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65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docx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选择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您的评价:

加入到专题

收藏文档

文件夹

新增文件夹

标签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电子商务企业对于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

本文通过定性及定量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就如何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对物流配送模式进行选择

PAGE23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摘要]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以及近些年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起,通过合理物流配送以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物流配送对于电子商务的影响不再仅仅表现为技术革新,而是表现为一种环境变革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需要。

论文首先对国内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电子商务领域的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再对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关系,特点以及该问题的必要性进行说明,然后重点阐述如何通过对各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模式,以达到高效物流的目的,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达到增加企业竞争力,文章最后引用H网络购物中心的的案例来说明如何通过配送模式的合理选择达到高效物流。

[关键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层次分析法物流模式选择E-commercebusinessesthechoiceoflogisticsanddistributionpatternsAbstract:

WiththepublicationoftheTwelfthFive-YearPlanandtheriseoftheelectronicbusinessaffairsinrecentyears,theimportanceoffulfillingtheneedsofthedevelopmentoftheelectroniccommerceenterpriseisburgeoning.Thelogisticsdistributionhasanimpactonthee-commerce,whichpresentsnotonlyitstechnologicalinnovationbuttheneedsoftheenvironmentalrevolutionandthedevelopmentoftheelectroniccommerceenterprise.Thepresentthesisfirstwillhavecarriedontheelaborationtothepresentdevelopmentsituationofdomestice-commerceandlogisticsdistributionandtheexistentproblemoflogisticsdistributionontheareaofelectroniccommerce.Secondly,itwillhaveanexplanationoftherelationship,thecharacteristicanditsnecessityofe-commerceandthelogisticsdistribution.Andthenitwillfocusesonillustratingseveralissueslistedasfollows:

1.analysisoftheirsuperiorpositionbasedonlogisticsdistributionmode2.analysisofownspecificsituation3.adoptsuitablelogisticsdistributionmodeapplying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4.howtousetheaboveconditionstoachievethepurposeofefficientlogistics,meetthedemandoftheenterprisedevelopmentandincrease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Intheend,thethesiswilldemonstratethetheorydescribedinthisarticlebyanexampleofHInternetMall.keywords:

E-commerceLogisticsanddistributionpatternsAHPInteroperabilitylogisticsdistributionmodeChoiceLogistics目录1引言2第1章电子商务配送现状分析21.1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51.2电子商务配送存在问题7第2章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72.1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概述72.2电子商务跟配送模式的关系82.3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特点92.4电子商务配送模式选择的必要性10第3章电子商务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103.1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分析113.2基于物流战略地位的物流模式选择依据133.3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物流模式的选择过程15第4章基于层次分析的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选择154.1层次分析法的介绍154.2基于层次分析的电子商务配送模式选择的步骤19第5章H公司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应用195.1基于H公司战略的配送模式的定性选择195.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配送模式选择应用23总结24感谢语25参考文献26附件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在我国也得到迅速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连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电子商务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它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四方面:

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

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是四流中最特殊的一种,他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等各种活动。

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虽然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总体上呈现出蓬勃发展和日益规范的趋势。

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可以对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电子商务配送存在问题、电子商务跟配送模式的关系、模式选择的必要性及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再通过对五种现代物流配送模式优劣势比较以及根据物流配送在企业中所占地位的重要程度和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能力等其他依据进行选择,另外还运用层次分析法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科学选择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最后引用H网络购物中心的案例对于上述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第1章电子商务配送现状分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电子商务物流是由电子商务引发的各种商品和相关商业要素的物流过程,是电子商务实现最终经济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共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产业配套环境,虽然我国物流配送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都同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有关,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高速扩张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总体上实现了规模持续扩张、需求结构调整、市场渐进有序、业务模式多样、管理水平提升和技术集成发展[1]。

1.1.1需求规模持续扩张我国主要的电子商务模式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贸易的B2B模式和消费者网络购物模式两种。

其中网络购物模式包括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B2C模式和消费者之间相互交易的C2C模式。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需求规模的持续扩张表现在这几种交易模式均呈现持续扩张趋。

从B2B交易来看,2005~2008年我国B2B交易保持持续增长,增长率呈现逐步降低回调的趋势,但增速均超过40%,如图1-1所示,总体上看B2B交易是我国电子商务总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除了部分交易无需变换产品存储地之外,B2B交易的实现均依靠物流实现。

下图为2005年-2008年我国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度增长情况。

图1-12005年-2008年我国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度增长情况从网络购物市场来看,2005~2009年网络购物市场年均增幅达到99.4%,2009年全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483.5亿元,同比增长93.7%,如图1-2所示。

网络购物交易在电子商务总交易中的规模较小,但增速更快。

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网络购物的市场交易规模仍呈现成倍增长。

网络购物是最终消费者参与的电子商务交易,除极少部分同城交易可以当面交付外,网络购物均需要第三方物流提供服务。

图1-22005年-2009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1.1.2.交易类型结构调整从电子商务的需求规模可以看出,我国B2B电子商务交易在电子商务总交易额中所占比例较大,B2C、C2C等面向最终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交易比例相对较小。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09年,国内上规模的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8.6亿件,同比增长22.8%;业务收入为47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3%,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速。

1.1.3.多种物流经营模式混合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多样,一些传统大型制造企业或销售企业选择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并自营物流,以充分利用自身已经初具规模的物流配送体系来自营大部分物流服务,如海尔、苏宁等企业。

多数中小企业选择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物流,这样可以节省自建平台和自营物流的起步成本。

多数电子商务企业在提供在线交易平台业务之外,也提供自营或外包的物流服务。

常用的控制手段是物流联盟模式,一般对于重要的市场企业会采取如上所述的物流经营模式,而对于业务量少、重要性不突出的地区、产品等均采用外包物流形式,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合作的典型是C2C网站(如易趣、拍拍等)与民营快递物流企业的合作;一些B2C网站也在很多偏远城市采用第三方物流,如当当网在全国66个城市与100多家民营快递公司合作,利用“单车上的物流”实现送货上门服务。

1.1.4.涉及行业领域日益广泛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行业越来越多,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涉及的行业也呈现细分化,覆盖产业领域日益扩大。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已涉及农林、钢铁、建材、家电、五金、食品、服装、医药、礼品等九大类产品,其中纺织服装、数码家电、钢铁机械三个产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所占比例最大,共占全部交易额的32.97%。

电子商务涉及行业的扩展促使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不断推出切合行业实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如开发配送特定产品的专业物流工具,与提供特定产品物流服务的专业企业合作等。

这体现了社会分工逐步深入、物流服务日趋专业化和企业市场细分化的发展规律。

1.1.5.配套服务体系日益形成电子商务是一种产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交易模式。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不断发展,其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形成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物流的产业链延伸配套服务体系,如为电子商务及其物流伙伴提供软件服务的阿里软件、金蝶软件、用友软件等,提供支付服务的网银在线、支付宝、贝宝等,提供搜索服务的XX、谷歌、必应等,提供专业会展服务的环球资源会展、网盛会展、慧聪会展等,以及提供诚信评估服务的银行、信用社以及部分诚信评估合作伙伴。

电子商务物流配套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构建了电子商务物流互动共生的市场生态系统,为解决电子商务物流的支付安全问题,形成多种业务类型,进行市场推广等提供了便利条件。

1.1.6.业务范围日趋多样化一般情况下,电子商务通过线上业务完成的交易流程包括发布信息、客户搜寻、在线谈判、远程订货、电子支付、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

随着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不断扩展,线上业务的局限也逐步显现。

电子商务配送存在问题1.2.1物流配送成本高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销售模式的竞争优势在于低价,因此电子商务要使网络购物总成本低于店面购物的成本,必须实现经济的物流配送,一方面要尽可能地降低配送成本,另一方面还要是物流配送实现增值也就是说要考虑配送成本与配送服务之间的二律背反问题,既要考虑低成本配送,也要考虑配送服务的质量。

这就需要能够针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费用的配送方法以供其选择,从而保证配送服务的水平。

B2C和C2C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散”,它们经营的商品种类多、品种分散,消费者也存在不同的空间,C2C中的商家也是分散在各地。

1.2.2配送快速响应能力差目前电子商务企业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配送快速反应的需求,许多网上购物网站或网店都无法作出当天受单,货物当天送到的承诺。

这与购买日用品的消费者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同时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货物查询系统,对货物出库后的状态只能了解到“己发货”的信息,至于发到哪,何时能收到等等进一步的详细信息则无法得知。

因此很难做到在消费者要求的时间内将准确的商品送到其手上。

此外,当售出的产品存在问题需要退货时,消费者也很难从电子商务企业或者网上购物商店上得到满意的退货指示,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影响电子商务的业务及形象。

1.2.3配送质量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准确率低,约为80%,距发达国家的98%有很大差距。

现有的配送体系基本局限在各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显得力不从心,配送服务的区域有限。

另外,电子商务配送的安全性低、货损率高、配送不及时,电子商务的出现方便了终端消费者。

他们只需要坐在家里,浏览网络、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购物过程[2]。

但是,如果所购的产品迟迟不能送到,或者商家所送的产品已经损坏,消费者还会选择网上购物吗?

物流配送的质量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

缺少了高质量的配送,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安全的传统零售方式。

第2章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概述电子商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事实上,今天还没有一个较为全面、具有权威性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电子商务的定义。

综合各方面的不同看法,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实践,可以将电子商务的概念作如下表述: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3]。

物流配送是伴随着大生产、大流通而出现的一种完成资源配置和满足消费需求的物流方式。

在《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规定: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它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方式,是商流与物流相结合,包含物流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物流方式。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它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制的各类用户,以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

电子商务跟配送模式的关系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用公式:

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十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来描述电子商务活动。

物流配送为电子商务优势的实现提供了可靠保障。

电子商务具有方便、快捷和高效等优势,但缺少了与电子商务相匹配的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交易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便难以实现。

物流配送是企业面对客户的一种营销手段。

物流配送提供了商家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双方增进了解与沟通,消除客户对虚拟企业及在线购物的怀疑心理,树立企业在客户心中的良好形象,同时通过物流配送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更好的为客户服务[4]。

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特点2.3.1自营物流配送特点传统的自营物流主要源于生产经营的纵向一体化。

生产企业自备仓库、车队等物流设施,内部设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企业物流运作。

在自我运输服务需求满足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会把闲置的物流资源其他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服务机构。

这种自营物流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生产管理环节,对生产企业来说物流活动完全是一种附属产物,不能带来产品增值。

2.3.2第三方物流特点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

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快速、准确的的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协,外协只限于一项或数项独立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服务等。

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而不是临时需要,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较少,只有一家或数家,服务时间却较长,这是因为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同,而物流信息流是随价值流流动的,因而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的,这也表明物流服务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销”阶段[5]。

2.3.3共同物流配送的特点将众多流通单位处理同种或异种商品的功能统和起来,促使他们共同利用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通过将小量货物转化成商品集运形成大批量的配送,实现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因此,共同配送是对整个物流网络系统包括用户、货主、配送资源,实现低成本的配送服务。

基本模式见图2-1。

图2-1共用物流配送的基本形式2.3.4互用物流配送的特点在企业各自分散拥有运输工具和物流中心的情况下,视运输货物量的多少,采取委托或受托的形式开展互用配送。

将本企业配送数量较少的商品委托给其它企业来运输,而本企业配送数量较多的商品,则在接受其它企业委托运输的基础上实行统一配送,这样企业间相互实现了配送效率化。

SHAPE\*MERGEFORMAT图2—2互用配送模式的基本形式电子商务配送模式选择的必要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发展潜力是不容低估的。

在此领域对“配送瓶颈”的一片抱怨声中,如何实现电子商务的合理配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配送成本是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保证。

突破物流配送瓶颈,寻求电子商务的最佳物流配送模式,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3章电子商务企业配送模式的选择3.1物流配送模式的比较分析不同物流配送模式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投身于电子商务的企业或商店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配送模式。

从零售商企业角度来看的不同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劣势比较如下表3-1所见。

表3-1不同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及适用范围优势劣势适用范围自营物流控制权有利于企业经营一体化作业,有效协调物流活动的各环节。

有利于企业供应链的协调和稳定。

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物流管理难于控制,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物流配送规模有限、专业化程度较低。

1.规模较大的公司,物流对企业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3.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

4.企业对物流控制能力强。

5.产品单一的企业。

第三方物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对操作过程和时间管理的控制达不到电子商务企业的要求。

外包物流成本没有统一的标准。

主要适用于自身物流业务处理能力较低的企业,但是物流对企业成功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企业。

联盟物流1.这种合作方式使网站和连锁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这种物流配送模式也要求企业必须要明确合作目标和各自的责任分配,以及较高的协调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取得成功。

纯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合作。

共用物流1.经济效益.共同配送能够实现配送规模效益。

2.社会效益.共同配送集中多家企业或用户的货物,实现车辆的高实载率,减少运输车辆的数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车辆对于城市的污染。

1.各商品的特点和配送要求不同,使得共同配送存在一定的难度。

2.企业间的规模、经营意识、客户圈等存在差异很难协调一致。

3.在配送组织、费用分摊方面存在难度。

4.有泄露商业机密的可能。

主要适用于运输企业和家电连锁店的联合,物流企业与中小型连锁公司的合作。

互用物流此配送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人力就可以扩大自身的配送规模和范围。

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以及与相关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

适合与电子商务的B2B交易方式。

3.2基于物流战略地位的物流模式选择依据3.2.1物流配送的战略地位在进行物流模式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物流配送的战略重要性。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都由供应商、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及其相应的业务环节构成。

在任何一个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的供应链中,都个或几个核心价值环节,即在一个供应链中占据控制或垄断地位从而能够带来长期稳定利益的关键环节,对于不同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处于不同的地位。

要决定物流配送系统是否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1)是否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

(2)是否高度影响企业业务流程,是其他能力的统领?

(3)是否具备相对先进的技术,采用此种技术能使公司在行业中领先?

(4)是否是企业长期积淀的,在短期内不能为其它企业所模仿?

如能得到肯定的回答,那么就可以断定物流子系统在战略上处于重位。

由于物流配送系统是多功能的集合,各功能的重要性和相对能力水平在系统中是不平衡的,因此,还在对各功能进行分析。

某项功能是否具有战略意义,关键就是看它的替代性。

如其替代性很弱,很少有物流公司或物流公司很难完成,几乎只有本企业才具备这项能力,企业就应保护好、发展好该项功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竞争力;物流子系统对企业而一言并非那就需要从企业物流能力的角度决定是自营还是外包或者建立物流联盟。

决定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还是组建物流联盟,主要由物流子系统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来决定。

在物流配送系统构成企业战略子系统的情况下,为保证物流的连续性,最好是与物流公司长期合作,建立物流联盟;而在物流配送系统不构成企业战略子系统的情况下,采用何种物流模式就要在顾客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

物流子系统的战略地位是电子商务企业决定其采用何种物流模式的首要影响因素。

物流地位越重要,企业自营物流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6]。

3.2.2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是影响其选择物流模式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自营物流就比较可取。

企业物流管理能力越强,自营物流的可行性就越大。

而在企业对流的管理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如物流子系统在战略上处于重要地位,则应该寻合适的物流伙伴建立物流联盟,反之采用第三方物流较为合适。

应当注意的是具备了物流能力,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要自营物流,还要与物流公司比较在满足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下,谁的成本更低,只有在企业的相对成本较低的情况下,选择自营的方式才有利;如不然,企业应把该项功能分化出去,实行物流外包如果物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