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325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docx

幼儿教育学精华版

《幼儿教育学》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并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本课程教学两条线并举,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观,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以获得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对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

二、课程类型与开课专业

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适合学前教育专业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为《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与之相关的课程还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指导》、《幼儿园游戏》、《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评价》等专业课程。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1、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献身幼教事业的理想和精神,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了解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了解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了解本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掌握幼儿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形成科学的教师观、儿童发展观、教育观、环境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

3、能初步学会运用现代幼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探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一般规律、方法;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具有在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各种情境中观察分析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技能;掌握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设置相关活动的环境;初步具备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娱乐、节日等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能力。

4、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初步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和课程计划;能够根据幼儿园教育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幼儿教育理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够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的评价,并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

5、了解幼儿园教育现状以及当前教改的热点、新经验、新趋势,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我激励,培养职业素养,树立专业理想。

五、教学方法与重难点:

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录像)分析、模拟教学、微格实验教学、课外实践、见习、小调查、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幼儿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中外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基本观点;理解和运用幼儿园教育和教学原则的理论;理解和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编制;理解和熟悉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游戏、幼儿园一日活动和节日、娱乐、劳动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指导策略;掌握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等。

六、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共20周,课堂教学共60学时。

每周3学时,复习考试4学时,机动2学时,理论54学时,专题实习1周,其他课外实践38课时。

教学内容

理论

实操(课外)

合计

绪论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

 

2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

2

4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8

4

12

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8

4

12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8

6

14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6

2

8

第六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8

4

12

第七章:

幼儿园游戏

6

6

12

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2

6

8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2

2

4

第十章幼儿园教育评价

2

2

4

 

54

38

92

七、考核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式,以百分制评分。

成绩采取综合评定:

即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6:

4(总评成绩=平时(含实训)成绩×40%+期末卷面成绩×60%)。

八、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陈幸军主编《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2、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2)刘焱编著《幼儿教育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8月

(3)高岚著《学前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4)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5)人教社幼教室编《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6)梁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7)叶立群、郑慧英主编《幼儿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

(8)刘晓东著,《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9)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冯晓霞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九、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大纲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幼儿教育学的作用和任务。

2、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幼儿教育学。

二、教学重点:

教育和幼儿教育概念

三、教学难点:

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五、教学内容

(一)理解概念:

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二)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1、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指导幼儿教育实践

2、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三)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1、纵向深入——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幼儿教育学理论

2、横向联合——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临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1)联系幼儿教育实际

(2)联系相临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

(3)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

教育、幼儿教育(广义和狭义)

2、了解幼儿教育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3、了解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代表人物

4、学会总结归纳各个历史时期的幼儿教育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中外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三、教学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教育、幼儿教育(狭义和广义)

二、幼儿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

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平等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

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资本主义主义社会的幼儿教育:

生产的社会化带来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幼儿教育机构的诞生。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2、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1、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2、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4、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

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

2、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幼儿园教育八大原则;

3、能运用八大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2、八大教育原则的理解极其运用。

三、教学难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1、概念:

教育目的

2、我国的教育方针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2、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3、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极其分解注意事项

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

二、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5、保教结合的原则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7、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8、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体、智、德、美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

3、能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的教育工作

二、教学重点: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体、智、德、美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

3、能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的教育工作

三、教学难点:

1、深刻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的含义。

2、能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的教育工作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全面和谐的发展观,培养素质;

避免平均化、孤立化的发展观。

2、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对社会、个体的意义

第二节幼儿体育

一、概念:

幼儿体育、体质、体格、体能、健康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

保护生命与健康、生活卫生习惯、锻炼幼儿身体,培养体育兴趣

三、幼儿体育的内容:

抓好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四、体育活动的实施

第三节幼儿智育

一、概念:

智育、幼儿智育、知识和智力的关系

二、幼儿智育的目标:

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粗浅知识、发展智力、口语表达能力。

三、幼儿智育的内容:

1、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习惯

2、培养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初步的知识和概念

4、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四、智育的实施:

1、学习环境和和学习材料

2、多样化的实践性活动

3、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情景

4、运用语言表述和归纳

第四节幼儿德育

一、概念:

幼儿德育(与中小学德育的区别)

二、幼儿德育的目标:

五爱教育、品德习惯、开朗性格

三、幼儿德育的内容:

爱的情感、交往能力和社会行为规范、个性品质

四、幼儿德育的实施:

热爱与尊重儿童、遵循德育的规律

第五节幼儿美育

一、概念:

美育、幼儿美育

二、幼儿美育的目标:

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幼儿美育的内容:

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感知和欣赏能力、

想象力和表现力

四、幼儿美育的实施:

美的生活环境、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教育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

幼儿园环境、

2、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能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3、理解幼儿的特性、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幼儿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4、理解幼儿园环境的功能和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5、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

二、教学重点

1、能运用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2、正确认识幼儿的发展特点,并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3、正确理解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

1、掌握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具体运用

2、理解幼儿的特性及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

二、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

劳动特点、角色特点

三、幼儿教师的社会权利和义务

四、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事业心、健康的身心素质、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五、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节幼儿

一、幼儿的特性:

幼儿是完整的人、幼儿是独特的人

二、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地位:

幼儿是教育的客体、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是自身权利的主体

三、幼儿的发展:

实践活动与幼儿的发展、早期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园环境

一、幼儿园环境的涵义:

狭义、广义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的分类(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二、幼儿园环境的功能:

幼儿园是特别的社会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自然的生态环境、社区是幼儿园围墙外的大社会环境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原则

(二)适宜性原则

(三)幼儿参与的原则

(四)开放性原则

(五)经济性原则

四、创设幼儿园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精神环境的建设: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是环境的设计者、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引导者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

幼儿园课程、素质

2、了解幼儿园课程要素及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3、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与指导方式

4、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意义、范围和内容、原则,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二、教学重点: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3、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编制

2、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订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1、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2、幼儿园课程:

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学等概念的区别

二、课程的基本要素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组织

(四)课程评价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一)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

(二)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三)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

(四)是非义务教育课程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生活化特点、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

(一)教育目标的表述(与教育目标的分解的比较、表述)

(二)制订目标的依据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是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是制订计划的依据、引导教育活动过程的方向、是评价教育活动的依据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形态:

知识与经验、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活动

(二)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有效发挥各领域的教育内容

2、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幼儿来说是必要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3、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符合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4、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对幼儿的学习具有挑战性。

三、幼儿园课程的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编制

1、分科课程

2、核心课程

3、活动课程

(二)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订:

年龄班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具体教育活动计划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的选择

1、直接教学活动与接受学习、间接教学活动与发现学习

2、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四、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目的

(二)整体范围和内容

(三)评价的原则:

改进与发展课程、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客观性

第六章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

幼儿园教学活动

2、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

3、掌握幼儿园教学方法,能根据活动内容正确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掌握幼儿园教学原则,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6、尝试写一个幼儿园具体教学活动的教案,初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幼儿园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活动内容正确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2、掌握幼儿园教学原则,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幼儿园教与学的关系

2、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涵义、教与学的关系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一)生活性与启蒙性

(二)活动性与参与性

(三)游戏性与情境性

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教学原则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师、幼儿、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活动方法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积极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直观性原则

(五)活动性原则

第三节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二、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活动法:

1、游戏法、2、实验法、3、操作练习法

(二)直观法:

1、观察法、2、演示和示范

(三)口授法:

1、谈话、讲解与讲述

第四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类型:

预演设计、现场设计、反思设计

(二)活动计划的机构与书写要求:

目标、准备、过程、延伸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一)科学运用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的方式

(二)指导幼儿自主学习

(三)组织形式多样化

(四)教育内容的综合

(五)将教育任务有机的渗透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

(六)重视家园合作

(七)研究教学行为

第七章幼儿园游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游戏的含义、特点、教育作用、种类

2、理解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

3、理解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方法

4、学会观察并能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对儿童的各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创造性游戏的指导要求

2、学会观察并能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对儿童的各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理解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游戏概述

一、幼儿游戏的含义

(一)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二)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三)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幼儿游戏的特点

(一)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二)有趣味的活动

(三)是虚构的活动

三、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二)促进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三)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

(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四、游戏的种类

(一)创造性游戏:

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二)有规则游戏:

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

第二节幼儿园游戏的指导

一、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指导

(一)指导要求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满足幼儿游戏的多种需要

2、创造良好游戏环境,保证游戏的时间

3、确定游戏的方法和途径,引导游戏进程,提高游戏水平:

教师的隐性指导、显性指导

4、按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

5、多样化的指导方式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1、角色游戏的特点

2、角色游戏的指导

(二)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1、结构游戏的种类

2、结构游戏的指导

(三)表演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1、表演游戏的特点

2、表演游戏的指导

二、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一)有规则游戏的种类和特点:

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二)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求:

做好游戏的准备、教会幼儿正确地玩游戏、组住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游戏的结束工作

第八章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内容和要求、教育意义

2、了解幼儿园劳动的特点、内容和要求

3、了解幼儿园娱乐、节日活动的形式和组织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节日设计活动的组织形式。

二、教学重点

掌握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三、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不同的节日设计活动的组织形式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

三、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一)入园和离园

(二)进餐、饮水、盥洗、入厕和睡眠活动

(三)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

(四)散步

二、组织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保教结合

(二)合理常规

(三)生活技能练习

第二节幼儿劳动

一、幼儿劳动的特点

(一)游戏性

(二)生活性

二、幼儿劳动的教育作用

三、幼儿劳动内容、形式和指导

(一)自我服务劳动

(二)为集体服务的劳动:

集体劳动、个别委托劳动、值日生劳动、家务劳动

(三)种植、饲养劳动

(四)手工劳动:

自制玩具、其他手工劳作

四、组织幼儿劳动应住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幼儿劳动的目的要求

(二)创造适宜的条件

(三)科学安排幼儿劳动内容

(四)劳动形式多样化、有趣味性

(五)安全和卫生

第三节幼儿园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的节日活动

(一)教育作用

(二)基本要求:

有计划、有特色、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面向全体幼儿

(三)幼儿园节日活动的形式和组织:

全园庆祝会、联欢游艺活动、班级庆祝活动、慰问活动、节日后的教育工作

二、幼儿园的娱乐活动

(一)娱乐活动的教育作用

(二)娱乐活动的组织:

全园性活动、班级娱乐活动

三、其他集体性的娱乐活动:

迎新活动、毕业联欢活动、生日聚会、亲子活动、郊游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1、教育教学任务、儿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不同

2、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方式不同

3、师生关系不同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二、幼小衔接的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使儿童能尽快地适应新生活

2、为儿童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节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培养主动性、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一、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一)身体适应方面

(二)社会适应方面

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方面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方面

3、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方面

4、人际交往能力方面

(三)学习适应方面

二、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二)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三)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四)协调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第十章幼儿园教育评价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幼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涵义、作用;

2、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

3、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

二、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能运用评价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三、教学难点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