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923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冲刺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17、儒家修齐治平修养观的落脚点是国家社会。

所以仁是最高道德原则,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仁政是最理想的政治统治,仁学是从宗法血亲关系出发,推广到社会的,由血统到正统的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

18、儒家文化的仁和礼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心理基础。

19、孔子的学说是经世致用的学说,平天下是经世致用的最高境界。

修身的方法有:

自讼、反省、慎独。

20、孟子:

第一把孔子提出的仁政学说发展为系统的仁政理论,第二,民本注意。

第三性善论。

21、宋明理学:

两宋:

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形成濂、洛、关、闽四学派。

理学:

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22、理学中的心学派主张“心即理”“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代表人物是王阳明。

典型的主观唯心论。

23、现代新儒学:

熊十力、梁漱名、冯友兰。

24、老子:

主静、取弱、居柔,因条件的改变而制动、胜强、克刚。

在社会治理上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主张灭智弃圣,使民无知。

25、庄子的思想:

玄思奇想,旷达高越,追求个性,恣肆无羁。

26、隋唐时期,佛教八大宗派:

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

27、天台宗:

以《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创立。

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

确立定、惠双修原则。

短暂的心念活动即具有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

28、三论宗,《中论》《百轮》《十二门论》此即中道,三论宗的创始人是吉藏。

29、唯识宗:

又称法相宗,瑜伽宗,慈恩总。

外境非有,内境非无。

重转依,不承认众生皆有佛性。

30、华严宗:

四法界说:

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31、律宗:

以研习和传持戒律而得名。

32、密宗:

《大日经》《金刚经》,开元三大士。

以地水火风空位胎藏界之色法。

佛与众生无根本差异,

33、禅宗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也是流传世间最长的一派。

三中国戏剧

1、中国戏剧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2.中国戏剧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民间舞蹈。

巫觋表演为中国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西周末年出现了“优”,也称倡优,特点是:

全部由男性充任,能歌善舞,模仿滑稽动作,有时用幽默语言讽刺大人物或针砭时弊。

后把登台演戏的称为“优孟衣冠”。

2、百戏在汉代极为盛行。

由俳优滑稽表演衍变发展而来的“参军戏”是唐代常见的戏剧样式之一。

3、唐代专门训练艺人的组织场所称为梨园。

4、送进年间,多种形式歌舞杂戏进一步融合产生了“宋杂剧”。

南戏中的《王魁》《赵贞女才二郎》等剧目,《张协状元》剧本保存至今,南戏的出现时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

5、明代中叶,南戏四大声腔:

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昆腔被称为“雅部”,昆腔以外的所有声腔称为“花部”。

6、清代戏曲五大声腔:

昆腔、高腔、柳子腔、梆子腔、皮黄腔。

中期,四大徽班进京。

7、四大徽班:

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

8、道光年间,湖北艺人余三圣、谭知道等人将西皮腔和二黄腔结合形成皮黄强,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

9、20世纪20年代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旦行和余叔岩、杨小楼为代表的生行艺术达到了顶峰,代表着京剧艺术的鼎盛时期。

10、广为流传的京剧:

《四郎探母》《武家坡》《群英会》《空城计》《三岔口》《打渔杀家》《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

11、京剧的表演形式上的主要特征是虚拟性的程式化。

京剧表演中常见的程式化动作如:

起霸、趟马、走边、圆场等。

起霸是京剧表演中的出场动作套路,趟马又成马趟子。

12、京剧的角色是生、旦、净、丑。

红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粗直,白色表示奸诈。

按脸谱的勾画方法:

揉脸、抹脸、勾脸。

按脸谱谱式:

整脸、三块瓦脸、破脸三种。

13、四功:

唱念做打。

五法:

手眼身步法。

四功五法是我国戏曲演员的基本素养。

14、京剧分为京派和海派两大流派。

以北京为基地的著名京剧演员被称为老生三杰和老三鼎甲同治年间的:

程长庚、余三圣、张二奎。

光绪年间的后三鼎甲:

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

民国以后的四大须生:

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武生杨小楼;

小生叶胜兰;

花脸郝寿辰。

15、梅兰芳: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演唱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原则。

16、程砚秋:

程派《锁麟囊》《荒山泪》。

17、荀慧生:

扮俏丽娇娘《红娘》《杜十娘》

18、尚小云:

《梁红玉》《昭君出塞》。

19、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段:

诗(文学)-剧本。

绘画、雕塑、建筑—背景、灯光。

音乐-唱腔配乐。

舞蹈—演员的表演艺术(居于中心地位)。

20、昆剧:

也叫昆山腔,昆曲。

经顾坚等人整理加工,至嘉靖年间,魏良辅等人吸收海盐、弋阳等和当地民间曲调加以丰富,称”水磨调”,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

21.黄梅戏,产生于安徽和湖北江西等省。

唱腔分为:

花腔、彩腔、正腔三类。

传统剧目《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

严凤英、黄新德、韩再芬。

22、豫剧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支流。

23、越剧:

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许多省区的大城市,清道光末由浙江一带的曲艺“落地唱书强”为基础发展而成,《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

袁雪芬、尹桂芳、傅全香以及茅威涛。

24、粤剧:

《关汉卿》《搜书院》:

千里驹、马师曾、红线女。

25、藏戏:

演出分为顿(开场式)、雄(正戏)、扎西(结尾集体舞)。

《浪莎文博》《文成公主》《诺桑王子》。

26、评剧:

莲花落亦称“落子”。

《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

奠基戏。

27、话剧是舶来的西方戏剧品种,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

1899年,上海圣约翰学生演出《官场丑史》的新戏,后来称之为话剧的先驱。

28、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已经渐趋成熟,标志是出现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

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剧作。

1928年,洪深提议,话剧名字固定。

四中国书法

1.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长久的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2、古文字是指从甲骨文到小篆,今文字时期是指从草书、隶书到楷书。

3、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汉字体系。

4、金文园笔较多,线条自然,圆润庄重,字形趋于工整,具有相当程度的书法美。

5、隶书是经过简化。

草花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

汉隶中属于豪放一类《石门颂》《孔宙碑》,属于工整一类《礼器碑》《华岳庙碑》,属于秀丽的一类有《乙瑛碑》《曹全碑》等,隶变是汉字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6、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完全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

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多宝塔》《玄秘塔碑》。

7、草书起源于西汉,是隶书的草写体,称为隶草,东汉时盛行章草,章是规矩的意思,保存了汉隶的破折,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东晋以后楷书的草写体称为“今草”,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由楷书演化而来,盛行于晋。

8、王羲之是从群鹅戏水中悟出书法的技巧,张旭从观赏公孙大娘舞剑器中获得启发,黄庭坚晚年看船夫荡浆。

钟繇“每见万物,皆书象之”。

东晋卫夫人《笔阵图》中把横比作“千里之阵云”把竖比作“万岁之枯藤”,把点比作“高峰之坠石”。

9、王羲之书法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钟繇“飞鸿戏海,舞鹤游天”,怀素的草书“寒猿饮水喊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

10、石鼓文作为大篆之典范,被称之为“书家第一准则”。

11、小篆的代表作:

《峄山碑》《泰山刻石》。

李斯所书,“画如铁石。

子若飞动”。

篆书较大成就的是邓石如,特点是:

挥洒自如,笔试流畅、神采飞动,生气勃勃。

12、欧阳询笔力遒劲,结构中险中求稳,法度森严,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虞世南外柔内刚,点画圆润、结字平稳,代表作《孔子庙堂碑》。

褚遂良《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人们评为“美人婵娟,似不认罗绮”

13、颜真卿是唐后期重要书法家,《多宝塔碑》《颜勤礼碑》标志着“颜体”的诞生。

《自书告身》达到颜字美的极致。

14、宋代书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

苏《前赤壁赋》《寒食诗》《答谢民师论文贴》;

苏东坡曰“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黄庭坚字线条凝练结实,纵横奇倔,结字成“放射状”《松风阁诗》《寒食诗跋》《伏波神祠诗》。

米芾为书画家,《蜀素帖》《多景楼诗》《虹县诗》。

蔡襄行书则以温纯婉媚的特色而著称。

15、赵孟頫,书法以秀雅见长,郑燮行书参以隶笔,表现了不拘传统,藐视时尚的精神。

16、张旭草书,裴旻的剑舞,李白的歌诗,称为三绝。

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怀素“以狂继颠”,怀素的传世草书《苦笋帖》《食鱼帖》《论书帖》《自叙帖》。

17、欣赏书法作品的三性:

书法作品的抒情性、欣赏进入的同步性、书法感受的双重性。

18、书法五美:

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神韵美、墨法美。

19、颜真卿的字“点如坠石,划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

20、《兰亭序》如《春江花月夜》,《古诗四帖》如十面埋伏,《自叙帖》如《命运交响曲》。

21、清代个重光《书筏》“精美处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

22、笔情墨趣是书法的主要特征。

23、要想进入书法的艺术境界:

人品正、学养厚、悟性高、方法妙。

五中国绘画

1、中国绘画一般是以卷轴式展现的。

装裱艺术是在魏晋以后。

2.中国绘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强调融物化我,创造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3、中国绘画的显著艺术特征是同书法、篆刻、诗文相互影响。

4、中国绘画特有的技法:

a、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变化等描绘对象,抒发情怀。

b、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

c、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

d、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经过汲取、净化、丰富自己。

e、中国绘画与诗、书、印的有机结合。

这也是一个基本技法。

5、题画诗始于唐代。

文徵明、沈周、唐寅、徐渭。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中国绘画的画款书一般包括作画时间、地点、画家姓名以及标题、诗文印章。

两宋时开始在画上落款。

分为单款、双款、画意款。

7.、李后主发明金错刀画。

苏东坡云:

“观摩洁之画、、、”。

8、傅抱石的画对应唐代贾岛的《山中问答》,

9、中国绘画的基本画科有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北宋《宣和画谱》。

中国画的基本画科主要分为任务、山水、花鸟、界画。

除此之外,还有怪石和博古等题材。

10、界画《阙楼图》《黄鹤楼》《滕王阁图》。

是指以宫室、楼台、亭阁为题材。

11、道释画以甘肃敦煌和山西永乐宫最为著名。

12、按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中国绘画又可分为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画科。

13、王维强调“诗中有画。

意在笔先,”开创以水墨的浓淡渲染山水,独居神韵,形成了朴素、深远、韵味清高的风格。

14、文人画要素:

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15、院体画,宫廷画院的设置,肇始于五代,滥觞于汉唐。

张择端《清明》宋马远《雪图》《寒江独钓》,宋夏圭《长江万里图》。

清代王翚《康熙南巡图》,清董诰《御制诗意图》。

郎世宁的战功图,牧马图。

16、水墨画的基本要素:

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

五彩:

焦、浓、重、淡、清获指浓、淡。

干、湿、黑。

17、壁画,秦咸阳宫遗址出土的壁画残片是考古发掘中迄今最早的壁画实物。

西汉卜千秋墓及王城公园墓,则为完整的墓室壁画。

18、画像石始于西汉,风行于东汉,以山东、四川等地最多。

19、画像石和画像砖的雕刻技法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用“平面浅浮雕”。

另一种是用线刻法。

20、元四家:

黄公望、王蒙、倪震和吴镇。

吴门画派明四家:

文徵明、沈周。

仇英、唐寅。

创新一派四画僧:

弘忍、髡残、八大山人、石涛。

摹古一派以正统自居: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岭南画派完善于: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

大量借鉴外来技法,特别融入日本和西方绘画技法。

21、20世纪中国画坛上的流派:

传统派以吴湖帆。

谢稚柳、于非厂、陆俨少、溥儒为代表。

中西融合派又分为写实派和现代派两种风格,前者以徐悲鸿为代表,后者以林风眠和刘海粟为代表。

2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傅抱石代表的江苏画派。

赵望云为代表的长安画派。

23、江苏画派的代表作《井冈山黄洋界》《烟雨莽苍苍》《千峰送雨图》。

24、长安画派的石鲁的画被认为是:

怪、黑、乱。

《转战南北》。

25、如何评价中国绘画:

基本功、画面语言、画家档次。

26、中国画最难最玄是气韵。

气韵生动是绘画的外在表现形式。

中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要有笔墨。

27、齐白石主张“粗阔笔墨之画,旨在传神,纤细笔墨之画,意在形似。

”。

28.中国绘画的画法:

正规画法、写意画法、商品画法。

29、欣赏诗、书、画、印合为一体,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

齐白石、吴昌硕。

30、吴昌硕是以书入画的高手,所以其画具有金石味。

31、中国绘画的留虚:

计白当黑,惜墨如金。

留虚是画家的一种绘画语言。

32,古代绘画的民品杰作:

西汉《侯墓主生活图》,东汉的《乐舞百戏图》,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卷》,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吴道子《释迦降生图》,王维《雪溪图》,五代顾红中《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董源的《溪山行旅图轴》,宋范宽《寒山萧寺图轴》,宋赵佶《听琴图轴》,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元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轴》。

33.中西绘画的比较:

a、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b、写意与写实。

c、点线结构与块面结合。

d、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

e、光影和透视。

f、构图g、诗书画印与签名。

H、绘画形式与题材。

i、笔墨美学。

3

二、中国的佛教

1、汉地佛教史经克什米尔,沿山山脉南北到达阳关和玉门关传入我国的,因此称为“北传佛教”。

2、佛教界以东汉明帝永平七年作为佛教初传中国确切的时间。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称为“译经阶段”,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是全方位的接受印度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影响,大量石窟的出现于释迦牟尼在灵鹫山说法时所住的石室有密切关系。

4、隋唐之际,创立了八大流派,这一时期的最大特征是佛教的世俗化,同时宗派佛教的出现,则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得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

5、藏传佛教在西藏的传播大约在5世纪左右,779年,吐蕃第38代赞普墀松德赞请印度密教大师莲花生主持在山南修建了桑耶寺,该寺首次供奉“三宝”,成为西藏第一个出家僧团休息之处。

至“热巴巾”赤祖德赞的时候,政府推出;

饿“七户养僧”制度,藏族史将松赞干布、赤祖德赞、墀松德赞统治的时代称为前弘期。

9世纪中期,朗达玛登上了赞普的宝座,是苯教势力的代表人物,藏族史上把他统治的时期称为“毁法时期”。

6、后弘期出现了四大宗派:

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噶当派。

1373年,宗喀巴到西藏求法,后来他在原先倡导的辩经活动的基础上,创立了转法轮会,又创制出一套善规派的佛学体系,1409年,他创建了黄教的祖寺—甘丹寺,后来又先后建造了哲蚌寺、色拉寺。

三大寺的建成标志着格鲁派的形成。

7、1643年,格鲁派弟子五世达赖在哲蚌寺建立格鲁政权,固始汗退位后,又将政权五世达赖,西藏进入了政教合一制度时代。

8、13世纪左右,藏传佛教又流传到蒙古地区。

至今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均信奉藏传佛教。

9、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恒河一带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进而传入我国云南地区。

由于上座部是巴利语系,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已经活动,这是上座部佛教的一大特点。

10、苦谛:

生、老、病、死、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集谛:

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八正道: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11、佛教宗派有:

天台宗鸠摩罗什《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三论宗鸠摩罗什陕西西安草堂寺。

唯识宗玄奘《成唯识论》。

陕西西安的大慈恩寺。

华严宗杜顺《华严经》陕西西安华严寺。

律宗道宣又称南山律宗,该宗祖庭为陕西西安的敬业寺。

密宗“开元三大士”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

陕西西安大兴善寺。

净土宗善导陕西西安香积寺。

禅宗菩提达摩少林寺。

12、藏传佛教的宗派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格鲁派以严守佛教清规戒律而著称。

13、云南上座部佛教宗派主要有润、摆庄、多列、左抵四派。

西双版纳的主要有摆坝派和摆孙派。

14、佛门一贯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精神。

是唐代百丈大师制定清规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戒律逐渐成为佛门信徒普遍遵循的规章制度。

15、度牒是僧尼的僧籍身份证,此制度起于南北朝之际,凡是由度牒的僧人可免除赋役。

16、汉地僧服,以三衣或五衣为主,三衣是指安陀罗、郁多罗和僧伽黎。

其中安陀罗为五条布的中宿衣,郁多罗是7条布缝成的上衣,僧伽黎是9条乃至25条布缝成的大衣。

三衣总称为袈裟。

五衣是在三衣之外加上僧祗支和涅槃僧。

前者为肩衣,后者为裙子。

佛门规定衣服不能为纯色,此为坏色或点净。

汉地僧衣因补缀较多,因此为“衲衣”

17、藏传佛教的僧服为喇嘛装,风格为:

一。

所有僧服腰跨处有一围裙,藏语称“曼约合”。

二、全身无纽扣,以腰带系裹。

三、所有僧帽为羽冠形。

为黄色,称“霞帽”,活佛带为“班霞”。

18、寺院的制度,院本是寺内的别舍。

古印度有种寺院叫僧伽蓝,无论何地比丘均可在此居住,故称十方僧物。

十方院的主持饮食官吏监督选拔的,故而称“十方丛林”。

19、十方丛林与子孙寺院的区别:

1、十方可以开坛传戒,子孙不可,2、十方主持三年一任,可连选连任。

子孙主持是终身任职。

3、十方可接受游方僧人挂单,子孙不可。

20、云南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制度:

男子8岁出家,第一步是当见习和尚,傣语叫“科勇”。

第二步是置办出家用具。

21、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的独特产物,所谓“活佛”系汉族称谓,即“转世尊者”之意。

在藏语中,“珠古”最常用的称谓是“化身”,该制度发端于13世纪藏传佛教的噶玛噶举派噶玛拔希,目前在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系统中,以格鲁派的达赖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转世系统影响最大。

22、佛教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一、词汇方面:

a、中国固有词汇移用来表示佛教义理:

心、空、真、观、定。

b、译佛典而创作的词:

四谛、五蕴、真如、法界、缘起。

c、根据佛教观念新创的词:

叛教、回光返照、狂禅、万劫难覆、本来面目。

对构词方面的影响如,佛教《六离合释》中的构词法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

二、佛典输入了许多新句法,并发展了汉语固有的一些修辞形式,三是语音方面。

23、谢灵运诗显空的思想。

王维被称为诗佛。

唐代诗人王梵志、寒山、拾得、皎然,五代齐已、贯休,清代敬安,近代太虚、苏曼殊,她们的作品是禅与诗的结合。

元好问“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干宝《搜神记》、吴均《续齐谐记》,王琰《冥祥记》、刘义庆的《幽冥集》。

中国僧徒对民间传教用的是“转读”“梵呗”“倡导”。

佛曲有“远、虚、淡、静”的风格。

明代北京智化寺就有发达的佛教音乐京音乐。

三道教

1、鲁迅:

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

2.、道教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到家学说”还源于“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成仙方术。

3、东汉巨鹿人张角利用《太平经》传播道教。

末年,五斗米道传入北方,成为魏晋时期道教的主要流派。

对五斗米道德改革代表人物是寇谦之。

4、魏晋时期,还产生了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楼观派等新的教派。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楼观派。

5、道教的鼎盛时期:

唐初,道教被列为儒、释、道三教之首。

道教经典汇编成《道藏》。

北宋时期影响最大的道派是茅山的上清派,最著名的是司马承祯和吴筠。

6、道教的变革时期---南宋金元。

北宋末年,出现了太一道、大道教、全真道等。

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号重阳子,是北宋以后最重要道派之一。

在教义上提倡“三教圆融”对道教的信仰也作了较大改变。

要求信徒克己忍辱、清修自苦的精神。

7、道教的僵化停滞时期—明清,朱棣利用真武大帝为他夺得帝位。

特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位于五岳之上。

武当山成为官方控制的御用道场。

明神宗时编成《万历续道藏》。

8、道教继承和改造了道家的宇宙论,将《老子》书中所说的“道”,改造为人格化的至上神,称为“大道”或“太上道君”。

宣称老子就是大道的化身。

重己贵生是道教的人生观。

9、道教的教义:

道教神学的创始论思想、道教的重己贵生论,重玄学派的有无双遗论。

10、北京白云观所藏的明代《道藏》是迄今能够见到的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道藏》。

11.道教哲学的根本宗旨是“全命保真”,既保全个人生命和自然本性,追求生命的永恒和人性的解放。

12、道教的服食修炼主要是服气。

服气辟谷法事讲道士在修习服气法时,先要治疗自身原有疾病。

服食修炼也包括服食五牙法,服食烧炼。

1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核心人物,对道教哲学的理论框架有所借鉴。

如:

周敦颐的“太极学说”、朱熹的“易学”。

14、历史上有很多医学名家也是道教学者或者道教信士:

华佗、葛洪、陶弘景、杨上善、王冰、孙思邈。

华佗的“五禽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健身体操,葛洪的《肘后备急》是关于伤寒、狂犬、天花、瘟疫、结核,《抱朴子。

内篇》记载了许多丹药治病的偏方。

陶弘景的《肘后一百万》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