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83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docx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

高考物理必修考点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Ⅰ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路程和位移时间和时刻Ⅱ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速率Ⅱ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

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5.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Ⅱ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7.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Ⅱ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平行四边行定则: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

  8.重力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Ⅰ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G=mg(g=9.8N/Kg)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F=KX(在弹性限度内)

9.静摩擦滑动摩擦摩擦力动摩擦因数Ⅰ

  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他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接触面不光滑

  10.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Ⅰ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第N个力与其他(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而一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2.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实验、探究)Ⅱ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先保持质量m不变,研究a与F之间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之间的关系。

20.能源和能量耗散Ⅰ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能量的耗散:

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

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成不利于利用的了。

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2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

  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的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

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

  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1)等效性:

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相同的效果。

  

(2)独立性:

某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因为其它方向上是否有运动而影响自己的运动性质。

  (3)等时性:

合运动通过合位移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通过分位移的时间相等,即各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2.抛体运动Ⅱ

  平抛运动:

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平抛运动的特点:

(1)加速度a=g恒定,方向竖直向下。

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2)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

  斜抛运动处理方法类似于平抛运动,即将斜抛运动分解成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分运动来研究。

特别提示:

斜抛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可反过来看着平抛运动!

  23.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Ⅰ

  质点运动轨迹为一个圆,即质点做圆周运动。

  线速度:

物体在某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在圆周的切线方向上。

24.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Ⅱ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

30.电荷电荷守恒定律点电荷Ⅰ

  ⑴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中电荷,电荷在它的同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基本电荷。

  ⑵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

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起电。

  ⑶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的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

  31.库仑定律Ⅱ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a)真空,(b)点电荷。

点电荷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

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否则不能使用。

  32.静电场电场线Ⅰ

  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

  电场线的特点:

(a)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b)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

  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33.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Ⅱ

  ⑴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

电场的这种性质用电场强度来描述。

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它所受到的电场力跟它所带电

  34.电势能电势等势面Ⅰ

  电势能由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和零点。

  由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实际的应用意义并不大。

而经常应用的是电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速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依据。

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计算公式:

,此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起始和终了位置的电势差决定。

  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在电场中某位置放一个检验电荷,若它具有的电势能为,则比值叫做该位置的电势。

  电势也具有相对性,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对同一电场,电势能及电势的零点选取是一致的)这样选取零电势点之后,可以得出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正值,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

  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叫等势面。

等势面的特点:

  (a)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b)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c)规定:

画等势面(或线)时,相邻的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

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较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

35.电势差Ⅱ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

  36.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Ⅰ

  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极之间除边缘外就是匀强电场。

  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之间的关系是,公式中的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

  在匀强电场中平行线段上的电势差与线段长度成正比

  37.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Ⅱ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综合了静电场和力学的知识,分析方法和力学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先分析受力情况,再分析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平衡、加速或减速,是直线还是曲线),然后选用恰当的规律解题。

  

(2)在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两点:

  a要掌握电场力的特点。

如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不仅跟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还与带电粒子的电量和电性有关;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处处是恒力;在非匀强电场中,同一带电粒子在不同位置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不同。

  b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基本粒子:

如电子、质子、粒子、离子等除有要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

带电颗粒:

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3)、带电粒子的加速(含偏转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功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动能定理,也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

(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类平抛的偏转问题。

  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不计重力,电场力使带电粒子产生加速度,作类平抛运动,分析时,仍采用力学中分析平抛运动的方法:

把运动分解为垂直于电场方向上的一个分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应注意的问题:

  1、电场强度E和电势U仅仅由场本身决定,与是否在场中放入电荷,以及放入什么样的检验电荷无关。

  而电场力F和电势能两个量,不仅与电场有关,还与放入场中的检验电荷有关。

  2、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和电场线并不重合,运动轨迹上的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速度方向,电场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反映正电荷的受力方向。

物体的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是有区别的。

  只有在电场线为直线的电场中,且电荷由静止开始或初速度方向和电场方向一致并只受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粒子的运动轨迹才是沿电力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