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253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docx

文献检索报告实例

 

对徐志摩追求“爱、美、自由”

三位一体完美生活的研究

 

庄严

 

目 录

 

1.课题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子,从头到脚充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徐志摩,虽然因其年仅三十五岁便遭遇空难猝逝,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年春——1931年冬),却一直是现代文坛的一个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评论热点。

从1923年初见赏析评论其诗作的文章,直到本世纪末的当前,关于这位作家的诗歌、散文、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文学史意义等多方面的话题,一直被人们热热闹闹地谈论着,而且今后还将被谈论下去。

这充分说明徐志摩的确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历史无法忘掉他,人们也无法弃置他。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专门研究徐志摩及其诗歌艺术的文章,约有七十余篇。

这足以说明徐志摩的一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财富,当然他的一生也很富有传奇性。

他所追求的“爱、美、自由”三位一体的完美式生活造就了他一生的传奇。

2.检索策略

2.1选择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名称

访问方式

检索年代

文献类型

谷歌搜索引擎

-2010

网页

超星电子图书

202.115.54.22

2003-2010

图书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2.115.54.22

2003-2010

期刊论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2003-2010

期刊论文

读秀图书搜索平台

2000-2010

图书、学位论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72.16.152.101

1999-2010

学位论文

2.2选择检索词

从课题字面选

从课题内涵选(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位词)

徐志摩

浪漫主义诗人(上位词)

三位一体

三原则之结合(同义词)

追求

追寻(近义词)

完美生活

信仰(上位词)

3.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3.1谷歌搜索引擎

3.1.1检索步骤及评价

序号

检索策略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评价(演变过程)

1

徐志摩(一般搜索)

972,000

相关性不太好,查准率较差

2

三位一体(一般搜索)

2,990,000

相关性非常差差,查准率很差

3

徐志摩and三位一体(一

般搜索)

4,350

相关性一般,查准率一般

(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连接失败,指定的网页无法显示的提示)

4

徐志摩and三位一体(高级搜索)

4,340

相关性一般,查全率一般

5

完美生活(一般搜索)

4,220,000

相关性较差,查准率较差

6

徐志摩and完美生活(一般搜索)

46,400

相关性比较好,查全率比较好

7

徐志摩and完美生活(高级搜索)

263

相关性不太好,查全率较好

从上面的收索结果来看Google收索引擎灵活性不好,经常收索出不相关的东西,可利用率是非常低的。

从上面序号4中选出1条记录。

如下:

[1]

【篇名】爱·美·自由——徐志摩之我见

【摘要】一代才子徐志摩有三大人生信仰——爱、美、自由,从他的感情生活、诗歌、散文都体现出他对这三大信仰执着的追求。

【出处】志摩诗文网2006年07月18日

从上面序号7中选出1条记录。

如下:

[2]

【篇名】徐志摩人生理想的美学追求

【摘要】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旷世逸才,作为一位新月派的著名诗人,他尊崇闻一多关于诗歌“三美”的观点。

积极地在现代白话格律诗的原野上耕耘,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清新的诗风。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是西方现代文学思潮与中国古典文学精华的结合体,弥补了新诗在对旧诗的抗争中忽视了艺术形式的完美这一缺陷。

诗人在这圆形的舞台上,用心、用情回到起始,无论是喜是悲,他那独有的“理想主义”始终是其生存的信念,伴随至终。

形成了以“爱、美、自由”为核心的单纯人生信仰,并倾其一生的热情和执着,孜孜追寻这三者合一的理想化境界。

【出处】百年孤独——王铮的BLOG2007年06月08日

3.2超星电子图书

3.2.1检索步骤及评价

序号

检索策略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评价(演变过程)

1

徐志摩(书名快速搜索)

86

相关性较好

2

三位一体(主题词快速搜索)

0

关键词限制范围太小了

3

徐志摩(书名)并且三位一体(主题词)(高级搜索)

0

关键词限制范围太小了

4

爱、美、自由(主题词快速搜索)

0

相关资源太少

5

三位一体(书名快速搜索)

11

相关性差,查准率好

6

徐志摩(书名)信仰(主题词)(高级搜索)

0

关键词限制范围太小了

3.2.2检索结果

从上面序号1中选出1条记录。

如下:

[3]

【书名】徐志摩评传

【作者】刘小波

【摘要】本书记述了徐志摩一生所经历的岁月和生活。

全书分为“春的投生”、“命运的逻辑”、“希望的埋葬”等十章内容。

【出版】重庆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pp25916.00元

3.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3.3.1检索步骤及评价

序号

检索策略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评价(演变过程)

1

徐志摩(主题一般搜索)

2687

相关性不太好,查准率不太好

2

三位一体(主题一般搜索)

7150

相关性太差,查准率差

3

徐志摩(关键词一般搜索)

2585

相关性良好,查准率较好

4

三位一体(关键词一般搜索)

2268

相关性良好,查准率较好

5

徐志摩and三位一体(关键词一般搜索)

1

相关性一般,查准率一般

6

徐志摩and三位一体(主题一般搜索)

3

相关性太差,查准率差

3.3.2检索步骤与结果

(1)从上面序号5中选出1条记录。

如下:

[4]

【篇名】 意象·音乐·诗魂——徐志摩诗歌美学意蕴探析

【作者】王俊虎

【摘要】徐志摩诗歌意象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他笔下的意象世界带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并夹杂象征主义特色。

相对闻一多而言,徐志摩在诗歌音乐美的实践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把中国新诗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从表象上看,徐志摩诗歌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在诗歌内部,又有一个单纯的线索,即对自由、美、爱三位一体人生理想的不断追求。

ThisthesismakesanexplanationofpoetXuZhimo'spoemswithhislifeandexperience.ItdiscussesthedominantaestheticsofimagoandmusicinMr.Xu'spoemswithhisabundantemotion.ItendeavorstoobtainabetteracquaintancewiththepoemsofMr.Xu.Thispaperexpressesthepoem'ssoulandgrandeurbyanalyzinghissincerepursueforaesthetics,affectionandfreedominhisworks.

【出处】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编辑部邮箱2006年05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从上面序号6中选出2条记录。

如下:

[5]

【篇名】徐志摩的理想悲剧之成因

【作者】沈庆利;王亚梅

【摘要】徐志摩在西方文化体系尤其是19世纪英国浪漫派中形成的“自由、爱、美”三位一体的人生追求,“平等、自由、不费一枪一炮”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想与挑战、惨案、贫困交加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产生了强烈冲突,酿成了他人生的悲剧。

而缺乏对中国国情的起码认识、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理解与尊重,没有把在剑桥式的西方文化体系中浸染而成的浪漫主义理想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则是他理想悲剧的原因所在。

【出处】济宁师专学报,JOURNALOFJININGTEACHERSCOLLEGE2000年05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6]

【篇名】徐志摩诗歌情感基调的魅力与局限

【作者】戴利明

【摘要】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为追求理想的人生形态,为寻找幸福的生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遗憾的是诗人没能走出思想的困境,没能实现理想就匆匆离去了。

通过徐志摩单纯信仰在其诗作中的体现,以及诗人在思想和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努力、幻灭、失败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理想只是由一种单纯信仰支撑起来的“沙滩上的一朵鲜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

徐志摩对“爱、自由、美”三位一体单纯信仰的热切追求,虽然为自己埋下了悲剧命运的种子,但却又成为其诗歌创作艺术魅力的一个因素。

【出处】国际关系学院学报,JOURNALOF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1999年01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3.4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3.4.1检索步骤及评价

序号

检索策略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评价(演变过程)

1

徐志摩(题名快速检索)

388

相关性比较好,查准率高

2

三位一体(关键词快速检索)

2161

相关差,查准率好

3

徐志摩(题名)and三位一体(任意字段)(高级查找)

1

相关性较好,差准率较好

4

徐志摩(任意字段)and三位一体(任意字段)(高级搜索)

1

相关性较好,查准率较好

3.4.2检索步骤与结果

从上面序号1中选出3条记录。

如下:

[7]

【篇名】 性灵的黄鹂啼唱灰色的人生——从诗歌创作看徐志摩的人生惆怅

【作者】 张惠苑

【文摘】 中国现代诗人的杰出代表徐志摩一生都把爱、自由、美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现实的残酷,个人情感生活的一再受挫,让这只无忧无虑的性灵黄鸸啼唱的却是灰色的人生。

本文从现实和情感两方面的关照中,分析徐志摩诗歌创作所投射的人生惆怅,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8]

【篇名】 性灵·自由·美与爱——诗人徐志摩性灵浅析

【作者】 杨国良;钟术学

【文摘】 性灵,是徐志摩文学艺术中的关键词,也是其生命的根本与灵魂之所在。

性灵对他而言,不只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则与标准,而且内化到性格深处,外化到整个人生。

“爱、自由、美“的单纯的信仰正是源于对性灵的推崇与追求.

【出处】《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第2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9]

【篇名】还原、塑造与想象——徐志摩传记扫描与展望

【作者】王永

【文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徐志摩传记成为出版界的一个热点。

据笔者在国家图书馆检索统计,徐志摩的传记(包括修订版和重印版)多达三十余部,其中名为传、评传、画传、图传等不同形式的就有近十种。

这里既有作为学术研究的经年精心之作,也有瞄准经济效益的“应时春饼”(陈从周语),更有速成的渲染传主情事的故事演义。

本文择取几部作者抱着严肃的态度,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传记,对其进行考察,梳理其研究理路,总结其研究成果,探讨其可待拓殖的学术研究空间。

【出处】《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3.5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5.1 检索步骤及评价

序号

检索策略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评价(演变过程)

1

徐志摩(主题)(一般搜索)

101

相关性不太好,查准率一般

2

徐志摩(主题)and浪漫主义诗人(主题)

16

相关性较好,差准率不太好

3.5.2 检索结果

从上面序号1中选出3条记录。

如下

[13]

【篇名】文化视阈下的徐志摩再研究

【作者中文名】肖国敏;

【导师】朱伟华;袁荻涌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学位年度】2006

【论文级别】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贵州师范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2006-09-06

【摘要】徐志摩曾留学美英,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弃美从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文学,并开始创作清新忧郁的浪漫主义诗徐志摩对美英文化相当熟稔,在东西文化之间来去自如,他丰富生经历与阅历使其能对不同的西方文化进行批判和取舍,他横贯的痕迹决定了他在比较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位置,为比较文化研究了一个颇为典型的个案。

本文把他整个的创作和人生当成一个大本来进行解读,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和高度探寻徐志摩精神取舍背价值取向和文化意蕴,破解徐志摩人生经历与文学作品背后蕴含富的文化符码。

徐志摩在康桥适情适性的生活中,在职业选择、个人感情、异国往和游历的层面上都完成了从传统转向现代、从实用转向审美、质转向精神、从务实人生转向诗化人生的真正转折。

徐志摩作品有大量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涉及面颇为广泛。

其译作虽表现出摩广阔的文化视野,但其真正热衷翻译的只是与他本身审美价值一致的浪漫主义著作,这与他对自传性作品的推崇是一致的。

徐译介了不少唯美派的文学作品,并与陆小曼一起追寻“在生活里诗”的唯美梦想、实践唯美派倡导的艺术人生,他们共同创作出的唯美主义悲剧《卞昆冈》。

徐志摩的一生是全身心追逐美的一生,他异常丰富的人生经历、凄美的爱情传奇、大量的翻译作品和文学创作,构成一个美丽而诗意的审美化人生,将自身成就为一份异常精美的“诗意文本”。

中国文坛上鲜有的诗意文本,徐志摩的整个文学创作、人生经历美结局都体现了徐志摩浓重的唯美主义情结。

【出处】贵州师范大学;2006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14]

【篇名】浪漫到古典:

徐志摩美学思想的嬗变

【作者中文名】安颖;

【导师】孙德喜;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位年度】2008

【论文级别】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扬州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2008-12-16

【摘要】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美学思想经历过一浪漫到古典的过程。

在其创作前期,他的诗文有着显著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为情感的宣泄与个性的张扬。

到了后期,徐志摩开始了皈依古典主义的嬗变历本论文主要就徐志摩的诗歌与散文创作中体现出的美学思想的嬗变,探析徐志样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根性的中国现代作家,皈依讲求“严整”、“纪律”的古典的内在及外在因素,并对其美学思想的转向作影响研究。

本论文中的“浪漫”,是指徐志摩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完全符合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心世界出发的特征,他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追求充观性的趣味、人道和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而“古典”者则是指徐早20年代后期所深深服膺的,发端于20世纪初的,白璧德、安诺德等人所倡新古典主义,除了秉承古典主义一贯主张的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学,遵循着一典主义自有的金科玉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新古典主义以实现传统为目的,统意识来对抗现代时间的断裂与现代文明的罪恶。

这一特色与徐志摩精神底色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互相契合。

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的这一特色吸引了徐志摩,了他精神层面的古典意识,将徐志摩文学创作所遵循的美学原则最终引向了古义。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徐志摩创作前期(1922—1925年)的浪漫主义特质。

即探析该徐志摩以“趣味”、“人道”和“美”为特征的美学思想,即贯穿他整个文学生浪漫特质。

同时,古典主义思想的某些因子已在其创作前期有所显现。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在徐志摩意识层面的变迁过程:

在其前期,古典主义的美学倾向被他无所不在的浪漫情怀所遮蔽,但是,在其诗文仍可见端倪;自1925年末,他在创作之中体现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古典主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契合部分,并将“健康”、“尊严”作为创作宗旨正自身的文学态度。

第三部分,主要是归纳分析徐志摩美学思想当中既富有中国传统韵味,又具有主义美学倾向的原因。

家庭出身、浪漫主义的发展趋向、新古典主义的特质以志摩自身人生、情感经历的催化,对20年代中国现实的沮丧都促使他试图以传统文化(尤以儒家为最)中的中庸、和谐之道作为其新的人生命题,在传承夫心忧天下的责任意识中对抗现实。

最后一部分,阐述徐志摩以及以徐志摩为灵魂的“新月派”在新古典主义的守传播过程当中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这种以理性、节制为主旨的创作理造了新月派独特的文学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文学主流的浪漫激进,与主义、写实主义文学一起,构筑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专利说明书全文。

[15]

【篇名】中西视野下的徐志摩爱情诗

【作者中文名】毛国宁;

【导师】王珂;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

【学位年度】2008

【论文级别】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福州师范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2008-11-01

【摘要】本文以徐志摩的爱情诗为切入点,通过对其爱情诗的解读,对它们所蕴含的中

西文化特质有一定程度的把握。

徐志摩是一弯纵横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彩虹,他的爱情诗吸取了中西文化的精华。

其爱情诗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基督情结:

爱的膜拜,受难意识,超越

死亡等;在中世纪骑士精神的熏陶下,他的爱情诗流溢出骑士的冒险精神和浪漫情

怀;西方绅士文化对他的影响在他的诗中体现为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意象的选

择上趋向于高贵典雅。

中国传统文化是他诗歌的血液,徐志摩的爱情诗体现了传统的诗美特质:

含蓄

美,在诗中就表现为表情达意的委婉曲折,给人不尽之思,从而带给欣赏者独到的

审美愉悦;在老庄虚静说的点染下,诗人在对物的静观中达到与物合一,在虚实相

生中抒发自己隐秘的情坏。

中西文化在徐志摩的爱情诗中往往是悖论性的扭结在一起,而且还呈现出了十

分和谐的面貌。

徐志摩的爱情诗将庄子的“真”与骑士的自由精神相结合;绅士的

洒脱与老庄的达观在他的爱情诗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契合。

他虽知理想的追求到头不

免碰的头破血流,但他执着的生命追求轨迹,是其爱情诗的魅力所在,在中国文坛

上散发着永恒的光彩。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专利说明书全文。

从上面序号2中选出1条记录。

如下

[16]

【篇名】论徐志摩后期诗歌创作的现代主义倾向

【作者中文名】李苗;

【导师】王泽龙;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位年度】2005

【论文级别】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华中师范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2005-07-22

【摘要】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是从浪漫主义起步的,并把浪漫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抑制创造社诗人情感表达的绝端自主的倾向,他们开始新诗范式的转换,即从新诗的自由化向新诗的规范化的转换。

而新的格律的束缚和时代的变迁以及新的文学思潮的影响,又促使大多数新月诗人探索新的艺术天地,转向现代主义诗风。

本文以徐志摩的创作道路为观照背景,围绕后期徐志摩诗歌创作的现代主义探寻展开论述。

徐志摩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他早期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性,文学被他视作世俗生活之外表现个性、实现自己的人生旨趣、完成人格塑造的过程。

理想的破灭和现实的严酷,使诗人开始转而关注现代文明冲击下人的复杂心态与生存体验。

徐志摩后期诗作多以现代人的疲惫、焦虑,对现代社会作思考性批判,把自我内心的咏叹与对人类灵魂的诘问融为一体,在对现代情绪的表现中渗透着对生命的某些深层思考。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专利说明书全文。

4.数据库的选择

本报告限定在中文检索工具,均选择了综合型的检索工具,因为所选的检索工具几乎能囊括国内的文献资料。

从上述检索工具的检索情况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查全率是最好的。

但从检索的查准率来看,“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最好的。

“谷歌搜索引擎”、“超星电子图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的检索途径较少,灵活性差,而且不能限定检索时间。

“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量较少。

此外,由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6月25日之前正在升级,无法使用全文库,暂时选用了公众网站。

[14]若凡;《徐志摩的前世今生》;东方出版社,2005.06

[15]王蕙玲;《人间四月天徐志摩的浪漫爱情故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