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3341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08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下电极之间的那些液晶分子趋向于平行排列。

然而于上下电极上液晶的定向方向相互垂直,所以从俯视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从上电极的沿-45度方向排列逐步地、均匀地扭曲到下电极的沿+45度方向排列,整个扭曲了90度。

如图1左图所示。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上述均匀扭曲排列起来的结构具有光波导的性质,即偏振光从上电极表面透过扭曲排列起来的液晶传播到下电极表面时,偏振方向会旋转90度。

  取两张偏振片贴在玻璃的两面,P1的透光轴与上电极的定向方向相同,P2的透光轴与下电极的定向方向相同,于是P1和P2的透光轴相互正交。

  在未加驱动电压的情况下,来自光源的自然光经过偏振片P1后只剩下平行于透光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到达输出面时,其偏振面旋转了90°

这时光的偏振面与P2的透光轴平行,因而有光通过。

  在施加足够电压情况下,在静电场的作用下,除了基片附近的液晶分子被基片“锚定”以外,其他液晶分子趋于平行于电场方向排列。

于是原来的扭曲结构被破坏,成了均匀结构,如图1右图所示。

从P1透射出来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在液晶中传播时不再旋转,保持原来的偏振方向到达下电极。

这时光的偏振方向与P2正交,因而光被关断。

  于上述光开关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让光透过,加上电场的时候光被关断,因此叫做常通型光开关,又叫做常白模式。

若P1和P2的透光轴相互平行,则构成常黑模式。

  2.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  图2为光线垂直液晶面入射时本实验所用液晶相对透  透射率T(%)射率与外加电压的关100  阈值电压80系。

  60图2可见,对于常白模式的液晶,其透射率随外加  40电压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一定电压下达到最低点,此后  20  关断电压  电压(V)略有变化。

可以根据此电光特性曲线图得出液晶的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

  1  2  3  4  5  6图2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曲线阈值电压:

透过率为90%时的驱动电压;

  关断电压:

透过率为10%时的驱动电压。

液晶的电光特性曲线越陡,即阈值电压与关断电压的差值越小,液晶开关单元构成的显示器件允许的驱动路数就越多。

TN型液晶最多允许16路驱动,故常用于数码显示。

在电脑,电视等需要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件中,常采用STN型液晶,以改善电光特性曲线的陡度,增加驱动路数。

  3.液晶光开关的时间响应特性  加上驱动电压能使液晶的开关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液晶的分子排序发生了改变,这种重新排序需要一定时间,反映在时间响应曲线上,用上升时间τr和下降时间τd描述。

给液晶开关加上一个如图3上图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就可以得到液晶的时间响应曲线,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如图3下图所示。

  上升时间:

透过率10%升到90%所需时间;

下降时间:

透过率90%降到10%所需时间。

  液晶的响应时间越短,显示动态图像的效果越好,这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指标。

早期的液晶显示器在这方面逊色于其它显示器,现在通过结构方面的技术改进,已达到很好的效果。

  4.液晶光开关的视角特性  液晶光开关的视角特性表示对比度与视角的关系。

对比度为光开关打开和关断时透射光强度之比,对比度大于5时,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对比度小于2,图像就模糊不清了。

这里,视角仅考虑入射光线与液晶屏法线方向的夹角。

  5.液晶光开关构成矩阵式图像显示的原理  除了液晶显示器以外,其他显示器靠自身发光来实现信息显示功能。

这些显示器主要有以下一些:

阴极射线管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真空荧光管显示,场发射显示等,这些显示器因为要发光,所以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液晶显示器通过对外界光线的开关控制来完成信息显示任务,为非主动发光型显示,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耗极低。

正因为如此,液晶显示器在便携式装置的显示方面,例如电子表、万用表、手机、传呼机等具有不可代替地位。

下面介绍如何利用液晶光开关来实现图形显示任务。

  矩阵式图形显示结构见图5所示。

横条形状的透明电极做在一块玻璃片上,称为行驱动电极,竖条形状的电极制在另一块玻璃片上,称为列驱动电极。

把这两块玻璃片面对面组合起来,把液晶灌注在这两片玻璃之间构成液晶盒。

通常将横条形状和竖条形状的电极抽象为横线和竖线,分别代表扫描电极和信号电极,如图5所示。

    ABCDEabcdef        图5.液晶光开关组成的矩阵式图形显示器  准备显示的信息开关矩阵输入。

如准备显示数字“2”,则按相应位置开关,仪器内部有计算机读入相应信息,然后按扫描方式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

  如显示图5的那些有方块的像素,首先在第A行加上高电平,其余行加上低电平,同时在列电极的对应电极c、d上加上低电平,于是A行的那些带有方块的像素就被显示出来了。

然后第B行加上高电平,其余行加上低电平,同时在列电极的对应电极b、e上加上低电平,因而B行的那些带有方块的像素被显示出来了。

然后是第C行、第D行?

?

,余此类推,最后显示出完整的图像。

    【仪器介绍】  1.液晶光开关电光特性综合实验仪  外部结构如图6所示。

下面简单介绍仪器各个部件的功能。

  模式转换开关:

切换液晶的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模式。

在静态时,所有的液晶单元所加电压相同,在图像显示时,每个单元所加的电压开关矩阵控制。

同时,当开关处于静态时打开激光发射器,当开关处于动态时关闭激光发射器;

  静态闪烁/动态清屏切换开关:

当仪器工作在静态的时候,此开关可以切换到闪烁和静止两种方式;

当仪器工作在动态的时候,此开关可以清除液晶屏幕因按动开关矩阵而产生的斑点;

  供电电压显示:

显示加在液晶板上的电压,范围在~之间;

  供电电压调节按键:

改变加在液晶板上的电压,调节范围在0V~之间。

其中单击+按键可以增大。

一直按住+按键2秒以上可以快速增大供电电压,但当电压大于或小于一定范围时需要单击按键才可以改变电压;

  透过率显示:

显示光透过液晶板后光强的相对百分比;

  透过率校准按键:

在激光接收端处于最大接收的时候,如果显示值大于“250”,则按住该键3秒可以将透过率校准为100%;

如果供电电压不为0,或显示小于“250”,则该按键无效,不能校准透过率。

  液晶驱动输出:

接存储示波器,显示液晶的驱动电压;

  光功率输出:

接存储示波器,显示液晶的时间响应曲线,可以根据此曲线来得到液晶响应时间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扩展接口:

连接LCDEO信号适配器的接口,通过信号适配器可以使用普通示波器观测液晶光开关特性的响应时间曲线;

  激光发射器:

为仪器提供较强的光源;

液晶板:

本实验仪器的测量样品;

  激光接收器:

将透过液晶板的激光转换为电压输入到透过率显示表;

开关矩阵:

此为16×

16的按键矩阵,用于液晶的显示功能实验;

液晶转盘:

承载液晶板一起转动,用于液晶的视角特性实验;

  电源开关:

仪器的总电源开关。

  图6液晶光开关电光特性综合实验仪功能键示意图2.存储示波器  详细内容参见DS-5000仪器使用说明书。

  【实验内容与要求】  1.液晶板安装与检查  首先将液晶板金手指1插入转盘上的插槽,液晶凸起面必须正对激光发射方向。

打开电源开关,点亮激光器,使激光器预热10~20分钟。

  

      检查仪器的初始状态,看发射器光线是否垂直入射到接收器;

在静态0V供电电压条件下,透过率显示是否为“100%”。

如果显示正确,则可以开始实验,如果不正确,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附录1的调节方法将仪器调整好。

  图7液晶板方向.    2.液晶光开关电光特性测量  将模式转换开关置于静态模式,将透过率显示校准为100%,按表1的数据改变电压,使得电压值从0V到6V变化,记录相应电压下的透射率数值。

重复3次并计算相应电压下透射率的平均值,依据实验数据绘制电光特性曲线,可以得出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

  表1  液晶光开关电光特性测量  电压透2射3率平(%)均10            3.液晶的时间响应的测量  ①将模式转换开关置于静态模式,透过率显示调到100,然后将液晶供电电压调到,选择液晶静态闪烁状态,用存储示波器观察光开关时间响应特性曲线,可以根据此曲线得到液晶的上升时间τr和下降时间τd。

  ②存储示波器测量时间响应主要操作步骤。

1)触发方式选择普通。

  2)触发控制选择边沿触发,并选折上升沿或下降沿。

3)调节触发电平,使触发电压在被测信号电压范围之内。

4)垂直系统设置通道耦合为直流。

  5)使用RUN/STOP键启动和停止波形采样。

  6)调节电压分度值、时间分度值等,分别观测稳定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并测量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7)可使用自动测量功能测量时间。

8)其它功能参见仪器说明书。

  4.液晶光开关视角特性的测量  ①.水平方向视角特性的测量  将模式转换开关置于静态模式。

首先将透过率显示调到100%,然后再进行实验。

确定当前液晶板为金手指1插入的插槽。

在供电电压为0V时,按照表2所列举的角度调节液晶屏与入射激光的角度,在每一角度下测量光强透过率最大值TMAX。

然后将供电电压置于2V,再次调节液晶屏角度,测量光强透过率最小值TMIN,并计算其对比度。

以角度为横坐标,对比度为纵坐标,绘制水平方向对比度随入射光入射角而变化的曲线。

  ②.垂直方向视角特性的测量  关断总电源后,取下液晶显示屏,将液晶板旋转90度,将金手指2插入转盘插槽。

重新通电,将模式转换开关置于静态模式。

按照与①相同的方法和步骤,可测量垂直方向的视角特性。

并记录入表2中。

  表2  液晶光开关视角特性测量  角度水平方向视角特性垂直方向视角特性TMAXTMINTMAX/TMINTMAXTMINTMAX/TMIN-85  -80  ?

  -10  -5  0  5  10  ?

  80  85  5.液晶显示器显示原理  将模式转换开关置于动态模式。

液晶供电电压调到5V左右。

此时矩阵开  关板上的每个按键位置对应一个液晶光开关象素。

可以利用点阵输入关断对应的象素,使暗相素组合成一个字符或文字。

矩阵开关板右上角的按键为清屏键,用以清除已输入在显示屏上的图形。

  实验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取下液晶板妥善保存。

    【注意事项】  1.绝对禁止用光束照射他人眼睛或直视光束本身,以防伤害眼睛!

  2.在进行液晶视角特性实验种,更换液晶板方向时,务必断开总电源后,再进行插取,否则将会损坏液晶板;

  3.液晶板凸起面必须要朝向激光发射方向,否则实验记录的数据为错误数据;

  4.在调节透过率100%时,如果透过率显示不稳定,则很有可能是光路没有对准,或者为激光发射器偏振没有调节好,需要仔细检查,调节好光路;

  5.在校准透过率100%前,必须将液晶供电电压显示调到或显示大于“250”,否则无法校准透过率为100%。

在实验中,电压为时,不要长时间按住“透过率校准”按钮,否则透过率显示将进入非工作状态,本组测试的数据为错误数据,需要重新进行本组实验数据记录。

  【思考问题】  1.什么是液晶的电光效应?

  2.测量液晶光开关的时间响应特性作用是什么?

  【附录】  初始光路的调节方法  第一步:

调节激光管和液晶的偏振关系。

  插上电源,打开电源总开关,点亮激光管,在激光管预热10~20分钟后。

让激光透射过液晶板,旋转激光管,使透过液晶板后的光斑在液晶板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光强基本一致。

然后保持激光管的偏振方向,将激光管插入激光发射护套内,用螺钉固定。

  第二步:

调节激光发射器的高度,使激光照射到液晶板的Y9行。

  将液晶板金手指1插入转盘上的插槽。

将液晶转盘置于零刻度位置固定住。

将供电电压调节到以上,调节激光发射器装置的高度,让激光射到液晶板上的Y9行。

用锁紧螺钉固定激光发射器的高度。

  第三步:

调节激光接收装置,让激光完全射入激光接收孔中。

  将供电电压调节到0V,再调节激光接收装置的高度,同时水平转动激光发射器,让激光完全入射到激光接收装置中(为了使调节更方便,可以取掉激光接收器后盖,让激光直接从接收装置孔中射出,并保证射出的激光光斑没有光晕)。

然后将激光发射器和接收装置固定锁紧。

  第四步:

调节激光光斑到指定位置,即液晶板水平方向的坐标点上。

  将供电电压调节到以上,松动液晶转盘底板上的四颗螺钉,移动底板,让激光光斑射到X8列上。

此时激光光斑应该照射到液晶板的坐标点上。

然后固定好底座上的四颗螺钉。

第五步:

装激光接收器后盖板。

  将激光接收器后盖旋上接收装置,再将插头插入到主机相应的插座上。

完成光路调节。

第六步:

初步检验光路。

  调整好光路后,将供电电压调节到0V,观测透过率,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透过率差值应小于15。

否则激光管的偏振还需要调节。

  1、激光发射护套;

2、固定激光发射器旋转的螺钉;

3、升高或降低激光发射器旋钮;

4、固定激光发射器高度的螺钉;

5、激光接收后盖板;

6、升高或降低激光接收装置旋钮;

7、固定激光接收装置高度的螺钉;

8、转盘底板。

附图1液晶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转盘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