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357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杜甫律诗五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整体感知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院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可以看出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

这首诗是第二年春天写的,同样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

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

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此说有理。

证明是,一年[增]��,也就是草堂新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

一位是旧相识,偶尔过访;

另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

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前者以《有客》为题,后者以《宾至》为题;

再看诗的内容,也确实有“亲之”和“敬之”之别。

而《客至》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

“喜崔明府相过”。

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

至于崔明府其人,有的注家认为是杜甫的舅氏,大约是因为杜母姓崔的缘故;

但“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称呼,杜甫草堂属犀浦县(治所在成都西北),说不定就是犀浦县令,这个问题倒无关紧要。

这首诗前一层写诗人在村居寂寞之中忽有朋友来访,表达了喜出望外之情;

后一层写诗人仓促中只能以简易的酒菜待客,然欲呼邻翁来陪饮,以尽宾主之欢,表现了诚朴、率真的态度,可见双方友情之深。

三、鉴赏要点

诗中的情致理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

春无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

这是地道的南国水乡风光。

为什么一开篇诗人就写景呢?

从“但见”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的奥秘:

原来他太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可是不见人来,但见群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上句承前,意思是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由它凌乱下去,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了。

这其实正是为下旬作铺垫,因为下旬说的就是“客至”,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人已多日不闻敲门声了,颇有冷落之感,这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气盎然。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这不是客套话,句句都是实情。

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

这跟《有客》中写的“自锄稀莱甲,小摘为情亲”一样,都是彼此相亲不见外之意。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从“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

至此结束全诗,余味无穷——邻翁来了没有呢?

这用不着交代,当然是来了。

这首诗以“但见群鸥”起,以呼邻翁“对饮”结,感情发展的脉络极为分明,十分耐人寻味,可以作为诗人清新明快风格之一例。

旅夜书怀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

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

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

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飘泊之意。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

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

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

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

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前一层写一个月夜,小船孤零零地停在长满小草的岸边,诗人从船上向四周望去,原野是那样广阔;

再看月光下的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不禁心潮澎湃,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

后一层先将自己的文名和它运作了一番比较。

然后以“飘飘何所似?

大地一沙鸥”给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

诗人好以鸥鸟自况,但前后含义不同。

在“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在丞文二十二韵》)中,白鸥是青年时期杜甫“英锋俊彩”的象征;

但在这首诗里,它已成了飘泊无定的可传物了。

1.寓情于景

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

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

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

“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

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

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

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

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

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

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后、。

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

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

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

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王官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

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去蜀》)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逆料……

总之,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直抒胸臆

关键是如何理解诗的颈联。

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两件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

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

然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终生最大的憾事。

这样看来,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

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

下句说“官”;

才是正意所在。

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

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

为什么不说呢?

那是因为诗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

这一点,我们从他三年前在樟州写的“圣朝元弃物,衰病已成翁”(《客亭》)也可以得到证明。

总之,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

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和此后不久写的“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

其七》)语意相同。

咏怀古迹(其三)

这首诗于绵丽之中隐含着诗人的悲愤,不可以艳诗视之,应读得既有韵致,又不流于轻浮。

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亦略有变化:

“群山”二句点明咏歌的对象,可用诗人指点望中之景的口气读,不快不慢;

“一去”二句概括叙述昭君一生,有怜其远嫁之意,速度要慢些,“台”“留”二字可有延长音,以示咏叹。

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

“画图”二句属于用事(亦称用典),借汉元帝后悔之情写昭君之怨,辞艳而情悲,字字皆泪,宜用沉抑、低回之调读;

“千载”二句是全诗高潮,点明昭君之“怨”,两句须一气读出。

“千载琵琶”四字用平调,“作胡语”三字用升调,至“分明怨恨”升到最高点,然后用降调徐徐读最后王宇,有余音绦绕之感。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四川云阳)到达夔州(今四川奉节东),一住两年。

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430多首诗,占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长篇。

从总体看,不少论者都认为在思想内容上比过去的作品略见逊色,其实,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堪称传世之作,《咏怀古迹》(共五首)即是一例。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Sh了)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

“怀庚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

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

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官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可资参考。

咏昭君这一章内容大意在“诵读提示”中已略及,勿庸赘述。

1.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枢,《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

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

这首诗却略有不同:

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

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

“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

“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

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

“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议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

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2.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

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

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

其一》);

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

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

其二》)。

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阁夜

这首诗系因感伤时事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后写的,结尾还表达了消极的感情。

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

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

又,此诗四联皆对仗,出句与对句之间应有明显的间隔,如一气读出,就听不出对联的意味了。

二整体感知

这首诗是前一首的同期作,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

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从“瞑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宿江边阁》)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背山临水的地方,风景优美。

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

诗人在蜀至此已有七载。

在安史之乱被平定的前一年(762),诗人曾经历过徐知道的叛变,受尽颠沛流离之苦;

如今又碰上崔吁作乱,虽已到夔州,距叛乱中心较远,但战争中种种骇人听闻的消息时时传来,人心总是不安的。

似此国无宁日,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呢?

所以这首诗的调子格外低沉,简直可以使人触摸到诗人那颗极其凄苦的心。

诗的头联交代时间,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

“岁暮”,犹言“日月忽其不淹兮”,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之感;

又称所在地资州为“天涯”,有自伤飘泊之意。

颔联出句承上文“宵”字,写黎明前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鼓角”更兼示战局紧张,故士兵天未明即起进行操练;

对句承上文“霁”字写三峡中景象,因雪止天清,故三峡中星影可见。

颈联出句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非杀人如麻,何至“千家”皆哭?

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

对句写“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

尾联写诗人在知交零落、存者音问不通的情况下,聊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解,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

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杜诗中的典范作品。

它不仅章法严密,其起、承、转、合无不自然合理,而且气象雄浑,把天地、古今、人事、物理全都说到了,也鲜明地体现了杜诗的沉郁风格,耐人寻味。

诗中用事。

诗中用事共三处:

①“五更”句用祢衡事。

《后汉书·

祢衡传》:

“(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

……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canzhua),煤楼(di令则占,小步)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②“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

《汉书·

天文志》云:

“元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日;

‘星播者,民劳也。

’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

”③“卧龙”句用诸葛亮、公孙述事。

《三国志·

诸葛亮传》云: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左思《蜀都赋》云:

“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

峻呢(ju,戴上的石山)膝培长城,豁险吞若巨防。

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刘备)下辇而自王。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而使人不觉得这是用事。

例如黎明前的鼓声带着山谷中的回音,从寒气中传来,确实能给人以悲壮的感觉;

在奔腾的江水里,星河的倒影必然是摇曳不定,这样的意象在吟诵几遍之后都不难在读者的头脑中生成。

有了这样的意象,再去弄清事典的出处,对诗句的理解就加深了,例如从“五更”句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慷慨之情,从“三峡”句可以认识到“百姓劳于兵革”使诗人深以为优——再从章法来看,这样写还兼有为下面“野哭”一句张本的作用。

至于诗人以诸葛亮、公孙述自解,跟诗境的关系尤为密切,因为武侯庙、白帝庙都在州城附近,诗人都去看过。

前人云:

“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

”这首诗中的用事正是如此。

登岳阳楼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

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可能正如仇注所云“喜初登也”。

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

这是为下文蓄势。

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

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

从“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泊岳阳城下》)看,到达之时正是深冬。

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

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题是《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从诗中“春泥百草生”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酬之作,不如这一首有名。

全诗分两层:

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一起一承,章法分明。

起句以“昔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在。

“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但诗人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

接着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后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一转一合,显而易见。

“亲朋”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

诗人自离茨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人抒情先说个人景况;

再说,从洞庭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

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

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飘泊的感情。

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善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了。

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

这首诗可以说是咏岳阳楼的绝唱。

唐庚《子西文录》云:

“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

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注),极其笔力,终不逮也。

杜诗更小而大,余诗更大而小。

”这决非过誉。

注:

这里指的是李白的《秋登巴陵望洞庭》(共100字)和韩愈的《岳阳楼别窦司直》(共460字)。

雄浑阔大的意境。

还是在杜甫的年轻时代,孟浩然就以歌咏洞庭的名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见“有关资料”)而蜚声诗坛,但杜甫后来居上,此诗颔联“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比孟句又高出一筹。

《金玉诗话》云:

“洞庭无下壮观,自首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

……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

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吞几云梦”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

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

这要归功于“诉”“浮”两个字炼得好。

试想,广嘉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密!

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庄子说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

逍遥游》)洞庭湖能负载比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

前人评这两句诗说:

“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脑次豁达。

”这话有理。

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

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

从这一点来看,诗人的这一番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

《新唐书》本传说杜甫“好论天下事”,似有贬意,但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是杜甫优于其他诗人之处:

之所以“好论”,是因为他胸中时时以“天下事”为念,这首诗写诗人在生活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心中所想的仍是国运的艰难,甚至为之流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一这几首诗都不难成诵,最好在自读之初一边看注释一边练习背诵;

待到成诵后再进行鉴赏分析。

所设计的三个小题,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帮助学生迅速成诵。

题中所涉及的知识有押韵、对仗和章法,这些过去都学过,不必再讲。

这道练习无须一次完成,读一首完成一首,如《旅夜书怀》:

押韵属正格;

首联也是对仗;

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后一层抒发自伤飘泊之情。

附录一、杜甫年谱(据朱鹤龄所编,有删节)

唐睿宗先天元年(712)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公年二十,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735)公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开元二十五年(737)公游齐赵。

开元二十九年(741)公年三十,在东都(洛阳)。

天宝五载(746)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751)公年四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755)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十一月,往奉先。

肃宗至德元载(756)五月,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

六月,又自白水往鹿州。

闻肃宗即位,自鹿赢服奔行在,遂陷贼中。

至德二载(757)四月,脱贼,谒上凤翔,拜左拾遗。

疏救房殖,上怒,招三司推问。

宰相张镐救之,获免。

八月,墨制放还郴州省家。

十月,上还西京(长安),公扈从。

乾元元年(758)任左拾遗。

六月,出为华州司功。

冬晚,离官,间至东都。

乾元二年(759)春,自东都回华州。

七月,弃它西去,度陇,客秦州。

十月,往同谷。

十二月,人蜀,至成都。

上元元年(760)公在成都,卜居浣花溪。

代宗宝应元年(762)公居成都草堂。

七月,送严武还朝。

未见,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因人梓州。

冬,复归成都,迎家至梓。

十二月,往射洪南之通泉,皆梓属邑。

广德元年(763)公在详州。

是岁,召补京兆功曹,不赴。

广德二年(764)严武再镇蜀,春晚,遂归成都草堂。

六月,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永泰元年(765)正月,辞幕府归草堂。

四月,严武卒。

五月,离蜀南下,自戎州至渝州。

六月至忠州。

秋,至云安,居之。

[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