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3861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docx

完整word版三年级名画欣赏教学设计

三年级名画欣赏教学设计教者:

卫凯

一、设计意图: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几乎是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的格局一统天下。

但随着我校美术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深深地认识到美术欣赏活动也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纲要》中也指出:

“小学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这与我园的美术课题总目标的第一点“感受生活”不谋而合,而这个“艺术”,我想也包括名画作品。

因此,在上学期,我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米罗、毕加索、马蒂斯的作品张贴在绘画活动室,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但我们小朋友看了都说是鬼画鬼脸,成效不是很明显。

因此,在本学期,我就有目的地组织了幼儿进行名画欣赏,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敏锐,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这次欣赏活动我选择了

 

名画欣赏:

《五牛图》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五牛图》,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韩滉,引发兴趣。

 《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

他与当时另一位以画马著称的画家韩干一起被后人称为“牛马二韩”经过了1500多年,唐代纸本绘画的真迹流传到今天的已寥寥无几。

韩滉的《五牛图》成为现存中国纸本绘画的第一孤本。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五牛图》,是韩滉最为传神的作品。

五头健硕的老牛,在这位当朝宰相笔下被“人格化”了,它不是一幅简单的动物画,而是画家借这五头牛来比喻自己兄弟五人,以牛的任重温顺的品性来表现自我内心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情感,被后人称为“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2、《五头牛》中所描绘的五头牛,中间是透视精确的一头黑牛的正面,其余四头都是侧面,有探身吃草的红牛,有昂首前行的花牛,有回顾舐舌的黄牛,还有沉稳健硕的棕牛。

3、五头牛神态各异、造型准确、形象生动。

在这幅画中,画家的用笔粗简而富有变化,敷色清淡而稳重,恰当地表现了牛的筋骨和皮毛质感,色调真实自然,尤其是牛的姿态真切生动,具有一种浑厚朴实的风格。

韩滉高超的绘画技巧使画中的五头牛栩栩如生,形成一种独特艺术风格,体现了唐代绘画水平的高超。

4、另外,这幅图是画在白色麻纸上,这在流传下来的唐朝绘画中是罕见的。

5、《五头牛》的珍贵之处在于中国古代留存到今天的绘画作品多为花鸟人物,以牛入画并且如此生动的,堪称孤品。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初踏黄金路》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初踏黄金路》,

学具:

木板、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李焕民,引发兴趣。

  李焕民(1930.10—)北京人。

擅长版画。

1947年入国立北平艺专。

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美干班。

历任《新华日报》美术编辑,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四川美协副主席,一级美术师。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作品《藏族女孩》、《初踏黄金路》,《高原峡谷》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多美好的一幅画,这幅画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是鲜艳的颜色,还是人物的动作?

你发现了画面运用了几种颜色?

什么地方的颜色深沉?

什么地方的颜色明亮?

2、让我们来看《初踏黄金路》。

这幅画描画收获的季节,丰收的场景扑面而来——一片黄金般灿烂的色彩!

3、看!

在阳光下,在一层层麦浪中,一队藏族妇女过来了,她们牵着背驼青稞的牦牛由远渐近。

前面的两位藏女身着民族服装正一前一后地沿着弯曲的小路走来,她们身姿矫健,步履轻盈。

负重的牦牛跟在她们的身后。

4、你注意到臧女和牦牛行进的路线是“之”字形了吗?

画家为什么会采用“之”字形路线来表现道路伸向远方呢?

5、《初踏黄金路》是套色木刻版画,它看似是对照着景象去画,其实画家在如实描画的同时也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表现了出来,表达一种美好的寓意。

从画面中你能感受到藏民喜悦的心情和画家对藏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吗?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夯歌》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夯歌》,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王文彬,引发兴趣。

  王文彬(1928.3—2001)山东青岛人。

擅长油画、壁画。

现任中国青年硬笔书法家协会终身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会员,当代华裔书画家海联会理事,

华夏京都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

1948年首创套色石版年画《生产之前》在解放区广泛发行,入选首届文代会美展。

建国后任山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科主编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天空骄阳似火,水利工地的大坝上一群姑娘正在劳动。

她们在做什么呀?

她们在打夯!

夯即砸实地基用的工具或机械,有木夯、石夯、铁夯等。

打夯就是用夯把地基砸实。

打夯可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需要很大的力气,而且还要多人的相互配合,通常都是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来做。

而这幅作品表现的却是姑娘们打夯。

请你仔细观察,她们各自是什么动作,为什么有的人身体向后倾斜。

夯歌,是打夯时为统一劳动节奏唱的号子。

看,伴随着欢快的劳动号子,随着红衣姑娘双臂举起,另外四个姑娘一齐向外用力拉动,夯砣被高高地拉举起来了,一下,又一下,夯砣一次次地被举起、夯下,那种劳动中最紧张最激烈的瞬间被画家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2、从姑娘们的表情上一点也看不出辛苦疲惫,她们身体矫健,英姿飒爽,她们在劳动中乐呵呵的,她们以劳动为自豪为快乐

3、在远处青黛色的群山前面是一大片黄色的土坡,阳光下耀眼的黄土与姑娘们身上的红绿花衣裳,浅紫蓝的天空共同构成一个暖暖的色调,加上五位姑娘灵动身姿的烘托,整幅画显得既热烈又欢快。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上你最最熟悉的家乡的田野的景象(可以是水稻田、麦田等田野里的景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鲁昂的塞纳河风光》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鲁昂的塞纳和风光》,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莫奈,引发兴趣。

  法国大画家莫奈是一位一生都在表现自然美景的风景画家,他喜欢物体在阳光中颤动的感觉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当红彤彤金灿灿的太阳照在身上时我们是什么感觉?

你注意观察过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或透过树叶投射在地面上的样子吗?

有的画家可是仔细地观察研究过的,不信吗?

让我们来看看《鲁昂的塞纳河风光》这幅油画吧。

2、塞纳河是法国第二大河流,鲁昂是处在塞纳河下游的一座城市。

画家画了处在鲁昂这一段的塞纳河两岸的风光。

3、阳光透过树的枝叶投射在河岸上,地面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色块。

仔细看看,这些色块有什么不同。

偏黄的色块,是阳光照射着的地面;偏淡紫色的色块,是阳光照射时枝叶投在地面上的影子。

抬头看逆光中树的枝叶呈现出深褐色,在它们的衬托下,天空显得格外晴朗。

4、在阳光照射下塞纳河清澈的河水变成了温暖的黄色。

一艘艘船静静地停靠在两岸,它们也在享受阳光的温暖。

岸边高高低低的房屋在灿烂的阳光中一闪一闪的,多有意思啊

5、为什么画家没有把河水、房屋、河岸画成相似的一种颜色呢?

原来画家就是想通过变幻的颜色来表现阳光照耀下塞纳河充满变化的奇妙景色。

你想到了吗?

5、你喜欢这幅作品吗?

建议你在阳光明媚时走到树荫下,走到波光粼粼的小河边,亲自感受一番吧!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上你最最熟悉的家乡的田野的景象(可以是水稻田、麦田等田野里的景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童年的回忆》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童年的回忆》,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张夫荣,引发兴趣。

  你喜欢到大自然中游玩吗?

画家张夫荣把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汇集在这幅画中,把童年美好的记忆和愿望用油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快来数一数,画面上有多少我们认识的小动物?

近处有呱呱叫的青蛙,美丽的“花大姐”,勤劳的蜜蜂;远处有唧唧渣渣的喜鹊妈妈在喂小宝宝。

茂密的树叶深处,一只猫头鹰静静的等待着……这让我们联想到墨绿色的密林深处还隐藏着更多的小动物,等待着我们和它们玩耍。

画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叶子,偶然出现叶子之间的缝隙又画满了各种动物,满满的画面虽然只是大自然的一角,但我们已经从中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奇妙无穷。

这种把画面安排得很满的构图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眼睛,给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

2、想一想,去掉画面上的一些植物或动物会是什么效果,那样还能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吗?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上你最最熟悉的家乡的田野的景象(可以是水稻田、麦田等田野里的景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舞蹈的女孩》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舞蹈的女孩》,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高更,引发兴趣。

  高更,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想一想,去掉画面上的一些植物或动物会是什么效果,那样还能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吗?

2、你看到这幅画上大块大块平涂的颜色块吗?

这是高更作画时喜爱的一种表现技巧,他把轮廓线画的非常清晰,色彩也不再是照搬现实生活的“灰色调”,而是添加进许多自己喜欢的色彩。

在他以前,大多数画家都是模仿自然,所以他的这个特点与众不同。

小女孩们为什么这样高兴地跳舞?

她们喜滋滋的表情泄露了心中的秘密,再看她们胸前带着的美丽小红花,她们也许是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者是父母的称赞,才这样快乐地翩翩起舞。

一只路过的小狗被她们的喜悦心情感染了,似乎也要与她们共同起舞。

画面中大片的金黄色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此时你的心情是不是也像小女孩一样明亮欢愉?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星月夜》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星月夜》,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梵高,引发兴趣。

  梵高,荷兰著名画家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你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

仰望着夜空,你有过什么感受呢?

凡·高的这幅《星月夜》将他对美妙星空的感动表达了出来,画里奔放的线条和色彩充满了生命的跃动,诉说着凡·高内心炙热的情感。

2、在凡·高的这幅画里,闪烁于蓝色夜空中的星辰格外夺人眼目。

每一颗大星星、小星星回旋于夜空中,星云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蠕动和回旋着,新月也形成一个漩涡。

这星空就像是被巨大的涡流所搅动,无比壮观。

星空下,柏树像一股巨型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冒出;山腰上,细长的教堂塔尖伸向天空。

画面上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运动着,在夜空中绽放出艳丽的色彩……与其说《星月夜》描写的是夜晚的景物,不如说它是凡·高内心世界里的宇宙景象,他把对庄严而神秘的浩渺苍穹的敬畏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3、认真欣赏《星月夜》,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凡·高粗犷的笔触是具有风格和令人赞叹的。

弯曲的长线和破碎的短线的连续使用,让画面流动起来,具有舞蹈一般的自然韵律。

旋转的笔触构成的星云漩涡由左至右顺时针地卷涌着,仿佛能够把整个天空和大地给吞噬了。

在构图上,躁动的天空与平静的山丘和村落形成对比。

左边的柏树向空中延伸衬托着天空,以获得结构上的微妙平衡。

试想,如果没有这棵升腾的柏树,画面是不是没有那么精彩了呢?

全画的色彩以冷色调蓝色为主,深蓝的天空中又渗入一些白色、黄色条纹。

星星和月亮的黄色光芒占据画面大部分的空间,是星空里的主角。

仔细观察一下,在黄色的光芒中还有山丘的绿色,那正是为了让整个画面协调起来而故意做的呼应。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昼锦堂图》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昼锦堂图》,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董其昌,引发兴趣。

  明代有许多擅长画山水的大家,董其昌就是其中一位。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这幅《昼锦堂图》跟唐寅的《落霞孤鹜图》一样也有典故出处:

董其昌根据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昼锦堂图》中的意境,描画了宰相韩琦隐居的山水胜景。

两幅画虽然都有名人名篇做典故,但意境却大不相同。

《落霞孤鹜图》意境高远而清旷,而《昼锦堂图》境地平远开阔,山浸水泽,林木茂盛,一片生机盎然的新秋景象。

2、这片明艳的山水吸引着我们走进画中,身临其境地欣赏“从画中右边起伏的山冈一路走过来,山势渐渐平缓,走到山脚,丛树环绕之间有几间屋舍,屋舍前临平湖,背倚翠峰,环境清幽。

如此美景,画中却并没有一个人物出现。

老宰相是在昼锦堂里会见宾客呢,还是已经乘船周游山水去了呢?

3、董其昌选择了开阔的横向构图描绘美景,这种构图更让人心境平和。

全图无墨线勾勒,纯以颜色写出,即以柔润的笔调替代硬线勾皴,用温雅的情怀替代庄严的气象。

画中的山石都先用重色勾皴,再敷上颜色,显得浑朴醇厚而灵动;丛树或以墨色渍点,或以重色簇勾再敷上颜色,使得整个画面有一种夕照的光感,颜色浓重,尽显静穆淡泊的风致。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大涤草堂》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大涤草堂》,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傅抱石,引发兴趣。

  中国画坛有“南北二石”的说法,指的是齐白石和傅抱石两位大画家。

传说清初石涛曾请八大山人朱耷作画,八大山人画成《大涤草堂》寄赠,后来此画杳无影踪。

傅抱石敬仰石涛个性飞扬的创造精神,也崇拜石涛画中水墨淋漓的韵致,因此画了这幅《大涤草堂》,表达他对石涛的纪念。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在这张画里傅抱石用浓淡不同的墨画了四五株粗壮挺直的樗树,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其中一棵矗立于画幅正中偏右,树身已空,遍体疤结,树顶朽断,但却枝叶繁茂,茁壮的枝杈直贯画幅两边。

老树根深,顶天立地,隐喻了石涛的人品和画品。

远景中部偏左边的三棵大树和左边的山石相连,画幅的左下部是掩映在树丛及矮竹中的茅屋,茅屋的布帘半挑,一位老翁在凭栏远眺,又似乎在仰天长叹……徐悲鸿为这张画题了八个大字:

“元气淋漓,真宰上诉”,又用小笔题款:

“八大山人大涤草堂图未见于世,吾知其必难有加乎此也。

悲鸿欢喜赞叹题”,以此赞赏傅抱石的艺术精妙。

2、傅抱石的绘画个性突出,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开启了现代金陵山水画派的新风。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德尔夫特风光》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德尔夫特风光》,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维米尔,引发兴趣。

  这幅画真实得如同一幅摄影作品,维米尔就是这样一位画家: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风格精确写实,构图及其严谨。

画面优美,情感含蓄,总能流露出一股令人感动的宁静气氛。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德尔夫特是荷兰的一个城镇。

这幅画中,棉团一般的积云慢慢地在天空中浮动,厚厚的能够遮天蔽日,阳光一会儿被挡住,一会儿又露了出来,使水面、岸上及疏疏密密的古老建筑忽明忽暗变化不定;暗红、紫绿的树团儿和亮黄的屋顶交错在一起,给人一种奇特美妙的印象。

画家以侧面取景为主,可以看到建筑物的两个面,这样使建筑物更加饱满,更有立体感。

斜斜的屋顶,尖尖的顶塔,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欧洲建筑的风格。

2、河水流淌,渔船靠岸,人们悠闲,风光美好,画家自上而下地一层层描绘景物,蓝天白云的比重占画面的一半以上,这种构图方式,使画面感觉更开阔,更通透。

同时,大片的蓝天与白云也为这幅作品平添了许多宁静祥和的气氛。

画家将舒畅婉约而又宁静的异国城市风光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海边戏水的孩子》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海边戏水的孩子》,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索罗亚,引发兴趣。

  西班牙人民赋予索罗亚“阳光画家”的美誉。

为什么说他是“阳光画家”呢?

想一想,阳光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是否就像画面中描绘的这样:

耀眼的阳光照射在男孩身上。

健康黝黑的小男孩身上湿漉漉的,泛着白光,皮肤的颜色真实得就仿佛我们伸手可以触摸到他,我们甚至感觉到了男孩身上的温度。

波光粼粼的海面带给我们丝丝凉爽,画面中到处散发着阳光的活力。

三个孩子的眼神聚焦在画面的左下角,海水中究竟有什么,这样吸引他们?

远处有一个小孩的身影似乎在海中寻找着什么,他那么小,画家是有意把他画小的吗?

这个孩子小小的身影让我们感到大海真大呀,画家用这种方法表现出海的大和人的小。

索罗亚不仅在这幅画中画灿烂的阳光,他的每幅画都表现出了光的明快和生命的活力,所以人们才会称他为“阳光画家”吧。

2、《海边戏水的孩子》是一幅逼真的油画作品,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海风的凉爽。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寒江独钓图》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寒江独钓图》,

学具:

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马远,引发兴趣。

  马远出身于绘画世家,绘画功底深厚。

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马远的艺术成就却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他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兼画人物、花鸟,他所画的人物有轩昂娴雅之气。

《寒江独钓图》是他的代表作。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马远一改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构图,而采用以偏概全的取景方式,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来表现广大的空间,有点类似我们今天摄影中的特写镜头,因此被人称为“马一角”。

这幅《寒江独钓图》是马远构图技巧最成功的范例之一。

2、《寒江独钓图》画的是一叶扁舟漂浮在江面上,一位渔翁独自坐在船头垂钓。

除四周寥寥几笔微波外,其余全为空白。

在画面上我们已经看不到山水,但整个画面却被一种无形的山水紧紧包围着,使人物与山水更紧密地结合。

大面积的留白,加强了主题的生动性,画家尽可能滴省略了细枝末节,只细绘了渔翁身后低矮的船舱上搭放的蓑衣、斗笠,以表明人物身份,连人物也只是描绘了一个侧面。

画家通过对人物动态的精准把握,衬托出人物在江天空旷的苍茫中孤寂萧索的意境,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空间感,达到突出近景的艺术效果。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画作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

《蓬莱瓦兹的加莱山坡》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形象、构图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名画《蓬莱瓦兹的加莱山坡》,

学具:

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画家塞尚,引发兴趣。

塞尚除了在户外写生之外,还用大量的时间到博物馆去向古代大师学习。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成为一名划时代的、承前启后的大画家。

后来的很多现代主义画家,都从塞尚那里受到启发,所以塞尚也被人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蓬图瓦兹的加莱山坡》是法国画家塞尚创作的很多风景题材油画作品中非常著名的一幅。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这幅作品描绘的是蓬图瓦兹河边的山坡风景,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且有序:

近景的几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