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68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docx

认识人民币教案3个课时

第_____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重点课文、知识

单元考点

本单元所需课时

本单元教学措施

集体备课专用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师补充

教学过程、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

“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

”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

蛋糕和礼物。

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

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

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以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

(1)纸币。

(2)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

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

“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

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

说几分、几毛、几块。

教师引导:

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教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

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

(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师:

“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

  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师:

“在人民币上,国微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

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

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

  c、归纳整理。

  师:

“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来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

  师:

“你能把人民币分类,?

  学生能接材料分为纸币,硬币,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把元、角、分再细分。

  师:

“老师想知道以元为单位有几种,以角为单位有几种,以分为单位有几种。

谁可以帮助老师”?

  学生进行介绍。

  2、人民币兑换。

  师:

“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

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说:

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出示一分一分硬币),你去买一块橡皮吧!

’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

谁能帮帮他?

”。

  生:

”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

“1角是10分,10分是1角”

  师:

板书:

1角=10分

  师:

“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生:

“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

  (板书:

1元=10角)

  师:

“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

”(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5元等于几角

  10角等于几元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师:

“小明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的钱包里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

没有1元的。

  师:

“谁可以帮助小明换一下?

”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出示:

一张5元可以换-----张一元。

师:

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

“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出示:

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师:

“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成几张?

换成20元换几张?

  三、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1、兑换游戏。

  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

思考后,指名回答。

(多种答案)

  b、小组合作。

把零钱换成整钱。

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模拟购物。

  师:

“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

“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请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

有的当收银员。

有的当顾客。

  师:

“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

交学费,生2:

买文具,生3:

捐给希望工程等。

  师:

“老师想给灾区小朋友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各取8角钱。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

你认为谁表现的好?

考点知识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人民币的兑换

重点练习题型

1元=()角1角=()分

3角=()分5元=()角

10角=()元80分=()角

学生预、复习任务

预习任务:

预习课本52、53页内容,并将教具人民币准备好。

复习任务:

完成练习十二1、2题

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计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元角分的进率,从而完成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教师补充

教学过程、方法

一、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师出示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让学生复习。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人民币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3)、1元=(  )角1角=( )分

(4)、写出下面的钱数

1张伍拾元,2张贰角和1张伍角  写作:

( )

1张贰拾元,1个壹元硬币,1张伍角和1张壹角 写作:

( )

1张拾元,1张伍元,1个壹元硬币,1个壹角硬币和1个伍分硬币写作:

( )

师:

孩子们,你们回答太精彩了!

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例5。

  

 师:

老师想考考你们,谁来帮帮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拿出1元2角,然后悄悄的举起你们可爱的小手?

师:

我们的小朋友都会拿出1元2角,现在请你们把手中的人民币样本放在抽屉里,然后用端正的姿势来告诉老师?

1、出示例5的主题图,

师:

老师是这样拿出1元2角,请看大屏幕。

1元2角=(  )角。

 (板书)

师:

你是怎样想的呢?

老师引导学生: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

即,1元2角=12角。

2、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18角=()元()角。

(板书)

想:

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

18角=

(1)元(8)角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并说自己的想法。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师:

孩子们,你们刚才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现在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6的主题图。

  

 师:

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请学生起来说说)

师:

从图中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然后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解决,不合理之处,教师纠正。

师:

刚才你们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挑出三个问题来解决。

三个问题: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爱心气球,要多少钱?

师:

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请在练习本上完成。

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

“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汇报。

板书:

5+8=13角  

师:

在日常生活中,当满10角时就转化成“元”,所以13角=()元()角。

板书:

13角=1元3角

小结:

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2)买一个笑脸气球比一个花朵气球贵多少钱?

师:

谁能用响亮的声音读题目?

师:

“贵”是什么意思?

(贵是多的意思,贵多少就是多多少。

师:

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请在练习本上完成。

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

“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汇报。

板书:

1元=10角  10-6=4角

师:

为什么把1元换成10角?

生:

1元减6角,它们的单位不一样,只有单位一样的时候才可以计算,因此1元换成10角。

小结:

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天鹅气球,要多少钱?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

1元+3元1角=4元1角

师:

谁来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

1元加3元等于4元,再加1角,所以等于4元1角。

小结:

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

(全班读一读)

2.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并说自己的想法。

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7页,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例5和例6的知识。

我们把上面的空格填完整。

三、知识运用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一块三角蛋糕5元    一块长方形蛋糕6元5角

一瓶塑料橙汁3元    一盒纸盒橙汁3元

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买哪种蛋糕和哪种饮料?

用了多少钱?

(指名汇报)

五、全课总结: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

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练习十三第1题和第3题。

考点知识

通过人民币的进率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重点练习题型

一块三角蛋糕5元    一块长方形蛋糕6元5角

一瓶塑料橙汁3元    一盒纸盒橙汁3元

请提出一个加法问题,一个减法问题,并解答。

学生预、复习任务

预习任务:

预习课本57页知识

复习任务:

完成练习十三1、2、3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用所学的人民币知识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解决生活购物问题

教师补充

教学过程、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

小熊最近开了一家商店,咱们快去看看吧!

(出示商店情境图,分食品区和书籍区)

二、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教师:

请小朋友来充当售货员,给大家介绍一下商品价格。

教师:

这时,有两只小动物来购买物品,你能帮助解决问题吗?

教师揭示课题:

同学们真会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三、讨论研究、获得方法

教师:

小熊商店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杂志,看!

小象和小猴正在讨论一个问题。

1.理解问题

教师: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

我们知道了每本杂志的价钱,还知道了用13元钱去买,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本杂志?

教师:

问题中用了一个词“正好”,“正好”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顺序地思考

教师:

请大家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解答呢?

预设:

由于学过了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学生对计算很熟练,因此学生最多的是“看数凑13”,答案很可能是脱口而出的。

此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是否还有其他答案等。

同时应让每个学生都有说出自己思考过程的机会,尤其应突出调整方案的过程和有序罗列的方案。

如果学生不出现教材中的方法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处理。

教师:

小象和小狗的计算不是很熟练,但它们也都有各自的想法,你们看它们的想法行吗(出示下图)

(1)教学“尝试一调整”策略。

教师:

小象随便选了2本,结果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根据它的思路应怎样调整呢?

学生得出:

结果比13多了,应把其中一本换成便宜一些的。

教师:

你觉得小象的解决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

当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尤其是数据大时,可以先选两本试一试,根据试算的结果再进行调整,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

如果我们先选择了8元和7元这两本书,我们又该怎样调整?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看来,在试的过程中难免一次就试对,应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信息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第一次试算的结果大了,就把一本调整成价格便宜一些的;反之,第一次试算的结果小了,就将一本调整成价格贵一些的。

直到找出答案。

(2)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教师(出示下图):

下面是小猴的想法。

教师:

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一试,这样的方法行吗?

请你们也像小猴这样算一算,看哪种情况是可以的。

学生思考后汇报:

把5元的这本拿出来和剩下的每一本去试,找到了一种答案。

教师:

要想把用13元正好能买的两种杂志都找出来,应该怎样继续下去?

(引导学生继续选下一本,并有序搭配。

教师:

这样选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

(归纳:

有序思考,想得全面。

教师小结:

先选出一本,再拿这本和其他杂志一本本地按顺序去搭配,虽然看起来有些麻烦,但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答案。

3.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

这个问题解答得正确吗?

我们应该怎样检查?

教师:

对,可以看看你选的两种杂志的价格加起来是不是正好是13元。

用这个标准检验一下,看看你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师:

在帮助小动物解决购书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又学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地调整,另一种是按顺序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它们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四、巩固复习,拓展提高

处理第58页的“做一做”。

教师让学生在审题后思考:

如果你先选一本,你会选“4元”一本的去试吗?

为什么?

你会选择6元一本的去试吗?

为什么?

教师小结:

选数据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五、课堂总结

教师: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怎样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考点知识

用所学的人民币知识解决购物问题

重点练习题型

篮球35元,足球30元,羽毛球28元,三种各买一个需要多少钱?

学生预、复习任务

预习课本58页内容

完成练习十三4、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