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569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docx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建议书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为全面完成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1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1〕137号)的要求,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日光温室蔬菜产区由于常年连作,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造成土壤条件严重恶化,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蔬菜的产量下降、质量不高、效益不稳定,已经影响了日光温室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对于解决目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上的突出难题,提升我省日光温室栽培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蔬菜的安全有效供给,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技术内容

(一)主推技术内容

1.推广应用山东Ⅳ型、Ⅴ型等结构合理的日光温室,提高保温、透光性能,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2.推广应用日光温室栽培专用品种。

如目前生产上表现较好的黄瓜品种:

津优35、冬美、春美秀、博娜、多美优等;番茄品种:

齐大力、欧盾、好韦斯特、迪抗、宝罗塔等;茄子品种:

布利塔、黑丽人、黑金刚、亮丽王、大龙等;辣椒品种:

奥德利、黄太极、世纪红、37-74等。

3.推广应用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

根据蔬菜种类不同,选用合适穴盘,配制专用基质,选用优质适宜的嫁接砧木,改进嫁接方法和工艺,加强苗床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管理,培育适龄壮苗。

4.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通过测土配方、增施生物有机肥和硅钙肥等方法,减少化肥用量,降低面源污染,改善产品品质。

5.推广应用土壤处理技术。

采用棉隆或氰胺化钙(石灰氮)等进行土壤处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治土传病害,减轻连作障碍。

(1)棉隆处理技术。

土壤深翻30厘米,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亩铺施有机肥5000公斤、均匀撒施棉隆30公斤左右,旋耕后及时覆盖无破损农膜,封闭消毒20~30天。

揭膜后,透气7天以上方可种植。

(2)石灰氮消毒技术。

在7、8月份闲置季节,在棚内开沟,每亩铺施细碎的作物秸秆1000~2000公斤,再撒施石灰氮,起垄,灌水后用地膜覆盖,再盖严棚膜,闷棚15~20天,提温杀菌。

6.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

应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蔬菜与水稻水旱轮作等农业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防治。

在棚内距地面1~1.5米设置黄板和蓝板,分别诱杀蚜虫和蓟马,减少病害传播;在日光温室出入口,或者在日光温室四周通风口,铺设防虫网,棚内悬挂电子杀虫灯等,有效防止害虫进入危害。

(3)生物防治。

采用丽蚜小蜂天敌、武夷霉素、浏阳霉素、苦参碱等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

(4)化学防治。

使用高效安全的化学药剂,如银发利、扑海因、施家乐、阿米西达、世高、噻虫嗪等,防治日光温室蔬菜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霜霉病、白粉病、晚疫病等病害,以及白粉虱、蚜虫、蓟马、斑潜蝇等虫害。

(二)集成技术内容

1.引进筛选品种。

引进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西葫芦、西瓜、甜瓜等蔬菜新品种,通过试验和示范,筛选抗病性能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品种。

2.引进筛选药剂。

引进3~5种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药剂,在日光温室蔬菜上进行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突出,使用安全的药剂,在项目区进行推广应用,减少农药用量。

3.配套集成技术。

通过试验示范,集成完善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并在项目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三、实施地点、规模及任务

(一)实施地点

在济南市历城区、济阳县、平阴县、淄博市高新区、淄博市张店区、淄博市桓台县、淄博市临淄区、枣庄市中区、滕州市、枣庄市峄城区、枣庄市山亭区、烟台市芝罘区、烟台市牟平区、海阳市、蓬莱市、莱阳市、寿光市、青州市、梁山县、肥城市、荣成市、临沂市临港区、平邑县、临沭县、平原县、德州市开发区、德州市德城区

(2)、乐陵市、齐河县、陵县、庆云县、夏津县、聊城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冠县、滨州市滨城区

(2)、滨州市高新区、博兴县、鄄城县等39个县(市、区)的41个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实施。

(二)实施规模及任务目标

每个项目区各安排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样板棚10个,核心示范区1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推广1万亩以上;分别培训县、乡技术人员和种植户120人以上;发放技术资料3000份以上;日光温室蔬菜平均亩增产800公斤以上,农药、化肥减少用量15%以上,亩增收1200元以上。

四、任务分工

(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项目下达的任务目标,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2.组织技术培训。

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针对关键技术内容,结合相关市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力量,对项目区县、乡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100人以上。

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关键环节,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区,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4.做好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

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组织相关市县农技推广部门,对项目的落实、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区进行巡回技术指导。

5.搞好验收总结。

在县级实施单位对项目区蔬菜产量初测的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测产验收,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上报。

6.开展绩效评价。

根据检查督导、档案资料审查、项目落实以及测产验收等情况,对各项目区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各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排序。

(二)项目实施单位

1.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本项目区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技术措施,确保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

2.落实具体实施区域。

将项目区落实到村、到户、到田。

3.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对县、乡农技人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

培训2期,每期60人以上。

利用广播电台、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举办专题技术讲座。

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3000份以上。

4.搞好物化服务。

组织指导乡镇农技推广单位,帮助农户落实优良品种、种苗、优质棚膜等。

5.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

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对试验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并刻录成光盘。

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账,做到专款专用。

6.组织测产和总结。

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日光温室蔬菜产量进行自测。

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

五、资金用途

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的要求进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省级项目资金用途

本项目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绩效评价及总结验收等。

具体如下:

1.省级总体方案制定和项目部署费4.5万元。

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的制定、论证,召开项目部署会议等。

2.技术培训和指导费15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等。

3.检查督导费7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各项目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4.绩效评价和总结验收费3.5万元。

主要用于项目结束后,对各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和验收。

(二)县级项目资金用途

济南市历城区、济阳县、淄博市临淄区、枣庄市山亭区、枣庄市市中区、枣庄市峄城区、烟台市牟平区、莱阳市、青州市、肥城市、陵县、齐河县、滨州市滨城区(农技站)项目资金各为30万元。

平阴县、淄博市张店区、淄博高新区、桓台县、滕州市、烟台市芝罘区、蓬莱市、海阳市、寿光市、梁山县、荣成市、临沂市临港区、平邑县、临沭县、平原县、德州市开发区、德州市德城区

(2)、乐陵市、夏津县、庆云县、聊城市东昌府区、冠县、东阿县、滨州市滨城区(鑫龙公司)、滨州市高新区、博兴县、鄄城县项目资金各为20万元。

具体用途如下:

1.日光温室改造补助费3~4万元。

主要用于核心示范区试验、示范日光温室的建设改造。

2.新品种引进筛选补助费2~4万元。

主要用于引进国内外高产优质抗病的黄瓜、番茄、茄子、甜辣椒等新品种,安排试验筛选等。

3.技术培训和部署会议费8~12万元。

主要用于召开部署会议,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

4.技术指导费2.5~4万元。

主要用于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开展技术咨询,对种植户进行田间指导等。

5.示范基地补助费2~3.5万元。

主要用于种苗补贴、生产资料购置、劳务费、示范地租赁等物化补助。

6.测产验收和总结费2.5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等。

六、进度安排

1.2011年10月中下旬:

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进行项目部署。

2.2011年11月:

落实试验、示范区域;分解示范推广任务。

3.2011年11月-2012年4月:

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相关试验示范。

4.2011年11月-2012年6月:

开展技术指导;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5.2011年11月-2012年6月:

开展典型调查;搞好宣传报道,进行项目检查督导和相关情况调度。

6.2012年2月-6月:

组织有关专家分阶段、分作物进行测产;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程。

7.2012年6月-7月:

做好验收和总结工作。

七、保障措施

项目采取自上而下行政领导负责制和技术指导责任制。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由省农业厅分管厅长任组长,厅财务处、科技处、种植业管理处、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协调和检查验收等工作。

成立有关蔬菜专家、各市及项目县(市、区)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总结等工作。

(二)健全实施档案

项目实施单位要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项目实施全程的工作、技术档案。

(三)加强资金管理

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和项目资金预算,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宣传培训力度,提升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素,提高项目区蔬菜安全生产水平。

(五)搞好检查督导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自查,项目所在市的市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项目的日常检查和指导,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关键生产环节开展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六)做好总结验收

项目结束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根据绩效评价办法,对各项目县(市、区)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各项目县(市、区)要于5月底前,对日光温室蔬菜的产量进行初步测产,及时上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根据测产情况,厅里将组织有关专家统一进行项目验收。

项目结束后,召开专题总结交流会议,各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要求,写出项目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及时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葱姜蒜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为全面完成葱姜蒜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1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11〕137号)的要求,制定实施总体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葱、姜、蒜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创汇均居全国首位。

我省已经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专业化生产基地,对满足国内外市场供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葱、姜、蒜品种更新比较慢,主产区常年连作,病虫害不断加重,同时不合理施肥、用药等因素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了葱、姜、蒜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示范推广葱、姜、蒜新品种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技术内容

(一)主推技术内容

大葱:

1.选用良种。

选择植株紧凑、抗病虫害,叶肉厚、叶色深绿、蜡粉层厚,假茎洁白、质地致密,不易弯曲、不易折断的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选用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品种。

如鲁大葱一号、章丘大梧桐、章丘气煞风、F1晚抽一本太、冬绿树、光剑、田光一本太等。

2.培育壮苗。

播种前浸种消毒,播后覆地膜或扣拱棚,幼苗长至40厘米、6~7片叶时,适当炼苗,培育壮苗。

3.土壤处理、配方施肥。

对多年连作土壤,可用棉隆、石灰氮等进行处理。

施足基肥,深翻耙平。

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补充硅、钙、钾、镁肥。

4.葱苗分级,宽行密植。

按葱苗大小分级,宽行密植。

垂直插葱,株距2.5~3厘米,每亩栽植2.2~2.5万株。

5.加强管理,适当培土。

(1)浇水。

缓苗期一般不浇水,葱白生长初期少浇水,葱白旺长期结合追肥、培土,每4~5天浇一次大水,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

(2)追肥。

葱白生长初期,亩施尿素20公斤或硫酸铵25公斤,忌施碳酸氢铵。

葱白旺长期,氮磷钾要配合使用,结合培土,每亩分3次追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酵素菌肥80公斤,也可叶面喷施0.5%硼砂溶液,每亩50升,10天左右1次,连续使用2~3次。

(3)培土。

掌握前松后紧的原则,一般培土3~4次,每次培土厚约3~5厘米。

6.推广应用绿色控害措施。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蓝板、性诱剂等诱杀害虫,用苦参碱、白僵菌等植物源、生物源农药控制病虫害。

利用沼液沼渣防控病虫害的发生。

用克露、银法利等防治霜霉病、紫斑病。

生姜:

1.选用优良品种。

可选用山农大姜1号、莱芜大姜、安丘大姜等高产优质生姜良种。

2.土壤处理、配方施肥。

对多年连作土壤,可用棉隆、石灰氮等进行处理。

施足基肥,深翻耙平。

按照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亩基施有机肥6000~75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00~150公斤。

注意增施有机肥,补充硅、钙、钾、镁肥。

3.合理覆盖,提高效益。

有色膜覆盖,提早栽培;遮阳网覆盖,简化栽培;拱棚覆盖,延迟栽培。

4.合理肥水管理。

根据生姜高产的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田间科学诊断,实现肥水管理指标化。

5.推广应用绿色控害措施。

可用电子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方法防控害虫。

用棉隆、石灰氮等土壤处理方法预防姜瘟病、姜根结线虫的发生。

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等防治姜瘟病、姜茎基腐病、姜斑点病,用茚虫威、杀螟丹等防治甜菜夜蛾、姜螟。

加强初期防治,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大蒜:

1.地块选择和土壤处理。

选用壤土或轻粘壤土地块种植,注意轮作换茬。

多年连作没条件轮作土壤,可用棉隆、石灰氮等进行处理。

2.优选种蒜。

选择当年产、自然条件下贮存的大蒜做种蒜,要求色泽洁白、无伤口、无病斑,每瓣4~6克。

3.适期早播。

各地播期可根据当地日平均气温确定,在气温20 ℃~ 22 ℃时播种,覆膜大蒜较露地再推迟7 ~ 10 天播种,越冬前幼苗达5叶1心至6叶,保证壮苗越冬。

4.合理施用基肥,配方施肥。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少施多次,氮、磷、钾配合。

基肥一般每亩施4~5立方米的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适当深施。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测土配方施肥,使土壤养分含量分别达到有效氮110.53微克/克、有效磷60.22微克/克、有效钾136.77微克/克、有效硫8.41微克/克、有效硼为0.85微克/克、有效铜7.52微克/克、有效锌12.52微克/克和土壤有机质1.71%左右为宜。

5.平畦栽培、合理密植。

施足基肥后深翻耙平,作平畦栽培。

苍山大蒜每亩2.5~2.9万株,薹蒜每亩4.2~4.5万株。

6.加强管理。

2月上旬可采用拱棚覆盖,提早上市。

3月底4月初适时浇灌返青水和追施返青肥。

一般结合浇水,亩随水冲施尿素15 公斤左右,以促茎叶生长。

进入蒜薹及蒜头形成期,视植株长势结合浇水每亩再施入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15~20 公斤。

7.推广应用绿色控害措施。

通过轮作、选择优良品种、合理播期、适宜密度、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控制大蒜的二次生长,防止洋葱型大蒜的形成;用电子杀虫灯、蓝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用武夷霉素、异菌脲、氟硅唑、戊唑醇等防治灰霉病、锈病;用辛硫磷、多杀菌素等防治蒜蛆、蓟马等害虫。

(二)集成技术内容

1.大葱。

试验研究周年生产茬口合理安排,配套品种的筛选,以及穴盘集约化育苗等技术。

2.生姜。

试验研究新型肥料(硅、钙、镁肥等)应用效果,棉隆处理土壤的防病效果及处理方法等。

3.大蒜。

试验研究利用拱棚进行早春覆盖栽培提早成熟、增产增收效果及覆盖适期,不同土壤处理方法的使用效果。

三、实施地点、规模及任务

(一)实施地点

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市、枣庄市山亭区、龙口市、诸城市、昌乐县、金乡县、乳山市、莒县、莱芜市莱城区、沂水县、苍山县、德州市德城区、聊城市东昌府区、成武县等15个县(市、区)组织实施。

(二)实施规模

每个项目区建立样板田10亩,安排核心示范区500亩,辐射带动1万亩以上。

全省共安排核心示范区7500亩,辐射带动15万亩以上。

(三)任务目标

每个项目区建立10亩样板田1个,建设面积500亩的核心示范区1处,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示范推广1万亩以上。

分别培训县、乡、村技术人员和种植户120人以上;发放教材、明白纸等技术资料2000份以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葱、姜、蒜较前三年平均亩产增加10%以上,亩增收12%以上。

农药用量减少25%以上,化肥使用量降低20%以上。

四、任务分工

(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根据项目总体任务目标,对项目的具体规模、实施区域、进度步骤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组织实施。

2.组织技术培训。

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针对关键技术内容,对项目区县、乡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组织全省各市(县)技术推广人员,对葱姜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项目区进行观摩和交流,促进全省葱姜蒜优质安全技术推广。

4.搞好督导检查和巡回技术指导。

前期,组织力量对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中期,检查项目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在葱姜蒜生产关键季节,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发放明白纸和技术手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市级推广部门的作用,协助跟踪项目进展和技术指导。

5.搞好验收总结。

在县级实施单位对项目区葱姜蒜产量初测的基础上,省站委托市级推广部门对各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测。

及时汇总、科学分析各项目区的实施情况,总结成效、分析问题及解决办法,做好项目终期总结。

6.开展绩效评价。

根据检查督导、档案资料审查、项目执行、测产验收等情况,对各项目区执行情况进行总体绩效评价。

7.组织媒体进行宣传。

为提高项目执行透明度,加快关键技术在全省的推广普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媒体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二)项目实施单位

1.根据省级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本项目区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技术措施,确保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

2.落实具体实施区域。

将项目区落实到村、到户、到田。

3.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对县、乡农技人员和示范户进行技术集中培训。

培训2期以上,每期60人以上。

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举办技术讲座。

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2000份以上。

4.搞好物化服务。

组织指导乡镇农技推广单位,帮助农户落实优良种子、肥料、农膜等。

5.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

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记载。

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账,做到专款专用。

6.测产验收。

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葱姜蒜产量进行自测。

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

五、资金用途

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进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省级项目资金用途

本项目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绩效评价及总结验收等。

具体如下:

1.省级总体方案制定和项目部署费3万元。

主要用于省级总体方案的制定、论证,召开项目部署会议等。

2.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费6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举办技术培训班等。

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4.5万元。

组织全省各市(县)技术推广人员,对葱姜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项目区进行观摩和交流。

4.检查督导费4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各项目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5.总结验收和绩效评价费2.5万元。

主要用于项目结束后,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总结和验收,对各项目区实施总体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二)县级项目资金用途

枣庄市山亭区、诸城市、龙口市、沂水县、莱芜市莱城区项目资金为30万元;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市、昌乐县、金乡县、乳山市、莒县、苍山县、德州市德城区、聊城市东昌府区、成武县项目资金为20万元。

主要用途如下:

1.技术培训、现场观摩费5~8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

2.技术指导费4.5~7万元。

主要用于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开展技术咨询,对种植户进行田间指导等。

3.生产资料、项目档案及小型仪器购置费4.5~6万元。

用于购置试验示范用小型仪器、农膜、肥料、档案、种子等。

4.示范基地补助费4~6万元。

主要用于劳务费、示范地租赁等物化补助。

5.宣传推介费1~1.5万元。

主要用于拍摄项目专题片、撰写宣传资料、跟踪报道等。

6.测产验收和总结费1~1.5万元。

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对本地区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和终期总结等。

六、进度安排

1.2011年10月:

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进行项目动员部署,审查确定各项目区具体实施方案。

2.2011年10月-11月:

落实具体实施区域;分解示范推广任务;落实相关试验。

3.2011年11月-2012年5月:

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

4.2011年11月-2012年10月:

开展相关技术指导;安排试验示范;召开现场观摩会议;搞好检查、调度、督导。

5.2012年1月-6月:

开展典型调查,搞好宣传报道,组织有关专家对大蒜进行测产。

6.2012年3月-10月:

开展技术指导;组织有关专家对大葱、生姜进行测产。

7.2012年4月-10月:

做好整个项目的验收总结和绩效评价工作。

七、保障措施

项目采取自上而下行政领导负责制和技术指导责任制。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由省农业厅分管厅长任组长,厅财务处、科技处、种植业管理处、省农技推广总站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协调和检查验收等工作。

成立有关蔬菜专家、各市及项目县(市、区)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总结等工作。

(二)健全实施档案

项目实施单位要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项目实施全程的工作、技术档案。

(三)加强资金管理

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和项目资金预算,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葱姜蒜优质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宣传培训力度,提升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素,提高项目区蔬菜安全生产水平。

(五)搞好检查督导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自查,项目所在市的市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项目的日常检查和指导,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关键生产环节开展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六)做好总结验收

项目结束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根据绩效评价办法,对各项目县(市、区)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各项目县(市、区)要根据葱姜蒜生长情况,选择适期对葱姜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