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340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沉积相知识汇总Word下载.docx

是指滨浅海地带由于障壁地形的遮挡而形成的与广海呈隔绝或半隔绝的水域。

62障壁岛

是平行海岸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以其对海水的遮拦作用而构成澙湖的屏障。

63淡化澙湖

是在潮湿气候区,注入澙湖的淡水大大超过蒸发量,澙湖水面高于海平面,引起澙湖水体经入(出)潮口进入海洋,如此长期外流,澙湖水体又不断有淡水补给,逐渐发生淡化,则形成淡化澙湖。

64咸化澙湖

在炎热干旱的气候区,澙湖缺乏大量淡水注入,水体蒸发量大大超过注入量,使澙湖水面低于海平面,海水不断向澙湖流动,并不断蒸发和浓缩,含盐度逐渐提高而变成咸化澙湖。

65潮汐三角洲

由于潮汐的涨落,在潮汐口内侧、外侧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

66潮道

是指位于障壁岛之间的连接澙湖与海洋的通道。

67潮坪(潮滩)

是指具明显潮汐周期而无强烈风浪作用的平缓倾斜的海岸地区。

68砂坪(低潮坪)

是指低潮线附近能量高以砂质沉积为主的海岸地带。

69泥坪(高潮坪)

是指高潮线附近低,以泥质沉积为主的海岸地带。

70混合坪(中潮坪)

是指位于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能量中等的、具砂泥沉积的海岸地带。

71河口湾

是指潮汐作用强烈的位于海岸河口区的向海扩展的漏斗状或喇叭状的狭长海湾。

72

高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推进时,砂质堆积迅速,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可连结组合成指状或鸟爪状砂体,称为指状砂坝。

73潮汐砂坝

是指因潮汐作用而形成的呈裂指状散射且断续分布于河口区或三角洲前缘向海方向处的砂体。

74滑塌岩

是指泥砂混杂并具有明显同生变形构造的岩层,系未完全固结的软沉积物因重力滑动-滑塌所致。

75典型浊积岩

是指具有不同段数鲍玛层序或序列的沉积岩。

76堤礁(堡礁)

是指离岸有一定距离,常呈带状,其延伸方向多与海岸平行的礁。

由于它象带状延伸的堡垒一样护卫着海岸,故也叫堡礁。

77生态礁

是指造礁生物的原地生长造成的坚固的抗浪骨架,它在地形上具有隆起的正性地貌特征。

78岸礁

是指从海岸向海方向生长的礁,即和陆地或岛屿相连的礁。

79礁核

是指礁体中能够抵抗波浪作用的那部分,乃礁的主体。

80礁翼

通常是指礁相与非礁相呈指状交错过渡的那部分礁体。

81环礁

是指远离海岸,即位于广海中的呈环形或不规则断续环形的礁,其四周常露出海面呈低矮的环形礁岛,其中间常出现一个不深的澙湖。

82补丁礁(斑礁、点礁)

把分散于盆地、澙湖、台地或滩中的孤立礁,称为补丁礁。

83陆表海

是指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海底坡度小于1英尺/英里),范围广阔的(延伸可达几百~几千英里),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的浅海。

84陆缘海

是位于大陆边缘的、坡度较大的(海底坡度约2~10ft/mi)范围较小的(宽度一般)100~300mi深度较大的(水深可达200~300m)的浅海。

85清水沉积作用

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86潮上带

是指平均高潮面以上几英寸~几英尺的地带。

87潮间带

是指平均高潮面与平均低潮面之间的地带。

88潮下带

是指平均低潮面之下的地带。

89沉积序列(垂向沉积序列)

是指几种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相或沉积环境在垂向剖面中的相互组合关系。

填空题

1沉积相研究的直接目的是恢复(),采用()的现实主义原则。

2沉积相研究中采用的是()的方法。

3沉积相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内容是()和()。

4碎屑岩沉积相以()为主,沉积介质以()为特征,岩性以()为主。

5碳酸盐岩沉积相以()为主,沉积介质以()为特征,岩性以()为主。

6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通常以沉积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沉积特征和其它沉积条件进行划分。

7()和()是恢复和再现古代沉积环境的两个重要手段和钥匙。

8冲积扇上可能出现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起因于暂时性水流形成的()搬运沉积作用;

另一种是起因于泥流、泥石流等陆上()的搬运沉积作用。

9按照现代冲积扇()和(),可将冲积扇相划分为()、()和()三个亚相。

10()、()、()、()是冲积扇沉积的重要特征。

11冲积扇沉积由于()成因,故层理发育较差或中等。

12边滩又称点砂坝,是()的主要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的产物。

13堤岸沉积是()发育的亚相类型,垂向上,常发育在()的上部,属()沉积。

14河漫亚相是()的亚相类型,是洪水泛滥期间沉积物()的结果,故又称为()沉积。

15()的截弯取直作用可使被截掉的河道废弃而形成()。

16心滩又称(),是()的主要沉积单元。

17辫状河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这也是辫状河与()的重要区别。

18网状河主要发育于坡度平缓的河流()地区,沉积类型主要为河道、()、()沉积。

19网状河沉积的最大特点及与其它河流类型的主要区别是()分布极为广泛。

20河流沉积组合通常可有三种形式,即()组合,()组合,()组合。

21曲流河沉积的理想垂向层序由下至上,粒度(),层理规模(),底部具(),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

22曲流河沉积的理想垂向层序的下段为河床亚相的()和()组成,称为()沉积;

上段由()和()组成,称为()沉积。

23河流的()和()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24河流沉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

一种是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造成,称为();

另一种是由于河床在河谷中侧向迁移的结果,称为()。

25()的二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厚度近等于或大于底层沉积厚度;

()的二元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大,而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小。

26河流相层理发育,类型繁多,但以()和()交错层理为特征。

27河流相砂体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等。

28河流相砂体在横切河流的剖面上,呈()的透镜状或板状。

29河床亚相典型的指相化石为(),它是植物的()在开放系统条件下硅化而成。

30湖泊的水动力作用与海洋有些近似,主要表现为()和()作用,但缺乏()作用,这是与海洋的重要区别之一。

31按照沉积物特征可将湖泊分为()湖泊和()湖泊。

32湖泊的沉积类型主要取决于()和(),尤其是()对湖泊的沉积起着控制作用。

33一个理想的陆源碎屑湖泊的沉积模式具有沉积物绕湖盆呈()的特点。

34湖成三角洲的垂向层序自下向上为()()()组成的反旋回层序。

35当湖岸较陡,滨湖水动力作用较强,只有粗碎屑物质供应时,在滨湖区可形成()沉积。

36当湖滨地形平缓水动力较弱,以泥质供应为主时,则可形成()或()。

37浅湖亚相位于滨湖亚相内侧至波基面以上的地带,沉积物受()和()作用的影响较强。

38半深湖亚相位于波基面以下,水体较深部位,地处乏氧的弱还原-还原环境,沉积物主要受()的影响,()已很难影响到沉积物表面。

39湖泊是大陆流水汇集的地带,故在平面上它总是与()沉积共生,并为()沉积所包围。

40陆源碎屑湖泊相的垂向组合,往往是以()或()亚相开始,向上递变为()亚相和()相沉积,构成()的反旋回层序。

41海底地形可分为()、()、()三个地貌单元。

42海相组沉积中常见的自生矿物为()、()、()。

43无障壁海岸相的沉积环境是无()遮挡,海水()的开阔海岸带。

44高能海岸环境按地貌特征可划分为()、()、()、近滨(临滨)等几个次级环境。

45在低能海岸带,以()作用为主,为()质海岸。

46在滨海沼泽及泥坪的向海方向,发育着树木繁生的狭长海滩脊称()。

47浅海陆棚环境包括()至()这一广阔陆棚区。

48浅海()是由季节性台风或飓风引起的()所产生的。

49风暴流垂向层序在一个沉积剖面上往往发育不全,而()和()是典型的风暴层理。

50近源性风暴岩相对较厚,粒粗,()构造发育,形成于水体相对较浅的()。

51远源性风暴岩厚度小,以细粒沉积为主,()明显,但()不发育,常形成于()的陆棚区。

52等深流是发生在半深海地区沿大陆坡坡脚等深线流动的(),通常也称为()或()。

53按()作用和()作用的强弱程度,可将三角洲分为()和()的两种类型。

54鸟足状三角洲发育的地貌特征是海岸曲折,呈()状,有广阔的()和较发育的()。

55潮控三角洲在河口区或其前缘向海方向,常发育因()而形成的呈()散射且()分布的()。

56扇三角洲与河控三角洲不同的是:

其沉积物(),砂、砾为主,三角洲平原沉积类似(),向陆方向紧邻(),常呈短而厚的()从山麓直接延伸到海洋(),并很快尖灭。

57分支河道和沼泽沉积构成()亚相的主体,这是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别。

0.5分

58广泛稳定分布的()可作为三角洲平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根据其分布范围,可圈定()的大致轮廓。

59在层序上,()位于河口砂坝之下,前三角洲泥之上,形成下细上粗的垂向层序,这是与()层序的重要区别。

1分

60()是破坏性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建设性三角洲中不发育。

61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可作为良好的()。

62在河控三角洲垂向层序中,由下至上()化石减少;

而()化石尤其()化石增多,以至顶部出现炭质泥岩或();

()波痕及其产生的()向上减少,()波痕及其产生的()增多。

63泥炭及薄煤层等暗色有机质的存在,无或极少砾岩和化学岩,是()区别于河流相和湖泊相的特征之一。

64三角洲沉积中的生物即可见()的,又可见()的,主要为()的生物。

65三角洲砂体在平面上呈()或(),垂直或斜交()分布,剖面上呈()。

66海岸相砂体在平面上常平行于海岸线走向呈()分布。

在剖面上常呈()的透镜状或板状。

67()、()、()密切共生,构成了所谓的障壁型海岸沉积体系,或称()体系。

68潮坪一般可分出()、()和(),然而构成潮坪的主要部分是()。

69与河流相垂向层序所不同者,潮坪层序结构中发育有潮汐层理,()层理,再作用面,()标志,()化石混生等。

70澙湖、障壁岛、潮坪相地处海陆过渡地带,平面上向海方向以()与()相衔接,向陆方向以()或()与大陆沉积相组中的()或冲积相相毗邻。

71一个完整的鲍玛层序是由五个或六个段组成,自下而上的顺序是:

A段-(),B段-(),C段-(),D段-(),E段-泥岩段,F段-深水页岩段。

72重力流沉积物从泥石流()演化到浊流阶段,其唯一的或主要的搬运方式是()和()载荷搬运。

73重力流沉积物都是以()层理或()层理为最主要的鉴定标志。

74自生粘土矿物可反映水介质条件,大陆环境主要为()介质以()矿物为主,海洋环境则多以()和蒙皂石为主。

75槽模是()的重要标志,并用其判断()流向。

76渠模(guttercasts)和钵模(potcasts)是()的指相底面印模构造,因不与槽模共生,可用于区分()和()。

77油气勘探开发中重点研究的相类型是:

陆相中的(),();

过渡相中的();

与滨岸砂体有关的沉积相;

海相中的()、()、深海平原的浊积等。

2.5分

78物源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侵蚀区或母岩区位置,()及()。

主要研究对象是陆源碎屑组分及其()。

基本原理是()。

79湖泊在正常情况下,浅水区为()沉积,较深水和深水区主要是()沉积。

80特殊岩石类型,如()、()是寒冷气候标志,()是干旱气候产物,()是温暖潮湿气候标志等。

81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需两方面的基础:

其一是()岩类学的基础,其二是()及其沉积环境的基本知识。

82在地质历史中,沉积碳酸盐岩的浅海大多是(),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浅海却大都是()。

83一般说来,凡是有大量()流入的浅海海域,()沉积作用是不发育的。

因此,()是碳酸盐沉积作用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之一。

84.1969年拉波特把潮下带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部。

潮下带上部位于()之上,为()环境,是()和()的发育地带,潮下带下部位于()以下,为()环境,是()生成环境。

填空题答案

1古地理、将今论古

2比较岩石学

3古地理、岩相

4碎屑物质、浑水、碎屑岩

5化学溶解物质尤以碳酸盐物质、清水、碳酸盐岩

6自然地理条件

7相模式、相标志

8牵引流、重力流

9地貌特征、沉积特征、扇根、扇中、扇缘

10粒度粗、成熟度低、圆度不好、分选差

11间歇性急流

12曲流河、侧向加积

13弯曲河流、河床沉积、顶层

14平原河流、垂向加积、泛滥盆地

15曲流河、牛轭湖

16河道砂坝、辫状河

17牛轭湖、曲流河

18中下游、冲积岛、泛滥平原

19泛滥平原

20冲积扇、泛滥平原、海岸平原-三角洲

21由粗变细、由大变小、冲刷面、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

22底部滞流沉积、点坝沉积、底层、堤岸亚相、河漫亚相、顶层

23底层沉积、顶层沉积、二元结构

24构造多阶、迁移多阶

25曲流河沉积、辫状河沉积

26板状、大型槽状

27长条状、带状、树枝状

28上平下凸

29硅化木、干或茎

30波浪、岸流、潮汐

31碎屑沉积、化学沉积

32气候条件、物质来源、气候条件

33环带状分布

34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

35砾质湖滩

36滨湖泥滩、泥坪

37波浪、湖流

38湖流作用、波浪作用

39河流相、河流相

40较深湖、深湖、滨湖、河流、下细上粗

41陆棚、大陆坡、大洋盆地

42海绿石、鲕绿泥石、自生磷灰石

43障壁岛、循环良好

44海岸砂丘、后滨、前滨、临滨

45潮流、粉砂淤泥

46千尼尔砂岗

47近滨外侧、大陆坡内边缘

48浅海风暴流、风暴潮

49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

50底部侵蚀、陆棚区

51底界、侵蚀构造、相对水深

52远洋底流、等高线流、平流

53河流、海洋、建设性、破坏性

54锯齿、三角洲平原、滨海沼泽

55潮汐作用、裂指状、断续、潮汐砂坝

56粒度粗、辫状河沉积、冲积扇、粗碎屑楔状体、陆棚浅水区

57三角洲平原

58层状有机质沉积、三角洲平原

59远砂坝、河流沉积

60三角洲前缘席状砂

61有机质、生油层

62海相、陆相、植物、薄煤层、波浪、交错层理、流水、交错层理

63三角洲相

64海生、陆生、广盐性

65朵状、指状、海岸、发散的扫帚状

66线状、下平上凸

67澙湖、潮坪、障壁岛、澙湖-潮坪

68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潮间带

69羽状、暴露、海陆相

70障壁鸟、海岸相、澙湖、潮坪、沼泽相

71底部递变层段、下平行纹层段、流水波纹层段、上平行纹层段

72碎屑流、悬浮、递变悬浮

73递变、叠覆递变

74酸性、高岭石、伊利石

75浊积相、浊流

76风暴沉积、浊积相、风暴相

77湖泊相、河流相、三角洲相、陆棚、海底扇

78来源方向、搬运距离、母岩性质、结构和构造特征、机械分异作用

79粗碎屑、粘土质

80冰碛岩、冰川纹泥、蒸发岩、煤系地层

81碳酸盐岩、现代碳酸盐沉积物

82陆表海、陆缘海

83陆源物质、碳酸盐、清水

84浪底、高能、礁、滩、浪底、低能、泥晶石灰岩

简述题

1试比较曲流河与辫状河的沉积特征。

沉积特征曲流河辫状河

岩石类型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砾岩少见砾岩,含砾砂岩,砂岩为主,粉砂岩及泥岩少见

结构粒度较细较粗

概率图以两段式为主以三段式为主,其中跳跃总体不发育;

或三个总体分界不明显,且斜率低

C-M图以QRS段为主以QRS段为主

沉积构造多种多样,并构成特征的组合,常见泥砾以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偶见块状和水平层理,泥砾少见

沉积层序“泥包砂”的正旋回沉积“砂包泥”的正旋回沉积

平面形态弯曲状,条带状直线稍弯曲的带状

废弃河道,一般形成牛轭湖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牛轭湖

2试比较边滩与心滩的沉积特征。

10分

答:

边滩的沉积特征如下:

①岩石类型:

以砂岩为主,成分复杂,成熟度低,常为长石、岩屑砂岩等。

②粒度特征:

变化大,主要为跳跃总体,次为悬浮总体,分选中等,具正韵律。

③层理构造:

特别发育,多种多样,一般由下至上,由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小型交错层理→水平层理。

④砂体形态:

常呈板状,宽度几十米~几十公里。

⑤垂向层序:

下部为滞流沉积,上部为堤岸沉积。

心滩的沉积特征:

以砂岩为主,其成分比边滩更复杂,成熟度更低。

变化范围大,比边滩更粗,具正韵律。

以大型板、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底部常具冲刷面。

④垂向层序:

下部为滞流沉积,上部一般缺少堤岸和泛滥盆地沉积。

⑤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牛轭湖。

3试比较粗、细边滩的沉积特征。

粗、细边滩的沉积特点见下表:

沉积特点细边滩粗边滩

河床稳定性高稍差

砂体几何形态多层的、砂泥比值低透镜体,砂泥比值高

沉积构造及垂向层序①平行层理、大型槽状交错层理②大型板状交错层理③平行层理④小型砂纹层理,小型槽状交错层理①大型槽状交错层理或块状层理②薄层前积交错层理,小型槽状交错层理③厚层前积交错层理④平行层理及薄层前积交错层理

粒度变化向上变细

4试比较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的沉积特征。

答:

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的沉积特征见下表:

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

岩性砂、砾为主砂、泥为主粉砂、粘土为主

沉积环境河道砂坝(心滩)为主点坝、天然堤、决口扇及泛滥盆地等泛滥盆地或冲积岛(湿地)发育

剖面岩性组合“砂包泥”的正旋回“泥包砂”的正旋回“泥包砂”的正旋回,但垂直分带不明显

沉积构造以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偶见块状、水平层理多种多样,并构成特征的组合以水平和槽状交错层理为主

粒度分布概率图三段式为主二段式为主二段式为主

C-M图以PQR段为主以QRS段为主以QRS段为主

平面形态直或稍弯曲的宽带状高弯曲的条带状网状

5试比较曲流河与辫状河的垂向层序的特点。

曲流河垂向层序的特点是:

由下向上,粒度由粗变细,层理规模由大变小,层理类型由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变为小型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水平层理,底部具冲刷面,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旋回,二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和底层沉积厚度近于相等或前者稍大于后者。

与曲流河相比,辫状河在垂向层序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河流二元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大,而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小;

第一,底层沉积的粒度粗,砂砾岩发育。

第三,由河道迁移形成的各种层理类型发育,如块状或不明显的水平层理,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单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等。

6试比较曲流河与网状河的沉积特征。

曲流河网状河

岩性砂、泥为主粉砂、粘土为主,砂砾次之

沉积环境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泛滥盆地等泛滥平原或湿地发育

剖面岩性组合“泥包砂”的正旋回沉积“泥包砂”的正旋回沉积,但垂向分带不明显

沉积构造多种多样,并构成特征组合以水平、槽状交错层理为主

粒度分布概率图以二段式为主,缺乏滚动总体以二段式为主,缺乏滚动总体

C-M图以QRS段为主以QRS段为主

平面形态弯曲状、条带状网状

从以上曲流河与网状河的沉积特征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点是:

①网状河的沉积物粒度更细,泥质沉积物所占比例更高,很少出现粗砂以上的颗粒。

②泥炭沉积较曲流河更为普遍发育。

③网状河的“二元结构”中底层沉积更少,而顶层沉积更为发育。

7试比较曲流河中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沉积的一般特征。

曲流河沉积中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沉积的一般特征见下表:

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

岩石类型细砂、粉砂、泥组成纵向上呈砂泥薄互层细砂、粉砂组成,粒度比天然堤稍粗细粉砂、粘土为主,粒度比前二者更细

沉积构造砂岩中小型波状、槽状交错层理;

泥岩中水平层理和钙质结核,干裂、虫迹等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冲蚀与充填构造常见波状、斜波状层理为主,亦有水平层理,具不对称波痕,泥岩中见干裂、雨痕

化石可见植物根可见植物碎片可见植物碎片

岩体形态沿河道两侧呈弯曲砂垅,剖面上呈楔状尖灭于河漫滩中平面上呈扇形,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尖灭于河漫滩中常沿河流方向呈板状延伸

8试比较河漫亚相中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沉积的一般特征。

曲流河中河漫亚相的三个微相的沉积特征见下表:

河漫滩河漫湖河漫沼泽

颜色红色调为主灰色调黑色

沉积构造干裂、雨痕、不对称波痕层理一般不发育,可见水平纹层,常见泥裂植物根扰动

化石偶见植物碎片可见动植物化石可见大量植物化石

岩性粉砂岩为主,粘土岩次之粘土岩为主,粉砂岩次之可见泥炭、煤层、炭质泥岩等

9试比较网状河流、辫状河流、曲流河沉积环境的主要区别。

网状河流、辫状河流、曲流河沉积环境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沉积环境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

河道的稳定性极不稳定,迅速迁移逐渐侧向迁移稳定

河道弯曲度低弯度高弯度低到中弯度

河道宽深比最大宽而浅较小最小,深而窄

坡降最大较小最小

流量变化最大较大较小

负载类型底负载为主底负载及悬移负载悬移负载为主(山区河流例外)

河道砂体类型河道砂坝(心滩)发育边滩(点砂坝)发育无河道砂坝,边滩小

废弃河道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