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3038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1

苏教版第九册18课《莫高窟》教学设计

洛南县城关镇八里小学郭亚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出示一幅莫高窟图片。

同学们,这幅图上是什么地方啊?

对,是莫高窟。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好吗?

(板书:

莫高窟)“窟”是什么意思?

(洞穴)为什么叫莫高窟?

(老师可以做简单介绍。

一种说法是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另外一种说法是没有比它高的洞窟,也就是最高的洞窟。

这些知识老师也是通过搜集资料后才知道的啊!

二、交流搜集的资料。

1、同学们课前有没有搜集关于“莫高窟”的资料啊?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没有也没关系,我们有课文啊,课文就是我们的资料啊!

(生简单介绍)

2、多媒体出示几幅图片。

可以结合学生的介绍展示,让学生欣赏。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请孩子们带着好奇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出示自读课文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并把课文读正确。

②圈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也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③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都完成上面的三个要求了吗?

我想检查一下,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

多媒体出示几段文字: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现存石窟492洞,如蜂窝般开凿在鸣沙山东麓(lù)的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惟妙惟肖的彩塑,其中有神态安详的卧佛,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游人看了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那宏伟瑰丽的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轻拨银弦,漫天遨游的飞天,更是把游客如同带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一般。

莫高窟的藏经洞曾藏有各种珍贵文物,但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部分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部分经卷。

4、试试看,老师把课文的绝大部分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段文字里了,请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的读一读,听明白了吗?

5、给大家一个机会,自己拿不准的字可以请教一下,有吗?

(佛(fó)   肖(xiāo)   弦(xián)   瑰(guī)   敦(dūn))

6、谁敢完整的读一遍?

(再正音)

7、这段话里四个字的词语也很多,你刚才自学的时候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了?

把你的自学成果展示一下。

(约2~3分钟时间交流,着重理解“惟妙惟肖”“威风凛凛”“啧啧赞叹”“宏伟瑰丽”这几个词语)在多媒体上将这些四字词语变色,齐读这些词语。

8、下面,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请你从屏幕中找出和这个词相对应的段落,并读一读,明白吗?

板书:

彩塑(什么意思?

)——谁来读?

     壁画(什么意思?

)——谁来读?

     藏经洞(什么意思?

)——谁来读?

     艺术宝库(什么意思?

)——一起读,好吗?

9、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发现没有,老师写的这几段话跟整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0、那谁能比老师更厉害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试一试。

(学生思考并回答)

11、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短到这样的程度,有助于我们很快的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内容背后的情感。

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去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自豪了?

是否悲伤了?

惊讶了?

陶醉了?

入迷了?

愤恨了?

忧虑了?

生气了?

高兴了?

……

12、同学们,每次上课我最期盼这种交流,对我来说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我想对你们来说也是一样的。

谁来说说你最强烈的感受,慢慢说。

(学生交流)

四、练写生字。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

谁来友情提醒一下,那些字容易写错,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我提醒)

【板书设计】

                       彩塑

        18、莫高窟 壁画     

藏经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北的大漠上。

  今天,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去感受莫高窟,去欣赏莫高窟。

二、品读课文,指导点拨

1、第一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地理位置)

(3)导入下文

  在人迹罕至的西北大漠上,莫高窟是以它怎样的身姿引得全世界瞩目的呢?

让我们先从课文字里行间来找找答案吧。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莫高窟的灿烂文化的。

还记得是哪三个方面吗?

(相机板书:

彩塑 壁画藏经洞)

  你对其中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呢?

下面就请你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仔细地研究研究。

看看谁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随机出示学生感兴趣的段落,指导学生品读文字,感受莫高窟博大精深的文化。

2、感受彩塑的精妙绝伦:

(1)莫高窟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精妙绝伦、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2)品味体验:

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说说你最欣赏里面哪一句?

欣赏它什么?

  交流。

(相机点出句子、点出图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彩塑的“精妙绝伦”)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释加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

菩萨作为佛的代表,担负普渡众生的职责。

在中国,观音是最有名的菩萨,享受香火也最盛。

还有文殊,他骑狮子,是智慧、辨才及威猛的象征。

普贤骑白象,是修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

地藏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左手拿如意宝珠,表示要满足众生愿望。

这四尊这称为佛教的四大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课件出图说说“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意思。

]

 (3)通过朗读把彩塑的这种特点表达出来。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λ

指导看图,理解“神态安详”:

双目微闭,嘴角微扬,世间的一切烦恼仿佛与我无关,多么超然大度啊!

  结合实例理解“16米”:

我们的教室一间顶多长5米,16米的大佛,差不多有三个教室这么长吧。

感觉怎么样?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美读感悟:

你能把自己对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指名配乐朗读“彩塑”这一段。

(5)书上介绍的只是莫高窟现存两千多尊彩塑里最典型的几尊,仅仅只是沧海一粟。

数不胜数的彩塑一尊有一尊的姿态,一尊有一尊的神情,每一尊都雕塑得惟妙惟肖,真叫人看也看不够!

  (出示彩塑组图,指导学生浏览,随机向学生简单描述其特点,帮助学生体会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6)想象说话:

如果你站在这些精妙绝伦的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

  (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7)补充板书:

读了书上的文字,欣赏了这么多彩塑,你觉得莫高窟的彩塑怎么样?

老师的板书还没有最后完成,你能否把你的体会变成板书的一部分,帮助我完成它?

(相机板书:

惟妙惟肖、精妙绝伦、个性鲜明)

3、读赏壁画,领略艺术

(1)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请同学们读读第3自然段第一句,想一想,它给你什么启示?

 板书(宏伟瑰丽)

(2)好好地读读这一段吧,读到让你心动的地方,请你随手记下点什么,可以是一句简明扼要的话,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富含深意的标点符号。

等会儿我们来交流你的读后体会。

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①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②课件出示,学生欣赏壁画。

 

③指导朗读。

 

同学们,敦煌的壁画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看到这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你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看着这么精美的壁画,你感受到了什么?

大家一起意味深长地读。

(4)丰富多彩的壁画内容中飞天是最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飞天吗?

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这神奇瑰丽的飞天吧。

课件播放飞天图片。

 

欣赏完了飞天壁画,你觉得这些飞天怎么样?

 

①让我们走进文字再次领略他的风采。

出示描写飞天的文字,引导学生朗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读着读着,你仿佛闻到了什么?

把你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

②师范读:

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图片音乐情境)。

③引导美读课文: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花香。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

给我们带来了动人的舞蹈。

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化作了我们眼前这段美妙的文字。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5)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两句,三句。

(课件出示)用“有的     ,     ;有的   ,      ”。

  (6)指多名学生汇报交流。

  

   师: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生排成行逐一描述)。

(配音乐和画面)  

  (7)看到这儿,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来赞美莫高窟的壁画呢?

(宏伟瑰丽)

(8)小结:

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

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生)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4、略读“藏经洞”一段。

(1)藏经洞又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呢?

自由朗读第四段。

(2)指名读这段。

(3)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4)交流课外搜集到的相关情况。

课件出示:

介绍文物被盗走的历史知识。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损失。

现在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其它43幅美术品全部是电脑喷绘的复制品,还有49件海外文献藏品图片,因为原件都流失于海外近100年了。

(5)同学们,当你聆听了这些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假如你就是一件被掠走文物,一尊珍贵铜像、一张出自高僧的手卷、或一幅精美的绢画,如今你被存放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里,你最想说些什么?

请写在课文一侧!

(6)交流。

5、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用横线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位的词,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语?

1、“结晶”是什么意思?

2、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

三、欣赏影片

如果你是导游,你会给在做的人怎样介绍莫高窟的艺术?

(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化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四、总结全课,升华情感。

 

(1)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课件出示)指名读。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2)站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举目仰望这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面对这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你想说些什么?

(3)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出示第五自然段)

齐读——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板书:

智慧的结晶)

(4)出示名言,升华主题

 莫高窟,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神秘而又安详,令人神往不已。

现在让我们以著名作家余秋雨的几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板书设计:

彩塑:

精妙绝伦

   18、莫高窟 壁画  :

宏伟瑰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

艺术宝库

教学反思:

《莫高窟》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

教学时,重在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这一点。

如,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绝伦和欣赏精美的飞天时,让学生能体会一点就说一点,喜欢哪里就说哪里。

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本课的学习,不仅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课上仿照例句,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描摹飞天的形象;学完课文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比赛,向家长介绍莫高窟,出一张以“莫高窟”为主题的小报……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让学生自主选择,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