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668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2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案鲁教版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

(2)常用单位:

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等,分别对应地层单位宇、界、系等。

(3)地质年代表

[特别提醒]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由于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的化石。

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1.地球的起源:

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2.演化简史

     ↓

三、地球演化过程

1.生物演化

(1)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2)具有由海洋向陆地扩展的过程。

(3)一些生物衰退和灭亡,另一些生物出现和兴盛。

2.海陆变迁

      ↓

3.构造运动:

导致海陆变迁、地形变化,影响气候变化、生物演化、矿产形成。

(1)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导致泛大陆解体。

(2)晚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导致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4.矿产形成

(1)前寒武纪铁矿成矿期。

(2)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

(3)中生代煤炭成矿期。

1.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的遗体。

(  )

2.古地层一定在新地层的下方。

3.我们可以在一些煤层中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4.爬行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开始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5.恐龙出现的时期是(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提示:

1.×

 古生物的遗体或活动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成为化石。

2.×

 在未受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但自然界的地层往往错综复杂。

由于地质构造运动,有的地层层序颠倒;

由于某地地质时期相对位置较高,没有物质沉积或沉积后被侵蚀,有的地层缺失。

3.×

 地质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成煤期是古生代和中生代,此时被子植物还未出现。

4.√ 两栖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5.C [恐龙出现于中生代的三叠纪,繁荣于侏罗纪,灭绝于白垩纪。

]

 地层和化石

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

珊瑚一般要生长在水温22~30℃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问题1 (区域认知)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海域。

问题2 (地理实践力)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山坡上找到珊瑚化石,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很久以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曾为温暖浅海环境,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海洋变为陆地。

[归纳提升]地层年代的确定

1.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

在岩石和矿物形成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以一定的形式进入其中,并不断地衰减,蜕变的子体逐渐增加。

通过测定岩石、矿物中放射性同位素母体和子体的含量,可以计算出该岩石、矿物的地质年龄,从而确定其地层年代。

2.标准化石测定法:

生物的进化由低级到高级,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根据对这些化石的判断分析可以推断出这些化石的地层年代。

如下图所示,地层3与地层2相比,地层3中生物化石所对应的生物等级较高。

3.还可以根据古地磁年代确定地层年代。

现在通过对南北半球的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海洋、湖泊、河流沉积物、黄土及其古土壤的古地磁研究,证实了近450万年地磁极性变化的历史,在全球是一致的。

地磁年表是划分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尺。

1.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叫地层,据此完成

(1)~

(2)题。

(1)下列关于地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B.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地层在上、后沉积的地层在下

C.常含有化石

D.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

(2)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这反映出该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分布有(  )

A.温暖的浅海环境B.茂密的森林

C.广阔的沙漠D.辽阔的草原

(1)B 

(2)A [第

(1)题,在未受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2)题,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

 地球的演化历程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冒险电影,于1993年6月11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

但在哈蒙德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龙发威了。

问题1 (地理实践力)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

距今约多少年?

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2.52亿年~6500万年。

问题2 (综合思维)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的?

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人类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以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问题3 (综合思维)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

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可以说该时代茂密的植物,为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归纳提升]

1.前寒武纪(寒武纪之前的时期)

时间

地球诞生→距今5.41亿年

环境变迁状况

地球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

生物演

化历程

冥古宙

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太古宙

出现最早的生物——细菌;

出现蓝绿藻等原核生物

元古宙

蓝藻、细菌繁盛,大气成分发生改变,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形成矿产

重要的成矿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

2.古生代(“远古的生物时代”)

距今5.41亿年~2.51亿年

环境

变迁

状况

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海陆发生多次大的变迁,到了后期地球各块大陆会聚成一个整体,成为盘古古陆(泛大陆)

生物

演化

历程

早古生代

寒武纪

①寒武纪早期出现生命大爆发;

②海洋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发展的时代

奥陶纪

志留纪

晚古生代

泥盆纪

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蕨类植物茂盛,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②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二叠纪灭绝事件),95%的生物灭绝

石炭纪

二叠纪

煤炭(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3.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爬行动物的时代”

距今2.51亿年~6500万年

环境变

迁状况

板块运动剧烈,盘古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三叠纪

①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②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

③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④中生代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白垩纪末灭绝事件),包括恐龙在内的75%~82%的物种灭绝

侏罗纪

白垩纪

形成

矿产

煤炭(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

4.新生代(“最近的生物时代”)

6500万年前至今

①盘古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②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今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形成于这一时期

古近纪

①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

②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③新生代晚期出现冰河时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

④新生代晚期(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新近纪

第四纪

气候

变化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了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生物进化的线索

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

(1)时间变化:

从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动物演化:

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变化:

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2.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

(1)~(3)题。

甲          乙

(1)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主要发展过程是(  )

A.物理演化  B.化学演化

C.大气演化D.生物演化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原核生物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D.无脊椎动物

(3)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

A.①B.②

C.③ D.④

(1)B 

(2)D (3)C [第

(1)题,在①时期以前,生命尚未出现,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2)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是无脊椎动物的大量出现。

第(3)题,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

综合思维: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读大陆漂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大约________年前,D显示目前地球已经形成________的格局。

(2)该图表示了________的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漂移过程中陆地由________到________。

(3)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南极洲中蕴藏有大量的煤炭资源,而南极洲冰雪覆盖,不具备成煤条件。

那南极洲为什么会有煤炭资源呢?

[素养立意] 本题主要以大陆漂移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历史上海陆的变迁及地理环境的演化,体现地理学科中对综合思维的培养要求。

[解析]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作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开始分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1)题,A表示大约两亿年前,D显示目前地球已经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格局。

(2)题,该图表示了大陆漂移的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漂移过程中陆地由泛大陆到七大洲。

第(3)题,南极洲在很久以前并非在现在的南极地区,可能在温带地区,地面有森林,后来森林被埋藏于地下,经过大陆漂移,到现在的南极地区,形成煤炭资源。

[答案] 

(1)2亿 七大洲、四大洋

(2)大陆漂移 泛大陆 七大洲

(3)南极洲在很久以前可能在温带地区,地面有森林,后来森林被埋藏于地下,经过大陆漂移,到了现在的南极地区,形成煤炭资源。

题组1 地球历史的记录

1.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③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海洋地层只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④研究地层与其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D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的化石不同,①对;

由于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②错;

由于海陆变迁,陆地地层也可能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而海洋地层也可能含有陆地生物化石,③错;

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历史最主要的途径,④对。

答案选D。

2.下列地质年代中不属于中生代的是(  )

A.三叠纪B.侏罗纪

C.二叠纪D.白垩纪

C [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二叠纪属于古生代。

题组2 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根据生物活动情况,地球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

读图,回答3~4题。

3.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  )

A.经历了38.5亿年B.细菌已经出现

C.海洋开始形成D.对后来的生物没有意义

4.原始生命的地球阶段(  )

A.出现了生命大爆发

B.绿色植物出现

C.大气成分没有变化

D.大多数时间处于多细胞生物演化阶段

3.C 4.B [第3题,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开始于地球的形成,结束于38.5亿年前,经历了约45.7-38.5=7.2亿年,A错;

既然没有生命,细菌也就没有出现,B错;

海洋开始形成,C对;

原始海洋是未来生命孕育的摇篮,对生命意义重大,D错。

第4题,生命大爆发发生在充满生机的地球阶段,A错;

该阶段蓝绿藻出现,是绿色植物,B对;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地球大气由还原的大气变为氧化的大气,C错;

该阶段大多数时间是单细胞生物的演化,D错。

题组3 地球演化过程

5.按地球演化过程,下列四幅图出现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D.④③①②

B [读图可知,③图为海洋环境,出现了三叶虫,为寒武纪;

①图中有恐龙,为中生代;

②图中为猛犸象,出现在新生代;

④图中为两栖动物,古生代泥盆纪中晚期出现。

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③④①②。

6.(生活中的地理)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

A.前寒武纪地层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

A [许多金属矿藏出现在前寒武纪的地层中。

教材P12活动

三叶虫生长于海洋,如果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则说明该地层形成时为海洋环境,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等海陆变迁,海洋变成陆地,于是陆地的岩石中出现了三叶虫化石。

教材P15活动

1.提示:

表1-2-2 地球演化大事记

年代(百万年前)

大事件

1.8

人类诞生

65

恐龙灭绝

54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3850

生命出现

4150

海洋形成

4570

地球形成

2.提示:

大约46亿年以前,原始地球形成。

此后,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广泛发生的火山喷发,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原始的大气圈。

随着地表温度下降,气态水发生凝结,约于4150百万年前,形成海洋。

3850百万年前,原始生命出现。

到大约距今542百万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

大约180万年前,人类诞生,地球开始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教材P16活动

由地质年代表中不同生物出现的时间可知地球生物演化的规律:

从时间上看具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从空间分布来看具有从海洋向陆地扩展的过程。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生物的衰退和灭亡,出现了另一些生物的诞生和兴盛。

2.提示:

蓝绿藻含有叶绿素,能够制造养分和独立繁殖,是地球上最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环境到有氧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

蓝绿藻的不断繁盛,使地球上的氧气逐渐增加,从而孕育出了一个有利于好氧生物进化和繁盛的地球环境。

教材P17活动

大西洋、印度洋面积扩大,太平洋面积缩小。

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位置北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