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445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docx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

《政治学导论》复习题

一、判断题

1、中国政治学,指的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政治学。

(×)

2、中国的入世,首先是制度入世。

(×)

3、权威和权力与公民权力和自由之间的紧张关系,奠定了宪法和宪政的思想根基。

(√)

4、共和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新古典共和主义和新自由共和主义两个阶段。

(×)

5、对于一个古典的共和主义者来说,政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追求私利。

(×)

6、司法独立又被发展成为司法审判活动的准则,其中心内容是保护国家和公民共同的权益不受侵犯。

(×)

7、首次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

8、在政治发展理论中,其观点被称之为“文明冲突论”的是哈贝马斯。

(×)

9、泰勒的政治发展理论被称之为“交往行动理论”。

(×)

10、1992年发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的学者是享廷顿。

(×)

11、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核心观点是自由民主制度战胜了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意识形态。

(√)

12、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总是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

(×)

13、享廷顿把政治发展的途径概括为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

(×)

14、1971年,产生的社会政治研究热潮,形成“罗尔斯工业”,改变行为主义革命导致的“政治理论的终结”。

这是因为罗尔斯发表了《政府论》。

(×)

15、关于政治制度的研究主要经历了行为主义、自由主义政治学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个阶段。

(×)

16、对于民主与宪法的关系则有着更多的争论,一种观点声称民主与宪法互相依赖、密不可分。

这种观点的主张者有著名宪法学家伊利、霍姆斯和卢梭。

(×)

17、在现代政治学家看来,官僚制包括国家的行政机构以及其中的非民选官员或者文官,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型:

韦伯式的官僚制、保守的权力集合体模型和负担过重的官僚制模型。

(√)

18、在今天,司法独立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司法权独立、审判独立和法官独立。

(√)

19、阿尔蒙德和维巴将政治文化分为:

地区(村民)政治文化、土著(民族)政治文化、臣属(臣民)政治文化和与者(公民)政治文化。

(×)

20、阿尔蒙德在鲍威尔合著的《比较政治学:

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认为,政治发展包括以下变量:

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结构分化、政治决策能力和贯彻能力的提高和政治机构的变革。

(×)

21、古希腊人建立了法权政治,他们创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成了政治并一直主要与政治交织在一起,这成为古希腊政治的重要特征。

(×)

22、哈贝马斯指出:

市民社会是一种独立于国家的“私人自治领域”,包括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

(√)

23、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柯亨和阿拉托建立了市民社会的三分理论。

(√)

24、“治理”是一个由国家和社会构成的权力网络的复杂互动过程,与传统的国家统治行为相比较,它实质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一种良好合作关系。

(√)

25、治理理论不但揭示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还坚持了政治责任的优先性。

它所构建的“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与市场机制操纵社会截然不同,后者是责任的公有化,而前者是责任的个人分担。

(×)

26、社会管理是我国维护政治统治、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化展的重要手段。

(√)

27、葛兰西提出一个著名公式是:

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

(√)

28、在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洛克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代表了两种对立的市民社会理论框架。

(√)

29、随着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框架逐步建立,政治学关注的中心开始从制度转移到体制上来,政治制度研究在政治学中的中心地位在20世纪50.60年代受到了来自自由主义的冲击,对政治行为和政治现实的关注替代了对国家和政治制度的研究。

(√)

30、转变后的政治研究范式的特点是:

关注理论和方法论;反对政治学研究中的道德伦理倾向;以个体决定论为基本假定;强调思想输入。

(√)

31、创立政治与政治学的是古罗马。

(×)

32、政治是一种在人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形式。

(×)

33、柏拉图把个人的正义与国家的正义,也即伦理与政治混在一起的著作是《理想国》。

(√)

34、古罗马政治的重要特征是法律与政治交织在一起。

(√)

35、把人定义为政治动物,把政治看着是人的最基本生存方式之一的是孟德斯鸠。

(×)

36、认为全球化导致了“经济力量的强大”和“政治塑造力量的削弱”的是加拿大学者查尔斯·泰勒。

(×)

37、霍布斯政治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正是激励社会思潮至少达二百年之久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精神。

(√)

38、战后政治学发展中的最重要事件是国家干涉主义的出现。

(×)

39、标志后行为主义诞生的是1969戴维·伊斯顿发表的《新的革命》。

(√)

40、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强调的是市民与社会的二元性质。

(×)

41、在近代,提出了两种对立的市民社会理论模式的学者是洛克和黑格尔。

(√)

42、在洛克之后,亚当·斯密主张的经济政策,为洛克提出的“社会先于或外在于国家”的观点注入了实质内容。

这种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

(√)

43、当代政治哲学家查尔斯·秦勒把市民社会的孟德斯鸠解释模式看成是“A流”。

(×)

44、当代政治哲学家查尔斯·秦勒把市民社会的洛克解释模式看成是“L流”。

(√)

45、认为“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的是恩格斯。

(×)

46、提出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这一著名公式的是韦伯。

(×)

47、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倡导者孙中山。

(×)

48、三分法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

49、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最好的政府是管的最多的政府。

(×)

50、中国政治学,指的是中国地域的政治学。

(×)

51、古希腊人建立了法权政治,他们创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成了政治并一直主要与政治交织在一起,这成为古希腊政治的重要特征。

(×)

52、盖伊·彼得斯在《政治科学的制度理论》中将新制度主义分为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经验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利益代表制度主义和国际制度主义。

(√)

53、治理理论不但揭示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还坚持了政治责任的优先性。

它所构建的“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与市场机制操纵社会截然不同,后者是责任的公有化,而前者是责任的个人分担。

(×)

54、改革后的中国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

(×)

55、随着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框架逐步建立,政治学关注的中心开始从制度转移到体制上来,政治制度研究在政治学中的中心地位在20世纪50.60年代受到了来自自由主义的冲击,对政治行为和政治现实的关注替代了对国家和政治制度的研究。

(√)

56、消除政治学研究中的价值或道德因素也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一个特征。

(√)

57、古典的宪政思想所关注的是最大限度的保护社会成员彼此不受侵犯,同时将政府侵害其公民的机会降至最小程度,宪政的目标就是“避免暴政”。

(√)

58、古代政治理论家则在自然法传统的基础上把道德对权力的制约,政府对法律的服从当成不证自明的公理,并设计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衡的制度安排。

(×)

59、美国宪法之父杰弗逊认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约而达成的权力平衡中,司法权至关重要。

(×)

60、阿尔蒙德和维巴为代表的政治文化理论试图将政治文化和政治机构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开创了通过政治文化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的研究途径。

(√)

61、中国政治学,指的是政治学中国类型。

(√)

62、中国的入世,首先是思想入世。

(×)

63、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在1982、1988、1993、1998、2003进行了五次机构改革。

改革的方向是转变观念。

(×)

64、政府权威和权力与公民权力和自由之间的紧张关系,奠定了宪法和宪政的道德根基。

(√)

65、共和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古典共和主义和自由共和主义。

(√)

66、对于一个古典的共和主义者来说,政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追求民主。

(×)

67、司法独立又被发展成为司法审判活动的准则,其中心内容是保护国家和公民共同的权益不受侵犯。

(×)

68、首次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弗朗西斯·福山。

(×)

69、在政治发展理论中,其观点被称之为“文明冲突论”的是亨廷顿。

(√)

70、泰勒的政治发展理论被称之为“文明冲突论”。

(×)

71、1992年发表《历史的终结?

》一文的学者是弗朗西斯·福山。

(×)

72、亨延顿在1991年发表了影响广泛的著作是《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

二、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是:

(D)

A、政府问题B、政党问题C、市场问题D、国家政权问题

2、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B)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3、直到(A)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A、马克思主义B、自由主义C、唯物主义D、行为主义

4、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

(B)

A、伦理B、道德C、法律D、意识形态

5、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A),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A、最高的善B、最高的法律C、最高的理想D、最高的政治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A),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A、公正B、公平C、平等D、仁政

7、马克思主义运用(C),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A、实证分析B、规范分析C、经济分析D、数量分析

8、(B)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A、政府权力B、政治权力C、政党权力D、国家权力

9、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D),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A、非理性经济人B、半理性经济人C、善人D、理性经济人

10、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B)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法治”B、“人治”C、“善治”D、“法制”

11、被认为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是(A)

A、马基雅维利B、哈贝马斯C、葛兰西D、弗朗西斯·福山

12、伦理与政治不分是(A)思想的特色。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3、自秦汉到晚清,中国(D)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A、民主B、立宪式C、独裁D、中央集权

14、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A),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A、仁政B、善政C、人治D、法治

15、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B)

A、王道和霸道B、王道和霸道C、王道和善道D、霸道和善道

16、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C)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A、仁政B、善政C、“非攻”D、“法自然”

17、道家的政治学说以(D)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A、仁政B、善政C、“非攻”D、“法自然”

18、行为主义就是坚信(B)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政治学D、经济学

19、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A)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A、宪法、法律B、政治制度C、国家制度D、国民条例

20、公民权利具有(D)

A、权威性B、至高无上性C、普遍性D、神圣不可侵犯性

21、经验事实表明,(C)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A、权利B、司法权C、权力D、政府权力

22、法国启蒙思想家(A)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A、卢梭B、孟德斯鸠C、黑格尔D、托尔斯泰

23、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B)。

A、私访B、信访C、会议D、论证会

24、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B)的诉求。

A、国家利益B、公共利益C、大多数人的利益D、统治阶级利益

25、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A)。

A、公共利益B、国家利益C、大多数人的利益D、统治阶级利益

26、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是(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大会堂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南海

27、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A)的中央集权制。

A、君主专制B、个人独裁C、集体负责制D、民主加独裁

28、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B)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A、民主B、暴力C、军队D、警察

29、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A)。

A、单一制和复合制B、单一制和联邦制C、联邦制和复合制D、联邦制和邦联制

30、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C)原则。

A、中央集权B、集中C、分权D、独裁

31、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A)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A、强制性和合法性B、强制性和集权性C、集权性和合法性D、政策性和集权性

32、(A)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A、分权制衡B、中央集权C、分权与集权相结合D、独裁

33、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D)三者的关系问题。

A个人、集体、国家B、个人、集体、社会C、集体、社会、国家D、个人、社会、国家

34、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B)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A、中央集权B、国家权力至高无上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D、独裁

35、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C)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A、武装斗争B、和平演说C、选举D、政党首领游说

36、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D)所把持。

A、民主党和工党B、工党和共和党C、民主党和黑手党D、民主党和共和党

37、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B)而赢得政府权力。

A、政党职位B、政府职位C、司法职位D、军事职位

38、政党的产生是现代(A)发展的产物。

A、议会民主政治B、宪政民主政治C、总统民主政治D、集体民主政治

39、政治社团提供(B)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A、服务B、信息C、工作D、人才

40、(C)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A、一元主义B、全能主义国家C、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D、极权主义国家

41、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A)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A、军人集团B、利益集团C、商业集团D、垄断集团

42、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C)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A、政治共识与民族文化B、法律制度与民族文化C、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D、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

43、政治程序最关键的核心是(A)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A、政治合法性B、政治基础性C、政治继承性D、政治发展性

44、宽容而理性地(D)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A、说教B、斗争C、不合作D、妥协

4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B)的理解。

A、政治文化B、政治合作C、政治意识D、政治态度

46、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D)观念。

A、政治文化B、政治态度C、政治社会化D、政治正义

47、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B)的情况。

A、权力B、合法性C、基础D、人民认可

48、美国宪法之父杰弗逊认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约而达成的权力平衡中,(C)至关重要。

A、立法权B、行政权C、司法权D、法官

49、战后政治学发展中的最重要事件是(B)的发生。

A、国家干涉主义B、行为主义革命C、新自由主义D、科学主义

50、认为“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

”的是(A)。

A、黑格尔B、孟德斯鸠C、卢梭D、恩格斯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ABCD)信的道德追求。

A、仁B、义C、礼D、智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ABCD)四种美德。

A、智慧B、勇敢C、节制D、正义

3、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ABC)三大结构。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意识形态D、社会形态

4、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BCD)。

A、规范问题B、数据问题C、隐性价值问题D、价值中立问题

5、公共权力具有(AB)。

A、权威性B、至高无上性C、神圣不可侵犯性D、集权型

6、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CD)中处于优势地位。

A、权威性B、至高无上性C、社会价值D、利益分配

7、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ACD)即为国家。

A、人民资源C、土地D、主权

8、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ABC)。

A、传统型权威国家B、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C、法理型权威国家D、集权型国家

9、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ABD)

A、集权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法理型权威国家D、议行合一原则

10、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BCD)

A、学生会B、工会C、青年组织D、妇女组织

11、共和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A)和(D)两个阶段。

A、古典共和主义B、行为主义C、科学主义D、自由共和主义

12、关于政治制度的研究主要经历了(ABC)三个阶段。

A、行为主义政治学B、老制度主义政治学C、新制度主义政治学D、新自由主义政治学

13、对于民主与宪法的关系则有着更多的争论,一种观点声称民主与宪法互相依赖、密不可分。

这种观点的主张者有(BC)

A、著名宪法学家亨廷顿B、著名宪法学家伊利C、著名宪法学家霍姆斯D、著名宪法学家卢梭。

14、在现代政治学家看来,官僚制包括国家的行政机构以及其中的非民选官员或者文官,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型:

(ABC)

A、韦伯式的官僚制B、保守的权力集合体模型C、负担过重的官僚制模型D、卢梭模型。

15、在今天,司法独立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BCD)

A、法学家独立B、司法权独立C、审判独立D、法官独立

16、阿尔蒙德和维巴将政治文化分为(ACD)

A、地区(村民)政治文化B、土著(民族)政治文化C、臣属(臣民)政治文化D、与者(公民)政治文化

17、阿尔蒙德在鲍威尔合著的《比较政治学:

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认为,政治发展包括以下变量:

(ABC)

A、政治文化的世俗化B、政治结构分化C、政治决策能力和贯彻能力的提高D、政治机构的变革。

18、社会管理是我国维护(ABD)的重要手段。

A、政治统治B、促进经济增长C、文化发展D、推动社会化展

19、转变后的政治研究范式的特点是:

(ABCD)

A、关注理论和方法论B、反对政治学研究中的道德伦理倾向著C、以个体决定论为基本假定D、强调思想输入

20、宪政制度将(A)、(B)和(C)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A、选举制度B、代议制度C、权力制约D、正义

21、阿尔蒙德和维巴为代表的政治文化理论试图将(B)和(D)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开创了通过政治文化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的研究途径。

A、选举制度B、政治文化C、权力制约D、政治机构

22、克劳福德和奥斯特罗姆在《制度的语法》中把对制度的看法归纳为:

(ABC)

A、制度是一种规范B、制度是一种均衡C、制度是一种规则D、制度是一种科学

23、霍尔和泰勒在《政治科学和三个制度主义》中把新制度主义氛围:

(ABC)

A、历史制度主义B、理性选择制度主义C、社会学制度主义D、制度是一种科学

24、共和的基本原则是:

(ABCD)

A、天下为公B、国家权力C、财富共有D、人们以和平的方式参与和处理政治事务

25、一些经典作家深信民主与宪政互不相容,宪政是非民主的。

这些经典作家包括(ACD)。

A、卢梭B、孟德斯鸠C、潘恩D、杰弗逊

26、奥斯本寓意为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中提出政府再造的战略,除了文化战略外,还包括(ABCD)

A、核心战略B、后果战略C、顾客战略D、控制战略

27、科卫特和麦库宾斯提出了克服代理问题的措施包括(ABCD)

A、甄别和遴选代理人B、契约设计C、监管和告发D、制度契约

28、尼斯卡宁认为官员追求的目标是在任期内获得最大化预算,他的效用函数包括:

(ABCD)

A、薪金B、职务津贴C、公共声誉D、权力

29、帕森斯的“取向”研究涉及到目标和关系的内在化的诸方面,包括(ABC)

A、认知的取向B、情感的倾向C、评价的倾向D、实践的取向

30、政治社会化内容可分为(BCD)

A、对领袖人物的依赖B、党派形态度C、政治参与D、对政治体系的依赖

四、名词解释

政治思想:

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和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政治哲学:

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辩式的。

意识形态:

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这种观念由一系列概念、价值和符号组成,从总体上表达了对人性的看法,对人类行为的批评,对应然问题的阐释,以及对正确安排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意见。

行为主义:

所谓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古典民主主义:

是指选民拥有直接决定政治问题的权力,即强调人民的统治和权力,是资产阶级的理论依据,强调谁统治。

代表人物有洛克、卢梭、密尔等。

新自由主义:

是20世纪3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该理论批评凯恩斯主义,坚持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新自由主义是19世纪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放任主义在20世纪的新的运用。

它分为英国的伦敦学派和德国的弗赖堡学派。

社群主义:

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与个人主义相对的一种价值立场与社会思潮。

它强调政治共同体的建设,寻求社会关系连接的纽带,致力于社群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相互协调,试图遏止由自由主义过分发展所带来的个人主义消极影响。

传统制度主义:

将政治制度看成是政治的核心要素,侧重描述国家政府制度行为,分析正式的法律制度和规则,通过比较和考察国家制度结构的历史变化来解释和说明政治现象。

新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和流行的一种制度研究方法。

它将研究重点放在国家政府制度之外的非正式制度之上,认为仅仅通过研究正式的法律制度来理解政治生活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大量的非正规制度。

精英民主主义:

在精英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主学说,是对古典民主主义的一种批判。

精英民主主义将人民的权力看作是人民有机会选择决策者,而政治问题是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