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28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docx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4篇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第1篇各位家长:

感谢各位家长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一年级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此前,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他们已经可以从1数到100,1000甚至更大,他们也会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那么进入一年级后,孩子将学习系统、严谨的数学知识,这个学期将深入的学习认数,计算,学习书写规范的数字,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当然,除了课本知识,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所以说一年级数学看似简单,其实意义重大。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想针对数学给各位家长几点建议,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要做到关注第一次,坚持每一次,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并不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能很容易的掌握,但是一年级正是各方面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首先要培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重要的学习素养,孩子不仅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还要认真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

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上课难免需要老师常提醒,课堂是短暂的,即便有老师的提醒,还是会有一些孩子不能在课堂上掌握,所以,回家后,家长可以询问他今天学了什么,你发言了吗?

让孩子当小老师,讲讲当天的学习内容,还可以让孩子出题来考考自己,既能了解孩子听课水平,还在这个过程中让他巩固了知识。

  然后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回家及时自觉地完成作业。

  2、让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

  3、自行准备学习用品。

  关于家庭作业关注孩子作业的认真程度。

  因为一份作业的认真程度,体现了孩子做作业时的专心程度。

孩子的作业认真,说明他在写作业时,是用心的,是专注的,作业所能达到的效果就会非常好,如果作业非常潦草,说明孩子写作业时,是漫不经心、浮躁的,这样的作业就算是写100遍,也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如果孩子们没有用心的写作业,请监督您的孩子重写。

  帮扶有度一年级的孩子认字少,题目中的字不认识是正常的,我们要求家长读题给孩子听,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已经开始让孩子自己读题,如果您的孩子识字量大,这样是最好的,如果孩子识字量少可以让孩子读题,当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问时,您只要告诉这个字怎么读就可以了,有些家长生怕孩子不明白,把题目用大白话翻译给他听,这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思考,时间长了孩子会依赖家长,最终孩子没学好,家长也很累。

对于辅导孩子做作业,一些家长理解有偏差,认为是家长讲着做,这样辅导下去会形成这种现象,孩子每次写数学作业,就喊家长,时间一长,好象不会动脑筋了。

其实即便是一年级的孩子,也不应该由家长讲着做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读题,让孩子说题目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建议开始的时候不要把题目的意思解释得太清楚给孩子,等孩子真正不了解题目了,家长再解释,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敢于让他尝试。

  有些家长陪孩子做作业中,一看到孩子出错,可能就失去了耐心,唠叨一两句,比如说想一想到底是加还是减啊看清是加号还是减号?

  是左还是右等,孩子一听到这样的提醒就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就要拿橡皮擦,其实你匆略了你这样看似善意的提醒却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动脑筋的机会,长久下去会给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反正爸妈会提醒我的,遇到一些所谓深的题目,家长就会介入进去,代替孩子思维。

也就有了这样一个现象:

我发现孩子上课学习不够认真,向家长反映,家长却跟我说我家孩子在家写的都是对的,不可能不会。

这是因为孩子并没有真的学会,所以要分清楚哪些该说,哪些让孩子自己尝试,不要害怕孩子遇到困难,这是他必经的过程。

  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

而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艰苦的认识活动,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引导孩子努力克服,才能从小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

  紧跟老师的进度,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及时订错,关于改错,在错题旁边改错,不要擦了再写,当天知识当天巩固,做到及时复习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一年级的口算训练是重中之重。

本学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

  一位数的加、减法,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孩子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果训练得法,其口算速度可以比疏于训练的孩子提高好几倍。

因此培养孩子口算能力,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保证孩子口算练习的时间,最好天天练,每天练习3-5分钟,效果肯定会很显著的。

但是,口算练习不能急于求成,应多种方式交替使用,比如和孩子比赛,看谁算得快;和孩子互相出题听算等等。

时间场地也可以不固定,放学后、吃饭前、回家的路上使孩子不断具有新鲜感,不断激发口算的积极性,只有感兴趣,才能发挥天天练的效果,达到脱口而出。

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基本技能得到了的培养,智力也得到了的发展,才能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

希望在今后能和大家常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第2篇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

非常感谢各位家长抽空来参加这次家长会。

今天我就针对我教的数学这门课程来跟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它计算的基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

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口算的扎实发展,直接牵动学生着其它方面的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

口算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还促进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没有口算这块奠基石,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也无从谈起,没有口算准确性的保证,提高数学成绩也是无法保证的。

  在学习口算之前,有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分与合,主要是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成,这部分知识是计算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基础。

因此,在学习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时,要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会说算理,学生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能力。

如计算9+5的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同样,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在进行加减法的口算时,有时会有好几种口算方法。

如15-9,第一种方法是一个一个地减,一直减掉9。

第二种方法是把15分成10和5,先用10减9得1,再把1和5合起来是6。

第三种方法是先用15减5得10,再用10去减4得6。

第四种方法是因为9+6=15,所以15-9=6。

这四种方法,都有学生能想到,特别是第二种破十法和第四种想加算减法,都是比较好的,就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来使用。

  培养孩子的口算兴趣,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口算形式来进行。

这一点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经常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口算训练,势必会让他们感受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到练习的效果。

因此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方式。

如抢答口算题,妈妈、爸爸和孩子一起玩口算大比拼。

妈妈做裁判,我和爸爸进行比赛。

妈妈快速的念出题目,孩子和爸爸抢答,回答正确者得1分。

这样不仅好玩,还有小礼物相送。

看书的时候可以问一问孩子今天从哪页看到哪页,共看了多少页。

  另外在逛超市时让孩子看物品的价钱进行口算这样的练习使孩子感受到数学走到了生活中,学习变成了件有趣而快乐的事。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算能力。

  有些家长以为练习口算只要多写就可以了,其实口算的练习不光是用笔算,还可以通过多读提高记忆和速度。

一种读是不写答案,大声地读出算式和答案,这样在读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的思考、动口、聆听的能力。

另一种读是写出答案,让孩子连算式带答案一起读出来,同时记忆。

读还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

  口算练习不能急于求成,应多种方式交替使用,使孩子不断具有新鲜感,不断激发口算的积极性,只有感兴趣,才能发挥天天练的效果,达到脱口而出。

另外,家长每次在训练孩子口算时要在一旁给孩子计时,记下每次的时间。

一方面使孩子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使孩子看到自己练习的成绩,是否提高了,增强他们的信心。

  孩子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果训练得法,其口算速度可以比疏于训练的孩子提高好几倍。

因此培养孩子口算能力,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保证孩子口算练习的时间,最好天天练,每天练习35分钟,效果肯定会很显著的。

  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计算能力和基本技能得到了的培养,思维品质提高了,智力也得到了的发展,从而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发言稿第3篇家长朋友们,下午好:

非常感谢家长朋友们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在此,我首先祝贺您的孩子进入学校教育阶段,成为一名小学生,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也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学校的信任,将孩子送到这里来,让我们能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在这短短的三个星期的时间里,虽然我没来得及与你们一一交流,但我时时处处能感到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理解和包容。

今天有这样的机会走到一起,共同地讨论和交流一些关于我们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孩子的数学老师,在交流之前我想先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今天所有到来的或者没有到来的家长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接下来,就以下几个方面跟家长们进行沟通和说明

  一、一年级新生特点孩子们初入小学,面对的是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伙伴、新的作息时间和新的学习要求。

虽然一部分孩子学前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但实际上生活和学习还有很大区别。

学生在心理和生活上会感到很不适应。

  二、新生入学特别要关注的几个问题那么多的第一次在等待着他们,孩子进入一年级首先感到的是新鲜、好奇,学习上所有的行为都是被动的,这要给他们一个适应的过程,缩短这个过程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相关的一些工作还希望家长朋友们密切配合。

  孩子进入一年级,迈入小学的校门,就正式进入学习阶段,除了正规的课堂学习,家庭作业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这里就这一方面想补充几点:

  1)、首先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家庭作业的数量,以及孩子所交作业的质量。

  2)、设置一张时间表,包括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不要把做作业时间安排在快要上床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孩子可能困倦了。

周末的作业最好安排在星期六完成,不要等到星期天晚上再写。

  3)、鼓励孩子把家庭作业分成我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我需要帮助才能完成两部分。

家长要给孩子一些帮助,配合老师完成部分作业,例如:

听写生字、听算练习等。

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4)、给孩子制定一个规矩,在完成作业之前,不允许看电视与玩耍等。

这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5)、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光线明亮、环境安静无噪音,这样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看电视。

家长看书,孩子写作业和家长看电视、聊天、打扑克等,孩子写作业的效果是绝对不同的,这既是一个环境营造的问题,也体现了榜样的力量。

  6)、当孩子的作业写完了,家长发现错误时,不要轻易地给孩子指出与改正错误,更不要明确给出正确答案,那样是不可能让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的。

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找出错误后自行改正。

只有在孩子检查多遍仍未发现错误时家长再予以启发引导,尽量避免直接指正。

  7)、允许孩子在写完作业的过程中有片刻的休息时间,喝水、上厕所,但不能养成边做作业,边吃零食的坏习惯。

  小学一年级,特别是最初阶段,取消了回家的笔头作业,但

  8)、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

关注身边的小事,抓住时机,适时指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和一一共88名学生参加考试,两个班的平均分分别是94,

  96.57;一班优秀率为

  86.36%一优秀率为

  90.90%;一班及格率为100%一及格率为100%。

  从试卷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

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的能力,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

从考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还学得不错,基本知识掌握得还好。

对于分数,我个人认为不要把考试分数看得太重,一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当家长看到不太满意的分数时,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应帮助孩子分析其原因,不要一味批评指责,和孩子一起看一看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是没听懂?

还是粗心大意?

帮助孩子弄懂题意,再出类似的题加以训练。

  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绩好就变成一件很自然的事。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下面,我就一些习惯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

  1、教育孩子上课认真学习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3、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

  4、最基本的一些习惯。

比如,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势,书写工整,清楚,格式规范,认真读题审题,这些习惯是最基本的,也是每一个孩子必须具备的。

而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你们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在此,我想给大家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出一点口算题口头和笔头相结合

  2、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培养在生活中创造说的机会装傻,向孩子请教。

例如:

问他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发言了吗?

让孩子说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3、作业的时效性练习册100分闯关每天做一页,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让孩

  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因为一年级学生很多字不认识,一般要求家长帮助孩子读题。

  4、作业检查作业是学习的影子。

建议每位家长拿出五分钟的时间来检查孩子的作业,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也有助于家长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很负责任,可是,有的家长在给孩子签字的时候连孩子的作业看都没有看,错题满篇的、没有完成作业的,这些家长居然能在本子上签字,你们真的为孩子尽到心了吗?

你不严谨的态度给了孩子什么,你思考过嘛?

签字是有责任的,签字意味着你对孩子作业的认可,错题满篇的、没有完成的作业是你认可的吗?

你希望学生完成的就是这么一份作业吗?

孩子的年龄还小、阅历少,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孩子们心里想到的只有吃和玩,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您认为孩子能够重视吗?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心在哪里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唯有用心浇灌,默默等待,静听花开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