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576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3机芯电源故障及维修Word下载.docx

一,功耗大,常见有开启损耗大和关断损耗上两种开启损耗大,主要是由于开关管V513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由放大状态进人饱和状态。

关断损耗,主要是由于V513在规定时间内不

能由放大状态进人截止状态。

开关管V513开启损耗大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输出端整流管VIJ553~VI)555漏电或击穿,在通发情况下.导致开关管V513处于弱振或停航u是个时会引起件关变压器”t511的感抗下降,使正反馈绕组①脚感应电动势幅度

下降,导致开关管V513因激励不足,引起开启损耗人而损坏

[2]激励回路r519/R524阻值增大或c517漏电、使开关管V513因激励不足而损坏,然而r524开路或c517击穿时,会引起v513不能启动的故障。

〔3]vd514击穿。

使激励电压被c513分流.导致开关管V513因激励不足而损坏。

[4]开关变压器了t5ll匝问短路,使正反馈绕组1脚感生电动势幅度下降,导致开关管V513损坏。

开关管因关断损耗大损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由于C517失容,引起V513基极的激励电压发生畸变导致V513损坏。

2]因自身的存储效应,导致开关管V513损坏。

3]C515漏电或V512异常,使V513损坏。

二.故障检修方法及元件代换

当出现开关管V513、V512击穿的故障时,拆除已损坏的元件后,应进行以下的工作:

1〕用万用表RXI挡在路侧vd514、Vd5l6、VD551~VD555的反向阻值,若发现哪个二极管的反向阻值不为无穷大,说明该二极管已击穿。

更换后,即可排除故障。

它们的正向

阻值多为16欧左右。

2]用万用表RXI挡在路测R519、R524的阻值,若发现哪个阻值大于标称值,应更换。

3]通电后,若滤波电容C507两端的直流电压小于市电电压的1.4倍,说明C507失容或整流管VD503-VD506正向电阻大,应更换。

当C507异常时,可用100UF/400V或220UF/400V电容更换;

当VD503~VD506异常时,可用IN4004/IN4007或IN5404/IN540更换。

前者对应21英寸以内的彩电;

后者对应25英寸以上的彩电。

4]用电容表或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挡检测C515、C517的容量,若发现测试的数据大于标称值,并有逐渐上升的现象,说明该电容已漏电;

若发现数据小于标称值,说明该电容已失容。

在没有电容表或数字万用表时,C515、C517应采用代换法,以免误判,不过,因C515、hl7异常,导致开关管击穿的情况比较少见,

5]以上元件全部正常时,用2SC3807、2SC4429更换损坏的V512、V513。

若手头没有2SC3807,可用ZSD400。

2SC206O、2SC1273、CS805/H8050代换。

在采用CS8050/H8050代换时,需要改变引脚的位置。

若手头没有2SC4429,可用D1710/D1403。

B508A代换。

6]为了防止意外,将行激励变压器T43I的次级绕组用导线短接,在+B电源滤波电容C561两端接一只60W/220V灯泡,在R551两端接一只击穿电压为150V的过压保护管RZM

门前.市场上伪劣的R2M较多,使用时应慎重)。

此时,若在通电瞬间,开关管再次击穿,说明开关管变压器t511异常。

若R2M击穿或开关变压器T511有“吱吱”的高频叫声,多为更换的V512管子的参数不符合要求所致。

在检修中,若手头没有R2M,必须将整流管VD553~VD555断开,以防止负载元件过压损坏。

 

A3机心故障检修实例

在下面的叙述中,我们将介绍在实际检修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实例,在这些故障中,有的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具有普遍性,希望能作为读者维修工作的参考。

因为A3机心各种型号电视机的电路图基本相同,所以以下的介绍中不特指哪一种型号,电路图可以参考TC2125C型,文中提到的测试数据,是以上海产MF10B型电表测量得到的。

例1. 

屏幕无光栅显示,但是字符显示正常

在最开始检修这个故障的时候,因为对A3机心的工作原理还不是很了解,所以走了不

少的弯路。

首先想的是亮度信号的输出引脚,即N101(24)脚。

测量该脚电压为7V,比正常的4.5V高出很多,但是检查外围元件都正常,甚至于试换N101也无济于事。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图象亮度越高,(24)脚的电压就越低,而亮度控制是在N101的(35)(36)脚,测量发现该二引脚外围均正常,测(12)脚的对比度控制也正常,维修一时陷入困境。

后在试验中发现,该故障仅在S-1、S-2状态下出现,而在S-3下电视机正常,从这一点考虑,问题应当出现在S-1、S-2专用的电路上,而专用电路主要集中制式转换板上,试代换整个制式转换板:

A3板故障排除。

对换下的制式转换板上的元件逐一测量,发现二极管VD06的正向已基本上不导通,更换一只正常的开关二极管,把制式转换板换回原位置,故障即被彻底排除。

因为VD06正向基本上不导通造成的是在PAL制式下视频信号不能进入亮度处理电路和行场同步分离电路,所以通过检修本故障,使我们认识到该机的这种故障和视频信号之间的关系,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确知该故障的根源在于N101(33)脚,即同步分离的输入引脚。

在以后的检修中,多次遇到S-1、S-2状态下无光栅、有字符但S-3状态下正常的故障,大多数与二极管VD06正向导通特性不良有关。

例2.屏幕无光栅显示,但是字符显示正常

按动电视机小门内的“system”,比较各种状态下故障的反映,发现在S-1、S-2状态下出现上述故障,而在S-3状态下正常。

查VD06正常,分析认为故障必然出现在PAL制式有关的元件上。

测量VD06两端的电压,发现正极电压为2V,负极电压为8V,VD06不具备导通的条件,分析认为可能R11没有传过来低电平信号所致。

测R11的两端的电压都是8V,顺路检查发现V48的集电极也是8V,可见VD06负极的高电压是V48没有导通所致。

测量制式转换板(4)脚在S-1、S-2状态下发出了正常的高电平信号,判断R48、V48没有电流,焊开R48一端测量,发现R48已经完全开路,更换后故障排除。

例3. 

按动制式转换“system”键,发现也是在S-1、S-2状态下出现上述故障,而在S-3状态下正常。

检查VD06正常,而且也已经正向导通。

测量V01发射极电压正常,但V09基极电压为12V,比正常的3V左右高得多,逐一检查周围的元件,发现VD07已经完全开路,更换后故障排除。

通过以上的检修发现,凡属于S-1、S-2状态异常而S-3状态正常的问题,一定出现在制式转换板上PAL制专用的元件或者其控制电路上,检修过程中只要简单地按几下按键就能把故障范围压缩在几个元件之内,效率将大大提高。

例4. 

按制式转换键发现在三种制式下故障表现相同,试通过AV端子输入信号,声图均正常,另在实验中发现,无论处于AV还是TV状态,屏幕上都是AV扎下的图象,怀疑AV/TV转换电路异常。

测量N801(12)脚电压,AV、TV状态下都是0.4V,和正常的TV状态电压为10V以上相差太远。

对N701(5)脚到N801(12)脚之间电路元件检查,测得R734已经开路,换新品后故障排除,在以后的检修中,多次遇到R734开路造成的此故障。

例5. 

经制式转换和AV输入试验均无效,测几个关键测试点无明显异常。

把万用表打到R*100档,红表笔接地,黑表笔依次碰触各信号输入点。

碰触N101(33)脚、 

 

V802基极、V124基极、XP3A

(1)脚、N101(42)脚时,屏幕上均有干扰横线出现,同时字符上下跳跃,由此可见从N101(42)脚以后的视频信号传输电路正常。

再碰触N101(7)或(8)脚屏幕无反应。

检查图象中频信号处理电路,发现N101(47)(48)脚电压均为1.2V,比正常的5V相差数倍。

N101的(47)(48)脚工作于谐振状态,其直流电压决定于集成电路本身,本着先试换易拆卸、价值低的元件的规则,先拆下中频线圈U121。

开机观察,屏幕上出现较灰暗、稀少的雪花噪点,测量N101(47)(48)脚电压都恢复到正常的5V。

找一个正常的SL0005XV型的中频线圈上到线路板上,故障既被排除。

测量更换下来的中频线圈,发现其引脚和铁壳之间有2K左右的电阻,可见是线圈对外壳漏电。

例6. 

接修一台别人修过的电视机,故障如上所述。

直观观察线路板已经焊的面目全非,包括N101、高频头在内的信号通路上的元件基本上本更换过一遍。

据原修理人员介绍,该机原来的故障是无彩色,但以后修理中变成了现在的故障。

测量关键测试点的电压和电阻值和正常值都无明显差异;

AV输入状态正常;

S-1、S-2、S-3状态下表现相同;

从各个信号输入点输入信号,仅在N101(7)(8)脚脚输入信号无反应,从其余各个信号输入点输入信号都有明显的反应。

考虑N101(7)(8)脚外围或者预中放电路有损坏,但检查T103、Z101、V101、C112都正常,而在以前的修理中,原修理员已经更换过损坏可能性较大的N101,检修陷入困境。

耐心检查原来修理员修理过的地方,发现原修理员的焊接不太好,毛刺较多,到处都不光滑。

逐个检查焊点时发现N101(7)(8)脚被毛刺连在一起,用烙铁清除毛刺,故障即被排除,为防止有其它问题出现,把原修理员焊接过的地方都重新焊接,开机检查声音和图象都很好,彩色也正常。

分析认为,原无彩色的故障就是因为N101损坏造成的,但是因为修理员换件时意外地把N101(7)(8)脚连在了一起,导致排除了原故障,人为地造成了新故障。

例7. 

更换制式发现在三种状态下故障相同,而AV状态正常。

检查主要测试点电压数据,发现N101(46)脚输出电压为零。

该脚是射频AGC电压的输出脚,电压过低将导致高频头内部对高频信号的放大倍数不足。

顺路检查出中放AGC滤波脚N101(10)脚电压也为零。

检查该脚外围器件,发现C115已经完全击穿,试换一正品器件故障排除。

例8. 

更换制式发现在三种状态下故障相同,AV、TV状态故障表现相同。

以上表现说明问题出在AV/TV转换以后,测V802基极电压为4.2V而发射极电压为1.1V。

从三极管的工作条件来看,在三极管的基射结之间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正向压降,问题一定是V802基射结开路造成的,直接更换V802故障即被排除。

例9. 

屏幕上有不稳定、较宽的黑横条干扰。

偶尔有“-10”及节目号显示。

从故障的表现来看,应当是一种时而图象正常、时而无光栅、有字符的现象,这种问题应当属于接触不良的故障,造成接触不良的主要部位应当是有接触性器件的地方,例如插座等。

直接用手按动接触性器件,发现按动XS3时故障现象明显改变,拔下XS3,处理插座及插头,重新插入观察,长时间不再出现故障,确认故障已经被排除。

例10. 

图象时而正常,时而出现无光栅、有字符显示的故障。

直接按动接触性器件,为见明显的反应,试换RP121故障依旧,整体代换制式转换板故障也不能排除,而通过AV端子输入信号正常。

起初认定故障就在N101(42)脚以后的处理电路上,把所有的焊点全部重新焊一遍,检查所有的元件故障仍不能排除。

扩展到高、中频处理电路检查,发现当用螺刀轻轻碰触RP101时故障明显改变,怀疑RP101接触不良,试换后故障即被排除。

例11. 

开机时正常,收看半小时以上后出现不规则黑带干扰

开机静等故障出现,约半小时以后确实出现上述故障,随着收看时间的延长,干扰现象逐渐严重。

从AV输入端子输入信号声音及图象都正常,而S-1、S-2、S-3状态下故障表现相同。

测量N101(42)的直流电压,在出现故障是随着变动。

同时检查到(46)脚的直流电压也在变动。

根据上述现象,猜想是AGC电压不稳定,影响了高、中频处理电路的放大倍数,导致时而正常,时而出现故障。

实际测量N101(10)脚电压果然也随着变动,拆下C115测量正常,断开VD801故障没有改变。

仔细阅读线路图,发现图上还有V731并联在该脚上,也应当是检测点。

在收看状态下直接断开V731集电极,故障不再出现,焊下V731测量没有明显地各PN结开、短路现象,本身也没有明显地发热等变化,测微处理器(3)脚输出电压是恒定的0V,试换一个同型号的三极管故障被排除。

例12. 

图象上有黑线干扰,有时图象横向拉丝

试从AV端子输入信号,故障依旧。

因为图象拉丝和黑线干扰和电源及行扫描电路等能够发出干扰脉冲的电路关系很大,所以即转向对该部分的检查,但查这两部分都正常,最后不得不回到对视频信号的检查上。

因为AV状态下也有此现象,所以问题当在AV/TV转换电路及其以后。

为避免转换电路的影响,焊下N801,直接把线路板上原N801位置的(10)(11)脚连焊在一起,故障不再出现。

找一个新品换上,故障也不再出现。

而对换下来的集成电路测量,没有发现异常,是否在集成电路内部也有象机械开关那样的接触不良?

例13. 

自动搜索能基本正常,但1频道节目不记忆。

按PRE键进入自动搜索状态,电视机对首先出现的1频道节目不能识别记忆,而后面的节目基本上能准确记忆。

搜索完毕观察记忆下来的节目,向菲利普图卡、彩条信号等图象基本正常,而普通电视节目出现横向的晃动。

因为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通过高频头接的,个别节目不正常,是否是高频头不良?

试换高频头故障没有排除,而对高、中频电路详细的检查也没有结果,维修一度陷入困境。

我们所接收到的1频道节目是用专用信号发射机发出的点和方格信号,用于测试电视机的会聚特性,从信号频谱来看,高频含量比较高。

手动搜索出1频道的节目,图象横向飘动非常严重,而且伴音时有时无,据此考虑可能行一致性检测器输出信号不良,导致时而静音,时而正常。

测N101(30)脚电压不稳定,出现伴音时为正常的7V,而无伴音时为0V。

分析行一致性检测信号来自行场同步分离电路,问题仍然应当出现在N101(33)脚外围的视频信号上。

按照无光栅、有字符的思路检修,发现AV输入状态下正常;

另在转换制式时发现S-3状态下节目自动搜索正常,收看中也没有图象横向飘动现象,可见问题仍然出现在PAL制式专用的电路上。

怀疑VD06不良,用镊子直接短路其两端,S-1、S-2状态下出现了正常的声图,看来问题是VD06不良无疑。

拆下VD06测量,发现其正向导通电阻比正常元件稍大,换新元件后故障排除。

以后检修中发现,VD06正向特性变坏,是这种故障的最主要原因。

例14. 

在有经验的情况下,感觉这种故障就很简单了,但实际并非如此。

检修中首先试换VD06,结果故障依旧。

按照谨慎的步骤检修,首先改换制式,在三种状态下故障表现相同;

再从AV端子输入1频道的点格信号,屏幕上的图象仍然是横向飘动,而且偶尔还出现无伴音。

拆下N801直接短路板上(10)(11)脚,故障依旧。

检查N101(33)脚外围的元件,一切正常,再测量V802等元件组成的共集电极电路,没有发现损坏。

所有元件都正常而故障仍没有排除,思路完全中断。

在以上测量的元件中,电阻可以认为测量的结果就能判断其实际上损坏还是正常,但是对于电容器和三极管来说,万用表不一定能够把它的所有参数反映出来,决定采用代换法。

代换C401、C402、C801、C821都没有解决问题,但当代换V802后,故障即被排除。

测量换下来的三极管,正、反向电阻,电流放大倍数都没有异常,当时也没有专门的测量晶体管的仪器,不能进一步的判断到底是哪一种参数不正常。

例15. 

试用AV输入端子故障依旧,即开始检查AV/TV转换到N101(33)脚之间的电路,但是即使代换所有的元件故障仍然不能被排除。

在对AV/TV转换电路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时,无意中发现N801(14)脚电压为14V,比正常的12V偏高。

该脚的电压直接来自电源电路,是不是电源电路本身不正常?

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N551

(1)脚电压为15V正常,而(3)脚输出的却是14V的不正常的电压,因为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可调,故判断N551损坏。

更换一个正常元件,故障排除,测12V电压输出也正常。

为什么输出电压升高造成上述故障?

分析认为,输出电压升高,意味着稳压电路的稳压特性变差,从而有较大的杂波信号混到了视频信号中,干扰了行场同步分离电路的正常工作。

例16. 

天线插座漏电

外接端子漏电属于一种安全性的故障,修理中应当十分重视。

用万用表直接测量电源插头和天线插座之间的电阻,示数为200K,而实际应当为无穷大。

首先检查冷热地之间的隔离器件,依次断开C532、C534、C531、R531重新测量,电阻值仍然为200K,说明问题没有被发现。

再焊下T511、T581、VD515,故障仍然没有排除。

从图上看,已经没有元件跨在冷热地之间。

是线路板有漏电?

突然看到消磁线圈:

它直接套在显象管的玻璃壳上,而其工作电源直接来自交流市电,显象管则工作于冷地端,也应当是冷热地之间的交汇点。

拔下插头XS1重新测量它们之间的电阻,就恢复为正常的无穷大,再用高压测试仪测试也正常。

更换一个新的消磁线圈,故障即被排除。

例17. 

无光栅、无伴音

测130V输出端电压为0V,断开跨接线W551重测电压仍不能回升,说明故障就在电源电路本身。

测量C507两端电压为0V,说明市电整流滤波电路没有工作。

断电测量发现R502已经开路,该电阻开路说明有过流,测V513CE极之间的电阻为0,说明已经击穿,进一步测量没有发现损坏,更换这两个元件再开机故障即被排除。

例18. 

直观检查,发现保险管F501已经烧黑、C507顶部已经隆起、裂口。

一般来说,电容器裂口属于自身质量问题,不是别的元件损坏引起的,拆下损坏的器件,换成新的元件,故障即被排除。

例19. 

测量主输出电压降为70V,而正常时应当是130V。

断开跨接线W551重新测量电压恢复到正常值,判断为电源电路正常,故障在行输出电路,但是检查整个行输出电路都正常,最后不得不回到对电源电路的检查上。

在有负载时输出电压较低,而在无负载时输出电压正常,很明显是电源的带负载能力差。

把电流表串联在向开关变压器(3)脚供电的线路上,测得电流为0.15A,比正常值0.2A低,说明市电整流滤波电路正常。

检查正反馈电路正常,接下来逐一检查负反馈电路。

当把R526断开后,电压立即升得很高,可见问题存在于对正反馈直接采样的电路上,该电路主要有R515和C515组成,测R515正常,测C515没有明显的不良表现,因考虑到电容器损坏的特殊性,还是试换了C515,结果故障排除。

C515是直接对正反馈采样的电路,对输出电压有重要的影响。

当它容量减退时,将使得正反馈脉冲直接加到V512基极,V512又控制V513使输出电压降低,但是在正反馈本来就比较弱时对电路的影响不明显,也就是在没有负载时并不控制输出电压降低。

C515容量减退是电源带负载能力差的常见原因。

例20. 

测量主输出电压降低为70V左右,断开W551之后电压不能回升,可见故障在电源电路无疑。

测量其它各组电压输出均降低,其中24V电压输出端仅有12V。

拆下VD515光敏管的一端,接上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发现即使把电位器调到最大位置,电压也不能升高。

检修中干脆拆下V511,而输出电压也不能回升。

拆下V511相当于断开整个稳压电路,因此判断问题不在稳压电路上。

检查对V512基极提供电压的电路,发现VD516已经开路,换一新件,恢复临时处理的电路,开机电视恢复正常。

VD516看似对V512的基极电压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自激振荡的间歇期,它是C515上的电压的泻放电路,C515上的电压只充不放,就要影响到输出电压的稳定。

找一台正常的电视机,断开VD516,同样出现了无光栅、无伴音的现象,这也证实了以上判断。

例21. 

测主输出电压仅有20V,断开行输出电路之后电压不能回升。

同时注意到开关变压器发出轻微的“唧唧”叫声,从叫声上判断,开关电源处于无负载状态。

测量其它各组的输出电压均偏高,其中24V电压输出点为30V,180V输出点电压超过240V,都超过了正常值。

为避免高压损坏其他元件,紧急关机检查。

既然其它各组输出正常,那么问题必然出现在主输出电压专用的电路上。

测量VD551正常,在线测C561已经不能充放电,拆下测量确认其完全无容量,换一新件,开机测主输出电压恢复到正常的130V,其它各组输出也恢复到正常,恢复临时处理的电路,故障排除。

在只有一路输出电压不正常的情况下,问题必然出现在该输出电压专用的器件上,C561是仅主输出电压过低的常见损坏元件。

例22. 

测主输出电压为0V,在线直接测量主输出电压的输出端没有短路存在。

测量开关管V513基极有0.5V的电压,说明启动电路正常。

用万用表2.5V电压档检测V513基极电压,同时用镊子直接短路开关变压器T511

(1)

(2)脚,万用表示数有所增大,说明正反馈电路已经起振,只不过振荡较弱罢了。

问题应当出现在既和V512直接相连又和正反馈绕组T511

(1)

(2)脚相连的电路上。

在线测量各个二极管,发现VD519已经被击穿,直接断开VD519不用,开机图象和声音均恢复正常,更换一个正常的元件,故障排除。

例23. 

测主输出电压为0V,在线直接测量主电压输出端没有短路存在。

测量V513基极有0.5V的电压,说明启动电路正常。

用和上例相同的方法试验,确认开关电源已经起振。

检查V513基极所连接的电路均正常,当对V512基极的元件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