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365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总分:

90个项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

总均分:

总分/90,表示受检者自我感觉位于哪个分值程度

阳性项目数:

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呈

现有“症状”。

阴性项目数:

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无症状”项目有多少。

阳性症状均分:

(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

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

反映该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

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2.因子分:

共包括10个因子。

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

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受检者症状分布特点,并作廓图分析。

结果的解释

总分超过160分,

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

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

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相关知识

(一)关于90项症状清单

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有时也叫做

Hopkin‘s症状清单(HSCL),现版由Derogatis编制于1975年。

1954年,最早版本称为“不适感量表”,

1965年,发展为64项的HSCI。

70年代初,编制了58项版本(HSCI-58)。

以后发现HSCI-58中焦虑、愤怒、敌对症状项目不足,缺乏

反映偏执观念和精神病性的项目,因此诞生了SCI-90。

近年编制了51项的文本,称为“简易症状问卷”(BSl),但应用

时间尚短,还难以作出确切的评价。

SCL-90在国外应用广泛,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是较受欢

迎的量表,应用于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作为了解来访者心理

卫生问题评定工具,也可评定咨询前后病情演变的疗效。

相关知识

(二)各因子名称、项目及解释

1.躯体化:

共12项。

反映躯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

吸等主述不适,及头疼、背痛、肌肉酸痛和焦虑等。

2.强迫症状:

共10项。

主要指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

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

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

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好”等。

3.人际关系敏感:

共9项。

指某些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在与他人

相比时更突出。

表现为自卑、懊丧及在人际关系中相处不好。

4.抑郁:

共13项。

抑郁,苦闷,生活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

望、丧失活动力,并包括失望、悲观、死亡、自杀等。

5.焦虑:

共10个项目。

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而

产生的躯体征象,游离不定焦虑及惊恐发作是主要内容。

6.敌对:

共6项。

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受

检者的敌对表现。

包括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冲动爆发。

7.恐怖:

共7项。

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

内容基本一致。

引起恐怖的因素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

群、公共场合及交通工具等。

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项目。

8.偏执:

主要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

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与夸大等。

9.精神病性:

其中有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

思维被插入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的项目。

10.其他:

共7个项目,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

注意事项

(一)量表项目全面性不够,缺乏“情绪高涨”、

“思维飘忽”等项目,使其在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

求助者组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二)筛选阳性只能说病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并不说明一定患有心理疾病。

要做出心理疾病的诊断,必须进行面谈并参

照相应疾病诊断标准。

SCL--90(90项症状清单)

常考点

(1)SCL--90的适用范围(掌握,主要是理论知识题)。

(2)SCL--90的计分(掌握,案例分析)。

•(3)SCL--90的结果解释(掌握,案例分析)。

(1)SCL--90的适用范围

(掌握,主要是理论知识题)。

(1)应用范围:

(3个方面,需要了解)。

–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

–在综合性医院中。

–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2)时间范围:

“现在”或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

(3)施测评分:

0~4级评分,1~5级评分。

(4)因子数:

10个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

敌对、恐怖、偏执、精种病性、其他

(2)SCL--90计分(掌握,案例分析)

(1)SCL--90的统计指标:

总分和因子分。

•总分:

反映的是其病情严重程度。

•因子分:

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并可作轮廓图分析。

(2)SCL--90所包含的内容和各个内容所代表的意义。

•①总项目数为90,分阳性项目数和阴性项目数。

•②阳性项目数:

单项分≥2的项目数;

阴性项目数为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被试者“无症状”的项目数。

•③阳性均分=(总分一阴性项目分数)/阳性项目,反映的是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

(3)SCL--90计分解释:

•1~5级评分:

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查阳性,进一步检查。

•0~4级评分:

总分超过90分,也可考虑筛选阳性。

(3)SCL--90结果解释(掌握,案例分析)

(1)躯体化:

反映的是主观的躯体不适感。

(2)强迫症状:

主要是那种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

(3)人际关系敏感:

指某些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

(4)抑郁:

反映的是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表现对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并包括一些躯体方面的问题。

(5)焦虑:

包括一些通常在临床上明碌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紧张、无法静息、神经过敏,以及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和惊恐发作。

(6)敌对:

主要包括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

(7)恐怖:

和传统的恐怖状态以及广场恐怖所反应的内容一致,引起恐怖的因素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公共场合及交通工具等。

(8)偏执:

是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与夸大

(9)精神病性:

是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

(10)其他:

反映的是睡眠与饮食情况。

练习:

(2008年11月考试题)

(2008年5月考试题)

掌握SDS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抑郁自评量表(SDS)由张(W.K.Zung)编制于1965年。

–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

–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

–本量表可以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

其评定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1)量表填写方法及问题弄明白,独立、不受人影响自我评定。

对20个项目评定时依据的等级标准为:

①没有或很少时间②少部分时间

③相当多时间④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要被试根据最近一周实际感觉,在适当数字上划“√”表示。

(2)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DS问题的

内容,可由工作人员念给他听,逐条念,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3)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SDS有10项反向

项目,如不能理解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

(4)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

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

反向评分题(下文中有*号者),则评为4、3、2、1分。

•待评定结束以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X),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Y)。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

•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

•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

•63~72分为中度抑郁,

•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相关知识

•SDS由20个问题条目组成,每一个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

20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的四组特异性症状:

–精神性-情感症状,包含抑郁心境和哭泣两个条目;

–躯体性障碍,包含情绪的日夜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易疲劳共八个条目;

–精神运动性障碍,包含精神运动性抑制和激越两个条目;

–抑郁的心理障碍包含思维混乱、无望感、易激惹、犹豫不决、自我贬值、空虚感、反复思考自杀和不满足共八个条目。

相关知识抑郁自评量表内容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抑郁心境)。

2.我觉得一天中早晨最好(晨重夜轻)。

====

3.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哭泣)。

4.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食欲减退)。

====

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性兴趣减退)。

==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体重减轻)。

8.我有便秘的苦恼(便秘)。

9.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易倦)。

11。

我的头脑和平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能力减退)。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不安)。

14。

我对未来抱有希望(绝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易激惹)。

16。

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决断困难)。

17。

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无用感)。

18。

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生活空虚感)。

19。

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更好(无价值感)。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兴趣丧失)====

•SDS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它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使用。

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病人,评定有困难。

•关于抑郁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SDS(抑郁自评量表)

•常考点

(1)SDS的主要识记要点。

(2)SDS的计分和结果解释。

(1)SDS的主要识记要点

(1)测验材料:

本量表包括20个反应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四级评分,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

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3)适用范围:

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评定抑郁症的轻重程度,用于心理咨询及医院精神科门诊,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评定有困难。

(2)SDS的计分和结果解释

①计分:

粗分,标准分

②结果解释:

根据中国常模的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第三单元焦虑自评量表

掌握SAS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焦虑自评量表(SAS)由张(W.K.Zung)于1971年编制。

–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

–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

–本量表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

(1)量表填写方法及问题涵义弄明白,独立、不受影响评定。

其评分标准为:

“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

“2”小部分时间有;

“3”相当多时间有;

“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

(2)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自评者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3)如果评定者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AS问题的内

容,可由工作人员念给他听,逐条念,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4)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SAS有1项反向项

目,如不能理解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

(5)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

•与SDS一样,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X),经过公式换算,即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标准分(Y)。

•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

•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相关知识关于焦虑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SAS),由张(W.K.Zung)于1971年

编制。

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用于评定病

人焦虑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SAS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它与SDS一

样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SAS能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

主观感受。

而焦虑则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

情绪障碍,因此,SAS可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

状自评工具。

相关知识焦虑自评量表内容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6.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7.我因为头疼、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头疼)。

8.我感到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

10.我觉得心跳得很快(心悸)。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晕)。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和消化不良)。

16.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7;

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18.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20.我做恶梦(恶梦)。

SAS(焦虑自评量表)

•常考点本量表在理论知识题目中考到

(1)SAS的主要识记要点。

(2)SAS的计分和结果解释。

(1)SAS的主要识记要点

本量表包括20个反应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四级评分,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

(3)施测要点:

•①在施测过程中,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AS问题的内容,可由工作人员讲解,逐条念,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②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

•③评定结束时,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掉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2)SAS的计分和结果解释

根据中国常模的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第一单元生活事件量表

掌握LES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cale,LES)有多个版本,我们这里所使用的是由杨德森、张亚林1986年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

–LES共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家庭生活方面(28条),

–二是工作学习方面(13条),

–三是社交及其它方面(7条)。

–LE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心身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患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主要应用于:

1、神经症、心身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2、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和医疗干预更有针对性;

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对LES高者加强预防工作;

4、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自评量表,填写者须阅读和领会指导语,然后逐条过目。

2)根据调查者的要求.填写者首先将某一时间范围内(通常

为一年内)的事件记录下来。

3)有的事件虽然发生在该时间范围之前.如果影响深远并延

续至今,可作为长期性事件记录。

4)由填写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而不是按常理或伦理道德

观念,去判断那些经历过的事件对本人来说是好事或是坏事?

影响程度如何?

影响持续的时间有多久?

5)对于表上已列出但并未经历的事件应一一注明“未经历”,

不留空白,以防遗漏。

一过性的事件如流产、失窃要记录发生次数,

长期性事件如住房拥挤、夫妻分居等不到半年记为1次,超过

半年记为2次。

影响程度分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极重分别记0、1、2、3

、4分,即无影响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4分。

影响持续时间分三月内、半年内、一年内、一年以上共4个等

级,分别记1、2、3、4分。

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

1.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x该事件持续时间分x该

事件发生次数

2,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

3.负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

4.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

测验的解释

•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

•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

•负性生活事件的分值越高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大,正性生活事件分值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LES的目的与背景

•目的:

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定。

•背景

–1967年,Holmes“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

–1986年,杨德森等“生活事件量表”(LES)

–1987年,张明园等“生活事件量表”(LES)

–1997年,刘贤臣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杨德森教授提出的按事件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发生次数

的记分最有特色。

主要是强调根据受试的主观感受对生活事件作定

性和定量评定,又对正性、负性生活事件作了区分。

相关知识

(二)对生活事件量表的评价

优点:

1、能够对正性和负性生活事件分别进行定量、定

性评定

2、客观分析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心理社会刺激的性

质和强度

3、在心理健康领域广泛运用。

缺点:

1、大多数量表内容只适用于一般人群的一般性生活事件评

估,而对于特殊人群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等和特殊情境

下的人群如某病种人群、战争状态等针对性较差。

因此,研究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特殊情境的生活事件量表已成为该领域研

究的重点;

2、生活事件量表主要是对既往某段时间发生的事件进行回

忆和评定,难免不受被评定者当时的认知状态和情绪状态的影

响,如遗忘所致的对事件的严重程度评分过高或过低等,使结

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一)注意调查的时间范围,只计研究所规定的时限内发生的

生活事件。

在指导语中加以说明,即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

某日期间.曾否发生下列事件。

(二)为了保证生活事件确在评定要求的时限内,对每项作肯

定回答(即曾发生)的事件,还要让受检者说明具体的发生时

间,以便核查。

这样可将一次收集的资料作多种时限的处理。

但调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记忆不可靠影响资料的准确性,

(三)一般应向受检者本人进行调查,如果从知情者那里获得

资料,应说明资料来源、知情者和受检者的关系。

评定中应取

询问法,如果是让受检者自行填写,亦在备注中说明。

LES(生活事件量表)

常考点主要是基本知识点的出题

(1)测验材料。

(2)适用范围。

•(3)分数解释。

1.测验材料:

•我国LES共有48条常见生活事件,包括集体生活方面、工作学习方面及社会交往等方面。

2.适用范围:

•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疾病求助者。

主要应用范围

(1)神经症、身心疾病、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

(2)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更有针对性。

•(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

•(4)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