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29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docx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

2020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公路工程

  【案例1】

  1.背景材料:

  北京附近某高速公路,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全长199km,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面全宽22.5m,表面层为沥青混凝土。

结构为:

20cm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l8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19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及4cm厚沥青混凝土表面层,5cm厚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厚沥青混凝土底面层,施工单位施工时,在基层上喷洒了透层油,且不能即时铺筑面层,并还需开放交通。

其主要施工具体做法如下:

  

(1)清扫路基表面,并使表面干燥。

  

(2)洒布沥青。

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透入基层应有一定深度,在表面形成油膜。

  (3)遇大风或将下雨时,不喷洒透层油。

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禁止喷洒。

  (4)喷洒粘层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5)撒布适量石屑。

  (6)用轮胎压路机稳压,并控制车速。

  2.问题:

  

(1)该基层上是否必须设置透层?

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施工具体做法哪些不准确?

并改正。

  【案例2】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20km/h,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

施工企业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中做了如下工作:

  

(1)选用经试验合格的石料实行备料,严格对下承层实行清扫,并在开工前实行实验段铺筑;

  

(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站设置试验层,对沥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即时实行检验,拌合中严格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3)设置两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4)压路机采用两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两台16t胶轮压路机组成,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

  2.问题:

  

(1)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合中可能存有什么问题?

  (3)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

  (4)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案例3】

  1.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全长32.66km,施工期气候干燥,气温较低。

全路段的土质有黏质粉土、

  砂土、重黏土,但当地石灰产量很多。

路面基层采用了石灰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底基层,二

  灰碎石上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

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底基层。

为了保证石灰稳定

  土底基层的强度,施工中对压实度实行了控制,在上基层施工前,发现在K1+500~

  K6+800段发现已成型的石灰稳定底基层表面产生大量裂缝。

  2.问题:

  

(1)背景材料中全路段有三类土质,哪些土质需要改善后能够作为路基填料?

简述改

  善方法。

  

(2)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有哪些?

  (3)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

  【案例4】

  1.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全长55.28km,双向4车道,路幅宽24.5m,设计车速8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施工单

  位采用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

摊铺水泥日进度l.5km(单向),K5+700K10+700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布料网络。

  

(2)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实行备料。

  (3)确定松铺系数后,施工单位共用5d时间完成摊铺土任务。

某日摊铺土2.5km。

  (4)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

  (5)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

  (6)为保证拌合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合机实行拌合。

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合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mm。

  (7)拌合料拌合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整形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实行刮平。

  (8)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t以上的压路机实行碾压。

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

  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

  2.问题:

  

(1)本项目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准备中少了什么重要环节?

并简述这个环节主要工作。

  

(2)请指出本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存有的问题,并实行改正。

【案例5】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双向6车道,路幅宽33.5m,设计车速10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在中心站用厂

  拌设备实行集中拌合法施工,并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

其施工工艺有:

①施工放样。

②准备下承层。

③混合料拌合与运输。

④布置基准线钢丝。

⑤混合料摊铺

  与碾压。

⑥自检验收。

⑦质检。

⑧养护。

施工工艺流程按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一⑦一⑧的顺序实行。

因为路面较宽,在摊铺时,分两幅摊铺,中间设一条纵缝,纵缝采用45。

  斜接。

碾压时,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即时实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2.问题:

  

(1)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准确?

如果不准确,将其改正。

  

(2)施工过程中存有什么问题?

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的摊铺方法是什么?

  【案例6】

  1.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全长52.34km,设计车速为l00km/h,路面基层采用乳化沥青碎石基层实行施工。

该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基层的施工方法和出现的情况报告如下:

  

(1)拌合过程是在现场用人工拌制;

  

(2)施工人员在拌合混合料时的时间为80s;

  (3)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拌合均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破乳后,即实行摊铺;

  (4)混合料摊铺后,采用轻型筒式压路机实行初压两遍又用5t的轻型压路机实行复

  压两遍。

  2.问题:

  

(1)拌合过程是否可采用人工拌制?

最适宜的拌合方法是什么?

  

(2)施工单位拌合混合料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

对拌合时间有何要求?

  (3)施工单位摊铺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时间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4)混合料的碾压方法是否准确?

如不准确,应该如何碾压?

  【案例7】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20km/h,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

施工企业为公路交通大型企业专业施工队伍,设施精良。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防治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发生离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不够、平整度及接缝明显,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接缝的处理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选用经试验合格的石料实行备料,严格对下承层实行清扫,并在开工前实行试验段铺筑;

  

(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站设置试验层,对沥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即时实行检验,拌合中严格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3)根据拌合站的产量和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

  (4)设置两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5)压路机采用两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台16t胶轮压路机组成,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

  (6)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并对接缝做了严格控制。

  2.问题:

  

(1)施工准备中,控制石料除了规格和试验外,堆放应注意哪几点?

  

(2)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花白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合中可能存有什么问题?

  (4)混合料的运输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

  (6)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7)简述横接缝的处理方法。

【案例1】

  参考答案:

  

(1)必须设置透层。

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以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

  

(2)1)做法

(2)点中“在表面形成油膜”不准确。

应该是“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2)做法(6)点中“用轮胎压路机稳压”不准确。

应该是“用钢筒式压路机稳压”。

  【案例2】

  参考答案:

  

(1)试验段铺筑的主要目的有两类。

一是为控制指标确定相关数据,如:

松铺系数、机械配备、压实遍数、人员组织、施工工艺等;二是检验相关技术指标,如:

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压实度等。

  

(2)出厂时混合料出现白花料,拌合中可能存有油料偏少;拌合时间偏短;矿粉量过多等。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压实度是一重要控制指标,温度低是造成压实度不足的原因之一,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是保证沥青路面压实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4)碾压实行中压路机要运行均匀,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也不能随意改变碾压速度;不允许在新铺筑路面上停机加油、加水。

  【案例3】

  参考答案:

  

(1)砂土、重黏土需改善。

  砂土主要是塑性指数过低,能够增大石灰用量来实行改善;重黏土主要是塑性指数过高,能够分为两次加石灰实行改善,即先在重黏土内加入少许石灰实行拌合闷料使之“砂化”,2~3d后摊开,再加入剩余量的石灰实行拌合。

  

(2)准备下承层一施工放样一备料、摊铺土一洒水闷料一整平和轻压一卸置和摊铺石灰一拌合与洒水一整形一碾压一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一养护。

  (3)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主要防治措施:

  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

  2)掺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矿渣等。

  3)保证拌合遍数。

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含水量,避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4)铺筑碎石过渡层,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可有效避免裂缝。

  5)分层铺筑时,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再铺筑上一层,可有效减少新铺筑层的裂缝。

  6)设置伸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l0m设一道缩缝。

  【案例4】

  参考答案:

  

(1)本项目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准备中少了非常重要的二个环节,即下承层的检查。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前,必须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横坡度、平面尺寸。

若下承层是土基,必须用l2~15t压路机实行碾压检查,如有表面松散、弹簧等问题必须实行处理。

  

(2)该项目水泥稳定土基层具体施工过程中存有下列问题。

  1)第(3)点中摊铺土的进度与摊铺水泥的进度不符合,进度太快。

按背景材料相关要求摊铺土每天应为l.5km(单向)为宜,这样保持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完成。

  2)第(6)点稳定土拌合机械的拌合深度有问题,拌合深度应达到稳定层底并宜侵人下承层5~l0mm,以利上下层粘结。

  3)第(7)点平地机全路段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刮平不对,直线段应这样施工,但在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实行刮平。

  4)第(8)点超高的平曲线段的碾压不对,应该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案例5】

  参考答案:

  

(1)不准确。

应该是按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⑤一⑦一⑧一⑥的顺序实行施工。

  

(2)纵缝严禁斜接,纵缝必须垂直相接。

路幅较宽一台摊铺机不够宽时,为了避免形成纵缝,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5~l0m,同步梯队向前摊铺,并同时碾压。

  【案例6】

  参考答案:

  

(1)在条件限制时能够在现场用人工拌制。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最适宜采用拌合机拌合。

  

(2)施工人员拌合混合料的时间不符合规定。

混合料的拌合时间应保证乳液与集料拌合均匀,机械拌合不宜超过30s,人工拌合不宜超过60s。

  (3)不合理。

因为为了保证混合料具有充分的施工和易性,混合料的拌合、运输和摊铺应在乳液破乳前结束。

  (4)混合料的碾压方法不准确。

准确方法:

混合料摊铺后,先采用6t左右的轻型压路机初压,宜碾压1~2遍,使混合料初步稳定,再用轮胎压路机或轻型筒式压路机碾压l~2遍。

初压时应匀速进退,不得在碾压路段上紧急制动或快速启动。

当乳化沥青开始破乳,混合料由褐色转变成黑色时,用l2~15t轮胎压路机或l0~12t钢筒式压路机复压。

复压2~3遍后,立即停止,待晾晒一段时间,水分蒸发后,再补充复压至密实为止。

碾压时发现局部混合料有松散或开裂时,应立即挖除并换补新料,整平后继续碾压密实。

  【案例7】

  参考答案:

  

(1)石料应分类堆放;石料堆放场地作硬化处理;石料堆放场地四周做好排水。

  

(2)试验段铺筑的主要目的有两类。

一是为控制指标确定相关数据,如:

松铺系数、机械配备、压实遍数、人员组织、施工工艺等;二是检验相关技术指标,如:

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压实度等。

  (3)出厂时混合料出现花白料,拌合中可能存有油料偏少;拌合时间偏少;矿粉量过多等。

  (4)沥青混合料运输应注意的问题是,保持车厢干净并涂防粘薄膜剂,运输时必须覆盖棚布,以防雨和热量损失。

  (5)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压实度是一重要控制指标,温度低是造成压实度不足的原因之一,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是保证沥青路面压实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6)碾压实行中压路机要运行应均匀,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也不能随意改变碾压速度;不允许在新铺筑路面上停机加油、加水。

  (7)先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

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后继续摊铺。

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实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为l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混合料方向移动15~20cm,直到全部移到新铺层,再改为纵向碾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