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51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正文文档格式.docx

试验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

图5-1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施工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确保工艺试验的顺利进行,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置工艺试验架子队,下设作业班组。

施工组织机构见图5-2。

图5-2施工组织机构图

5.3施工道路

试验区内根据原有地形条件和修建的贯通施工便道,满足场内交通的需要。

5.4施工测量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施工图纸和控制点,采用全站仪现场布置控制网并复核。

测量人员精确放出桩位位置并设置护桩以备校验。

5.5资料收集整理

试验段内业资料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做好每天施工日志的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情况都要及时、认真、准确地进行记录、收集,以保证施工记录全面详实。

6试验段施工方法

6.1施工准备

6.1.1施工调查

在过渡段基床表层试验段开始填筑前对基床底层进行验收,其质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6.1.2测量工作

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前先放出填筑边线,每5m定出边线木桩,按自卸汽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5m范围内的卸土车数,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

6.1.3临时排水设施

基床表层填筑应做到随运、随填、随压,以确保路基质量;

基床表层应分层填筑,每一压实层面均须做成4%的横向坡度以利于排水,并要求表面平整度较好;

每次作业收工前将填筑的松铺层压实完毕,并经抽检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同时在路基顶面的两侧应设置挡水埂,雨水沿挡水埂流到出水口,经临时应急排水槽排至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内,临时排水沟内的汇水流入集水坑集中处理。

6.1.4断面复测

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前完成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并经验收达到规定的压实要求后进行断面测量,以确定填方工程数量并作为后续工程计量支付的依据。

断面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认可后即可测设基床表层铺筑线进行工艺试验填筑。

6.2具体施工过程

6.2.1填筑施工

6.2.1.1过渡段填料的拌合及运输

本试验段掺5%水泥级配碎石填料料源来自于三分部拌合站,自卸汽车运输至试验段现场运距约200m为避免填料的含水量流失,采取覆盖和尽量减少运输时间等措施。

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级配碎石在生产期间,每工班应抽样检验粒径级配、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并根据现场填筑需要,提前进行了试验,各粒径质量百分比(%)为(20~40):

(10~20):

(5~10):

<

5mm=10:

20:

25:

45。

6.2.1.2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施工

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试验段填筑采用场拌法拌料,自卸汽车运输填料,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布料,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

图6-1过渡段填筑横断面示意图

图6-2过渡段填筑纵断面示意图

1基床底层验收

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前应验收基床底层,检验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

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整修,使其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后方可进行基床表层填筑。

⑵卸料控制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5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

自卸汽车按照单车运量20m3计算,按照不同的松铺厚度,填筑前用石灰按既定的铺筑厚度画好网格,卸料时按照每个网格卸1车控制,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

网格尺寸1:

按松铺厚度20cm计,每车料摊铺面积100m2,网格宽度设置为5.2m,长度设置为19.231m。

网格尺寸2:

按松铺厚度25cm计,每车料摊铺面积80m2,网格宽度设置为5.2m,长度设置为15.385m。

网格尺寸3:

按松铺厚度18cm计,每车料摊铺面积66.667m2,网格宽度设置为5.2m,长度设置为12.821m。

⑶摊铺整平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摊铺采用推土机粗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布料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数量,保证每一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铺时严禁采用薄层贴补法找平,每一层填筑时均须形成4%的人字形横坡。

⑷碾压

碾压前检查级配碎石的含水率,必要时可补充洒水,使其含水率达到或略大于施工最优含水率。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本试验段采用LGS820型(激振力为36t/28t)振动压路机2台,两台压路机以中线为界,各压半辐路基宽度,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表面,不应出现局部表面不平整、粗细集料窝或集料带现象。

碾压方法:

静压1遍,弱振碾压1遍,强振碾压2~6遍(视同步检测结果定),弱振碾压1遍,最后再静压1遍消除轮迹。

即:

静压、弱振、强振、弱振、静压。

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⑸压实检测

在过渡段基床表层试验段每一填层碾压三遍后即抽样检验该层压实效果,要求压实标准应满足压实系数K≥0.97,K30≥190MPa/m,Evd≥55MPa。

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检测人员记录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及压实系数检测等情况,以便整理出指导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的总结报告。

⑹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在填筑工艺性试验时进行基床表层连续压实设备的相关性校验试验工作,从而确定连续压实VCV值,作为路基基床表层连续压实的控制指标。

⑺过渡段掺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应在4h内碾压完毕,若不能连续填筑时应及时养生。

6.2.2试验段数据采集

每种松铺厚度按如下顺序采集数据:

1施工准备,记录基床底层处理情况(基床底层验收情况),含横坡,检测等数据;

2测量放线:

放出中桩、边桩,并打桩,记录基底高程,并在桩上画出松铺高程线;

3绘制网格:

按照运输车辆的斗容,绘制网格线,记录网格的尺寸;

4填料拌制:

记录料源的位置,拌和前试验得到的含水率等数据,拌制时记录拌制级配碎石的总量,拌和时间,记录拌和机械的数量和型号;

5整平:

记录填料时间、整平时间,记录投入设备的数量、型号;

6振动碾压3遍:

记录开始碾压时间、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记录投入设备的数量、型号(压路机吨位);

⑺试验检测:

记录各项检测数据,测点位置;

⑻每增加振动碾压1遍,记录试验检测数据,测点位置。

检验方法:

按《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J1147

-2011)及《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测指标进行。

6.3质量控制要点

⑴路基施工前先对填料做试验段,来确定压实设备类型、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填料的含水量等参数,作为施工依据;

⑵基床底层应清除干净,检验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

⑶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⑷横向结构物两端的填筑必须对称进行,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范围内应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

⑸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碎石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6-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石粒径级配范围

方孔筛边长

0.1

0.5

1.7

7.1

22.4

31.5

45

过筛质量百分率(%)

0~11

7~32

13~46

41~75

67~91

82~100

100

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表面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符合下表要求。

表6-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表面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高程

±

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水准仪测

2

路肩高程

3

中线至路肩边

缘距离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尺量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5

横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断面

坡度尺量

6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3.0m长直尺量

7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设备投入情况

为了顺利的完成路基填筑试验,成立了路基填筑试验领导小组,下设现场组、检测组、测量组和综合队。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马友德

副组长:

张保国、赵晓辉

成员:

吴建春、王建刚、赵鹏亮、王明远、杨金喜、李保安

表7-1施工人员配置表

人员

数量

备注

管理人员

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工作

技术人员

负责现场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工作

测量人员

负责边线和高程控制工作

试验人员

负责土料含水量检测和碾压试验检测工作

操作工人

机械手

7

司机

8

运输填料工作

其他

10

指挥车辆、辅佐推土机局部人工平整

表7-2施工机械配置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状态

挖掘机

DH300LC-7

良好

重型振动压路机

LGS820型

振动冲击夯

HCD90型

推土机

TG140

平地机

MG1217A

自卸车

25t

洒水车

5m3

装载机

LG953

9

拌和站

WCZ600

表7-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仪器设备名称

检定状态

全站仪

徕卡TCR802

合格

精密电子水准仪

天宝

含水量测定设备

(恒温干燥箱)

101-2型

案秤

AGT-10

灌砂筒

标准

K30平板荷载仪

ZS-55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

ZFG-02

连续压实系统(CPMS)

DL3CR4

8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总进度计划以及本次工艺性试验所处地层、工期要求,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本次工艺试验计划于2015年7月12日开始,于2015年7月16日完成,工期为5天。

具体施工项目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

2015年7月24日,共1天;

2筑压实、现场检测:

2015年7月25日~2015年7月28日,共4天。

9质量保证措施

9.1质量控制

⑴路基施工前先对填料做试验路段,来确定压实设备类型、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填料的含水量等参数,作为施工依据。

⑵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前应验收基床底层,检验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

⑶按照验收标准的要求对基床底层进行仔细清理,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填筑。

⑷过渡段掺5%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应在4h内碾压完成,若不能连续填筑时应及时养生。

9.2填料要求

⑴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级配碎石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

⑵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大面积填筑时,具体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试验段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9.3成品保护

⑴做好现场测量控制桩、控制网的保护工作。

⑵做好现场试验段的保护工作。

⑶好现场排水设施的保护工作。

⑷准备塑料薄膜,不能继续施工时对已填筑路堤进行全面覆盖,防止雨水冲刷。

9.4质量检验

⑴填料

①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应对级配碎石填料进行取样检验,级配要求见表6-1,不均匀系数Cu不小于15,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比不应大于3%,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应小于30%,不应含有黏土及其他杂质;

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级配碎石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发生明显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检验数量:

每填筑5000m3检验1次颗粒级配,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每5000m³

检验1次出场填料试验报告。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颗粒级配检验,并在每层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变化;

检验填料出场试验报告。

②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0~+1.0%。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层抽样检验3处(左、中、右各3处)。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规定的EDTA容量法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

③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运至填筑现场后,应对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出厂检验资料进行核查,并抽样检验:

施工单位每5000m³

检验1次颗粒级配(级配要求见表6-1),监理单位按照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每5000m3检验1次出场填料的试验报告。

在填筑现场抽样,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查验填料出场报告。

⑵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过程检测:

①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大面积填筑时,填料应分层填筑,碾压时的含水率应控制在由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

每层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区间正线路基沿线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施工单位每压实层抽样检验1次含水率、6处摊铺厚度(左、中、右各2处);

监理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

现场取样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含水率,尺量摊铺厚度,观察计数碾压遍数。

②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检测:

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填层检验1次。

监理单位每过渡段每填3层平行检验1次。

观察、尺量。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质量应按下表9-1规定的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

站场路基基床表层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和相关验收标准的要求。

表9-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

指标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

压实系数K

压实标准

K30≥190

Evd≥55

K≥0.97

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100m,施工单位每层压实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和压实系数6点,其中:

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抽样检验地基系数4点,其中:

区间正线路基左、右距路基边线1.5m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

站场路基按填筑分块分区段情况参照区间正线路基取点方法抽样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次。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⑶床表层填筑厚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9-2之规定:

表9-2基床表层填筑厚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级配碎石厚度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

检验3点

测量仪器测量

砂垫层厚度

检验3点

10安全保证措施

10.1安全防护措施

⑴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级配碎石大面积填筑时,遇到五级以上大风必须停止施工;

如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⑵参加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服从指挥,集中精力,认真操作;

⑶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和统一着装,严禁酒后进行施工作业;

⑷现场交叉作业时注意相互配合,听从指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⑸施工现场设立专职安全员,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的不安全苗头。

10.2临时用电

⑴施工临时用电必须由有电工证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无证人员不得操作;

⑵施工现场设电工值班制,对用电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维修,并填写值班设备检查、验收、维修记录;

⑶施工生活区架设线路及照明设备符合有关规定,不许乱拉乱扯;

⑷配电箱、开关箱位置须安排合理,设两级漏电保护,箱体整洁、牢固、加锁,并对配电箱、开关箱及施工机具做到可靠接零接地。

10.3机械施工安全

⑴制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上机操作;

⑵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⑶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

⑷定期组织机械设备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0.4消防安全工作措施

⑴坚持宣传教育先行的工作方法,施工区域明显位置树牌标识各规章制度及常见消防安全事故隐患,张贴防火、防电警示牌,严格遵守用电规则,设置安全通道并张贴标志,增强施工人员防范意识。

⑵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学习。

根据季节特点,尤其是要结合施工处的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有重点地学习、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要把消防安全教育宣传融入日常行政管理和职工的整体培训规划中。

⑶分部对新进场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安全员上岗培训工作、民工培训工作、特种工作培训工作等都要提前思考,统筹安排,形成民施工处系统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人人都重视消防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在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时,具体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如下:

王峥岩、张保国

成员:

赵晓辉、张强、吴建春、王建刚、李保安

10.5夏季高温施工措施

⑴组织措施: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实行工间休息制度,早晚干活,中午延长休息时间等。

⑵通风降温:

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挡阳措施等。

⑶卫生保健措施:

供给含盐饮料,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分。

⑷施工措施:

为避免填料的含水量流失,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填料在运输过程中,采取覆盖和尽量减少运输时间等措施。

11应急救援预案

11.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在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施工中,以分部建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应急处理技术组、应急处理监测组、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应急处理保卫组、应急处理疏散撤离小组。

应急处理工作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接到应急通知迅速组织各应急处理组、应急处理突击队赶到现场进行抢险救援。

应急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见图11-1。

图11-1应急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图

11.2应急人员培训、应急材料、设备储备

对参与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风险防范教育,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在安全与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抢险队必须提前认真学习应急预案的方案、措施、处理程序等。

熟悉各类设备的关键核心部分的作用、安装位置。

学习相关施工的安全知识,熟练掌握迅速拆解的方法。

11.3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程序见下图11-2。

⑴施工现场全天24小时设专职人员值班,随时和上级部门保持联络;

⑵如若发生险情后,立即报告现场总值班;

⑶值班负责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险,派人到防灾器材专用仓库提取器材,布置就位,值班负责人有权调动当班上岗人员和抢险机动人员;

⑷同时联络及时通知领导赶赴现场,并将情况汇报给上级部门值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