在降温时溶质不析出,等于t2℃时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物质的溶液;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C物质100g溶剂中有10g溶质;为降温到t1℃时A析出而B不析出,此时B物质的为不饱和溶液最多恰好为饱和溶液;据溶解度曲线,t1℃时B物质的溶解为20g,即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20g,因此,可判断原50g混合物中含B物质不超过20g;此时混合物中B物质的质量分数=20g÷50g×100%=40%,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最高不能超过40%,故A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3.分液漏斗锥形瓶2KClO3

2KCl+3O2↑纸槽带火星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CE都是分解反应(或反应物中有氧元素、都可以产生氧气等)H

【详解】

试题分析:

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分解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

2KCl+3O2↑;固体粉末送入试管底部,除钥匙外还可以用纸槽;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收集满了;利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不需要酒精灯,也不需要烧杯;氯酸钾或双氧水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原理相同的是都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无论哪种方法获得一瓶氧气,上述仪器中除铁架台外还一定要用到的是收集气体需要的集气瓶。

考点: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

24.B;关闭活塞后,盐酸可能会从长颈漏斗中溢出;80g;0.8mol(计算过程略)粉末;作干燥剂;氢氧化钙;CO2+Ca(OH)2=CaCO3↓+H2O;A

【详解】

试题分析:

若采用图甲发生装置,则块状大理石应放在B处,,溶液在C处,通过控制压强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与分离,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用图丙装置进行反应,使过程中不足之处是隔板的位置太高,需要的盐酸太多,当大试管内压强增大时,盐酸可能会从长颈漏斗中溢出;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0.8,该大理石100g中碳酸钙的质量为80g,即0.8mol,设可制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1

0.8molx

1/1=0.8mol/x得x=0.8mol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所以为了充分反应,实验选用粉末状的石灰石,分解得到的氧化钙的用途有:

做建筑材料、食品干燥剂等;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过程中,为验证石灰石分解,可将导管伸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实验完毕,待固体冷却后,为验证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切实可行的操作是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钙有剩余,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钙完全反应。

考点:

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性质,及有关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