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498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docx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

 杀虫剂对害虫的作用方式主要有触杀、胃毒、熏蒸和内吸等几种,其中内吸性杀虫剂是首先被植株吸收、传导到害虫危害部位,然后通过害虫的取食来毒杀害虫的。

因此内吸性杀虫剂与其他类型杀虫剂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对内吸性杀虫剂的特点、主要品种、施药技术作以评述。

 

       一、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特点

 

       1、什么是内吸传导性杀虫剂

       农药制剂被植物的茎、叶、根和种子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扩散,或产生更毒的代谢物,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为害这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这就是农药的内吸作用。

具有内吸传导性能的杀虫剂称之为内吸传导性杀虫剂,也称作内吸杀虫剂,如乐果、吡虫啉、杀虫双等。

内吸杀虫剂的优点,主要是使用方便,喷洒不一定要求很周到,并可采用处理种子的方式使用,省时又省药。

内吸杀虫剂还可用于防治那些藏在荫蔽处为害的害虫,如在叶背面的蚜虫、红蜘蛛等。

内吸杀虫剂适用于防治刺吸植物汁液的害虫,因而当蚜虫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吸取植株汁液时,药液就随植株汁液进入害虫体内,从而杀死害虫。

从这个角度讲,内吸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也属胃毒作用。

 

       有些药剂仅能渗透到作物表皮而不能在作物体内传导,药剂从叶表面渗进叶片内能杀死叶背面的蚜虫。

因药剂不能从这片叶输送到另一片叶中去,对没有着药的这片叶子上害虫就没有效果。

药剂的这种作用叫做内渗作用。

仅具有内渗作用的药剂,不能当作内吸剂使用,施药时一定要求喷洒周到。

 

       2、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特点

       由于内吸性杀虫剂在植株体内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因此,这类杀虫剂具有与其他杀虫剂不同的特点。

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点:

 

       ⑴用途更广泛

       内吸性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作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又可进行叶面喷洒。

叶面喷洒时不像触杀性杀虫剂那样对均匀度要求过严,一般情况下只要喷洒到位,便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⑵有较强的选择性

       多数内吸性杀虫剂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有效。

喷洒在植物表面后,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到体内;用作种子处理或灌根、涂茎、土壤处理时,传导量大,药效持久,对保护天敌和益虫非常有利。

 

       ⑶能有效杀灭隐藏害虫

       某些害虫能钻到叶表皮内,或卷叶、钻蛀等,内吸性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不受这些隐藏方式的影响,能将隐藏的害虫有效地杀死。

 

       ⑷不受降水的影响

      如施药后不久即遇大雨,触杀性杀虫剂易被雨水冲刷流失,既浪费药剂又污染环境;而内吸性杀虫剂由于容易渗透到植物体内,几乎不受雨水冲刷的影响。

 

       ⑸省工、省药

      有许多内吸杀虫剂的残效期较长,一次施用可维持一个月的杀虫效力,既省工又省药。

  

       但多数内吸性杀虫剂对人畜的毒性很大且有残毒,在使用时特别要注意。

如处理对象为食用植物,则必须考虑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和收获产品的农药残毒等问题。

不能与活菌混用。

 

       3、内吸传导实验

       我国农业昆虫专家齐兆生于1949年在英国ICI公司进修期间设计了水培蚕豆苗试验,向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八甲磷,在豆苗叶片上接种豆蚜,豆苗根部与茎叶部分完全隔离开以排除触杀与熏蒸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豆蚜的死亡率与向水中添加八甲磷的浓度成正相关性,首先发现了有机农药某些品种具有内吸作用。

 

       束兆林等对吡虫啉(灭虫精)的内吸活性进行了生物测定。

试验设置水稻根部施药、茎部涂药、叶面喷药和空白对照共4个处理,各处理重复5次。

 

       ⑴水稻根部施药:

将盆钵水稻根部泥土用自来水冲掉,用竹杆将秧苗固定于盆钵中央,用物体将秧苗垫起,使根系散开在物体周围,稻茎与根系处用薄膜隔开,用移液管吸取50mg/L的吡虫啉10mL加人盆钵中。

 

       ⑵稻茎涂药:

在水面上茎部,用50mg/L的吡虫啉药液涂2cm宽的圆带,待药液干后,用固体石蜡溶化后封包药带,防止药剂直接接触虫体,在药带上方进行接虫。

 

       ⑶叶面喷药:

将盆钵倒干水,横置,茎部与叶片用薄膜隔开,用手动喷雾器将药液喷洒在叶面上,每盆1Oml,待药液干后再向盆内加水,在稻株茎部进行接虫。

 

      吡虫啉在稻株不同部位的内吸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水稻根系、茎杆、叶片对吡虫啉具有明显的内吸作用,通过内吸输导对白背飞虱显示生物活性。

其内吸能力及对白背飞虱的致死速度,以根部施药最强,茎部涂药次之,叶片喷药最慢。

喷药接虫后1天的校正死亡率依次为82.04%,80.77%和53.85%,但3天后,不同处理间药效差异不显著(见图1)。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被水稻根系、茎杆、叶片吸收并向其它部位传导,以根系内吸作用速度最快,致使在茎部取食的白背飞虱若虫中毒死亡。

茎部涂药可以直接为茎表皮组织吸收,并向上向下传导,但其内吸传导速度低于根系吸收。

叶面喷药,药剂也可经叶面吸收并向下传导,但药效比较缓慢。

 

       4、农药内吸传导性的科学利用

       内吸作用通过叶部吸收、茎秆吸收和根部吸收等多种途径,所以内吸药剂施药方式多样化。

茎秆部吸收一般采取涂茎和茎秆包扎等施药方法,根部吸收则通过土壤药剂处理、根区施药以及灌根等施药方法,叶部的内吸作用则主要通过叶片施药方法。

目前发现的内吸杀虫剂,大多数是以向植株上部传导为主,称为“向顶性传导作用”。

叶片处理的内吸杀虫剂很少向下传导,喷洒在植物叶片上的内吸杀虫剂,如果分布不均匀,往往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杀虫效果。

所以,并不是内吸药剂就可以随意喷药,也应注意施药质量。

 

       内吸杀虫剂也可以被种子吸收。

如通过浸种方法,药剂分布在种皮和子叶,可以防治害虫为害;种子发芽后,某些内吸药剂(如克百威)可以转运到幼苗中,保护幼苗免受虫害。

 

       内吸杀虫剂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一定要根据作物、天气等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利用农药的内吸作用方式使用农药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理活动特性决定农药使用时间。

植物在一天中呼吸作用有差异,在日出前后呼吸作用最强,因此,在日出前后处理植物,更容易发挥其内吸作用,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二、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种类和主要品种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品种中,属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的以及烟碱类的品种较多。

有机氯类杀虫剂中除林丹有微弱的内吸作用外,其他品种几乎没有内吸作用;而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都没有内吸作用。

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多数品种毒性高,有不少品种因为毒性太高、或残留时间太长而被禁止使用,如内吸磷等。

去年年底淘汰的五个有机磷类高毒品种中有甲胺磷、久效磷、磷胺三个品种是内吸性杀虫剂。

当然,在近几年推广应用的几个低毒杀虫剂品种中,吡虫啉、氟虫腈等也是内吸性杀虫剂。

常见的内吸性杀虫剂品种列举如下。

 

        1.有机氮类杀虫剂

       ⑴杀虫双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杀虫双属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

杀虫双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根等吸收和传导。

_{.KD#W

        ②主要制剂

       18%水剂、45%可溶性粉剂、3.6%大颗粒剂等。

       ③防治对象

        水稻螟虫、纵卷叶螟、稻苞虫、蓟马、叶蝉、飞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菜螟虫;玉米粘虫、苹果蚜虫、梨星毛虫、柑桔潜叶蛾、达摩凤蝶等。

 

       ⑵杀虫单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杀虫单是杀虫双的相近品种,杀虫双是双钠盐,杀虫单是单钠盐。

杀虫单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为沙蚕素或二氢沙蚕毒素。

该药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该药主要用于防治甘蔗、水稻等作物上的害虫。

       ②主要制剂

       90%可溶性粉剂、50%泡腾粒剂以及与其他农药复配的可湿性粉剂等。

       ③防治对象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菜青虫、甘蔗螟、玉米螟等。

 

       ⑶杀虫安和杀虫单铵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属有机氮类仿生性沙蚕毒系杀虫剂,杀虫安为双铵盐,杀虫单铵为单铵盐。

杀虫安与杀虫双同类,前者为铵盐,后者为钠盐。

对害虫有胃毒、触杀、内吸传导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药剂进入昆虫体内后转化为沙蚕毒,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导作用,使昆虫麻痹、瘫痪、拒食死亡。

防治水稻害虫药效显著,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

 

       ②主要制剂 

       18%杀虫安水剂、50%杀虫安可溶性粉剂以及与其他农药复配的可湿性粉剂。

       ③防治对象

       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钻心虫、菜青虫、棉蚜、小菜蛾幼虫、红蜘蛛、大螟幼虫。

 

       ⑷杀螟丹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沙蚕毒素的一种衍生物,广谱,可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和线虫。

对捕食性螨类影响小。

其毒理机制为阻滞神经细胞接点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递冲动作用,使昆虫麻痹。

       ②主要制剂

       50%可溶性粉剂、4%颗粒剂。

 

        ③防治对象

       杀螟丹能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和线虫,对捕食性螨类影响较小。

 

       ⑸杀虫环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内吸和熏蒸作用,且能杀卵。

对害虫的毒效较迟缓,中毒轻者有时能复活。

它在植物体中消失较快,残效期较短,收获时作物中的残留量很少。

杀虫环对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害虫效果好,可用于防治水稻、玉米、甜菜、果树、蔬菜上的多种害虫,但对蚕的毒性大。

       ②主要制剂

       50%可溶性粉剂。

       ③防治对象

        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A)、主要防治水稻螟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

(B)、茶叶小绿叶蝉、茶尺蠖。

(C)、果树害虫:

如桃蚜、苹果蚜、苹果红蜘蛛、梨星毛虫。

 

 

       ⑹杀虫磺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杀蚕毒素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内吸和熏蒸作用,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

 

        ②主要制剂

       国内尚无登记的杀虫磺制剂品种。

       ③防治对象

       主要用于防治稻螟、小菜蛾、马铃薯甲虫、葡萄缀穗蛾等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

 

       2.有机磷系列

 

       ⑴乐果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乐果是广谱、内吸性杀虫、杀螨剂。

在昆虫体内氧化成高毒性的氧乐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阻碍神经传导而致昆虫死亡。

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粉虱、潜叶性害虫及某些蚧类,螨类。

       ②主要制剂

       40%乳油、1.5%粉剂。

       ③防治对象

       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粉虱、潜叶性害虫及某些蚧类,螨类水生生物

 

      ⑵氧乐果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高效、广谱性杀虫剂、杀螨剂,对害虫击倒力快。

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一定的胃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胆碱酯酶。

氧乐果对抗性蚜虫有很强的毒效,对飞虱、叶蝉、介壳虫及其它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人低温下仍能保持较强的毒性,特别适于防治越冬的蚜虫、螨类、木虱和蚧类等。

       ②主要制剂

       40%乳油。

       ③防治对象

       氧乐果对抗性蚜虫有很强的防效、对飞虱、叶蝉、介壳虫及其他刺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好防效。

在低温下仍能保持杀虫活性,特别适合于防治越冬的蚜虫、螨类、木虱和蚧类等。

 

       ⑶嘧啶磷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理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它对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亦可拌种防治多种作物的地下害虫。

       ②主要制剂

       25%乳油。

       ③防治对象

       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柑橘矢尖蚧

 

       ⑷甲基嘧啶磷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理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它对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亦可拌种防治多种作物的地下害虫。

       ②主要制剂

       50%乳油。

       ③防治对象

       对于储粮甲虫、象鼻虫、米象、锯谷盗、拟锯谷盗、谷蠹、粉斑螟、蛾类和螨类均有良好的药效。

也可防治仓库害虫、家庭及公共卫生害虫(蚊、蝇)。

 

       ⑸二嗪磷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对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有较好的防效,亦可拌种防治多种作物的地下害虫。

触杀、胃毒、薰蒸、内吸

       ②主要制剂

       25%、50%乳油、5%、10%颗粒剂、40%水乳剂。

       ③防治对象

       二化螟、三化螟、稻螟蛉、稻蓟马、稻象甲、稻水象甲、稻杆潜蝇、稻瘿蚊、纵卷叶螟、棉铃虫、红蜘蛛

 

       ⑹硫环磷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一种内吸性高毒杀虫剂。

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具有高效、广谱、残效期长、残留量低的特点。

       ②主要制剂

       20%、30%、36%乳油。

       ③防治对象

       主要防治棉花蚜虫、红蜘蛛,大豆孢囊线虫等。

 

      ⑺甲基硫环磷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一种内吸性高毒杀虫剂。

具有高效、广谱、残效期长、残留量低的特点。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对剌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多种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②主要制剂

       35%甲基硫环磷乳油。

       ③防治对象

       可以用于棉花、大豆、花生、小麦等作物上,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甜菜象甲、尺蠖、地老虎、蝼蛄、蛴螬、黑绒金龟子等。

 

      ⑻氯唑磷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又称米乐尔、异丙三唑磷,是有机磷类杀线虫剂和杀虫剂。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干扰线虫昆虫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而导致死亡。

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

       ②主要制剂

       3%氯唑磷颗粒剂。

       ③防治对象

       主要用于防治水稻飞虱、稻瘿蚊、三化螟,甘蔗螟虫、蔗龟等。

 

       ⑼蚜灭磷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又称蚜灭多,中等毒,为内吸性杀虫、杀螨剂,药效持久。

       ②主要制剂

       40%蚜灭磷乳油。

       ③防治对象

       蓟马、飞虱、水稻黑蝽象、康氏粉蚧、螨、欧洲红螨、桃蚜、甘蓝蚜、马铃薯蚜、二斑叶螨、苹果绵蚜等。

 

       ⑽甲拌磷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又称高毒、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虫杀螨剂,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都有效,如蚜虫、飞虱、蓟马、红蜘蛛、潜叶蝇、拟步行甲、象甲、跳甲、蝼蛄、金针虫等。

对鳞翅目幼虫药效较差。

甲拌磷进入植物体后,受植物代谢的影响而转化成毒性更大的氧化物(亚砜、砜),昆虫取食后体内神经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而导致中毒,直至死亡。

由于甲拌磷及其代谢物形成的更毒的氧化物,在植物体内能保持较长的时间(约1-2个月,甚至更长),因此药效期长,但也要特别注意残留毒性问题。

       ②主要制剂

       55%乳油、3%、5%颗粒剂,与其他农药复配的种子处理剂。

       ③防治对象

       用于棉花、甜菜萝卜等拌种或浸种。

种子经处理后,由于内吸作用,在苗期对蚜虫、螨、蓟马、介壳虫等有强毒杀作用,且残效持久。

 

      3.氨基甲酸酯系列

       ⑴灭多威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一种内吸性高毒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杀死多种害虫的卵、幼虫和成虫。

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进入虫体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昆虫神经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乙酰胆碱无法分解造成神经冲动无法控制传递,使昆虫出现惊撅、过度兴奋、麻痹与震颤而无法在作物上取食,导致最终死亡。

昆虫的卵与药剂接触后通常不能活过黑头阶段即使有孵化,也很快死亡。

 

       ②主要制剂

       40%、90%可溶性粉剂、20%乳油、24%可溶性液剂、10%可湿性粉剂。

       ③防治对象

       对蚜虫、蓟马、粘虫、甘蓝银纺夜娥、烟草卷叶虫、烟草天蛾、棉叶潜蛾、苹果蠹蛾、棉蛉虫等十分有效,对水稻螟虫,飞虱以及果树害虫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⑵克百威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为广谱性高毒内吸杀虫、杀线虫剂。

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与胆碱酯酶的结合不可逆,因而毒性高。

该药被植物根系吸收,输送到各器官,以叶部积累较多。

稻田水面撒药,残效期较短,施于土壤中残效较长,在棉花和甘蔗田残效40天。

      ②主要制剂

       3%颗粒剂、350克/升悬浮种衣剂以及与其他农药复配的多种种子处理剂。

       ③防治对象

       稻纵卷叶虫、水稻象甲、稻叶蝉、稻飞虱、粘虫、棉铃虫、蚜虫、螨虫及线虫等

 

       ⑶丙硫克百威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一种具有广谱、内吸作用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适用于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甘蔗、棉花、蔬菜、果树等作物防治多种害虫。

       ②主要制剂

       国内尚未登记丙硫克百威制剂。

       ③防治对象

       用于防治飞虱、叶蝉、玉米螟、金刚钻、蚜虫、介壳虫、黏虫、蔗螟、黑色蔗龟、蝗虫等多种害虫。

 

       ⑷丁硫克百威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用,其杀虫机制是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使昆虫的肌肉及腺体持续兴奋,而导致昆虫死亡。

该药具内吸性,对昆虫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柑桔、水稻、蔬菜上的多种害虫。

       ②主要制剂

       5%颗粒剂、20%乳油、20%水乳剂、35%种子处理剂。

       ③防治对象

       防治蚜虫、螨、金针虫、甜菜隐食甲、甜菜跳甲、马铃薯甲虫、果树卷叶蛾、苹瘿蚊、苹果蠹蛾、茶微叶蝉、梨小食心虫和介壳虫等

 

       ⑸速灭威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击倒力强,持效期短,一般只有3-4天,对稻飞虱、稻叶蝉和稻蓟马,以及茶小绿叶蝉等有特效。

对稻田蚂蟥有良好杀伤作用。

       ②主要制剂

 

       20%乳油、25%可湿性粉剂。

       ③防治对象

       主要用于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蓟马、稻田蚂蟥、茶小绿叶蝉等。

 

       ⑹涕灭威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又称铁灭克,是抑制昆虫胆碱酯酶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能被植物根系吸收,传导到植物地上部各组织器官。

可防治蚜虫、螨类、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和食叶性害虫,对作物各个生长期的线虫有良好防治效果,同时可防治昆虫为媒介传播的多种病害。

涕灭威速效性好,一般在施药后数小时即能发挥作用,药效可持续6-8周。

撒药量过多或集中撒布在种子及根部附近时,易出现药害。

涕灭威在土壤中易被代谢和水解,但在黑暗条件下难于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易被分解,在有机质中半衰期为55天,在无机质中为17天。

  

       ②主要制剂

       5%、15%颗粒剂。

 

       ③防治对象

       棉蚜、棉盲蝽象、棉叶蜂、棉红蜘蛛、棉铃象甲、粉虱、蓟马、线虫等害虫。

 

       ⑺噁虫威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在植物体内有一定的内吸作用。

本品杀虫谱广,可通过叶面喷雾控制缨翅目和其它害虫的为害,也可以做为种子处理剂和颗粒剂控制土壤害虫的为害。

       ②主要制剂

       在我国登记的80%快康可湿性粉剂用于卫生害虫的防治。

       ③防治对象

       用作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亦可用于防治蟑螂、蟋蟀、蚂蚁、臭虫等卫生害虫。

 

       ⑻唑蚜威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具有较强的内吸性和双向传导作用,可防治多种作物蚜虫。

持效期可达5~10天。

在推荐剂量下未见药害。

对天敌较安全。

       ②主要制剂

       25%乳油。

       ③防治对象

       适用于防治各种蚜虫。

 

       4.其他类

       ⑴吡虫啉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性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

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

       ②主要制剂

       10%可湿性粉剂、70%水分散粒剂、5%乳油、20%可溶性液剂、15%泡腾片、25%、48%悬浮剂等。

       ③防治对象

       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也用于防治果树害虫如绣线菊蚜、苹果瘤蚜、桃蚜、梨木虱、卷叶蛾、粉虱、斑潜蝇等害虫。

   

 

       ⑵噻虫嗪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该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

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

对害虫具有胃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