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58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docx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

 

中心小学

刘春慧

 

《动物餐厅》教学反思

经过一周的精心备课和搜集资料,今天终于进入了实践阶段。

于全程参与备课,因此对各个环节应用自如,现对本课教学加以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引导学生比较18个红果和21个红果的多少,体现了“借助实物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比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我进行了教学设计。

但教学的结果却比我预想的要差的多。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课使,我把学生带入“动物餐厅”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并自然提出问题:

到底谁拿得多呢?

2、动手操作

让他们动手操作,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通过动手操作,孩子们提出多种比较方法,然后让他们一一实践,找出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这样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说说,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我让学生讨论是如何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的。

学生纷纷汇报数数、对应等方法。

接着又用小棒和计数器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为什么比较的时要看最高位。

接着抽出18和21的大小比较的关系式。

对于“填一填”中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个数和三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学生虽然说出不同的方法,但是他们能够正确地比较出来。

所以,我没有总结出统一的比较方法。

但练习“填大于号和小于号”以及“找朋友”的过程中的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孩子还是没有掌握比较的方法。

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我开始怀疑教材如此安排是否妥当。

学生经历那么多比较的过程,虽然没有总结出比较的方法,但是他们理解了。

可是,结果又如何呢?

是不是出现了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极端现象呢?

如果在课使加入20以内数的比较的练习,可能孩子们接受得会更快。

如果像过去那样,先复习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再比较位数不同的数,然后探索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最后再把唯一的方法总结出来,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定不会出错。

如果真的这样教学,可能对学生又不够尊重,因为每个学生对比较都有不同的理解,这毕竟是百以内的数,不是千以内的数。

我陷入了一种矛盾的状态,不过每次矛盾都能在反思的过程中得以或正确或错误的解决。

对于这节课,导致失败的症结或许是在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中,我没抓住数学的本质问题。

其实,这节课表面上是比较数的大小,其实质还是通过理解比较方法而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和组成,从而使学生对百以内的数的认识更加深入。

按照这样的理解,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没有把自己和学生的思维引向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这个方向上,而是向我心目中那个唯一的方法上引导。

因此导致学生在失去直观物体,抽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发生了困难。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是很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

在学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学生都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但他们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用比较流利完整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及时的反思后我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 物 餐 厅》教学设计第二稿

 

中心小学

刘春慧

 

《动 物 餐 厅》教学设计第二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数学思考: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一列数的排列规律.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动物餐厅.

  1.同学们,动物餐厅今天要开张了,你们看两名服务员正紧张的忙碌着(出示图片:

小猴、小狗),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2.小猴端了21个盘子,小狗端了18个盘子(出示图片:

动物餐厅),见到这两个条件,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可能提出问题:

  

(1)它们一共拿了多少个盘子?

  

(2)谁拿的盘子多?

   …… 

  4.教师提问:

刚才同学们想比较谁拿的盘子多?

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5.讨论要求:

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看看那个组的方法多,选出你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再和全班同学们进行交流.

  方法1:

对应比较.

   方法2:

从数位上比较.

  方法3:

从数上比较.

  6.教师:

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表示出谁多谁少吗?

    21>18

   7.教师:

这回咱们帮小猴和小狗解决了问题,他们又高高兴兴的劳动了.

  【设计意图:

以学生喜欢的卡通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活动二:

填一填.

  1.小猴看大家很热情,想再请同学们来帮助他解决一道难题,你们愿意吗?

  2.请同学们先根据记数器写出各数,然后比较出谁大谁小,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3.出示图片:

填一填1

   

(1)谁的方法最好,为什么?

 

(2)帮助了小猴,你们愿意帮助小狗也解决一道难题吗?

  4.出示图片:

填一填2

  

(1)谁的方法最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

比较大小的初步知识,学生在上册已经基本掌握了。

在这里,通过填一填,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并加强对“>、<“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符号感。

  三、活动三:

游戏.

 

(一)游戏一:

比大小.

  1.教师:

咱们为小猴、小狗解决了很多难题,他们非常高兴,想和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来休息一下.

  2.游戏要求: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每个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其中两个人出卡片,剩下的两个人中一个人说谁大谁小,另外一个人听他说的对不对.完成之后换另外两个人出卡片,另外两个人说.

  3.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数字排一排,想一想你们是怎么排的?

 

(二)游戏二:

找朋友.

  1.教师:

为了感谢同学们,小猴与小狗想在咱们班交一些朋友,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再看手中的卡片,想想自己是谁的朋友,站到它的旁边去.

  2.游戏要求:

大于60的是小狗的朋友.

              小于60的是小猴的朋友.

  3.同学们站好后,举起手中的卡片,请对面的同学检查,有没有找错朋友的?

   4.教师:

有没有没有朋友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学习兴趣无法维持很长的时间,设计游戏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既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学习内容。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学设计

第二稿

 

中心小学

刘春慧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大物博。

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所以南方和北方气候特点不同,东部和西部也有不同的景象。

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话语描绘出了祖国的广大,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

整首诗共三节。

语言简练,生动形象。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韵脚和谐,节奏感强。

整首诗押a韵,读来琅琅上口。

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对祖国已经有了大致的认识,但究竟有多大还很模糊,因此,借助本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让学生对祖国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认识“飘、鲜”等6个字,学写“北”等5个字。

3、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说话。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运用卡片反复练习——课外搜集祖国各地的图片、资料,课内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

借助本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中国地图。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2课《我们的祖国真大》。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诗歌,随文识字

1、自读诗歌。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

2、小组合作读。

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选一小组汇报读。

3、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用生字卡片反复读,要用字组词,选词说话。

4、再读诗歌,加深理解。

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国有多大。

说:

为什么“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你想对我们的祖国说什么?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作业

搜集祖国各地的图片,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   飘雪花

南方   开鲜花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学反思

 

中心小学

刘春慧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学反思

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大物博。

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所以南方和北方气候特点不同,东部和西部也有不同的景象。

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话语描绘出了祖国的广大,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

整首诗共三节。

语言简练,生动形象。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韵脚和谐,节奏感强。

整首诗押a韵,读来琅琅上口。

在设计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时,我根据儿歌内容,设计了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通过看看美丽的祖国风光,让孩子了解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最重要,其次是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再次 认识“飘、鲜”等6个字,学写“北”等5个字。

这几点的落脚点也是为孩子理解课文的内容作准备,让孩子再通过朗诵儿歌的诗句,感受祖国真大、真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

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

有的儿歌的内容教师的解释不够到位,学生理解不够。

例如:

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

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

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

”“祖国真漂亮。

”......通过看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从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了儿歌的内容。

通过文字让学生朗诵儿歌,学生能自己看着文字自己朗诵。

又通过表演和游戏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我利用各种资源完成活动。

我发现班级墙上的中国地图,很适合孩子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没想到有的孩子说出了祖国各地的名称。

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说出中国地图“像河马。

”......各不相同。

孩子们对于四川很了解,通过祖国的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借机加深对孩子爱的教育。

可见,学生搜集资料的积极性很高。

因为在课文中“您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的诗句。

让孩子们在了解祖国人们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活动。

在观看南方景色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看了三遍,充分了解南方的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特点。

我自己认为,应该以教材为主、为准,组织学生活动。

通过教学我感到如果本课运用课件,图片会更加适合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但我觉得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应该是在活动后的延伸部分或生成的课程,不应占据这一活动的时间。

4.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

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

有的儿歌的内容教师的解释不够到位,幼儿理解不够。

例如:

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

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

幼儿对诗歌的情感还没有很好的体验,没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朗诵激情。

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神州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5.在以后同类题材的教学过程中,关键还是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状况,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同时调动幼儿积极性很重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和孩子共同搜集了资料、动手制作了美化墙饰,布置了国旗、国微图片展。

展示了民族服饰与民族大团结、民族乐器、各地特产等的图片展。

幼儿在各个活动中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能有效的与同伴合作、交流。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第二稿

 

中心小学

任桂萍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周恩来总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无限爱戴,感受周总理平等待人的高尚品质。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过程、方法目标:

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描写活动场面和人物细写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总理平等待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从课文对会场和周总理神情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总理的精神和品质,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描写活动场面和人物细写的方法。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语文课,我们学了邓小平关心“希望工程”的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位伟人的故事。

板书“掌声”,提问:

什么时候会有掌声?

板书“山洪”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朗读课题。

那么到底发生的什么事呢?

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

邢台、心坎儿、扒车门、干冷砭骨、肆无忌惮、炯炯目光、黧黑、伫立、哦、气氛、冀南

  3、这篇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情?

课文是按着什么顺序来写的?

 

(二)、研读课文

  1、浏览课文,说一说“山洪一样的掌声”是怎样爆发出来的?

  2、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

细读课文,动笔画一画,写一写。

  3、四次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两次掌声的对比;两次眉毛的变化。

  4、两次掌声的对比,指导背诵课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

  总理站在()找来的机制木箱上,()的寒风不时地()他中山装的衣襟。

总理()群众()伫立,脸上闪现着()的神情。

  突然,就像()的山洪一样,会场上又响起一阵热烈的()和()。

这欢呼发自人们的(),是那么(),那么()!

它在冀南平原这个()的村庄上空,()地回荡着,回荡着……

  (三)、体会写法

  作者运用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环境等描写,抓住了“总理面对风口”这件小事来刻画了总理关心群众、心系群众的高贵品质。

  (四)、升华情感

  正是“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

”所以,千言万语汇成了一片“山洪一样的掌声”!

这“山洪一样的掌声”是群众发自内心深处的阵阵感动;这“山洪一样的掌声”是大家对自己总理的深深爱戴。

灾区人们用平常方式表达出了他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怀,那就是“山洪一样的掌声”。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谈收获。

2、课下搜集关于周总理的事迹。

板书设计:

2、山洪一样的掌声

总理时时刻刻为群众

人民爆发山洪般的掌声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

中心小学

任桂萍

《山洪一样的掌声》教学反思

在教学一课中,我力求实现教师角色转变,让学生有主人翁感,有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熟读课文,读懂课文并思考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里;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实践、练习……中有所思、有所获。

《山洪一样的掌声》这篇课文是一篇很感人的。

写周总理爱人民的课文。

这篇课文很感人,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总理的精神和品质,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因此,朗读时最重要的,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篇文章,只有走进去,才能读出来。

这篇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多处环境描写,学生认真读就会感动,但怎样读才是真正的朗读,在读时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则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

学生在充满智慧,充满感情的课堂上将会获得生命的感悟与成长。

遗憾自己因被紧张和别学生所影响,没有引导孩子深入的体会文章背后的故事,没能让孩子深刻的震撼。

当然,在反思了这节课的不足之后,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改动。

引导学生感悟与朗读重点句段,抓重点词语,多种朗读方式的练习以及对周总理其他事迹的介绍,使得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会,读完一段文字之后,往往出现安静的沉默。

在教学完《山洪一样的掌声》一课后,那山洪一样的掌声在我耳边久久地回荡着,回荡着……我想我是被总理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的品质感动了。

一篇文章,只有走进去,才能读出来。

这篇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多处环境描写,学生认真读就会感动,但怎样读才是真正的朗读,在读时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则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

学生在充满智慧,充满感情的课堂上将会获得生命的感悟与成长。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读懂课文并思考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里;力求实现教师角色转变,让学生有主人翁感,有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实践、练习中有所思、有所获。

这节课可以算是一节家常课,学生在我的教学中感受到了总理的个人魅力,体会文章的基本内容,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在老师的指导朗读下,理解较好,熟读课文,我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竞选小演员的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能读那个主角,都纷纷欲试,从而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但是,上完了这节课总有很多的遗憾。

在提出问题时,给孩子自己读文章的时间不够充分,很多孩子没有读出自己的理解,没有引导孩子深入体会文章背后的故事,没能让孩子深刻的震撼。

“永远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后我一直不断反思自己,在反思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

课堂结束后,我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再次引导学生感悟与朗读重点句段,抓重点词语,多种朗读方式的练习以及对周总理其他事迹的介绍,使得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会,学生们很压抑。

我想,这份压抑正是孩子们对总理的敬佩、惋惜、心疼,是孩子们被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知道,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

 

学校升国旗制度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祖国的尊严。

升降国旗制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特色文化教育。

为培养我校师生国旗意识,增强爱国情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特制定顺阳中心小学升国旗制度如下:

1、每周一第一节周会课举行升旗仪式。

师生准时参加不得缺勤,学生要求穿校服,队员佩戴红领巾(寒暑假除外)。

遇到恶劣天气可以不举行。

重大节日或纪念日要升降国旗,要由学校国旗护卫队升旗,由校学生奏唱国歌。

每日升旗降旗时不举行仪式。

2、各教学班级,以班为单位,教职工直接入场,入场后,队伍应保持整齐、安静。

不迟到、不缺勤。

3、国旗护卫队。

每位队员应做到服装整洁,精神饱满。

整个仪式的始终,应按要求准确无误完成每一个动作和内容。

4、仪式开始,护旗队入场时,全体师生应脱帽肃静,不说话、不走动、不相互打闹。

5、升旗开始,全体师生应肃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目送国旗冉冉升起,师生应在奏唱国歌,国旗下讲话时,就地肃立(不再走动)行注目礼,目送国旗升起。

6、升旗仪式由校领导、老师、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认真、仔细聆听发言,不交头接耳,不随意走动。

7、不升挂破损、污损、退色等不规范国旗,对违反《国旗法》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处。

8、待升旗仪式结束后,按要求有秩序退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