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518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9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综稿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16周

第四单元7.岩石、矿物和我们

第17周

期末复习

第18周

 

第一单元电

第1课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内容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总数

1课时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

3.电子在电路中持续定向流动就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等静电现象,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电子在电路中持续定向流动就可以产生电流。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电荷种类的不同,认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课件来源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内容

体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了解学生对静电的初始认识——认识不同的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电流的形成

一、情景激趣

第一部分:

体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了解学生对静电的初始认识。

1.引入:

出示充满气的气球

2.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漂亮的气球小朋友,可是,它有一些烦恼,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头发,太难看了。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帮助它长出漂亮的头发。

3.演示:

用气球与学生的头发相摩擦,然后吸引小纸条

4.谈话:

哈!

真不错啊,小气球变得真漂亮!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5.谈话:

你还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

利用身边的物品(如:

文具、书本、衣服、头发、桌椅等)通过摩擦等方式体验静电现象。

6.交流:

学生演示交流自己找到的静电现象,并试着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

(你用了哪些材料?

你是怎么做的?

你怎么知道它带上了静电?

为什么会带上静电?

7.小结:

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带上静电,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也是静电现象,但它们不一定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介绍其他几种静电现象)这些也都是静电现象。

个性设计

二、

动,

一、认识不同的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认识电荷

1.谈话:

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静电现象,同学们不觉得奇怪么?

既然电子所带电荷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2.讲解: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中性物体所带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电量的代数和为零,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就容易使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物体中的粒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3.(出示图片: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讲解:

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电子发生了转移,跑到梳子上,梳子有了多余的电子,就显负电;

头发因缺少电子而显正电。

第二部分:

4.过渡:

下面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来进一步的认识一下电荷。

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活动一:

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后,再用这个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教师出示气球和头发的示意图,结合学生对第一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来进行整理和分析:

如果气球和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头发应该带什么电?

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同时完成示意图。

3.活动二:

让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让学生做上面实验,观察了上面的实验后,运用图形记录结果,组织学生对上面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

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

当两个都和头发摩擦后的气球相互靠近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它们带电相同么?

说明了什么?

结合示意图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5.出示动画:

电荷(演示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第三部分:

认识电流的形成

一、认识电流的形成1.讲解:

静电现象虽然是由于电子转移而形成的电现象,但是在发生静电现象的物体中,电荷是不能定向移动的。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电荷是能持续定向移动的,我们称之为“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需要导线作为通路。

二、认识电源、我们使用的电灯、电冰箱等怎样才能正常地工作?

要帮助电子定向移动起来,还需要提供动力的装置,这个动力就是电源。

三、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总结:

这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有关静电的一些知识,并且知道了定向移动的电荷形成电流,才能使我们的用电器工作,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还会继续了解电的奥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点亮”小灯泡

1、知识与技能:

a)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b)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

c)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d)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过程与方法:

a)连接简单电路。

b)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c)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b)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c)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掌握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认识“回路”。

分析“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最终认识“回路”。

认识小灯泡————“点亮”小灯泡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这些彩色的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

2提问:

这些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

一、认识小灯泡

1谈话:

请同学们拿出小灯泡,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的?

要求:

要有顺序的观察(按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看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教师小结:

板图辅助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小电珠由玻璃泡和金属部分组成,玻璃泡里有一根灯丝连在两根金属柱上,金属部分有螺纹,下面有一个小圆点。

但是它的内部我们就看不见了,你想看得更清楚吗?

老师这里有一个解剖开的大灯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根金属柱与金属螺纹相连,另一根金属柱与下面的小圆点相连。

二、“点亮”小灯泡

认识了小灯泡,你能试着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吗?

(板图)要求:

实验中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那我们也应该向科学家那样将一次次不成功的实验过程利用图示记录下来,直到成功了,也将成功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才能便于你的研究与总结。

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真正的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也是这样的。

5分析提升:

(收集更多的实验记录单)我们来看看大家成功“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你们能肯定这样连接小灯泡都会亮吗?

可为什么这几种连接小灯泡都会亮,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6小结:

我们看到不管是怎样的连接,都必须使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再经过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通过导线流回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时小灯泡就亮了。

(两极连两点)电在电路里流动我们虽然看不到的,但你能想象一下它的流动线路吗?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用红色粉笔试着画一画。

7提问: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最初“点亮”小灯泡时有的不亮呢?

像这样当电池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小灯泡不亮还会损坏电池电线。

像这样的情况称为“断路”。

巩固拓展及小结

1辨别电路:

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哪些小灯泡会亮,你能辨别出来吗?

(请学生分析交流)

2今天我们每个组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点亮”了1个小灯泡(板书:

“点亮”小灯泡),如果要你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甚至更多的灯泡你能做吗?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教学

反思

第3课时:

简单电路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电现象探究的兴趣。

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并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活动导入→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

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

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接通电路,(使小灯泡发光),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4、过渡:

看看老师拿的这是什么?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怎么使用?

3、请学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

(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说明: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进行记录。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1、挑战:

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2.课后测量晴天、多云天、阴天、雨天等情况下一天中各时间段的气温,并记录。

第4课时:

电路出故障了

1、利用电来使小灯泡发光,需要一个完整的通路(通道)。

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观察导入——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做个电路检测器

观察导入: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说明:

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路。

(板书:

通路)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

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建议:

教师可准备多个好的和坏了的小灯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材料。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

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

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说明:

这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记录。

三、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检查法:

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

(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

电池是否放好了;

小灯泡拧紧了吗……)②替换法:

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

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电路检测器做法:

把上节课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

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

(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

5、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6、制定检测计划。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

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7、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

分组汇报。

8、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拓展:

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

第5课时:

导体与绝缘体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

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科学探究: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规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规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学习检测一块橡皮方法——检测20种物品——交流汇报,丰富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谈话:

在我们身边,有的物体能导电,有的物体不能导电。

来看这根电线:

哪部分能导通电路?

哪部分不能导通电路?

(师演示:

用电线外面的塑料连接起来,小灯泡不亮;

用电线里面的铜丝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

)2、提问:

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讲解:

也就是说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丝可以导通电路,外面的塑料不能导通电路。

(幻灯出示概念:

我们把像铜丝一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一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板书:

导体 

绝缘体

学习检测一块橡皮方法

我们知道了像铜丝一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一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出示橡皮)那么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说说就能算数吗?

2、提问:

对,我们要通过实验进行检测。

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检测它们是否能导电呢?

3、谈话:

好,那我们就请一个同学上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下。

4、提问:

这样算完成了吗?

检测完橡皮就这样放吗?

大家对这位同学的检测方法有什么建议吗?

5、讲解:

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一种更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请大家先用一分钟时间仔细看看是怎么做的。

(幻灯出示:

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

大屏幕出示:

(1)从右边盒子里拿出橡皮,预测并记录。

(2)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4)连续重复检测一次。

(5)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光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

(6)把检测完的橡皮放在左边的盘子里。

)6、提问:

谁来说说这样检测的科学性?

7、师:

我们再请一个同学按科学的方法来检测一次。

8、出示记录表。

三、检测20种物品

好,同学们都学会了正确的检测方法,现在老师手里有20种物体,到底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呢?

我已经把这些物体的名称印在记录纸上了。

请大家来看一看,猜想一下它们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在猜想的导体下打勾,在猜想的绝缘体下面打叉,有疑问的打个问号。

(师示范)2、讲解:

下面我们来检测20个物体。

老师给大家15分钟时间完成实验。

时间一到,组长立刻就把材料收起来上交,明白吗?

看哪组实验速度快,完成的质量又高。

3、要求:

在大家动手做之前老师这里先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求大家学会分工与合作。

课前大家都分工好了吗?

第二,我们在检测每个物体时一定要按照刚才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严格检测,先预测、检测、再检测,如果不一样,还要进行第三、第四次的检测,然后才能做出判断。

第三,老师没有给大家提供全部的25种物体,如果同学们检测好了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以后,可以自己寻找材料做研究,比如说可以测测书包里的文具,书本等。

第四,小组内部如果需要交流,请控制好你们的声音,免得出现噪音。

给我们的研究配上一段幽雅的音乐,因为我们这是一次集体的研究活动,音乐停下来的时候,每个小组也自觉停下来,好吗?

4、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汇报,丰富概念:

(给出音乐停止信号)我们检测已经结束,现在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拿着你们的实验记录表到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汇报,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拿好不同颜色的笔,做好记录。

等他们汇报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师对照黑板上同学们的预测,做一定的更改,并对更改过的做上红色的记号)2、提问:

哪类物体是导体?

哪类物体是绝缘体?

3、讲解:

找找教室里的东西,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4、出示插头。

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

为什么这样设计?

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防止触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第6课时:

做个小开关

1、开关可以用来连通或断开电路,以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

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描述云————观察云——对云进行分类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通路)

3、提问: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回路就这样一直连着,会出现什么问题?

怎样才能自如地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呢?

让我们通过观察这个手电筒来研究研究,手电筒的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

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画出其简单的电路图,比一比它和小灯泡的电路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

4、游戏:

用手电筒相互发信号。

二、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电灯的亮和灭?

2、再利用回形针,将一头翘起,一头固定,做一个按压式开关。

3、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全班交流。

三、红灯、绿灯和黄灯(参考动画“红绿灯”)

1、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

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2、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3、小组讨论制作。

四、交流汇报

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自己做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1、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呢?

2、课后延伸:

向学生介绍遥控式开关、真空式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

第7课时: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1、培养勇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

2、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游戏导入→探究四线头的电路暗盒里的线路是怎样连接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