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2607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docx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

数学课题实施计划

2015-07-03|阅:

转:

|分享

  篇一:

《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课题实施计划(1494字)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新课标,以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教效率为重点,培养良好的学风,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

本课题组紧紧围绕《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结合校本教研开展工作,科学合理地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二、主要目标:

  如今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重形式,使合作“假”与“浮”。

指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假于表面;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关系不协调;(三)教师评价重整体、轻个体。

  为此,我们提出“提高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的研究课题,以探究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对策,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

本年度各位课题组成员要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和论文,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的氛围,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

要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要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认真贯彻落实在实践教学中探究课堂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定期对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的综合素质对比分析。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反思,撰写教育教学工作案例。

  

(二)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度绝合作“假”与“浮”的现象,课题研究参与人员要认真负责地落实开展课题研究。

一方面度绝研究者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要监督好学生切实的开展好课堂合作学习,均衡学生的参与度、协调参与关系。

  2、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加强各年级课题研究氛围。

年级组是数学课题研究的基层组织,加强年级组的学术研究氛围,是进行创新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

各年级组的课题研究仍要做到三定:

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活动中要求个人钻研与集思广益相结合,积极探讨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背景、教学方法等,探索创新教学的新举措。

  4、进行过程管理。

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5、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整理成文,力争每周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教学日记。

  6、定期组织课题组经验交流。

  四、主要措施及做法:

  1、建立现代的教学观:

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建立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2、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3、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反馈,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捕捉现状信息,灵活驾驭课堂,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4、培养学生课堂交往、表达的能力;主动反思、探索的能力等。

  5、加强过程管理,并责任到人。

把研究的主要内容落实到每个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6、作好个案跟踪分析:

为了提高实验的实效性,在每个年级中选取3——4个典型合作学习小组,作好详细的个案跟踪分析,从中概括出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7、开展好教研组工作例会,集思广益,资料共享,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一方面相互沟通学习,另一方面为了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使课题向纵深方向发展。

  篇二: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3725字)

  一、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发展。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山西省教科院确立了《小学特色学校建设与研究》课题,并建立了“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联合体”。

我校有幸成为联合体43所学校之一参与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并承担了子课题“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的研究”的研究任务。

结合我校的近年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四年级数学组决定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课题研究,力求打造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诸多局限:

第一,从教学目标来看,过于重视知识结果的获得,缺少获得知识的过程,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因而难以达到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的目的;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和学科本位,不能将学生生活实际与社会发展与学习内容相联系,不能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因而学生所学所得的只是死的知识,不能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第三,从教学方式来看,过于单一,不能认真实施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方式,缺乏学习过程中的对话与互动,因而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人地位。

总之,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的课堂教学,以本为本,唯师唯上,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生命活力与价值。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施,人们逐渐意识到,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即在帮助学生开展接受型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方式。

从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探究意识,形成有益于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思想。

  同时目前国内小学“探究型”课程开发,实施较为迅速,但探究性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尚无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系统的实践经验。

鉴于上述的现状,我们认为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美国数学教育界在80年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指出,数学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

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

按照建构的观点,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进行数学建构活动的促进者,教师的传授不应是力图从书本上准确无误地搬运知识的过程,他应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

  2.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崛起于本世纪50年代。

它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出真正的学生,真正的学习者,创造性的科学家和学者、实践家以及这样一种人:

在现时所学到的东西和将来动态的、变化的、变幻莫测的问题及事实之间,他们能生存于一种美妙的但又是不断变化的平衡之中。

他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知识是否被掌握,所学的知识是否系统,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举足轻重的。

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

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

  3.皮亚杰的教育观点

  皮亚杰指出:

“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备记忆,是在于创造智力的探索者,而不是博学。

”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一个世纪性的难题仍摆在我们面前:

学校教育并没有给每个学生提供获得最大限度发展的机会,其诸多原因中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学科,我们偏重于知识体系,而把另外三个重要部分——发现探究知识的方法、掌握知识体系的方法和态度、科学精神弃之不顾。

而发现探究知识的方法正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工作乃至科学研究所必需的能力。

  4.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理论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去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

其实“发现学习”就是以探究性思维的方式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的学习,建构探究性教学模式也是对布鲁纳发现法教学的继承和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作出决策的能力。

包括:

①如何使学生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②如何使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③如何使学生学会提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设想;④如何使学生学会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⑤如何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去探索并解决问题。

即如何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研究如何培养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态度与习惯。

包括:

①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②如何使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③如何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并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即如何最终实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角色行为,提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从而培养一支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高超的教学水平、扎实的教科研基础的教师队伍,并以此推动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五、课题组成员及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组成员

  杨小星曹金锋张三丰

  课题研究的对象

  四年级1——6班学生。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

  建立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课堂上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正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更贴近实际;学生的学习普遍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间关系趋向和谐、民主、平等。

等等,然而在这教育改革的明媚春光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不少困惑和迷茫。

为此,本课题将这些困惑分成两部分作为主要研究的内容:

①如何正确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来适应新的课程。

②如何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寻找突破口,让学生更自主、更探究性的学习。

来促进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以教师的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行动保证,把“教”和“研”结合。

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研究方式。

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且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2.文献资料法

  利用北师大版教材及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

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的间接理论知识。

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3.经验总结法。

  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且及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总结出来,归纳提炼。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XX年2月——20XX年12月

  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

20XX年1月——20XX年3月

  研究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研究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阶段性小结或撰写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

20XX年4月——20XX年8月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评估与反思

  1.评估项目

  ⑴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

  ⑵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2.评估方法

  ⑴课堂观察;⑵能力测试;⑶学生作业;⑷个案分析。

  3.反思要点

  ⑴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发展了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是否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整合;

  ⑶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呈现方式

  1.结题报告。

  2.论文。

  篇三:

建南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668字)

  一、研究实验的课题

  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题研究是它永恒的主题。

吹尽黄沙始现金,让我们以“没有最好,力求更好”来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意识也就有了载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教师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方法。

着力改变偏重于记忆和接受的学习方式;帮助指导学生形成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是一种新型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其理论源头是布鲁纳的“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的教育观;理论依据是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论;江泽民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

“要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四、课题研究目标

  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推进校本教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探索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策略和方法,关注学生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确立整体教学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有利的交流空间,营造探究合作的活动场,让学生经历自己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

  2、变式“问题”情境,整合学习资源,巧设探索性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加学习的兴趣。

  3、铺垫“问题”情境,激励“合作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分析“问题”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问题”展开探究、交流的学习活动。

  4、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使他们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5、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6、主动建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成果目标

  深化素质教育,真正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教师成果目标

  经历课题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造就大批教学教研骨干教师。

  (四)学生成果目标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实验原则

  1、坚持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坚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原则,坚持在探究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拓展思路,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

  3、科学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可操作性原则。

  六、课题研究步骤与内容

  

(一)实验班级:

七、八、九年级,共18个班。

  

(二)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

20XX年秋——20XX年春,准备、立题、开题、实验阶段。

  第二阶段:

20XX年秋——20XX年春,实验探究、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

20XX年秋——研究、结题阶段。

  (三)子课题

  A、数学课例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研究。

  B、“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途径研究。

  C、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策略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1、注重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

潜心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并注重拓广自学的内容,搞好有关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心得、有反思、有效果。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学习1本教学论著,细心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内容;在动态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

  2、注重课堂教学研究,丰富师生互动平台。

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科书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留有较大空间,“想一想”中的诱导发现,“议一议”中的问题提出均有一定深度和相当大的弹性,不同的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读一读”中引出多种思路,对问题解决有很大启发性,“试一试”中具有挑战性,让学生感受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问题情境、探究合作、解释应用”的模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关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积极思考、是否自主探究和主动交流、是否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4、形成人人参与,合作研究的氛围。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实用性,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师生互动,目标明确,齐心协力做好课题实验研究,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反思问题研究的过程,提高实施与研究的能力,提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策略。

  5、注重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提炼研究模式。

开展综合研究课题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练真功,过硬招,勤于笔耕。

撰写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案例、教育故事、教案、课堂实录、论文。

反思课题研究的形式与过程。

在课题实验中做好以下基本研究:

提练模式----做模式课----形成优秀模式课。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研究负责人:

张中建、李小勇

  2、课题研究实验组

  第一小组

  组长:

王绍毅

  实验教师:

李英祥罗琼郭小平张岚

  研究课题: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途径的研究

  第二小组

  组长:

李小勇

  实验教师:

卢斗敏黄健黄学中黄艳

  研究课题:

数学课例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研究

  第三小组

  组长:

向昭利

  实验教师:

张中建周义权陈平祥李永成

  研究课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策略研究。

  3、注重成果呈现,

  对外宣传辐射,抓好课题研究实验活动:

做好“实验课”实录;交流实验优秀课;制作活动图片、活动光盘;展示汇报课;课题研究论文,每一阶段进行研究小结,阶段成果、每学期末上交利川市教学研究室建档,鼓励、支持优秀实验论文在教育教研活动中交流,在教育教研期刊上发表。

  篇四: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1292字)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

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

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

  3、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四、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开展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