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3820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docx

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2

四、施工准备..............................................6

 

二矿通风系统及辅助提升、运输系统改造库房、胶轮车检修车间联建-配电室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0-2010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矿通风系统及辅助提升、运输系统改造库房、胶轮车检修车间联建工程,排架结构,基础为独立基础和桩基两部分组成,厂房长108m,宽21m,高度14.8m,檐口高度13.7m其中库房建筑面积1859.515㎡,脚轮车检修车间建筑面积537.115㎡,总建筑面积2396.63㎡,屋面防水等级2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

三、施工部署

3.1总体部署

3.1.1根据工程要求,我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能力,最多时工人人数20人。

(具体见劳动力计划及施工进度计划表)。

3.1.2根据本工程特点,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现场负责人等组成的管理体系,负责对工程的领导、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等事宜,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现场文明等负责。

3.1.3本工程组织施工需合理编排施工顺序,为了提高施工进度,保证按工期要求完工,采用专业化施工队伍,组织平行流水施工。

3.2、项目目标

3.2.1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质量按《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达到合格要求,合格率达到100%。

3.2.2安全目标:

杜绝因施工造成的人员死亡及重伤事故,无机械设备、火灾、重大器材设备被盗等重大安全事故。

3.2.3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

2017年月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5年月日,总工期天。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精心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科学调度资源,合理安排施工,确保本工程工期目标的实现。

3.3.2各主要职能组室职责

3.3.2.1项目经理的职责

科学组织和管理进入项目工地的人、财、物资源,做好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沟通协调和处理与分包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组织制定项目经理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向公司经理汇报工作。

3.3.2.2生产经理职责:

负责项目施工生产的管理、协调与质量管理工作;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并及时反馈管理信息。

负责劳动资源的配调,使其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控制及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填写项目施工管理日报、记录。

3.3.2.3安全经理:

负责技术及安全交底,制定安全活动计划,负责对现场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并随时对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

及时对现场的平面布置及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监督、制止、处罚,下达整改、复查。

3.3.2.4项目技术经理职责:

具体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组织编制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技术方案的审批。

参加工程各项验收工作,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及各专业问题技术处理,审定设计、洽商和变更工作。

3.3.2.5材料员职责:

负责采购供应合格产品、半成品等材料,负责进场物资的验收保护和发放;负责对工程全过程的材料(含周转、费用、工程材料)进行监督管理考核。

3.3.2.6预算员:

负责计算每个分项分部工程需要材料、人工的价格预算,负责并解决施工中发生的技术问题,

3.3.2.7资料员:

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3.3.2.8机管员:

负责现场机具、用电机具的配调,使其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3.4工期安排(见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

3.5、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3.5.1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由项目部资料员统一建立台帐进行管理。

资料员要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执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严格办理借阅图纸和文件的程序和手续。

在建项目应指定专人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收集、分发、上报、归类等工作。

工程完工之后全部移交公司技术部统一进行分类归档。

3.5.2工程技术资料主要包括的内容

3.5.2.1工程施工图纸、图纸变更及变更资料、图纸会审资料等;

3.5.2.2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分项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及其变更资料等;

3.5.2.3施工中项目配制的所有砼配合比报告;

3.5.2.4施工关键部位与关键工序的照片、工程录像等记录资料;

3.5.2.5测量导线点及永久观测点的相关数据;

3.5.2.6关键施工工艺、重大施工设备的检测报告及相关的试验数据;

3.5.2.7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和专题报告;

3.5.2.8本部门的检查记录及一体化要求的相关技术资料;

3.5.2.9技术交底;

3.5.2.10三检记录、施工日志等施工记录;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需对以上资料进行收集管理。

3.5.3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管理

工程施工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由技术部统一采购和分发。

每个项目开工前一周,公司技术部应根据项目需要,给项目部的相关部门发放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标准和规范属项目部各相关部门的部门负责人管理,个人工作变动时应做好技术规范和标准的交接工作。

项目部完工之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将技术规范和标准收齐归还技术部,遗失的由相关责任人赔偿。

四、施工准备

4.1、施工技术准备

4.1.1施工调查:

到现场进行勘察,根据其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地区特征,交通路况,能源供应进行综合安排。

4.1.2认真熟悉图纸、图集及各种规范、规程,参加图纸会审,对出现的问题报建设单位并请示设计单位办理变更。

4.1.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详细编排分部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各种技术交底。

4.1.4办理场地坐标网和水准基点的交接。

4.1.5购置国标和地区标准图集以及各种标准的施工记录、表格等。

4.1.6各种测量仪器的准备和计量鉴定。

4.2、劳动力需用及进场计划

劳动力实行专业化组织,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来划分作业班组,使各专业班组从事性质相同的工作,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劳动力根据工程进度实行动态管理。

本工程设一个土建作业队,一个安装作业队。

劳动力计划表

阶段

工种

基础

设备安装

钢筋工

5

0

砼工

3

0

焊工

1

1

瓦工

5

0

木工

5

0

电工

1

0

钢结构安装工

0

5

劳力工

10

10

4.2、施工现场准备计划

工程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全部就绪,临水临电从选煤厂原煤队整体规划主线路临时配电柜引出,工程结构紧凑,现场空余场地小,综合考虑,办公区安排在原煤队办公区一排场地。

现场临时用电根据计算,选用YC-3×50+2×35电缆为主电缆,可以满足供电需求。

现场用水:

建设单位提供。

五、施工平面布置

5.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结构类型、合同工期、场地条件及周边环境等特点,在现场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及施工需要,布置时应遵循原则如下:

5.1.1根据工程施工进度需求,现场场面布置要适应各时期的施工重点需要。

5.1.2根据施工场地条件,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和指挥部布置于建设单位场地内。

5.1.3从现场实际情况来看,施工现场空间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5.1.4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

5.1.5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部位,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悬挂方式。

5.1.6本工程将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我公司的《项目现场管理手册》的要求进行管理。

5.1.7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的制度,划分责任区,派专人管理,使工程现场永远处于整洁、卫生、有序合理的状态,使该工程在环保、节能等方面成为一个绿色建筑。

5.2、施工临时用水、用电

5.2.1根据现场电源的实际位置,设临时施工配电箱,现场电力线路采用悬挂电缆,各种用电机具设开关箱。

5.2.2施工用水由建设方提供一趟DN25的给水管即可满足施工用水需求。

六、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6.1、施工测量

6.1.1测量定位:

根据相甲方提供的控制桩,测出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并引测出各轴轴线。

控制线需在相邻永久性建筑物上面建立控制点,以方便用经纬仪引测轴线。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后,在垫层上放出建筑物精确位置线,最后应进行闭合复核。

6.1.2水准测量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使用水准仪及钢尺,把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并在施工现场建立水准标高控制网,并把控制标高引到外墙角上,标高用钢尺尺量与控制标高之间的距离向上传递标高,要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总标高。

6.2土方开挖

6.2.1基槽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全部用自卸汽车外运。

6.2.2土方开挖前,需将开挖区内的影响施工的管道改移。

6.2.3土方开挖前,需完成土方开挖的测量工作,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并测量出开挖前的地形标高,然后按定位轴线、设计标高及一定的放坡系数放坡开挖。

考虑到开挖深度大、区域狭窄情况,放坡系数确定为1:

0.3。

6.2.4土方开挖时测量人员要及时跟踪现场,避免超挖。

6.2.5机械开挖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200~300mm土层人工开挖,以防超挖。

人工开挖清理的土方用挖机及时装车运走。

6.2.6开挖后由专人负责对基槽侧壁、坡道进行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如局部塌陷、变形、开裂等),应停止此部位的施工,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进行。

6.2.7在基槽四周上口边缘设防护钢管且满挂密目网,立管间距3m,上下各设一道通长水平杆。

防护栏杆用黄黑油漆刷成黄黑相间的警示色。

设警示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

6.2.8基槽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经常检查,做好原始记录并绘出断面图。

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处理,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3、土方回填

6.3.1回填土采用素土回填,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并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6.3.2每层回填土夯实后,及时进行回填土的密实度试验,符合夯实系数0.94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土施工。

6.3.3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及扰动土,不留积水,立即进行垫层砼施工,垫层砼采用C15混凝土,垫层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6.4钢筋工程

本工程的所有钢筋的下料及加工成型全部在场内加工场地进行,这样可长短搭配,合理下料,能提高钢筋的成材率。

6.4.1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所以在钢筋下料前必须进行除锈,将钢筋上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清除干净。

对盘圆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成;对螺纹钢筋采用电动除锈机来完成,以免损坏工人的身体和污染环境。

6.4.2钢筋调直:

采用调直机进行钢筋的调直。

6.4.3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和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6.4.3切断工艺:

将同规格钢筋根据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配料。

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积累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档板。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6.4.4质量要求:

钢筋的断口不能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的净尺寸

±5

6.4.5弯曲设备:

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工具配合共同完成。

6.4.6弯曲成型工艺: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

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经核对划线钢筋的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

6.4.7弯曲成型质量要求:

钢筋在弯曲成型加工时,必须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

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钢筋弯曲点处不能有裂缝,因此对II以上级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

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

钢筋全长±10mm;箍筋的边长±5mm。

6.4.8钢筋接头是整个钢筋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是保证能否正常受力的关键。

因此,对钢筋接头形式应认真选择,选择的原则:

可靠方便、经济。

本工程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6.4.9接头方式:

本工程框架梁钢筋采用电弧焊焊接方式(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为10D;框架柱竖向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标准要求。

6.4.10接头位置:

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布置。

底板上部钢筋在支座接头,下部钢筋在跨中处接头;框架梁板筋上部接头在跨中1/3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在支座处;柱和墙的钢筋接头在梁顶或上层柱加密箍筋以上处。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符合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

±20

3

钢筋笼直径

±lO

4

钢筋笼长度

±100

6.5模板工程

6.5.1梁模板的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线找直→梁钢筋→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

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捕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对于工程中的埋件要固定牢固并且做到位置准确,预留洞口要做到位置准确,不跑模不涨模。

6.5.2模板支撑体系:

本工程为独立支架框架,脚手架立杆间距为800×800,横杆步距1200,局部梁底加密为立杆间距400×400。

脚手架顶与模板间隙不大于600mm,必须将水平杆与立杆全部连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6.5.3模板的拆除:

现浇砼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6.5.3.1拆模顺序是先拆除承重小部位的模板及其支架,然后拆除其他部分的模板及其支架;例如,先拆非承重的侧模,然后拆承重的水平向模板等。

6.5.3.2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出现异常现象,可能影响砼结构的安全和质量等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拆模,与设计、监理等单位研究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拆模。

6.5.3.3模板拆除时必须隔层拆,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结构,在砼强度符合设计砼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方可施工加荷。

后浇带处模板应待其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6.6、混凝土工程

6.6.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在砼施工前与搅拌站明确砼的技术要求。

6.6.2、混凝土拌制:

本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

6.6.3、混凝土的运输

6.6.3.1运输时间的控制

为了保证砼浇筑质量,形成连续浇筑,不出现“冷缝”,这就要求商品砼供应必须连续均衡,做到不压车、不等车。

值班班长应加强调度联络工作,控制好发车间隔时间,力求缩短浇筑间歇时间。

砼必须在初凝前浇注完毕。

场外混凝土采用搅拌站提供的砼运输车进行砼的运输。

6.6.4、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6.6.4.1砼浇筑施工前应先做好模板的预检及钢筋的隐检工作以及安装的预埋件等。

6.6.4.2浇筑混凝土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和钢筋疏密情况而定,一般为振动棒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振捣时用测杆检查分层厚度。

本工程分层厚度为500mm,测杆每隔500mm刷红蓝标志线,测量时直立在混凝土表面上,以外露测杆的长度来检验分层厚度,并配备好夜间施工用来检查、浇筑用照明灯具。

6.6.4.3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用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均匀振实,不得遗漏;一般每棒振捣时间在20s左右,只要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下沉和不再上冒气泡即可。

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范围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搓,平板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浇筑应连续进行,如有间隙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接缝,一般不超过2h。

6.6.5、混凝土的养护

6.6.5.1砼在浇注完毕后12小时内对砼进行养护,冬期施工砼的养护应按冬期施工规程及施工方案进行。

6.6.5.2梁的养护方法:

梁板混凝土养护采用浇水养护的方法,一般要求养护7天。

6.7钢结构生产制作

1、材料管理

1.1钢材检验

建筑结构钢材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耐疲劳性及优良的焊接性能。

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牌号:

钢材主要是焊接钢吊梁和钢屋架,除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的要求外,尚需进行必要的工艺性能试验。

(2)证书:

钢材应附有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质量证明书,如对钢材的质量有疑问时,应抽检,其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3)表面质量:

钢材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断口处有分层缺陷,应会同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处理。

(4)平直度:

钢材校正后符合下列的允许值

项目

允许偏差值

钢板、型钢的局部挠曲度失高F

L/1000且不应大于5.0

厚度T

失高F

≤14mm

≤1.5mm

≥14mm

≤1.0mm

1.2材料管理

(1)材料进厂,按品名、规格、数量,会同供应人员清点入库。

并认真核对镑码单、运单、材质证明书及合格证等,并详细做好入库时的质量记录。

(2)对入库材料按其性能做到下垫、上盖、中通风,按规范进行堆放,材料员应随时检查落实情况。

(3)材料使用应按节约原则实行定额领料。

(4)在使用材料时,必须做到专料专用。

2、主要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工艺流程:

钢材复检——钢材矫正——放样号料——切割下料——组装成型——部件焊接——变形矫正——划线钻孔——喷砂除锈油漆——结构验收——提议安装

2.1钢材的复检

为确保焊接质量,在备料前对所用的钢材进行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复验,保证符合图纸要求的材质。

2.2钢材矫正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轻钢用板多为薄型钢板,且是在施工现场制作、组装,在焊接钢吊梁要求板材平直,但由于薄型钢板易产生凹凸不平再加之剪切下料也易变形,焊接面型时必须进行矫正。

2.3放样号料

钢结构下料是第一道工序,该工程采取图纸下料法,直接按图纸所示的尺寸在钢材上按1;1的比例划线下料,允许偏差不超过1mm。

(1)号料前必须了解原材料的钢号及规格,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如有疤痕、裂纹、夹灰、厚度不足的现象时应调换材料或取得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

(2)加强计量管理,严禁使用为检验、检验超期、无检验合格证的计量器具和非法计量单位。

(3)钢板或型材采用气割或半自动切割时,要放出手动气割或自动切割的割缝宽度:

半自动气割割缝宽度为3mm,手动气割割缝宽度为4mm。

(4)在号料的过程中,应随时在样板上记录下已号料的数量,号料完毕则应在样板上记下实际数量,写上“完”和“全”字样和号料日期。

并妥善保存好样板。

(5)号料所画的石笔线粗细以及在弹线时的粗细不得超过1mm。

号料允许的公差如下表:

序号

项目

公差值(mm)

1

长度

±1.0

2

两端孔心距

±0.5

3

对角线差

1.0

4

相邻孔心距

±0.5

5

两排孔心距

±0.5

6

冲点与孔心距

±0.5

2.4切割

(1)下料前必须按图纸要求复查材料规格、型号、材质炉号和批号。

(2)下料时必须严格按技术人员的交底下料单下料,每件材料必须用工整、明显的字样标明图号、件号数量。

(3)各构件下料数量一定要记录清楚、准确,并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4)切割前,应将钢板表面的油污、铁锈清楚干净。

切割时如发现断面裂纹或夹渣等缺陷应及时向技术人员处理。

(5)零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手动切割:

±1.5mm自动切割:

±1.0mm

2.5组装成型

(1)该工程的钢吊梁、钢屋架,在组装前必须熟悉图纸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

(2)钢吊梁焊接采用埋弧焊、钢屋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零件拼装时翼板与腹板的对接焊缝要错开200mm。

(4)电焊缝长度不小于40mm,间隔不大于350mm,焊脚不应小于焊缝的1/4。

2.6部件焊接

(1)组装成型后采用埋弧焊半自动电焊机MAZ-1000焊接,焊缝要求按图纸要所要求的进行。

(2)焊接过程中如发现气孔、夹渣、未焊满等缺陷时应及时修补,发现裂纹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3)做好自检、互检、复检,准确做好记录。

2.7部件装配

(1)认真熟悉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做好零件清点工作。

(2)按图纸放样,放样后及时请技术人员检查方可进行装配。

(3)放样经检查核实后,以1:

1大样制作样板,测量下料尺寸,并做好记录。

样板必须标注明显的中心线和角度线,同时标注图号、编号、数量。

(4)装配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所装配件的数量、做好原始记录。

2.8端板焊接

(1)焊接前需经工序交接手续,未办交接或发现装配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可拒绝施焊。

(2)对接焊缝须设置弧板必须在其上进行。

焊接完毕去掉引、熄弧板,并将飞溅、气孔、弧坑、咬边等缺陷修补或清除干净。

(3)做好自检、互检,质检员具体监督检查。

焊工必须在自己的产品上做好钢印记录。

2.9变形矫正

焊接变形是钢结构的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该工程大部分采用薄型钢板,在焊接受热后更容易造成侧向弯曲变形,给制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10划线钻孔

钢吊梁矫正完成后进行螺孔的划线工序,必须以柱的轴线为基准,按图纸要求划出各部位的尺寸,并配备划线样板,采取双控,使每件梁的尺寸都必须保持一致,同一尺寸的梁必须达到互换要求,孔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3mm。

2.11除锈

(1)本工程采用砂轮机除锈,处理后基材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SA21/2级呈灰白色。

(2)端板等除锈要求较高的产品,必须经专检员评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

(3)钢构件组装后再进行整体除锈。

(4)除锈后构件必须达到标准,必须经专检员评定合格,否则重新除锈。

(5)经除锈的产品原则上当班必须涂刷防锈漆完毕。

七、主要管理措施

7.1质量保证措施

7.1.1质量目标

本工程要求工程质量为合格,我单位在施工中,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竣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7.1.2质量控制措施

7.1.2.1施工工艺控制措施

7.1.2.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操作程序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后立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各类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细则。

7.1.2.3坚持设计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两名以上技术人员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队进行交底:

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并有记录。

7.1.2.4质检员、试验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