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078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学士学位论文文档格式.docx

3.3模数转换模块(ADC0804)6

3.3.1ADC0804基本原理6

3.3.2ADC0804的规格及引脚图7

3.4复位电路8

3.5电源电路部分9

3.6主控电路系统图10

四.系统软件设计10

4.1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11

4.2串口通信电路部分11

4.2.1串口通信工作原理11

4.3串口通信开发平台12

4.4系统调试13

五.收获与展望14

六.谢词............................................14

参考文献:

14

附录一:

程序15

附录二:

PCB图19

附录三:

元器件清单20

基于单片机的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

冯双喜指导教师:

邝雄

(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海口,571158)

摘要:

传感器测得振动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转换(ADC0804)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再将数字信号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同时将数字信号通过串口在电脑上显示测得振动的波形,并用发光二极管闪烁显示波形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传感器;

电脑显示波形;

单片机

DesignandManufactureofvibroscopeBasedonSCM

Author:

FengShuangXiTutor:

KuangXiong

(CollegeofPhysicsandElectronicEngineering,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Abstract:

sensorsthatthevibrationoftheanalogsignalaftermodulusconversion(ADC0804)moduleconvertedintodigitalsignalsintoasingle-chipmicrocomputer,SCManddigitalsignalwithadigitaltubewillbeshown;

Andatthesametime,todigitalsignalthroughaserialportonthecomputerinthevibrationofthewaveformdisplay,andtheflashinglightemittingdiodeshowsthechangeofthewaveform.

Keywords:

sensors;

Computerdisplaywaveform;

Single-chipmicrocomputer

前言

当今社会上,有越来越多振动现象产生,这些振动现象究竟哪些对人是有利的哪些对人是有害的呢!

为了研究这些振动现象我用单片机进行了振动观测仪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要求

1.1任务:

观测振动的波形,通过振动的波形观测和分析波形的变化趋势和振动强度,同时将数据进行保存,便于以后的分析和对比观测。

1.2参数:

主要包含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振幅主要反映的是波动的强度,频率

主要是反映振动的速率。

二.设计思想

2.1设计思路

本电路分三条显示测得的波形,一是测得的波形用发光二极管的闪烁显示波形的变化,二是测得的波形变化通过数码管显示波形的变化情况,三是将测得的波形通过串口接入电脑上在电脑上显示测得的波形图。

2.2系统原理

本系统是用STC89C52单片机来控制的模块化的设计,通过传感器模块SC0073采集测得的波形振动数据的模拟量经过ADC0804模数转换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将数字量送入单片机,在单片机的控制下通过发光二极管、数码管、电脑同时通过不同的形式显示测得的振动波形。

2.3系统方案论证

方案一:

本系统是利用STC89C52为控制核心的波形振动观测仪,通过采用HKG-07A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脉搏跳动引起指尖内微血容积发生的变化,预处理时间长,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导致稳定性差。

方案二:

本系统是利用STC89C52为控制核心的波形振动观测仪,通过采用SC0073动态微压传感器检测振动的幅度,该传感器对具有灵敏度高,抗过载及冲击波能力强,抗干扰性好、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控制、交通、安全防卫等领域。

所以采用方案二。

2.4系统方案设计

本系统振动观测仪是一种新型的自动观测振动现象的产生,并用数码管显示振动的幅度。

系统总体构成包括SC0073传感器模块、AD转换模块、复位电路、电源电路、显示模块等五大模块。

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框图

三.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3.1STC89C52单片机的功能介绍

3.1.1STC89C52引脚封装

STC89C52引脚功能介绍(其引脚图如图2所示):

图252单片机引脚图

Vcc(40):

电源电压GND(20):

接地

P0口(32-39):

P0口是一个8位双向I/O接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

P1口(1-8):

P1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时,此时可作输入口。

作为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

P2口(21-28):

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2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时,此时可作输入口。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DPTR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

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P3口(10-17):

P3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3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3写“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此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

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如表2所示:

表2P3口的第二功能

端口引脚

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P3.4

T0(定时/计数器0)

P3.5

T1(定时/计数器1)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通道)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通道)

RESET(9):

复位信号输入端。

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ALE/PROG(30):

地址锁存有效信号输出端。

当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一般情况下,ALE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输出固定的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要注意的是:

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PSEN(29):

程序存储允许输出端。

是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STC89C52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周期两次PSEN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将跳过两次PSEN信号。

EA/VPP(31):

外部访问允许。

欲使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EA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需注意的是:

如果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EA端状态。

如EA端为高电平(接Vcc端),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

Flash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的编程允许电源Vpp,当然这必须是该器件是使用12V编程电压Vpp。

XTAL1(19):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XTAL2(18):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通过XTAL1、XTAL2外接晶振后,即可构成自激振荡器,驱动内部时钟发生器向主机提供时钟信号。

3.1.2STC89C52主要性能参数

1.具有8k字节可擦写FlashROM

2.1000次擦写周期

3.全静态操作:

0Hz—24MHz

4.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5.256字节片内RAM

6.32个可编程I/O口线

7.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8.6个中断源

9.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方式

10.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3.2微压传感器SC0073模块工作原理

传感器(SC0073)通过力敏元件采集波形振动的模拟量通过输出端接入模数转换芯片(ADC0804)进行转换,其输出端要通过一个10K的上拉电阻接到高电平上,另一端接地。

图4SC0073模块工作原理图

3.2.1SC0073模块性能指标

压力范围:

≤1Kpa

灵敏度:

≥0.2mv/pa

非线性度:

≤1%F.S

频率响应:

1—1000HZ

标准工作电压:

3V(DC)

扩充工作电压:

1.5-6V(DC)

标准负载电阻:

10K

扩充电阻:

5K-20K

3.3模数转换模块(ADC0804)

3.3.1ADC0804基本原理

ADC0804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器即模拟/数字转换器),信号输入端可以是转换器的输出或传感器。

3.3.2ADC0804的规格及引脚图

图5ADC0804引脚图

时钟信号输入端。

:

内部时钟发生器的外接电阻端,振荡无条件(R,C)频率范围100KHZ—1460KHZ,与

端配合可由芯片自身产生时钟脉冲,其振荡频率是1/(1.1RC)。

片选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一旦

有效,表明A/D转换器被选中,可启动工作。

A/D转换结束信号,低电平表示本次转换已完成。

外部读取转换转换后的结果控制信号的输出端。

为L0时,转换后的数据才会输出,当

为HI时,DB0-DB7处于高阻抗状态。

启动转换器的控制输入端,既是ADC的转换开始(

=0时),当

由HI变为L0时,转换器被清除;

回到HI时,开始转换。

DB0-DB7:

具有三态特性的8位数字信号输出端。

VIN(+)VIN(-):

差动模拟电压输入端,输入单端正电压时,VIN(-)应接地;

当为差动输入时,直接加入VIN(+)与VIN(-)。

AGND模拟信号接地端。

DGND数字信号接地端。

VREF:

参考电压输入端,决定量化单位。

VCC:

电源电压5V或电路参考电压输入端。

表3ADC0804转换功能

十六进制

二进制

与满刻度的比率

相对电压值VREF=2.560伏

高四位字节

低四位字节

高四位电压

低四位电压

F

1111

15/16

15/256

4.800

0.300

E

1110

14/16

14/256

4.480

0.280

D

1101

13/16

13/256

4.160

0.260

C

1100

12/16

12/256

3.840

0.240.

B

1011

11/16

11/256

3.520

0.220.

A

1010

10/16

10/256

3.200

0.200

9

1001

9/16

9/256

2.880

0.180

8

1000

8/16

8/256

2.560

0.160

7

0111

7/16

7/256

2.240

0.140.

6

0110

6/16

6/256

1.920

0.120.

5

0101

5/16

5/256

1.600

0.100

4

0100

4/16

4/256

1.280

0.080

3

0011

3/16

3/256

0.960

0.060

2

0010

2/16

2/256

0.640

0.040.

1

0001

1/16

1/256

0.320

0.020.

0000

3.4复位电路

该系统采用外部复位电路采用按键手动复位[]

MCS-52单片机的上电加按键手动复位电路如下图7所示。

当复位按键按下后,复位端通过

的小电阻与+5v电源接通,电容迅速放电,使RST引脚为高电平;

当复位按键弹起后,+5V电源通过大电阻

电阻对

电容重新充电,RST引脚端出现复位正脉冲。

其持续时间取决于RC电路的时间常数。

图6上电自动复位电路图7按键手动复位电路

3.5电源电路部分

稳压电源LM7805[]

LM7805是三端正电源稳压电路,它的封装形式为To-220.它有一系列固定的电压输出,应用非常广泛。

每种类型由于内部电流的限制,以及过热保护,使它基本上不会损坏。

如果能够提供足够的散热片,它们就能够提供大于1.5A的输出电流。

虽然是按照固定电压值来设计的。

但是当接入适当的外部器件后,就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电压和电流。

如下图8所示,

为滤波电容,

可以稳压在5V,可以给单片机提供稳定的电源。

图85V直流稳压电源

3.6主控电路系统图

本系统是用微压传感器(SC0073)模块采集波形振动的数据通过模数转换芯片(ADC0804)进行转换,转换后的数据送入单片机的P2口,在经过单片机的P3口控制发光二极管通过串口在电脑上显示测得的波形,数码管显示测得波形的幅度。

根据系统要求及各模块所实现功能,设计出主控电路系统如图3所示:

图3主控电路图

四.系统软件设计

4.1软件设计流程图

4.2串口通信电路部分

4.2.1串口通信工作原理

MAX232是把TTL电平从0V和5V转换到3V~15V或-3V~-15V之间。

原理图如下图9所示,首先TTL电平TXD发送数据时,若发送低电平0,这时

导通,PCRXD由空闲时的低电平变高电平(如PC用中断接收的话会产生中断),满足条件。

发送高电平1时,TXD为高电平,

截止,由于PCRXD平时是-3V~-15V,通过

将其拉低PCRXD至-3~-15V,此时计算机接收到的就是1。

下面再反过来,PC发送信号,由单片机来接收信号。

当PCTXD为低电平-3V~-15V时,单片机RXD被

拉到5V高电平;

当PCTXD变高时,

导通,RXD被

拉到低电平,这样便实现的双向转换。

图9RS232电平与TTL电平转换电路

4.3串口通信开发平台

在系统开发过中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控制,因此基于VisualBasic6.0设计了一套振动波形观测平台。

VB包含了许多基于不同功能的控件,其中就包括串口通信控件,控件中包含基于串口通信的方法和事件类型。

在平台软件设计中初始化串口是其中重要部分,串口的初始化包含串口号选择、接收缓冲区大小、接收数据类型、串口状态和是否清空缓冲区等等,

如下是上位机串口初始化函数:

PrivateSubForm_Load()

DimiAsInteger,jAsInteger

kk=0

liu=0

rliu=0

Callinit

MSComm1.Settings="

9600,N,8,1"

MSComm1.CommPort=3'

设定串口,为1为comm1

MSComm1.InBufferSize=8

MSComm1.OutBufferSize=2

IfMSComm1.PortOpen=TrueThenMSComm1.PortOpen=False'

关串口

MSComm1.RThreshold=4

MSComm1.SThreshold=1'

MSComm1.InputLen=0

MSComm1.InputMode=1

IfMSComm1.PortOpen=FalseThenMSComm1.PortOpen=True

MSComm1.InBufferCount=0'

清空接收缓冲区

'

Text1.Text=0

EndSub

在PC机与下位机设备通信过程中波特率设置为9600,串口号为3,缓冲区大小设置为8个字节。

当串口有数据传输到PC机时,会引发MSComm1_OnComm()事件,在事件中主要负责将数据存入缓冲区,并且将数据调整为符合显示界面要求的值。

然后根据前后值利用Line方法划线。

如下是事件触发函数:

PrivateSubMSComm1_OnComm()

DimrecAsInteger

DimnAsInteger

intInputLen=MSComm1.InBufferCount

SelectCaseMSComm1.CommEvent

CasecomEvReceive

bytInput=MSComm1.Input

Forn=0TointInputLen-1

'

Text1.Text=bytInput(n)

rec=bytInput(n)

liu=rec*19.6

Form1.Line(kk-20,rliu)-(kk,liu),RGB(255,255,255)

rliu=liu

kk=kk+20

Ifkk>

=10000Then

kk=0

Cls

EndIf

Nextn

EndSelect

4.4系统调试

调试前首先检查电路连线是否正确,再检查元器件的安装情况,检查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和虚焊现象,尤其是电源和地脚,电解电容、发光二极管、电源“+”、“-”极不要接反。

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

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包括有无元器件发热、冒烟有异味、电源是否有短路现象等;

如有出现上术象发生,应立刻断开电路电源,检查电路故障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参数进行修正。

经多次调试得到了想要达到的效果,在电脑上显示所测得的振动波形,在数码管上显示测得振动的波形的振幅。

图10系统调试图

五.收获与展望

六.谢词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写论文和制作实物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邝雄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我进行论文的修正和改进。

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

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等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1]牛昱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3]张常年.国外电子元器件.北方工业大学工学院[J].北京,2002-2,

(2):

20-23.

[4]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5]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6]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4)

程序

1.开发平台程序

DimliuAsDouble

DimrliuAsDouble

DimkkAsInteger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IfMSComm1.PortOpen=TrueThenMSComm1.PortOpen=False

End

MSComm1.CommPort=4'

IfMSComm1.PortOpen=TrueThe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