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6229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莞市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doc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第Ⅰ卷(共100分)

一、本题共12小题.共60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双选)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通过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D.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

2.(双选)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

A.一定不等于零B.可能不变C.一定改变D.一定不变

3.(双选)欲划船渡过一宽100m的河,船相对静水速度=5m/s,水流速度=3m/s,则

A.过河最短时间为20sB.过河最短时间为25s

C.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5sD.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0s

4.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

B.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

C.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D.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

5.(双选)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始终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天链一号01星”质量与其它同步卫星质量不一定相等

6.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而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覆盖全球的问题.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则由于地球的作用使中轨道卫星处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B.C.4D.9

7.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粗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B.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C.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小

D.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8.如图(甲)所示,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某时刻在的正上方有三颗轨道位于赤道平面的卫星、、,各卫星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图(甲)中已标出,其中是地球同步卫星.从该时刻起,经过一段时间(已知在时间内三颗卫星都还没有运行一周),各卫星相对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图(乙)中的

a

A

B

C

D

9.几个力共点且在同一平面内、作用在某个质点上,使该质点处于平衡状态.当其中的一个力只是大小逐渐减小而其它力保持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逐渐增大,动能一定增加B.合力逐渐减小,动能可能增加

C.合力逐渐增大,动能可能减少D.合力逐渐减小,动能一定减少

10.(双选)水平传送带在外力的带动下始终以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放上一个小物体,质量为,初速大小也是,但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后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体的功为,摩擦生成的热为,则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0B.≠0C.=0D.≠0

11.(双选)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设风对雨滴持续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滴质量越大,下落时间将越短B.雨滴下落时间与雨滴质量大小无关

C.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动能越小D.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动能越大

12.(双选)物块先沿轨道1从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点,后沿轨道2从点由静止下滑经点至底端点,,如图所示.物块与两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物块在点处撞击的因素,则在物块整个下滑过程中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

B.沿轨道1下滑时的位移较小

C.物块滑至点时速度大小相同

D.两种情况下损失的机械能相同

二、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7分)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21世纪教育网

(1)备有如下器材:

A.打点计时器;B.直流电源;C.交流电源;D.纸带;E.带夹子的重物;F.秒表;G.刻度尺;H.天平;I.导线;J.铁架台;K.游标卡尺;L.螺旋测微器.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填字母代号)21世纪教育网

(2)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38cm,0.19cm和0.18cm,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操作的同学是_____.其错误的操作可能是___.21世纪教育网

14.(7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9.80m/s2.实验小组选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和、和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测得=12.01cm,=19.15cm,=27.86cm.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根据以上数据算出:

当打点计时器打到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J;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J,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知道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是.(重锤质量已知)

h1

O

B

A

C

h2

h3

(乙)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夹子

接电源

重锤

(甲)

15.(13分)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处以速度水平匀速发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求:

(1)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

(2)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

16.(13分)子弹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中,进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

若在子弹深入木块直到最大深度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距离为,木块对子弹平均阻力大小为,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求:

(1)木块动能改变量为多少?

(2)子弹动能改变量为多少?

(3)子弹和木块组成系统机械能损失多少?

第Ⅱ卷(共50分)

三、本题共4小题,共5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0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2)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该纸带是采用(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丙)

18.(10分)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转动,同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和,筒内壁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的小物块,求:

(1)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2)当物块在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19.(14分)用一台额定功率为=60kW的起重机,将一质量为=500kg的工件由地面竖直向上吊起,不计摩擦等阻力,取=10m/s2.求:

(1)工件在被吊起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使工件以=2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向上吊起,则匀加速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3)若起重机在始终保持额定功率的情况下从静止开始吊起工件,经过=1.14s工件的速度=10m/s,则此时工件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0.(16分)如图所示的“S”字形玩具轨道,该轨道是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相等半圆连接而成,圆半径比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点水平弹射向点并进入轨道,经过轨道后从点水平抛出,已知小物体与地面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段长=1.25m,圆的半径=0.1m,小物体质量=0.01kg,轨道总质量为=0.15kg,,求:

(1)若,小物体从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若,小物体经过轨道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P

a

b

(3)设小球进入轨道之前,轨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轨道自身的重力,当至少为多少时,轨道对地面的压力为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D

AB

AC

B

BD

A

B

D

C

AD

BD

CD

二.论述、计算题

13.

(1)B、F、H、K、L(3分);

(2)甲(2分);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2分)

14.(3分),(3分),该实验小组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电键或者释放纸带时手抖动了(2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均给满分)

15.

(1)由平抛运动的特点知

炸弹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得(3分)

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为(4分)

(2)炸弹落地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3分)

炸弹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为(4分)

17.(10分)

(1)甲(2分)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较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少(2分)

(2)m/s2(2分,答案在4.7m/s2与4.9m/s2之间都给分,单位错则不给分)

乙(2分)因为物体运动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很多(2分)

18.

(1)由平衡条件可知,

mg

N

θ

(2)物块受力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得到

19.

(1)当工件达到最大速度时,F=mg,P=P0=60kW

故=12m/s

(2)工件被匀加速向上吊起时,a不变,v变大,P也变大,当P=P0时匀加速过程结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解得F=m(a+g)=500´(2+10)N=6000N

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工件的速度为

匀加速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3)根据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解得h=8.68m.

20.

(1)设小物体运动到点的速度大小为,对小物体由点运动到点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2分)

小物体自点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水平射程为,则:

…………(1分)

…………(1分)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1分)

(2)设在轨道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F,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方向竖直向下…………(2分)

(3)分析可知,要使小球以最小速度运动,且轨道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则小球的位置应该有“S”形道的中间位置,…………(2分)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分)

  …………(1分)

  据动能定律得:

…………(2分)

  解得:

…………(1分)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