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17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焦虑情绪小组工作计划表Word文件下载.docx

  3、小组规模:

共组织两个小组,每组6位服务对象,1位小组领导,2位观察员。

  4、活动频率:

一周一次

  六、招募方式

  1、服务对象自主报名参加:

  

(1)通过Q群、微博、校园论坛等络手段宣传招募信息;

  

(2)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及派发宣传单的方式宣传招募信息。

  2、邀请服务对象参加:

  社工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相关调查后亲自邀请对象参加。

  七、活动计划

  小组活动

  第一次小组活动:

认识彼此,认识压力

  

(1)组员间相互认识,打破隔阂,活跃气氛

  

(2)在相互了解的情况下提升注意力,适当感受压力,了解压力的来源。

  2、第二次小组活动:

同心交流,缓解压力

  篇二:

《大学生管理情绪小组》计划书

  小组计划书

  小组名称:

管理情绪小组组长:

罗鑫

  组员:

蒋舒张心悦

  理念

  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感到舒畅的约占%,感到压抑的

  占%;

愉快%,烦恼%;

充实%,空虚%;

平和%,烦躁%。

近几年,相关媒体报道的有关大学生犯罪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注意,在追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时,我们不难发现负面情绪是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例如马加爵事件,如果他的那些因为人际交往等原因积累下来的压抑、憎恨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正确的释放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那起骇人听闻的流血事件了。

此外,美国霍普斯金大学医学部的托马斯1984年对17个毕业班的1337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48名死于癌症,都是易敏感,抑郁,隐藏怨怒,压抑等。

可见情绪与身体健康有着很大关系。

同时情绪对青年的认知能力及交往能力也有明显影响。

情绪比较稳定与随和的有更好的人际与认知能力。

由此可见,帮助大学生有效合理的排解负面情绪的任务迫在眉睫。

  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习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这些负面情绪,你可能曾经与这些情绪擦肩而过,也可能与这些情绪亲密接触过,之所以称它们是负面情绪,主要原因还是这些情绪为我们所不喜欢,不接受,觉得它给我们带来了痛苦。

所以很多人都想克服掉这些负面情绪,使自己拥有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充满快乐的人生。

  首先我们应该接受负面情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与正面情绪一起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负面情绪:

焦虑、紧张和恐惧,又何以来的快乐呢?

而且,负面情绪对我们也有积极的意义,考试焦虑能使我们调动我们全身的力量去学习,去掌握知识;

就业困难给我们带来的压力、焦虑能使我们更加注意就业信息,积极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愤怒是给我们一份力量,去改变一个我们不能接受的情况;

痛苦指引我们离开威胁或伤害。

  当我们正确认识到负面情绪的不可避免性时,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正确疏解这些负面情绪,以降低它们对我们自身的不良影响。

这个小组将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组员提升自我认识水平,在负面情绪产生时能正确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尤其是我们的一些负面情绪是我们过去的感受、形成的价值观在这件事上的投射。

我们还会通过小组活动让组员学会表达,判断自己的情绪,正确形容自己的情绪;

掌握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例如通过运动、与人沟通等方式来发泄而不是一味的压抑自己的情绪;

教会组员合理控制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平衡与健康,因为能够很好控制情绪的人在处理负面情绪的方面会更有效。

此外,曾经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

“既然紧张是由威胁你的控制感的环境所引起的,那么,你可以通过努力地控制你所处的环境来减少紧张。

”所以当负面情绪产生时,我们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负面情绪上,而应学会看问题,去解决问题。

  理论构架

  情绪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耶鲁的心理学家彼得·

沙洛维认为EQ应包含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能认识自身的情绪,并能在生活中利用它做出正确的决定。

  2.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既不会因沮丧或焦虑而意志消沉,也不会因愤怒而丧失理智。

  3.能自我激励,能面对挫折咬紧牙关挺住,能为了最后的目标疏导自己一时的冲动。

  4.能认识他人的情绪,能与别人共鸣,即能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理解别人的感受,不需要别人告诉就能读懂别人的感情。

  5.能和谐而有技巧地处理人际关系,比如,能清晰地了解一个团体没能说出的意向。

  目标及目的

  目标:

学会管理情绪,适应环境,提高自我认识,保持心理平衡与健康。

1.能够合理控制情绪的强度与稳定性。

2.能够判断情绪动因的不同。

  3.提高组员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信心与宽容度。

  4.学会表达,准确形容自己的情绪体验,掌握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

  服务对象

  资格:

在校学生

在情绪管理方面有困惑的

  小组特征

  性质:

引导、辅助、共享小组小组结构:

开放式,自愿式活动节数:

6节

  日期:

XX-11-18——XX-12-23

  时间:

每周的周四(备用周日):

40-9:

00地点:

社工教室人数:

10-13人

  招募方法

  1、通过在学校宣传自愿报名。

2通过在学校海报宣传宣传。

[海报]3招募时间

  4对情绪管理有兴趣的学生。

  应变计划

  评估方法

  1.根据一份量表,对组员参加前、后进行对比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

2.在小组最后一节组员分享及提出意见。

  3.依工作员及义工在小组进行时的观察及分析。

4.从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评估。

  5.透过与组员的倾谈来指导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附录:

量表

  情绪认知能力的测试

  1当你烦躁不安,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引起的吗?

A很少知道B基本知道C有时知道2当有人突然出现在你身后时,你的反应是

  A感受到强烈的惊吓B很少感受惊吓C有时感受到惊吓3当你完成一项工作或学习任务的时候,你感到轻松愉快?

A没什么特别感觉B经常有这种体验C有时有这种体验

  4当你与他人发生口角或关系紧张的时候,你是否体验到自己的不快?

A能够B不能够C说不清楚

  5当你专心致志地从事某项活动时,你知道这是你的兴趣所致吗?

A知道B不知道C很少知道

  6在你的生活中,你遇到过令你非常讨厌的人?

A遇到过B没有遇到过C说不清楚

  7当你与家人或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时候,你感到幸福和快乐?

  A感觉不到B说不清楚C是的

  8如果别人有意为难你,你感觉如何?

A没什么感觉B觉得不舒服C感觉气氛

  9假如你排队买东西等了很久,有人插队到你前面,你会感觉如何?

A感觉气氛B觉得不舒服C没什么感觉

  10假如有人用刀子威胁你把所有的钱交出来,你会感到害怕?

A不害怕B害怕C也许害怕

  11当别人赞扬你的时候,你会感到愉快吗?

A说不清楚B愉快C不愉快

  12你遇到特别令你佩服的人和尊敬的人?

A遇到过B说不清楚C没有遇到过

  13假如你错怪了他人,事后你感到内疚吗?

A不知道B后悔C不后悔

  14假如你认识一个低级庸俗,但却好为人师的人,你是否会瞧不起他?

A不知道B是的C不会

  15假如你不得不与你深爱的朋友分手,你会感到痛苦?

  敏感型36——45适中型26——35麻木型15——25

  篇三:

大学生焦虑量表编制

  云南中医学院论文报告书

  正文大学生焦虑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编制

  吴梦昊,王阳鹏,李方灿

  摘要:

本量表的主要以是我校在校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为主要测评对象,参考国内外部分其他社交焦虑量表,并通过经验分析法从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及行为表现三个方面编制测题。

在我校随机方便取样验证,得到分半信度系数为,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关键词:

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编制;

  社交焦虑是指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焦虑情绪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与一般的情绪反应一样,社交焦虑也有三方面的表现,即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

其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在与人进行人际交往或回想人际交往过程时会有不安,羞怯的感受;

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出汗,脸红和心慌等;

在行为反应上,可能会表现为逃避社交情境、减少社会交往等。

  处在大学阶段的青年正处在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大学重要的任务之一。

但目前部分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或人际交往受挫等原因,会产生社交焦虑的倾向,而导致他们在回避社交情境等行为,则阻碍了其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能力的培养。

所以,能够有效的确定大学生社交焦虑倾向的程度,就有利于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及进一步的能力培养。

  虽然目前也存在着其他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量表,并且经检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但是,其适用性的程度是根据其构建常模的样本的范围确定的,因此具有相对性。

所以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校学生。

  区分度和测验题项;

然后进行鉴定测验,运用分半信度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法计算出测验的信度及效度。

所得结果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由于条件原因,并未建立量表的常模,也暂时无法对以后的测验结果进行评估。

  2.量表的编制过程

  项目的搜集与编制

  在项目收集时参考了Scheier和Carver的自我意识量表中的社交焦虑量表、社交焦虑量表(LASA)及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SAI)。

同时结合生活学习经验,收集了社交焦虑的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不同方面的表现。

初步却定了量表的题目的编写结构。

  最初编制的测题共27题,包含反应内心体验13题,行为反应13题,生理反应1题。

量表采用五级计分标准,从“根本不符合、有一点符合、比较符合、特别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计1分、2分、3分、4分、5分,其中第4题、9题、14题、18题、21题、26题为反向计分。

总分越高说明被试社交焦虑倾向越高。

  量表题目的筛选及合成

  初测统计后进行区分度的计算。

总题相关太低,表明该题目与总量表所要测的内容相关太低,不能反应总量表所要测的内容,所以除去数据中未标记为显著(P  表一项目分析的结果

  1.编制方法

  样本

  在量表制作过程中,用于施测的被试都是通过方便随机抽样法在我校学生中选取的。

在出测过程时随机选取护理专业、针推专业和应用心理专业的同学作为被试,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81份;

鉴定测验发放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

  测量工具

  自编《大学生社交焦虑问卷》。

  研究过程

  通过文献参考与经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测题确立,在初测后通过相关法形成了测题

  项目123456

  区分度**.502**.526**.384.176**.409**.533

  24252627

  **.470**.494.160**.607

  *表中**代表在水平上显著,*代表在水平上显著

  结果表明生理反应试题的与总分的相关过低,不能达到效度标准的要求,可能原因为试题较少。

内心体验与行为反应的维度与总分有较高的相关,具备较高的效度。

  3.结果

  最终所得的量表共含有24道测题,包括内心体验、行为反应两个维度的题。

其中内心体验题共13题,含题1、2、4、5、6、9、12、14、16、19、21、23、24,行为反应题共11题,含题3、7、8、11、13、15、17、18、20、22、25,生理反应题共1题,含题10。

反向记分题共四4题包括题8、13、17、20.

  整个测验的分半信度为,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

检验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测验的各维度之间具有较好的效度水平。

  (最终量表将以附录的形式附于论文之后。

  将删除后的题目进行重新编排,随机编排正向计分题目后,把反向计分题目均匀插入其中,形成新的量表,即得到合成测验。

鉴定测验

  在信度估计时采用分半信度作为整个测验的的信度。

将整个测验的题目随机分为两组,编成两个分测验,形成鉴定测验的量表。

施测后,对两测验的总分进行相关度计算,所得分半信度的Spearman-Brown系数为。

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结构效度较好的结果如下:

参考文献:

  [1]Scheier,Carver.自我意识量表,1985.[2]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1984.

  [3]钱铭怡,忠杰.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XX,19

(1),53-56.

  [4]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三版),暨南大学出版社,XX.

  指导语:

请认真仔细地阅读下面的每个条目,并判断与你感受和行为的符合程度,并从下面的标准中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作为条目的答案并填在题号前面。

本次答题的结果仅仅是对日常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反应,可以对照自己的日常生活的实际,按实际作答即可。

本次测验结果也并不会对大家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

  1描述与我根本不符合;

2描述与我有一点符合;

3描述与我比较符合的;

4描述与我还是特别符合;

5描述与我完全符合的。

  

(1)当你在小组内与成员讨论问题时感到特别紧张;

I

(2)当你在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感到我完全不敢说话;

I(3)在课堂上不敢与老师对视;

M(4)我总是和人自来熟(R)M

  (5)在有人注视的时候学习,看书,做作业感到十分不舒服;

I(6)进入已经有人的就坐的自习室跟到不安,想要离开;

I

  (7)在学校遇到不太熟悉但又认识的人与自己搭讪感到不自在;

I(8)在下课后遇到老师会极力回避;

M(9)在学校我总是很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

(R)M(10)当聚餐中大家在说笑时自己总是插不上话;

I(11)与一位异性交流交流时总是会脸红,紧张;

P

  (12)与不认识甚至不太熟悉的人电话通话总只会紧张的说几句;

M(13)总觉得自己回答错问题后一定会很难堪;

  (14)在遇到老师的时候热情主动的打招呼,聊天;

(R)M

  (15)与一位不太熟悉的同性交流的时候感到紧张与不自在;

I(16)去人多的地方时我总是会找个朋友陪自己;

M(17)害怕别人看到自己害羞的样子;

  (18)在与学长学姐交流时能应答自如;

  (19)在与不熟悉的人对视时紧张得低头快步离开;

M(20)希望自己变得更加活跃并擅长与人交流;

  (21)在参加同学聚会时,我总是与很多同学都有共同话题;

(R)M(22)我与所参加社团的成员几乎不熟悉;

I(23)我很少参加学校里的社团活动;

M

  (24)我在高中时班里熟悉的同学也不太多;

  (25)高中时我很害怕去问老师和同学我不懂的问题;

I(26)在家里亲戚们都说我很会说话;

  (27)家里有不太熟悉的人来做客时,我总是特紧,总希望呆在自己的房间。

  评分标准:

本套测量题采用五级计分标准,其中第4,9,14,18,21,26题是反向计分。

被测量者的原始分数介于27分到135分之间。

  (4)在有人注视的时候学习,看书,做作业感到十分不舒服;

I(5)进入已经有人的就坐的自习室跟到不安,想要离开;

  (6)在学校遇到不太熟悉但又认识的人与自己搭讪感到不自在;

I(7)在下课后遇到老师会极力回避;

M(8)在学校我总是很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

(R)M(9)当聚餐中大家在说笑时自己总是插不上话;

I(10)与一位异性交流交流时总是会脸红,紧张;

  (11)与不认识甚至不太熟悉的人电话通话总只会紧张的说几句;

M(12)总觉得自己回答错问题后一定会很难堪;

  (13)在遇到老师的时候热情主动的打招呼,聊天;

  (14)与一位不太熟悉的同性交流的时候感到紧张与不自在;

I(15)去人多的地方时我总是会找个朋友陪自己;

M(16)害怕别人看到自己害羞的样子;

  (17)在与学长学姐交流时能应答自如;

  (18)在与不熟悉的人对视时紧张得低头快步离开;

M(19)希望自己变得更加活跃并擅长与人交流;

  (20)在参加同学聚会时,我总是与很多同学都有共同话题;

(R)M(21)我与所参加社团的成员几乎不熟悉;

I(22)我很少参加学校里的社团活动;

  (23)我在高中时班里熟悉的同学也不太多;

  (24)高中时我很害怕去问老师和同学我不懂的问题;

  (25)家里有不太熟悉的人来做客时,我总是特紧,总希望呆在自己的房间。

本套测量题采用五级计分标准,其中第8,13,17,20,题是反向计分。

被测量者的原始分数介于25分到125分之间。

  篇四:

小组活动小组工作开展计划表格

  第一次活动——相识

  目的:

让组员及工作人员互相认识;

让组员之间有初步认识;

深化组员对小组的

  认识;

激发组员热情,更加主动地参与活动。

时间:

XX年4月29日下午3:

00——5:

30

  附:

  “同心圆”游戏规则:

  让小组成员分成两组(一个组人多,一个组人相对少),然后在工作者的指导下围成两个圈(大圈在外,小圈在内),通过外圈转动,面对面互相夸赞。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游戏规则:

  1、将小组成员每四人一组,分成四组。

  2、每组抽取一张卡片,三人表演卡片上的一句话,另一人负责猜。

期间不能有语言交流。

3、活动共进行两轮。

  第二次活动——亲情之旅

  目的:

体味亲情(加强相互理解,澄清误会,淡化矛盾,加深感情),正视内心,

  勇于表达,构建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时间:

5月9号下午3:

00至5:

10

  附:

  一、你对父母了解多少?

1、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

  2、父母最喜欢吃什么?

不喜欢吃什么?

  3、父母穿多大码的鞋?

穿多大型号的衣服?

4、父母生活中最想做的事?

5、父母工作上最大的烦恼?

  6、父母最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

7、父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8、父母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9、父母时常跟我们提起的事情是什么?

10、父母曾经的梦想?

  11、父母最欣赏我们什么地方?

  12、父母感觉他们最有成就的事情是什么

  二、情景设置

  1、五一在家(和父母交流在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

和父母交流家里的一些事情)

  2、暑假(和父母交流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和父母交流自己的计划以及毕业后的打算)

  3、中秋节(和父母交流现在过中秋节跟以前过中秋节的区别;

交流一下父母小时候的生活)

  4、十一(和父母交流现在国家的形势,我国的发展状况,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状况)

  5、寒假(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同学聚会、同学们的发展情况及打算;

与父母商量如何安排春节的活动,商量如何过除夕夜;

与父母交流春晚;

与父母交流他们小时候春节是怎么过的以及那时候过春节都有什么样的活动;

和父母交流自己不记事的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令父母难忘的一些事情;

和父母交流一年家庭的收支情况)

  第三次活动——恋爱方略

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认识内心需求,提升表达勇气,拓宽异性交

  际面。

5月16号下午3:

00至4:

35

  场景一:

表达与接受

  场景二:

拒绝追求,死缠烂打,必须拒绝

  场景三:

鉴别男生是否有爱心,或者乐于帮助他人。

场景四:

因为某件事产生分歧,吵了一架。

最终要和好。

  场景五:

毕业恋情,考研,工作,即将要分隔两地,如何解决。

可能出现的问题:

1难以调动组员参加,组员可能因为害羞而不敢表达2角色的混乱,中间出现与主题相背离的情形

  3价值观可能与当事人的价值观相反,不被当事人接受

  第四次活动——友谊之桥

坦诚沟通、提升表达技巧,促进朋友之间更加和谐,更加友爱时间:

5月23号下午3:

00到4:

40

  篇五:

团体工作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的干预研究

  团体工作对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的干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近年来团体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中的干预成效现状,对就业焦虑和团体工作基本概念的讨论,团体工作理论的发展及在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方面的运用等问题进行总结及评述,期能找到团体工作在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的干预效用的理论依据。

就业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