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4603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2新人教版

【积累运用】

(一)课内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收敛()贝壳()零()落卑()微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蝉()()敛()()恕()()微()(

禅()()剑()()怒()()徽()()

3、根据下列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写出自本课的成语或短语。

①收拢,合拢。

()

②持续嘈杂,是人厌烦。

()

③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④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4、对两篇短文理解

有误的一项是()。

A.《蝉》中写到蝉的叫声使人“很

烦”“聒聒”,后面又说“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这是前后矛盾的。

B.《蝉》这篇短文通过写蝉“17年埋在泥中”与蝉“活一个夏天”的对比,突出了蝉的生命意义。

C.《贝壳》通过写古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表现了人们对贝壳的珍视,突出了贝壳精致的特点。

D.《贝壳》一文从贝类死去而贝壳长存得到启示,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

作者想要“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

惊叹的东西”的美好愿望。

5、假如你是那只在地下埋了17年,却只能活一个夏天的蝉,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记下你的想法和做法。

6、请从课文中选择让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或词语,写下你独特的感悟。

文中的词、句:

你独特的感悟:

(二)中考链接(★★)

7、(2006年衡阳市中考题)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8、(2006年昆明市中考题)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合上书页,静静躺在床上,我不禁思绪万千。

是啊,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而宝贵

,我无法增加它的长度,但我可以努力增长它的宽度。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双桨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

,。

9、(2006常州市中考题)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用一个成语或俗语为漫画拟一个能反映作品主题的标题(不超过6字)。

(2)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选自《中国漫画》作者曹开翔)

【理解感悟】

一、语言品味

品味下面的句子的含义。

10、“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蝉》和《贝壳》,回答问题。

(甲)蝉

①今年,蝉鸣得早。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②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

声响。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曾这样问:

何必聒聒?

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③朋友说:

知道吗?

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④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⑤朋友说:

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⑥哦!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⑦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乙)贝壳

①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②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

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

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③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A、多B、多么地C啊!

 ④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⑤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⑥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12、联系上下文,在(乙)文中A、B、C三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A、        B、        C、      

13、(甲)文第⑥段加点的字“那”指什么?

                                        

                                        

14、试从内容和写法方面比较(甲)、(乙)两篇文章的异同。

                                        

                                        

15、如何看待生老病死,如何对待短暂的生命?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

请结合个人经历或联系名人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二)课外阅读:

(2006年南京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宛如英雄

  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

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

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

看着他的眼睛。

许多个午后,

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

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

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

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

每当他那木讷苍

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

,他说:

“同学们请注意!

请注意!

”(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络白发披到额前。

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①。

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

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

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

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

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

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

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

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

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

“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注:

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16、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阅读全文,概括回答。

17、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

“听我心里的音乐!

”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

(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

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18、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作用:

  

19、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

请从本文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句赏析:

  

20、“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

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

  A.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最后一课》

  B.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

《孔乙己》

21、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

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

(60字以内)  

   

三、综合探究:

22、(2006年桂林市中考题)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它旨在让搁浅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

让我们走近文化遗产,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1)我国有很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请你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古代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

(任选两题填空)(2分)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

后。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④

(2)为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热情,请你为其中一个传统节日创设一句令人动心的广告语。

(限20字以内)

节日名:

广告语:

【知识卡片】

(一)字词卡片:

1、字音:

收敛聒聒贝壳

2、字形:

宽恕收敛卑微

3、词义:

聒聒卑微 一丝不苟

(二)写作卡片:

1、学习写法:

(1)以小见大的写法:

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2)对比的写法:

如蝉在泥中埋17年和活一个夏天的对比;如贝类生命的短暂和贝壳存在时间之长的对比。

2、积累素材:

(1)名言警句

A.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列宁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C.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2)名人故事:

巴尔扎克惜时如金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的作家。

他的时间是一分一秒也不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

“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

”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

巴尔扎克醒来后,发现超过了一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的对朋友说:

“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

”他平时每天写作十六七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日三餐由仆人从

特定的窗口放进去。

1850年,51岁的他自我感觉心脏病要大发作了。

他问医生还能活多久,半年,还是六星期?

医生都用摇头来回答。

巴尔扎克着急的说:

“至少6天总可以吧?

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卷校订一下。

3、赏析片段:

那不屈的小草哟,在雨后强劲地挺立在石缝中,这点点绿意,竟让我们心生敬意。

你问我,是什么样的动力让小草挺立而不动摇?

我只给你会心一笑,因为身为父亲的我,不知如何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

现在,父亲告诉你,小草记住了自己生长的时候,它在挣扎,在奋斗,终于,挤出绿来。

父亲希望小草的精神能给你一丝启迪,那就是用你的精彩,你的活力去涂抹平淡的世界!

(2006年福州考生)

参考答案

1、liǎnkélíngbēi

2、chán蝉鸣chán禅师liǎn收敛jiàn刀剑shù宽恕nù愤怒wēi微笑huī国徽

3、①收敛②聒聒③卑微④一丝不苟

4、A并不矛盾。

5、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围绕生命主题展开即可。

6、略

7、D

8、示例:

(我要做)辛勤的耕耘者,用汗水浇灌每一株幼苗。

(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即可)

9、

(1)不设统一答案。

例:

望而却(止)步、望而生畏、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

(如果不是成语或

俗语,只要符合主题,即可。

(2)答题要点:

某些公园景点,任意提高门票价格,仿佛门前的狮子张开血盆大口,使游客望而却步。

10、“烦人的聒聒”是抑,“宽恕”是扬,此句通过作者对待蝉的鸣叫声的态度等转变,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对“好好活着”的肯定。

11、这是作者从贝类生命虽脆弱,却留下了精致而坚硬的的贝壳这一小事中得到的生命感悟,启示我们要让自己活得精彩,要为后世留下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

12、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13、不管活多久,都要好好地过活。

14、同:

内容上都试图揭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写法上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都有简洁而生动的描写。

异:

内容上《蝉》揭示了生命“要好好活着”的主题,强调了生命的价值,而《贝壳》揭示了“要活得精彩,要为后世留下有价值的东西”的主题。

写法上,《蝉》主要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并借朋友之口揭示主题;《贝壳》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来揭示主题。

《蝉》行文写到蝉为止,主题表达比较含蓄;《贝壳》联系了作者自己的人生,主题表达更为直接。

15、生命短暂,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应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16、寡言少语,平凡朴实,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意同即可)17、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

18、含义:

贝多芬的音乐能让

人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使人获取悲壮美与幸福感,使平凡的人能

够超出平常的自己,得到提升。

作用:

点明题意,揭示主旨。

(意同即可)

19、A以“骤然”写动作之快,以“抓握成拳”写力量之大,以“一络白发披到额前”写激动的外表,写出了音乐老师在聆听音乐时的激动情绪。

或:

通过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音乐老师在聆听音乐时的激动情绪。

(意同即可)

B句通过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地

描绘

了音乐老师沉浸在音乐中的情形,突出了他对学生精神的感染。

或:

以景写人,以午后的阳光映衬着老人的白发,突出他不同寻常的形象;以“向导”的比喻揭示他对学生的巨大影响。

(意同即可)

20、D

21、能在描述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对音乐的感受即可。

22、

(1)①元宵节②重阳节③春节④中秋节

(四个节日写对任意两个即可)

(2)示例:

中秋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句子通顺,紧扣节日特征,立意上能体观传统文化即可。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练习3新人教版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收敛(liǎn)   颤动(zhàn)   砂粒(shā)

B.蝉鸣(chán)卑微(bēi)把玩(bà)

C.聒聒(ɡuō)宽恕(shù)痕迹(hén)

D.不苟(ɡōu)淘洗(táo)响彻(chè)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

错别字并改正。

生活厉程 知知不休 精致漂亮 花纹回漩

短暂细小 检起贝壳 令人惊叹 仔细观查

错别字

改 正

3.选词填空。

(1)杜鹃花还没   (散落 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2)贝壳很小,却

非常坚硬和   (精巧 精致)。

(3)它为了生命   (延续 继续),必须好好活着。

4.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小思的《蝉》后,同学们都被小小的蝉的经历惊呆了,决定在班中开展以“金蝉颂”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诗歌颂蝉】请你写出一句有关“蝉”的古诗词。

答:

 

 

 

(2)【仿写赞蝉】根据语境仿写。

生命就要像雨滴一样,即使渺小,也要润物无声;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生命就要像金蝉一样,              。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孤独的舞者

蒋智润

①秋天,草地上一片寂静,萧瑟冷清。

大地上积满了落叶,枯败的叶子蜷缩着,如一张张满是皱纹的

脸疲倦地向上张望着。

阳光下,小草儿如漂洗过的白银一般,浅黄浅黄的,迎着秋风簌簌作响。

四下里静悄悄的,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的,凛冽干燥的寒风暗示着这个季节并不属于脆弱的生命。

②然而,在绝望的阴影里似乎总是潜伏着那么一丝愉悦的惊喜。

瞧去!

不远处一只小小的蝴蝶,一身洁白,半透明的翅膀正不紧不慢地拍打着,宛若一朵飞舞着的雪花,细小的身子忽上忽下回旋跳跃着。

一忽儿,轻轻地落在草叶尖上,吻一吻,旋即又飞走了。

我想,它的内心该是被某种热切的渴望敦促着吧,孜孜以求,永不懈怠。

③枯黄的草地在我眼里忽然变成一方广阔的舞台,舞台上,这只小小的蝴蝶正孤独地旋着舞演一场独角戏。

没有灯光,没有音乐,没有观众,

没有掌声,孤独的舞

者只是默默地奉献着它最美丽的舞姿,舞姿里有忧伤的美丽,舞姿里有

优雅的欢乐。

舞啊……舞啊……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

整个世界停顿下来,默默地注视着,万籁俱寂,周遭的大自然也莞尔笑了。

④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这样征服了整个世界。

夏日里,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蝴蝶,小

小的,白白的,

舞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群结队地飞过这个季节,不留下一丝痕

迹。

当花儿慢慢零落,生机勃勃的绿色也渐渐褪去,只留下孤零零的大地,光秃秃地裸露着,生命俱凋亡,仿佛干涸的生命之滩。

夏日,兴旺茂盛的夏日,一天天远去了。

这时,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孤独的舞者悄然而至,开始享受它那姗姗来迟的短暂的生命。

尽管,留给这个“不可理喻”的小生命的,并没有多少舒适与安慰,在这静默的季节里,它仍是这广漠舞台上唯一的主角。

不知这小东西是否明白“美好东西的获得往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代价的确是巨大的,秋天来临,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一天天加剧,这一天天加剧的寒冷会无情地吞噬蝴蝶的生命。

然而,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其价值。

⑤不要怕在人生的舞台上做一个孤独的舞者!

有多少人,在各自的生活中始终

扮演着平庸卑微的角色,却从来没有拥有过自己的人生舞台?

又有多少人,随波逐流,将自己独特的个性淹没在茫茫人海?

舞步回旋,陌陌前路,何处蔷薇?

而在世间的某个角落,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正默默地等待着属于她的那只蝴蝶。

有一天,他们相遇,娇嫩的花骨朵儿便张开她的怀抱热情地迎接那久久等待的客人旋着舞步缓缓而来。

(选自《读者》)

5.从全文看,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6.仔细阅读②③段,从外形、心态、行动三个方面说说这只蝴蝶的特点。

答:

 

 

 

7.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用“忧伤”修饰“美丽”是否恰当?

为什么?

答:

 

 

 

8.结合文中“孤独的舞者”的特点,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答:

 

 

 

三、写作练笔

9.【写法借鉴】《蝉》一文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先写对蝉鸣的“烦”,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对蝉鸣的不“烦”。

当了解蝉的生命历程后,作者对蝉的感情陡然

发生变化。

在变化中表达感情,在对比中渲染感情,使感情更加浓烈,使

文章更加感人。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种小动物。

(8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A项中“颤”应读chàn;B

项中“把”应读bǎ;D项中“苟”应读ɡǒu。

2.答案:

错别字

改 正

3.答案:

(1)零落 

(2)精致 (3)延续

4.

(1)答案(示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2)答案:

即使短暂,也要放声歌唱

5.【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理解。

本文的景物描写分别在第①③④段中,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一种寂静,萧瑟冷清的气氛,为蝴蝶的出场做铺垫。

第③段中“枯黄的草地”,第④段描写夏日里的景物,都渲染一种冷清的氛围,衬托蝴蝶的坚强等品格。

答案:

①渲染寂静、冷清的气氛。

②衬托出蝴蝶舞姿的优雅、绰约和“孤独的舞者”的坚强。

6.【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信息的提取。

读②③段,紧扣题干要求,寻找描写这只蝴蝶外形、心态、行动三个方面的语句总结作答。

案:

①洁白、美丽、可爱等(外形);②内心有热切的渴望,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心态);③孤独地舞动着(行动)。

7.【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

析画线句子“舞姿里有忧伤的美丽”,联系上下文来看,“孤独的舞者”的舞姿是最美丽的。

“忧伤”是因为“没有灯光,没有音乐,没有观众,没有掌声

”。

所以,用“忧伤”修饰“美丽”是恰当的。

答案:

恰当

为“美丽”指“孤独的舞者”轻盈、优雅的舞姿;“忧伤

”指“孤独的舞者”旋舞过程中的孤独,无人欣赏与喝彩。

(或:

恰当。

因为文中说“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联系“孤独的舞者”内心有热切的渴望,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的特点,从作者对“孤独的舞者”的赞美和激励人们学习这种精神的角度回答。

答案:

通过对“孤独的舞者”的赞美,提醒、启迪、鼓舞、激励人们只要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就能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

9.答案(示例):

小时候我被蜜蜂蜇过几次,因此对它非常讨厌,甚至认为蜜蜂是一种邪恶的小动物。

后来看到蜜蜂在春天勤劳地采蜜,尝到了蜂蜜时,我又感到蜜蜂是多么勤劳、无私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