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666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doc

2014年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2014.3.1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Al27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时,可利用高吸水性树脂抗旱保水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为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人人都应食用添加营养强化剂的食品

D.服用阿司匹林若出现水杨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可将一定量FeCl3固体溶于适量盐酸中并加入少量铁粉

B.制备Fe(OH)3胶体,可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配制0.1mol·L-1NaOH溶液100mL,将4.0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溶解

D.向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CaO固体,恢复原温度,溶液中C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10-10m)

1.86

0.99

1.43

1.60

0.75

0.74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1

+7

+3

+2

+5

——

最低负价

——

1

——

——-

-3

-2

已知,X、Y、Z和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两两相互反应

B.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C.X、Z、M的单质分别与水反应,Y最剧烈

D.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可用于雕刻玻璃

9.某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为:

,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能分别与金属Na、NaHCO3溶液反应

D.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5molNaOH

10.常温下,用0.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01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的pH=2

B.b点对应的溶液中:

c(OH-)+c(CH3COO-)=c(Na+)+c(H+)

C.c点表示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同温下纯水的电离程度

11.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分别向2mL0.1mol·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酸性:

CH3COOH>H2CO3>H3BO3

B

向2mL0.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mol·L-1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mol·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溶解度:

Mg(OH)2>Fe(OH)3

C

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生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

CH3CH2OH是弱电解质

D

用3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

1mL浓H2SO4,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温度/℃

700

830

1200

K值

1.7

1.0

0.4

12.己知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右表所示。

830℃时,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A和0.20molB,10s时达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50%

B.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反应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mol·L-1·s-1

25.(16分)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敏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产物略去):

已知:

Ⅰ.(R,R’为烃基或氢)

Ⅱ.(R,R’为烃基)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羧酸X的电离方程式为。

(3)C物质可发生的反应类型为(填字母序号)。

a.加聚反应b.酯化反应c.还原反应d.缩聚反应

(4)B与Ag(NH3)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乙炔和羧酸X加成生成E,E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

2:

1,E能发生水解反应,则E的结构简式为。

(6)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且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和。

(7)D和G反应生成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

26.(14分)钠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其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

(1)Al(NO3)3是制备钠硫电池部件的原料之一。

由于Al(NO3)3容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需要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

Al(NO3)3

样品

称量

溶解

Al(NO3)3

待测液vmL

过量试剂a

操作b

固体

溶液

操作c

Al2O3

固体mg

称量

①加入试剂a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操作b为,操作c为。

③Al(NO3)3待测液中,c(Al3+)=mol·L-1(用m、v表示)。

(2)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下表数据,请你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范围内(填字母序号)。

物质

Na

S

Al2O3

熔点/℃

97.8

115

2050

沸点/℃

892

444.6

2980

a.100℃以下b.100℃~300℃c.300℃~350℃d.350℃~2050℃

②放电时,电极A为极。

③放电时,内电路中Na+的移动方向为(填“从A到B”或“从B到A”)。

④充电时,总反应为Na2Sx===2Na+xS(3

27.(14分)氯气常用于自来水厂杀菌消毒。

(1)工业上用铁电极和石墨做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氯气,铁电极作极,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氯氧化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Cl2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无毒的N2和CO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氯胺(NH2Cl)消毒法是在用液氯处理自来水的同时通入少量氨气,发生反应:

Cl2+NH3===NH2Cl+HCl,生成的NH2Cl比HClO稳定,且能部分水解重新生成HClO,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①氯胺能消毒杀菌的原因是(用化学用语表示)。

②氯胺消毒法处理后的水中,氮元素多以NH4+的形式存在。

已知:

NH4+(aq)+1.5O2(g)===NO2-(aq)+2H+(aq)+H2O(l)ΔH=-273kJ·mol-1

NH4+(aq)+2O2(g)===NO3-(aq)+2H+(aq)+H2O(l)ΔH=-346kJ·mol-1

NO2-(aq)被O2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在水产养殖中,可以用Na2S2O3将水中残余的微量Cl2除去,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备Na2S2O3。

资料:

Ⅰ.S2O32-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Ⅱ.25℃时,

H2CO3HCO3-+H+K=4.4×10-7

H2SHS-+H+K=1.3×10-7

H2SO3HSO3-+H+K=1.54×10-2

结合上述资料回答:

①开始通SO2时,在B口检测到有新的气体生成,判断从B口排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S,并写出判断依据。

②为获得较多的Na2S2O3,当溶液的pH接近7时,应立即停止通入SO2,其原因是。

28.(1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mL硝酸溶液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浓硝酸与水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1:

1

反应速率快,溶液很快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呈红棕色

1:

3

反应速率较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1:

5

反应速率慢,微热后速率加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生成标准状况下0.56LNO气体,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依据上表,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II,理由是。

(2)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用该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验证产生NO气体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打开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所选浓度的硝酸,至铜丝下沿(不接触铜丝)。

Ⅲ.向上移动B管,使A管液面上升至与橡皮塞恰好接触,关闭旋塞C,反应开始。

Ⅳ.当液面重新下降至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停止。

Ⅴ.打开旋塞C,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少量空气,关闭旋塞C,观察现象。

……

①步骤Ⅰ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

③为使A管内的NO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能确定NO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

2014年3月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答案

选择题

6.C7.D8.A9.D10.B11.A12.C

非选择题

1.除特别标明分值的空,其余每空2分;不出现0.5分和负分,最低0分。

2.化学(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为0分,不写条件扣1分,不配平扣1分,但不重复扣分。

3.文字表述题的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5.(16分)

(1)醛基

(2)CH3COOHCH3COO-+H+

(3)abc(选对两个给1分,错选或多选为0分)

(4)

(5)CH3COOCH=CH2

(6)、

(7)

一定条件

(此方程式不写条件不扣分)

26.(14分)

(1)①Al3++3NH3·H2O===Al(OH)3↓+3NH4+

②过滤洗涤(1分)灼烧(或加热)冷却(1分)

③1000m/51v

(2)①c②负

③从A到B④Sx2--2e-===xS

27.(14分)

(1)阴2Cl--2e-===Cl2↑

(2)5Cl2+2CN-+4H2O===10Cl-+N2↑+2CO2↑+8H+

(3)①NH2Cl+H2ONH3+HClO(不写可逆号扣1分)

②2NO2-(aq)+O2(g)===2NO3-(aq)ΔH=-146kJ·mol-1(反应热写错扣1分)

(4)①答案1:

含H2S,由电离常数知H2SO3酸性强于H2S,溶液中的S2-与H2SO3反应生成H2S。

答案2:

不含H2S,S2-还原性较强,能被SO2氧化生成其它含硫物质。

(只写“含”或“不含”为0分)

②通入过多SO2会使溶液的pH小于7,S2O32-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28.(14分)

(1)①3Cu+8H++2NO3-===3Cu2++2NO↑+4H2O1.58

②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不用加热)。

(2)①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

②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③重复步骤Ⅴ的操作(或答“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空气,关闭旋塞C,待气体变为红棕色,反复上述操作”)。

再次重复操作后气体不再变为红棕色。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