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6252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

《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恒定电流习题精选(基础全面).docx

恒定电流章节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128.0分)

1.如图,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标识不清的小灯泡L1的U-I图线,将L1与该电源组成闭合电路时,L1恰好能正常发光.另有一相同材料制成的灯泡L2,标有“6V,22W”,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内阻为3.125Ω

B.把灯泡L1换成L2,L2可能正常发光

C.把灯泡L1换成L2,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相等

D.把灯泡L1换成L2,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小

2.如图所示为三个门电路符号,A输入端全为“1”,B输入端全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非”门,输出为“1”    B.乙为“或”门,输出为“0”

C.乙为“与”门,输出为“0”    D.丙为“或”门,输出为“0”

3.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向b端移动时(  )

A.伏特表V读数增大,电容C的电荷量在减小

B.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电容C的电荷量在增大

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

4.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串联或并联后电路中的总电流比较正确的是(  )

A.电阻R1的阻值比电阻R2的阻值大

B.电阻R2阻值比电阻R1的阻值大

C.两电阻串联后比并联后接入同一电源,电路中的总电流大

D.两电阻并联后比串联后接入同一电源,电路中的总电流小

5.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B.电阻R的阻值为1Ω

C.电源的效率为80%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6.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a表示的是电压表V1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B.图线b表示的是电压表V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C.图线c表示的是电压表V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D.此过程中电压表V3示数的变化量△U3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绝对值变大

7.如图为某智能手机电池上的信息,电池支持“9V 2A”快充技术,电池充满仅需约1.3小时,轻度使用状态可使用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88Wh为该电池的电量

B.4.35V为该电池的电动势

C.轻度使用时的平均功率约0.1W

D.根据数据可以计算得到该电池的容量约为2600mAh

8.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为电源a,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设两个电源的内阻分别为ra和rb,若将电阻R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则

(  )

A.ra>rb

B.R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效率较高

C.R接到B电源上时,电源内阻的热功率较高

D.不论R多大,电源A的输出功率总比电源B的输出功率大

9.满足下列哪一个条件,金属导体中就产生恒定电流?

(  )

A.有自由电子 B.导体两端有电势差C.导体两端有方向不变的电压 D.导体两端有恒定电压

10.理发用的电吹风机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热风将头发吹干.设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1,它与电热丝电阻值R2串联后接到直流电源上,吹风机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I、消耗的功率为P,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P=UI  B.P=I2(R1+R2)C.P>UI     D.P<I2(R1+R2)

11.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  )

A.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量,电源就把2J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蓄电池两极的电压为2V

C.蓄电池在1秒内将2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的大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各定值电阻的阻值均为R.先只闭合开关s1,此时电源效率为η1;再闭合开关S2,此时电源效率为η2,则η1与η2的比值为(  )

A.2:

1    B.4:

3    C.4:

51    D.5:

6

13.如图所示,图线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

R2=3:

1

B.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R2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1:

P2=1:

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

I2=1:

3

14.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

A.20C    B.50C    C.1200C   D.2000C

15.关于三个公式P=UI、P=I2R、P=U2R的适用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个公式普遍适用于求电功率,后两式普遍适用于求热功率

B.在纯电阻电路中,三个公式既适用于求电功率,又适用于求热功率

C.在非纯电阻电路中,三个公式都适用于求电功率

D.由U=IR可知,三个公式没有任何区别,它们表达相同的意义,所求P既是电功率也是热功率

16.关于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一定越多

B.W=UIt适用于任何电路,而W=I2Rt=U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的电路

C.在非纯电阻电路中,UI>I2R

D.焦耳热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

17.如图所示的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同一电源的内阻发热功率Pr以及电源的总功率P随干路电流I的变化图线,其中抛物线OBC为电源的内阻发热功率Pr随干路电流I的变化图线,直线OAC为电源的总功率P随干路电流I的变化图线.若线段AB对应的横坐标为2A,那么图象中线段AB所表示的功率差以及电流I=2A时所对应的外电阻分别为(  )

A.6W 0.5Ω  B.2W 0.5Ω  C.2W 0.1Ω  D.4W 0.3Ω

18.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R,若温度不变,则下列情况中其电阻仍为R的是(  )

A.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时  B.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

C.当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时  D.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

19.初速度为零的电子进入电压为 U的加速电场,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电子电量e、质量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l的电子束内电子个数为(  )

A.I△lem2eU B.I△leSm2eU C.IeSm2eU D.SI△lem2eU

20.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 PE、输出功率 PR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 Pr 随电 流 I 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 中的 a、b、c 所示.M 为 c 图线的最 高点也是 b、c 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线b表示输出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

B.图中a线最高点N对应的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

C.在a、b、c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B、C三点,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yA=yB+yC

D.b、c线的交点M与a、b线的交点N的横坐标之比一定为1:

2,纵坐标之比一定为1:

3

2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设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电压表A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读数为U2,当R5的滑动触点向a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A1的读数变化量大小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变化量大小△I2,电压表V1的读数变化量大小为△U1,电压表V2的读数变化量大小为△U2,则(  )

A.I1变大、△U1>△U2,△U1△U1不变 

B.I1变大,△U1<△U2,△U1△I1变小 

C.I1变小,I2变小,△U2△I2变小 D.U1变小,U2变小,U2I2不变

22.图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  )

输入

输出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A. B. C. D.

23.如图所示电路中,R2、R3、R4为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头向左滑动时,三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I1、△I2、△I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一定减小    B.电流表A2的示数一定增大

C.△I3一定大于△I1        D.△I1一定大于△I2

24.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过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1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

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I1

25.如图是一个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电路示意图,此欧姆表已经调零,用此欧姆表测一阻值为R的电阻时,指针偏转至满刻度45处,现用该表测一未知电阻,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15处,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

A.16R     B.10R     C.5R     D.4R

2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可以视为短路,反向电阻无穷大可以视为段路)连接,电源负极接地.初始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S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极板间的P点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带电油滴会向下移动,且P点的电势会降低

B.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带电油滴会向上移动,且P点的电势会降低

C.将下极板上移,带电油滴向上运动

D.断开开关S,带电油滴将向下运动

27.机动车的尾气含有铅等大量有害物质,并且也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动汽车因其无尾气排放且噪音小等因素,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某国产品牌电动汽车的铭牌如下,已知蓄电池储存的电能等于其容量乘输出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规格

后轮驱动直流电动机

车型:

60″电动汽车

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

1675W

整车质量:

400kg

额定转速:

600r/min

蓄电池(容量It=800Ah,输出电压:

U≥36V)

额定工作电压/电流:

36V/50A

A.电动汽车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1675W

B.电动机的内阻为0.5Ω

C.蓄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不小于2.88×104J

D.充满电后在额定功率下连续行驶的时间不小于16h

28.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中的电流分别为(  )

A.1.2A,0.22A  

B.0.98A,0.22A

C.0.96A,0.24A

D.0.24A,1.2A

29.如图所示的U~I图线中,Ⅰ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线,Ⅱ是某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线,用该电源向该电阻供电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和电源的电动势(  )

A.4w和2V   B.2w和3V   C.2w和2V   D.4w和3V

30.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用此电源和电阻R1、R2组成电路.R1、R2可以同时接入电路,也可以单独接入电路.在所有可能的各种接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R1、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电源效率最低

B.将R1、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电源输出功率最小,电源效率最高

C.将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电源输出功率最小,电源效率最低

D.将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电源效率最高

31.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lm和2m,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

A.2:

3    B.1:

3    

C.1:

2    D.3:

1

32、在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发光。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33如图所示,由于电路中某一电阻发生短路和断路,使L1变暗,L2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A.R1短路B.R2断路

C.R3断路D.R4短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

3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V,内电阻r=0.5Ω,电阻R1=2Ω,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I变小,U1变小          B.U2变小,U3变大

C.电阻R1的电功率减小       D.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

35.如图所示电路中,A1和A2为理想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1和I2,R1:

R2:

R3=1:

2:

3.当a、b两点间加以恒定的电压U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I1:

I2=3:

4B.I1:

I2=5:

9

C.将A1、A2换成理想电压表,其示数之比为3:

5

D.将A1、A2换成理想电压表,其示数之比为1:

1

36.如图所示,直线A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2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到该电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电阻阻值R1>R2

B.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内阻消耗功率大

C.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D.电源的内阻和R2的阻值相等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37某同学想设计一个测量金属棒电阻率的实验方案,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A1(内阻Rg=100Ω,满偏电流Ig=3mA)B.电流表A2(内阻约为0.4Ω,量程为0.6A)

C.定值电阻R0=900ΩD.滑动变阻器R(5Ω,2A)

E.干电池组(6V,0.05Ω)F.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G.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1)如图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棒直径为______mm;如图2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金属棒长度为______cm.

(2)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棒的阻值:

当用“×10Ω”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_挡(填“×1Ω”或“×100Ω”),换挡并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如图3所示,则金属棒的阻值约为______Ω.

(3)请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电路,要求尽可能精确测量金属棒的阻值.

(4)若实验测得电流表A1示数为I1,电流表A2示数为I2,则金属棒电阻的表达式为Rx=______.(用I1,I2,R0,Rg表示)

38.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干电池:

E约1.5V,内阻小于1.5ΩB.电流表G:

满偏电流2mA,内阻10Ω

C.电流表A:

0–0.6A,内阻0.1ΩD.滑动变阻器R1:

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

0–100Ω,1AF.定值电阻R3:

990ΩG.开关导线若干

⑴为了方便且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

⑵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序号

1

2

3

4

5

6

I1/mA

1.40

1.36

1.35

1.28

1.20

1.07

I2/A

0.10

0.15

0.23

0.25

0.35

0.50

⑶某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测出了6组I1(电流表G的示数)和I2(电流表A的示数),请在所给出的坐标系作出I1和I2关系图线。

⑷根据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V,内阻为______Ω。

39、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电压表:

量程5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5kΩ,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l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_____,调零点.

(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______(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角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kΩ和______V.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Ω和4.00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kΩ.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电阻“×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kΩ.

三、计算题

40:

带电小球用细绳悬挂,在电场中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竖起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该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如果粒子的质量为m,两板间距离为d,电压为U,则其电荷量为多少?

它与负极板的距离为X,剪断细绳,小球做什么运动?

到达负极板的速度是多大?

时间为多少?

41、质量为m=5×10-5kg的带电粒子以v0=2m/s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的中央飞入板间,如图所示,已知板长l=10cm,板间距离d=2cm,当UAB=103v时,带电粒子恰好沿中央直线穿过板间,则AB间所加电压在什么范围内带电粒子能从板间飞出.

42、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用绝缘轻绳(不伸缩)悬于O点,平衡时小球位于A点,此时绳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绳长为L,B、C、D到O点的距离为L,BD水平,OC竖直.

(1)将小球移到B点,给小球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B,小球到达悬点正下方时绳中拉力恰等于小球重力,求vB.

(2)当小球移到D点后,让小球由静止自由释放,求:

小球经悬点O正下方时的速率.(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取sin53°=0.8)

高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