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991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docx

高三专题复习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试题集

训练九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共60分)

(2004年北京东城区模拟题)读“洋流模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①③④⑤四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B.③C.④D.⑤

3.关于洋流③流经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发达,但矿产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

B.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是世界著名的水稻生产国

C.咖啡、蔗糖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D.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小麦出口国

解析:

据经度及洋流流向可看出,图示为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①③同处回归线附近,而③处有暖流经过,故盐度高;①流经秘鲁沿海,为秘鲁寒流,是世界著名渔场;③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

答案:

1.C2.A3.D

(2004年黄冈模拟题)“伴着黎明的曙光,某记者乘早7:

00的航班从P城市飞往北京,14小时后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据此并读图判断4~6题。

4.有点难度哟!

P城市是

A.巴黎B.雅典C.悉尼D.纽约

5.该记者出发时,月份可能在

A.3月B.6月C.9月D.12月

6.到达首都机场,机场大厅墙上悬的时钟指示的时间应是

解析:

第4题的难点在于区域判读,据图中经度可知为东经度,可排除C、D两项,据纬度和经度数并根据图中提供的已有城市可判定P点为雅典;第5题从题干可知,雅典日出时当地时间应是7时之后,昼短夜长,且差别较大,故为12月份;P城市位于东二区,北京位于东八区,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13时,加上飞行时间即为到达时的时间。

答案:

4.B5.D6.A

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从自然带上看,甲是温带荒漠带,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

解析:

我国大兴安岭东侧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西侧(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从自然带上看甲地是温带草原带,乙地是温带森林带,并且从乙地向西自然植被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经度地带性明显。

故C选项正确。

答案:

C

8.与乙地气候成因一致的另一种气候,可能分布在

A.澳大利亚西部B.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C.南美大陆东南部D.非洲大陆东南部

解析:

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而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导致的,故B选项正确。

答案:

B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读图回答9~10题。

9.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

10.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水、气

解析:

从图中岩层弯曲状况可判定图示为背斜构造;据油、气、水的比重可知最下面的为水,最上面的为气。

答案:

9.B10.B

(2004年成都模拟题)读下面“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1~13题。

1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

1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B.季风的影响

C.西风的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解析:

由图中南北坡自然带的高度可断定图示为南半球,从基带植被可知为温带,由此可知第11题答案;图中可看出没有永久性积雪和冰川,据山麓气温可知山地海拔不会超过2000米;该山位于南半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

11.C12.B13.C

有点难度哟!

下表反映了某地一旗杆不同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日影朝向,读后完成14~16题。

日期

日影朝向

日出

正午

日落

A

西南

正南

东南

B

正西

正北

正东

C

正西

正北

正东

D

西北

正北

东北

14.该地可能位于

A.赤道B.0°~23°26′N

C.0°~23°26′SD.23°26′~66°34′

15.据观测该地正午日影朝南的天数为6天,则该地的纬度应该是

A.约5°NB.约22.5°SC.约22.5°ND.约20°N

16.B日,当该旗杆日影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B日15:

10,则此刻全球属于B日的范围是

A.为全球的1/2B.不到全球的1/2C.大于全球的3/4D.小于全球的3/4

解析:

据表中正午日影朝向三次正北、一次正南可判定此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每月大约移动8°,据计算可知C选项最为接近;地球上的日期界线为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计算可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107.5°W,自此线向东到日界线,都属B日的范围,故C选项正确。

答案:

14.B15.C16.C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指出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板块的是

A.甲、乙B.甲、丁C.乙、丁D.丙、丁

18.当上图中的油轮由①驶向②,达一年中速度最快的季节,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珠江口出现大面积赤潮

B.洛杉矶市区极有可能出现光化学烟雾

C.若此时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孟买的污染远比达累斯萨拉姆严重

D.意大利的塔兰托此时多阴雨天气

解析:

图中丙位于印度半岛,丁位于阿拉伯半岛,同属印度洋板块;船速最快时,应是顺风顺水时,即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塔兰托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阴雨天气。

答案:

17.D18.D

(2004年北京朝阳区模拟题)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判断19~20题。

19.该天气现象是

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20.该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B.反气旋C.强热带气旋D.准静止锋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此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很低,而风速很大,中心风速小,说明为台风天气;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

答案:

19.B20.C

二、综合题(共40分)

21.有点难度哟!

(14分)(2004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模拟题)读下图,判断并回答下列问题。

(1)A、D两地的纬度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B地在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C地最有可能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带。

(3)假如条件相同,仅从纬度考虑,四点中发射卫星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地,能观察到极光的是______________地,相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地。

(4)假如A、D两地均位于东经110°,则A地位于______________国,该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___________;D地位于______________国,该国最主要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为_____________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明显的海港是_____________。

(5)如果A、B、D都位于海洋,则三点的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区域判读及综合分析能力。

(1)题,从图中可看出,夏至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因此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而D地夏至日昼长24小时,且仅此一天为24小时,故位于北极圈上。

(2)题,B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且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低,故位于南半球,据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可计算出其纬度为45°S,其夏至日太阳高度为(45°-23°26′=21°34′);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从赤道向高纬度增大,C地全年昼夜长短变化较小,可判定其位于热带。

第(3)题,纬度越低越利于卫星发射,四地纬度最低的为C地,D位于极圈上,能观察到极光现象,日影越短,楼间间距越小,纬度越低日影越短,故为C。

第(4)题,A地位于北回归线与110°E交界处,此地位于中国,最大商业中心是上海;而D位于极圈上,故应处于俄罗斯境内;第(5)题,据以上判读可知三地纬度,即可得知盐度最高的为A,最低的为D。

答案:

(1)23°26′N66°34′N

(2)21°34′热

(3)CDC

(4)中上海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伏尔加摩尔曼斯克

(5)ABD

22.(8分)读“亚洲沿东经88°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A海域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3)从E到I自然带体现了_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4)B与D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经纬度和地势情况,仔细读图。

首先根据经纬度、地形轮廓以及山脉名称判断它是中国西部和南亚地形剖面图,然后据纬度和地形、海陆位置判断自然带,得出B是热带季雨林带,D是温带荒漠带,E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图中20°N~30°N之间的高大山脉是珠穆朗玛峰。

由山麓至山顶由于水热条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自然带,是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B与D的环境差异由图中可知是由纬度位置不同、距海远近不同、海拔高度不同而导致的。

答案:

(1)孟加拉湾

(2)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垂直地带性

(4)纬度位置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地形差异

 

23.(8分)下图为经度20°线上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它在地形上以______________为主,赤道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四幅气候类型的“降水和气温月份分配图”中,该洲缺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表示上图B地所属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3)图示为______________月前后大气环流状况,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尼罗河水量大增,阿斯旺水电站的发电量进入高峰期

B.图中C地树木落叶,草类枯黄,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

C.开普敦天气多雨,好望角附近风急浪高

D.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4)A地降水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____,它与我国夏季午后雷阵雨的降水类型____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解析:

此题以“地形剖面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一个大洲或地区的地形分布、气候类型及特点、河流水文特征、自然带等知识。

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正确判定地形剖面图所在大洲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由于20°W经线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主要穿过大西洋,此图剖面线即为20°E经线,而图示赤道穿过该洲中部且南北回归线分别从北部和南部穿过,由此判断该图为非洲南北方向剖面图。

由非洲南高北低的地势特征及南北两侧均临海洋的海陆位置进一步说明该图为非洲。

赤道由西向东穿过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两大地形区。

解答第

(2)题时,首先把握非洲主要有四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且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

然后根据“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定四幅图为①热带草原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

以上两方面相结合即可确定非洲所缺少的气候类型为②④,并与剖面图相对照,A为海拔较低的刚果盆地,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B为赤道以北的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

由于图示低纬度环流圈偏北,这是太阳直射偏北直射北半球引起的,可以判断此图为7月份前后大气环流状况,正值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由此逐一确定第(3)题各选项的正误。

答案:

(1)非洲高原刚果盆地东非高原

(2)②④①(3)7AC(4)对流雨相同

24.(10分)根据“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2)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______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按洋流成因分类应属______________流。

(3)C处附近为_______________渔场,位于_______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______寒流交汇处。

(4)B、D两处盐度相比,______________处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图中可看出,哥伦布第一次到美洲是逆流而上的,故所用的时间长,第二次是顺流而去,故所用的时间短。

从美洲返回欧洲,可顺西风,及借助北大西洋暖流,其成因是风海流。

在寒暖流的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C处即为介于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的纽芬兰渔场。

D处从位置看处于赤道附近,且有亚马孙河注入,故盐度偏低。

答案:

(1)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而去的,第二次是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而去的。

(2)西风北大西洋暖流风海

(3)纽芬兰墨西哥湾拉布拉多

(4)DD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有亚马孙河淡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