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76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考点聚焦第11讲碳单质和一氧化碳Word下载.docx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

10.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C)

A.丙→甲→乙→丁

B.甲→丙→乙→丁

C.丙→乙→甲→乙→丁

D.乙→甲→丙→乙→丁

二、填空题

11.(2018,成都)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C60属于__单质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C60这种物质是由__分子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3)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_化学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4)足球可由橡胶制成,橡胶属于__有机__(填“有机”或“无机”)物。

12.(2018,呼和浩特)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煤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如图是北方家庭中冬天常用的煤炉,A、B、C处分别发生不同的主要反应。

请写出A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

_CO2__;

C处观察到蓝色火焰,原因是__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了蓝色火焰__。

13.(2018,南平)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等,碳的化合物更是种类繁多。

(1)金刚石由__原子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足球烯(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是__二氧化碳__。

(2)小苏打片(NaHCO3)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NaHCO3+HCl===NaCl+H2O+CO2↑__。

(3)烯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烯烃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有一定关系,其关系式可用CnH2n表示(n≥2),n表示碳原子个数。

当n=2时是乙烯(C2H4),当n=3时,其化学式为__C3H6__。

14.(2018,佛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的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将导管浸入水中,__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

(3)CuO发生__还原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_集中热量,提高温度__。

三、综合应用题

15.(2018,河南)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__。

A.它们是同种物质

B.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都能导电

D.常温下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碳氢化合物——甲烷,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CH3COONa)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

①无水醋酸钠中C、H、O、Na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24∶3∶32∶23__。

②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CH4+2O2

CO2+2H2O__

③右图中,制取甲烷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A__。

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甲烷,请简述操作步骤。

__先将瓶内装满水,再将甲烷从b口通入。

__

(3)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现有一包碳酸钠粉末,其中可能混有氢氧化钠。

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粉末的成分。

__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若溶液变红色,则粉末为Na2CO3和NaOH;

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粉末为Na2CO3。

(4)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方法既可以生产尿素,又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请计算:

若用该方法生产90t尿素,理论上可减少排放CO2的质量。

解:

设理论上可减少排放CO2的质量为x。

CO2+2NH3

CO(NH2)2+H2O

44         60

x         90t

44/60=x/90t

x=66t答:

略。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1.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浓H2SO4洗气

B

MnO2

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C

K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若选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

B.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H2SO4中加入锌粒

B.

向pH=1的溶液中加水

C.

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

D.

向一定量的NaOH和BaCl2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2SO4

4.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H2O

H2+O2B.2Fe+6HCl=2FeCl3+3H2

C.2AgCl+Cu=CuCl2+2AgD.CuO+CO

Cu+CO2

5.下列情况:

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

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

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①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OH)3→FeCl3B.CuO→Cu(OH)2

C.H2SO4→HClD.Na2CO3→NaOH

7.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H2S②KNO3③NH4Cl④CO2⑤NaHSO4⑥C2H5OH

A.①⑤属于酸B.②④属于氧化物

C.②③⑤属于盐D.④⑥属于有机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发生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汽油可作除去油污的乳化剂

C.往汽油中添加乙醇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D.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9.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B.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高温煅烧碳酸钙固体

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11.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下图是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y表示的是()

A.生成氧气的质量

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12.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滤渣含有铁和铜B.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

C.滤液中不含CuCl2D.金属活动性:

Fe>

Cu

1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1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使用也最早

B.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

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济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16.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完成相应填空:

(1)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该反应_________热(填“放”或“吸”)

(2)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该反应是将_________能转化成应_________能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铵微热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生成的气体可以用_____试纸检验。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和一种白色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碳和水蒸汽在高温下生成两种具有还原性的可燃性气体,其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该反应为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7.根据问题填空

(1)在“a金刚石、b石墨、c氧气、d氮气、e二氧化碳、f稀有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的编号填空。

①属于混合物的气体是稀有气体_____,②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

③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_____,④固态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⑤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试回答相关问题:

①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

②过滤时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

③外壁潮湿的试管未擦干就加热固体时可能的后果是:

_____。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根据如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

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填一种),其离子符号是___。

(3)第11号元素与第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标号)。

a.C和Neb.Be和Mgc.Al和Sid.F和Cl。

三、简答题

19.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的CaSO4•2H2O固体3.44g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T3~T4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则D~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请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

(3)B物质属于___(填“单质”或“化合物”),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填化学式)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

四、实验题

21.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20℃时取18gKNO3和18gNaCl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50g水充分溶解,现象如图乙所示;

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a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b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

”“<

”或“=”)。

(2)要使丙图中的NaCl溶液恰好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_______gNaCl固体。

(3)除去固体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实验步骤:

先加水加热溶解,再_____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五、流程题

2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请回答:

(1)图1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示意图。

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填“1”或“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入絮凝剂使水中悬浮物凝聚 

B.通过沙滤池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C.通过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和有臭味物质 

D.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3)我国南海海岛众多,但淡水资源匮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原理如图3所示。

①在相同时间内,海岛上晴好天气比阴雨天气制得淡

水更多,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某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5%,利用该装置将1000kg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测定发现,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原来海水的十倍,则可得到的淡水为___kg;

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剩余海水是_________(填写“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确定”)。

六、计算题

23.把12.5g含杂质20%的大理石放入盛有105.4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4.4g。

求: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24.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共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______g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

七、探究题

25.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

根据设计方案,甲同学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然后他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甲同学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在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时,溶液变红不是很明显,于是又继续滴加酚酞溶液,却发现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提出问题)乙同学很诧异,是什么原因导致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

可能与所用NaOH溶液浓度较大有关;

乙同学:

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的猜想很快被否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NaOH溶液稀释,滴入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继续滴加酚酞溶液,红色消失

甲同学猜想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该酚酞溶液

[注意:

若答对第(4)(5)两小题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4)丙同学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推测红色褪去的现象与碱溶液无关,可能是是所用酚酞溶液的问题。

于是他查阅资料,发现酚酞溶液是一种弱有机酸,他又向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滴加若干滴新配制的酚酞溶液,结果发现溶液变红后并没有消失。

这说明酚酞溶液本身微弱的酸性应该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乙同学实验红色消失的主要原因。

(5)请你再猜测乙同学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并设计实验予以证明(注意:

无实验设计证明的不给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6.Al(OH)3+3HCl═AlCl3+3H2O放

太阳能化学能2NaOH+(NH4)2SO4

Na2SO4+2NH3↑+2H2O湿润红色石蕊试纸2Mg+CO2

2MgO+CC+H2O

H2+CO置换反应

17.

(1)①f②b③c④e⑤d

(2)①玻璃管沾水或用水润湿②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等③试管破裂

18.

(1)硼原子质子数为5(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等)

(2)Na(Mg或Al)Na+(Mg2+或Al3+)

(3)NaCl离子

(4)bd

19.2CaSO4•H2O2CaSO4

2CaO+2SO2↑+O2↑

20.Cl2+H2O═HCl+HClO分解反应单质+1H2O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等

21.<

0.5降温

22.

AC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900不饱和溶液

23.10%

24.615g

25.

(1)、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2)、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2NaOH+CO2="

="

Na2CO3+H2O

(3)、不正确

(4)、不是

(5)盛酚酞溶液的试剂瓶之前盛过酸溶液没有洗净。

取乙同学所用酚酞溶液少许,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若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现象,继续滴加后出现红色且不再消失。

即可证明

1.各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可溶性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

2.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H2O分子中有H2

橡皮容易被压形变

分子间存在斥力

NaCl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Cl﹣

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

甲烷、乙醇、乙酸

B.复合肥料:

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C.纯净物:

煤、石油、冰水的混合物

D.合成材料:

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4.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离

B.物质的鉴别

淡化海水−蒸馏

海水晒盐−蒸发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种固体−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

使煤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

5.鉴别氯化钠与碳酸钾两溶液,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C.澄清石灰水D.氯化钾溶液

6.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一块订书钉(40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

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13.4g;

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

④5.8min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7.8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P点纵坐标X值为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7.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

8.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下图),其气密性良好。

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择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硝酸铵和水B.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C.氯化钠和水D.铜和稀盐酸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50℃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