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6521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7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测试题(附解析).docx

高中生物选修3综合训练题

(一)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9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分共45分)

1.下表是不同筛选的方法或结果,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目的

方法或结果

A

筛选耐盐的杨树品种

用不同浓度的NaCl液处理不同品种杨树幼苗,净光合效率最大的为耐盐品种

B

筛选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同时添加酚红指示剂

C

基因工程中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用作载体的质粒应含有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

D

筛选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在具有筛选作用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用不同浓度的NaCl液处理不同品种杨树幼苗,生存的最好,积累有机物最大的为耐盐品种,A错误;筛选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同时添加酚红指示剂,B正确;作为载体的质粒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对重组后重组子进行筛选,C错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一次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另一次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以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察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分别是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在⑤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

D.由④培育至⑤过程中,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过程图可知,图中①②分别是质粒、目的基因,A错误;形成③重组质粒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错误;在⑤试管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受体植物细胞内,C错误;由④培育至⑤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

1978年,科学家将人体内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用32P进行标记后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筛选得到含单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并且获得成功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B.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RNA上

C.含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连续分裂n次后,子代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

D.如胰岛素基因含n个碱基,则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A正确。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DNA上,B错。

大肠杆菌连续分裂n次,细胞中DNA复制了n次,共形成2n个子代细胞(DNA),子代细胞中只有2个细胞内的DNA的一条链带有亲代DNA的32P,所以子代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2/2n=1/2n—1,C错。

胰岛素基因在转录时启动子和终止子都不转录,所以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少于n/2个,D错。

考点:

本题考查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下列对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必须使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

B.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C.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工程必须使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A错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错误;标记基因可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C正确;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实验来检测,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来自于抗农药马拉硫磷小菜蛾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过程①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A正确;过程②表示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在PCR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解旋是通过控制温度来进行的,B错误;利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C错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中,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操作及原理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结论

的能力。

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C.若检测培育的抗虫棉花是否成功,可用相应的病菌侵染棉花植株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A正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是常用的工具酶,载体不是酶,B错误;检测培育的抗虫棉花是否成功,应用棉蛉虫侵染棉花植株,看是有抗虫效果,C错误;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判断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应看是否遵循遗传定律,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操作过程中,供体是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剪刀为限制性内切酶;针线是DNA连接酶,经常使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受体一般为大肠杆菌等生物。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全能性

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取单个细胞

C.需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D.DNA连接酶将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仍然具有本物种全部遗传信息,仍然具有全能性,A项正确;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需要将贴满瓶壁的细胞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B项正确;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C项正确;DNA连接酶可以将两个双链DNA片段连接起来,也就是将不同核苷酸之间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用某人胰岛素基因制成DNA探针,用来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A.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B.该人胰岛B细胞的mRNA

C.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

D.该人肝脏细胞中的D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胰岛素基因存在于所有存在细胞核的细胞中,则DNA探针可以与所有细胞中DNA分子杂交,故AD不合题意;胰岛素基因只能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因此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只能与胰岛B细胞中的mRNA杂交,故B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和单倍体的培育都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C.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离不开细胞的有丝分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转基因抗虫棉培育过程中,重组细胞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花药离体培养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故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有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不能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故B错误;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和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C正确;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种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

超级细菌一直存在并且在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不断地进化。

这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

其实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超级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B.超级细菌的超强耐药基因是菌体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的

C.人类滥用抗生素对细菌中具有耐药性状的菌体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受抗生素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菌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所以超级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A项正确;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组成原核生物的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项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菌群中原本就存在着耐药性和不耐药性的个体,抗生素的使用,对菌群中存在的耐药性的个体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使其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通过遗传将耐药性基因传递给后代,C、D两项均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A.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

B.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C.利用胚胎工程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试管动物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工厂化繁育兰花

【答案】ABC

【解析】

试题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要经过多次鉴定与筛选,A正确;将抗虫基因导入植入细胞需要在分子水平或个体水平进行鉴定,B正确;利用胚胎工程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试管动物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检验,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育兰花,不需要经过筛选,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工程检测与筛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3.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牛和克隆牛都属于无性生殖

B.蛋白质工程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

C.精心设计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D.胚胎分割获得的胚胎数量过多会降低胚胎存活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试管牛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牛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蛋白质工程是通过改造基因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B错误;精心设计生态工程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不能改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胚胎分割获得的胚胎数量过多会降低胚胎存活率,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4.图示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①经胰蛋白酶处理可得到③

B.图中涉及基因工程、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C.常用PCR技术扩增②

D.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囊胚和原肠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得到单个的动物细胞,A正确;图中涉及基因工程、细胞核移植、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等技术,B正确;②是目的基因,可用PCR技术扩增C正确;适于移植的早期胚胎是桑椹胚或囊胚时期,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胚胎工程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5.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具有多个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切点,最为常用的是噬菌体

B.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应用同种b去切割a和d

C.c连接双链间的氢键,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D.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中即可表达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限制酶最初是由原核生体内提取出来的,但是在真核生物体内也存在;限制酶切割的是磷酸二酯键而不是氢键;DNA连接酶连接的也是磷酸二酯键;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应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去切割。

D选项中,从基因表达系统构建和目的基因表达两个方面考虑,重组基因的表达效率不仅取决于宿主菌特性和表达载体的构建,还取决于重组菌的培养工程。

从表达系统来看,主要表现在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上,大多数外源的特别是真核细胞的启动子不能被大肠杆菌RNA聚合酶识别,所以不是转录了就能够表达。

考点:

基因重组的生物技术

点评:

考查外源及基因的转录的翻译,特别是基因重组的概念,题难易适中。

16.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

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

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运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

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胞

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细菌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育基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育基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质粒A上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破坏了质粒A的四环素抗性基因,但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正常,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D能抗氨苄青霉素,不能抗四环素,因此,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运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育基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

本题结合“工程菌”的制造过程,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7.(2分)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和选择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依题意可知,这种蛋白质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是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并进行筛选,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中国家业科学院的科学家于1993年,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的伴胞晶体蛋白基因(目的基因),通过含抗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导入棉花离体体细胞中,再经MS培养基筛选培养,从而成功培育出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处理离体细胞,获得去壁体细胞

B、培育体细胞的培养基中需添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青霉素

C、用相应探针检测愈伤组织的基因,可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

D、用相应探针检测所培育植株基因,可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处理离体细胞,获得去壁体细胞,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加入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加入青霉素可杀灭杂菌,B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基因探针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C正确;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用抗原-抗体杂交,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9.用限制酶EcoR1、Kpn1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1000bp(1bp即1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图所示凝胶电泳结果。

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EcoR1单独切割后还是1000bp,说明是环状DNA,且有1个EcoR1切点;Kpn1单独切割后还是400bp+600bp,说明有2个Kpn1切点;EcoR1、Kpn1的混合物切割后是200bp+200bp+600bp,所以EcoR1切点在两个Kpn1切点的正中间,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限制酶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0.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加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某些离体组织的细胞不一定需要脱分化就能形成愈伤组织

C.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组成相同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A正确;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是已经高度分化了的组织细胞,丧失了分裂能力,所以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要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相当,而在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有利于芽的分化,C正确;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不一定相同,如二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植株,而体细胞组织培养形成的个体是二倍体,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察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1.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原来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过程是将棉花叶肉细胞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的过程,根据酶的特性,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项正确;②过程是对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由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需要经过筛选才可能获得优良性状的突变,B项错误;③过程是脱分化,就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C项正确;④过程是再分化,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表现能力较高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③中细胞的融合具有随机性

D.过程④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高效治疗多种疾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能够分化成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表明其本身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表现能力较高,A项正确;过程②是细胞分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结果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B项正确;分析图示可知,Y细胞为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X细胞经过程③融合,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除不同亲本细胞间的融合外,还伴有各亲本细胞的自身融合,C项正确;过程④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不能高效治疗多种疾病,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动物的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3.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

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答案】B

【解析】茎段扦插、幼芽嫁接、植物组织培养都是无性繁殖,可以大量快速得到与原有性状相同的个体,A、C、D均可选用;采用花粉粒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幼苗,但由于花粉粒为雄配子,发育来的单倍体植株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B错误。

24.若下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

选项

相应的叙述

A

植物体一部分

愈伤组织

植物体

若甲离体培养,则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B

二倍体

花粉

单倍体

经①和②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③得到的甲为纯合子

C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反馈调节作用

D

抗原

B细胞

浆细胞

过程①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②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③是分泌到体液中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体的一部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成植物体,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故A正确;二倍体植物产生的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可以培育成单倍体,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加倍后得到的个体为纯合子,故B正确;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C错误;抗原可以刺激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主要分布在体液中,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