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4490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A.乡村幼儿园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C.北平香山幼稚园D.蒙养院

答案与解析:

选B。

1903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它是为了满足民众变革的要求以维护封建统治,由清政府创办的。

因此,答案为B。

2.幼儿教育是对()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B.1~6岁C.3~7岁D.3~6岁

答案与解析:

3~6岁属于幼儿阶段,对这一阶段实施的教育为幼儿教育。

因此,答案为D。

3.()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A.福禄培尔B.卢梭C.蒙台梭利D.洛克

答案与解析:

选A。

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为此,他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因此答案为A。

4.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黄炎培B.蔡元培C.陶行知D.梁漱溟

答案与解析:

选C。

陶行知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等。

因此,答案为C。

5.“幼儿园”一词是()诞生的。

A.1837年B.1840年C.1842年D.1903年

答案与解析:

选B。

福禄培尔于1840年将其创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从此出现了“幼儿园”这一词。

因此,正确答案为B。

6.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A.1915年B.1923年C.1934年D.1936年

答案与解析:

选B。

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因此,答案为B。

7.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A.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后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答案与解析:

选A。

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之后,幼儿教育开始任用专门的幼儿教师,使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

因此,答案为A。

8.我国当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

答案与解析:

选D。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教育要启发儿童、

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有放开让儿童进行创造,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

因此,答案为D。

9.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答案与解析:

选C。

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

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

因此,答案为C。

10.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及()。

A.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B.幼儿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C.幼儿园为小学教育提供基础

D.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照看

答案与解析:

选A。

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

所以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

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

因此,答案为A。

1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答案与解析:

选A。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因此,答案为A。

1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

答案与解析:

选C。

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中,思维力的培养就成为其核心。

因此,答案为C。

1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

答案与解析:

选B。

幼儿智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幼儿的智力、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答案为B。

1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B.幼儿的智力C.幼儿的社会性D.幼儿的能力答案与解析:

选C。

幼儿德育的目标主要是萌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等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

、勇敢、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发展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因此,答案为C。

1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答案与解析:

选D。

对幼儿进行美育,不是为了让其进行专业性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因此,答案为D。

1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家长的教导D.社会的帮助答案与解析:

选B。

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幼儿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

因此,答案为B。

1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幼儿的潜力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答案与解析:

选D。

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考虑其身心发展规律,从其建立身心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同时还要明确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建立现实与可能之间的桥梁,将可能转化为现实。

所以,幼儿全面发展教育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前提。

因此,答案为D。

18.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入手。

A.情感B.意志C.行为D.认识

答案与解析:

选A。

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其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求幼儿德育目标从情感入手。

因此,答案为A。

19.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是()。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

答案与解析:

选C。

保教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保教结合是我国特定时间保存下来的教育原则。

因此,答案为C。

20.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B.启蒙教育C.独立性教育D.适宜性教育

答案与解析:

选B

学前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

因此,答案为B。

21.()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A.热爱幼儿B.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C.品德良好D.身体健康

答案与解析:

选B。

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因此,答案为B。

22.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

A.确保幼儿安全B.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C.促进幼儿智力发展D.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答案与解析:

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促进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因此,答案为D。

23.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注意倾听B.言语专业化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答案与解析:

选B

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包括:

教师通过微笑、点头等非语言的沟通,表达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还可以通过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用准确的言语沟通,平等地与幼儿交流。

教师不能使用专业化的言语与幼儿沟通,因为幼儿对专业化的语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理解不了。

因此,答案为B。

24.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方式是()。

A.直接“教”的方式B.间接“教”的方式

C.灌输的方式D.“填鸭式”教育

答案与解析:

选A。

直接“教”的方式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而间接“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终结,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的达到教育目的。

因此,答案为A。

25.人本位的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C.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D.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答案与解析:

选C。

承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

因此,答案为C。

26.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A.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B.教师的“教”

C.幼儿的“学”D.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

答案与解析:

选A。

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因此,答案为A。

27.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

A.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B.幼儿与家长的沟通能力

C.教师与上级领导的沟通能力D.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答案与解析:

选D。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其中,幼儿之间的沟通受到他们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帮助。

因此,答案为D。

28.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来看。

A.教学活动中B.幼儿园小范围C.课堂小范围D.学校

答案与解析:

选B。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等。

这种观点使我们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待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因此,答案为B。

29.活动性原则源自于()的“做中学”。

A.皮亚杰B.夸美纽斯C.福禄培尔D.杜威

答案与解析:

选D。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强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强调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现代教育中的活动性原则就源自他的这一思想。

因此,答案为D。

30.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

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惟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

答案与解析:

选A。

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题中所述割裂了各活动之间的联系,没有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

因此,答案为A。

31.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两大类。

A.社会环境B.精神环境C.城市环境D.局部环境

答案与解析:

选B。

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

物质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

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

精神环境也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

狭义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

因此,答案为B。

3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A.必备条件B.主要条件C.次要条件D.生活条件

答案与解析:

选A。

学前教育要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房屋设施、幼儿教育工具、场所布置等物质条件,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没有这些,学前教育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因此,答案为A。

33.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B.家长C.园长D.社会

答案与解析:

选A。

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

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因此,答案为A。

34.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原则。

A.经济性B.参与性C.开放性D.多样性

答案与解析:

选C。

幼儿园将自身环境与外界的家庭、社区等环境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园内小环境,这体现了其对外开放的特点,坚持了开放性原则。

因此,答案为C。

35.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原则。

A.开放性B.经济性C.发展适宜D.参与性

答案与解析:

选B。

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上,而不能盲目攀比,追求形式,要少花钱多办事,这体现了经济性原则,因此,答案为B。

36.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

A.指导者、引导者B.控制者

C.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D.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

答案与解析:

选D。

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是教师的职责。

环境能否按预期的计划运转,幼儿能否充分利用环境的条件,能否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还要看教师能否营造环境的气氛,有效的控制环境。

经常调整环

境,使它保持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是教师的重要作用。

所以,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答案为D。

37.在人的要素中,()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A.幼儿教师B.保育员C.同龄伙伴D.家长

答案与解析:

选A。

首先,教师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本身就是构成幼儿园环境的要素之一;其次,由于幼儿园的各种环境都是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精心创设与

控制的。

因此,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具备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幼儿园环境和质量的决定因素,进而也对幼儿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答案为A。

38.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A.目的性B.优美C.教育性D.多样性

答案与解析:

选C。

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也就是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要体现教育性。

因此,答案为C。

39.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

答案与解析:

选D。

幼儿园课程内容强调综合性,要求发挥各门课程的多种功能。

题中所述只发挥了各种课程某一方面的功能,违背了综合性教育原则。

因此,答案为D。

40.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是()。

A.保育B.保育和教育C.保护儿童D.照看孩子

答案与解析:

选B。

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做到保教结合。

这样才能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所以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因此,答案为B。

41.()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A.爷爷奶奶B.幼儿教师C.家长D.小学教师

答案与解析:

选C。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

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等。

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影响贯穿孩子的一生。

因此,答案为C。

4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

A.领导关系B.伙伴关系C.监督关系D.从属关系

答案与解析:

选B。

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

替代的优势。

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

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的配合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家长本身

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所以,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是天然的伙伴关系。

因此答案为B。

43.()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A.家长学校B.家长专栏C.家长座谈会D.家访

答案与解析:

选A。

家长学校是一种集体方式的家园联系形式,它主要是指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因此,答案为A。

44.与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目的性B.组织性C.随意性D.计划性

答案与解析:

选C。

家庭教育发生在家里,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而是家长随意进行的。

因此,答案为C。

45.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

这发挥了()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A.社区资源B.社区环境C.社区习俗D.社区文化

答案与解析:

选D。

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无形地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优秀的社区文化更是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

题目中有的幼儿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丰富了教育内容,发挥了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因此,答案为D。

46.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街道B.区C.市D.县

答案与解析:

选A。

我国主要以街道为社区教育基地。

因此,答案为A。

47.()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家访B.家长接待日C.电话联系D.开放日制度

答案与解析:

选D。

开放日制度是指让家长定期来参观或和幼儿一起活动(如运动会、生日会等),这是一种常见的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家园合作方法。

因此,答案为D。

48.我国的()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A.《幼儿园教育纲要》B.《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D.《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答案与解析:

选C。

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

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因此,答案为C。

49.制定幼儿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A.政府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C.教育机构D.家庭

答案与解析:

选B。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

所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因此,答案为B。

50.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幼儿园依据(),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A.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B.幼儿教育内容C.幼儿教学大纲D.幼儿课本

答案与解析:

选A。

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是为了使各项教育活动有序进行,有效开展,其最终目的是落实课程内容,实现幼儿教育目的,促进幼儿发展。

因此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

因此,答案为A。

51.游戏是幼儿的()。

A.自发学习B.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C.自我学习D.有目的性的学习

答案与解析:

选A。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呈现出以下特点:

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从这三个特点可以得出,游戏是幼儿自发的学习。

因此,答案为A。

52.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A.结构游戏B.表演游戏C.角色游戏D.智力游戏

答案与解析:

选C。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像,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

因此,答案为C。

53.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为前提。

A.发挥幼儿的自主性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保证游戏的目的性D.实现游戏的多样化

答案与解析:

选B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这些表明幼儿游戏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时,只有遵循这些特点,才能发挥幼儿游戏的作用。

否则,一切指导都可能是徒劳的,甚至可能成为幼儿发展的障碍。

因此,答案为B。

54.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A.有规则游戏B.表演游戏C.个人游戏D.创造性游戏

答案与解析:

选A。

有规则的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因此,答案为A。

55.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

A.反面评价B.正面评价C.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相结合D.消极评价答案与解析:

选B。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教师应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能对其进行打击。

因此,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评价时应该是正面评价,这样才能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因此,答案为B。

56.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是()的具体表现。

A.尊重儿童独立性B.保护儿童积极性C.尊重儿童人格D.尊重儿童权利答案与解析:

选C。

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是指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像、探索、表现和创造,这是对其人格给予尊重的表现。

因此,答案为C。

57.()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

A.教师的指导B.家长的影响C.同龄人的经验D.幼儿的生活经验答案与解析:

选D。

幼儿的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对其生活的反映。

因此,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游戏就显得空洞无物,也不能发挥其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因此,答案为D。

58.()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A.结构游戏B.角色游戏C.“娃娃家”D.“白雪公主”答案与解析:

选A。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因此,答案为A。

59.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A.上课B.游戏C.活动D.参观

答案与解析:

选B。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因此,答案为B。

60.幼儿园课程以()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

A.教师讲授B.幼儿自学C.幼儿的间接经验D.幼儿的直接经验答案与解析:

选D。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他们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

所以,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

因此,答案为D。

61.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C.多样性D.均衡化答案与解析:

选B。

幼小衔接工作要坚持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因为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

题中所说现象只注意到了幼儿“智”这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这就违背了“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