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92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报告lvds差分电平标准技术报告V100329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可以达到600M以上,PCB要求较高,差分线要求严格等长,差最好不超过10mil(0.25mm)。

100欧电阻离接收端距离不能超过500mil,最好控制在300mil以内。

1.2其他常用电平标准

现在常用的电平标准有TTL、CMOS、LVTTL、LVCMOS、ECL、PECL、LVPECL、RS232、RS485等,还有一些速度比较高的LVDS、GTL、PGTL、CML、HSTL、SSTL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供电电源、电平标准以及使用。

注意事项。

TTL:

Transistor-TransistorLogic三极管结构。

Vcc:

5V;

VOH>

=2.4V;

VOL<

=0.5V;

VIH>

=2V;

VIL<

=0.8V。

因为2.4V与5V之间还有很大空闲,对改善噪声容限并没什么好处,又会白白增大系统功耗,还会影响速度。

所以后来就把一部分“砍”掉了。

也就是后面的LVTTL。

LVTTL又分3.3V、2.5V以及更低电压的LVTTL(LowVoltageTTL)。

3.3VLVTTL:

3.3V;

=0.4V;

2.5VLVTTL:

2.5V;

=2.0V;

=0.2V;

=1.7V;

=0.7V。

更低的LVTTL不常用就先不讲了。

多用在处理器等高速芯片。

TTL使用注意:

TTL电平一般过冲都会比较严重,可能在始端串22欧或33欧电阻;

TTL电平输入脚悬空时是内部认为是高电平。

要下拉的话应用1k以下电阻下拉。

TTL输出不能驱动CMOS输入。

CMOS:

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PMOS+NMOS。

=4.45V;

=3.5V;

=1.5V。

相对TTL有了更大的噪声容限,输入阻抗远大于TTL输入阻抗。

对应3.3VLVTTL,出现了LVCMOS,可以与3.3V的LVTTL直接相互驱动。

3.3VLVCMOS:

=3.2V;

=0.1V;

2.5VLVCMOS:

CMOS使用注意:

CMOS结构内部寄生有可控硅结构,当输入或输入管脚高于VCC一定值(比如一些芯片是0.7V)时,电流足够大的话,可能引起闩锁效应,导致芯片的烧毁。

ECL:

EmitterCoupledLogic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差分结构)

Vcc=0V;

Vee:

-5.2V;

VOH=-0.88V;

VOL=-1.72V;

VIH=-1.24V;

VIL=-1.36V。

速度快,驱动能力强,噪声小,很容易达到几百M的应用。

但是功耗大,需要负电源。

为简化电源,出现了PECL(ECL结构,改用正电压供电)和LVPECL。

PECL:

Pseudo/PositiveECL

Vcc=5V;

VOH=4.12V;

VOL=3.28V;

VIH=3.78V;

VIL=3.64V

LVPELC:

LowVoltagePECL

Vcc=3.3V;

VOH=2.42V;

VOL=1.58V;

VIH=2.06V;

VIL=1.94V

ECL、PECL、LVPECL使用注意:

不同电平不能直接驱动。

中间可用交流耦合、电阻网络或专用芯片进行转换。

以上三种均为射随输出结构,必须有电阻拉到一个直流偏置电压。

(如多用于时钟的LVPECL:

直流匹配时用

130欧上拉,同时用82欧下拉;

交流匹配时

用82欧上拉,同时用130欧下拉。

但两种方式工作后直流电平都在1.95V左右。

前面的电平标准摆幅都比较大,为降低电磁辐射,同时提高开关速度又推出LVDS电平标准。

LVDS:

LowVoltageDifferentialSignaling

差分对输入输出,内部有一个恒流源3.5-4mA,在差分线上改变方向来表示0和1。

通过外部的100欧匹配电阻(并在差分线上靠近接收端)转换为±

350mV的差分电平。

LVDS使用注意:

下面的电平用的可能不是很多,篇幅关系,只简单做一下介绍。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联系我。

CML:

是内部做好匹配的一种电路,不需再进行匹配。

三极管结构,也是差分线,速度能达到3G以上。

只能点对点传输。

GTL:

类似CMOS的一种结构,输入为比较器结构,比较器一端接参考电平,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1.2V电源供电。

Vcc=1.2V;

=1.1V;

=0.85V;

=0.75V

PGTL/GTL+:

Vcc=1.5V;

=1.4V;

=0.46V;

=1.2V;

=0.8V

HSTL是主要用于QDR存储器的一种电平标准:

一般有V&

not;

CCIO=1.8V和V&

&

CCIO=1.5V。

和上面的GTL相似,输入为输入为比较器结构,比较器一端接参考电平(VCCIO/2),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对参考电平

要求比较高(1%精度)。

SSTL主要用于DDR存储器。

和HSTL基本相同。

V&

CCIO=2.5V,输入为输入为比较器结构,比较器一端接参考电平1.25V,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对参考电平要求比较高(1%精度)。

HSTL和SSTL大多用在300M以下。

RS232和RS485基本和大家比较熟了,只简单提一下:

RS232采用±

12-15V供电,我们电脑后面的串口即为RS232标准。

+12V表示0,-12V表示1。

可以用MAX3232等专用芯片转换,也可以用两个三极管加一些外围电路进行反相和电压匹配。

RS485是一种差分结构,相对RS232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

传输距离可以达到上千米。

载波生成的基本原理

载波生成由基准时钟

、相位累加器、相位寄存器、相位/幅值查找表(ROM)组成。

工作过程是预先在ROM中存入正弦或余弦波形的幅度编码,每来一个时钟信号,N位的相位累加器将频率控制字K与相位寄存器的输出累加,同时,相位寄存器输出序列的高M位去寻址相位/幅值查找表,得到一系列离散的幅度编码。

载波的输出信号频率为

,频率分辨率为

TTL电平信号被利用的最多是因为通常数据表示采用二进制规定,+5V等价于逻辑“1”,0V等价于逻辑“0”,计算机处理器控制的设备内部各部分之间通信的标准技术。

TTL电平信号对于计算机处理器控制的设备内部的数据传输非常理想。

TTL型通信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并行数据传输方式。

与CMOS管差异:

1.CMOS是场效应管构成,TTL为双极晶体管构成

2.CMOS的逻辑电平范围比较大(5~15V),TTL只能在5V下工作

3.CMOS的高低电平之间相差比较大、抗干扰性强,TTL则相差小,抗干扰能力差

4.CMOS功耗很小,TTL功耗较大(1~5mA/门)

5.CMOS的工作频率较TTL略低,但是高速CMOS速度与TTL差不多相当

简单理解:

TTL电平,TTL的电源工作电压是5V,所以TTL的电平是根据电源电压5V来定的。

CMOS电平,CMOS的电源工作电压是3V-18V,CMOS的电源工作电压范围宽,如果你得CMOS的电源工作电压是12V,那么这个CMOS的输入输出电平电压要适合12V的输入输出要求。

即CMOS的电平,要看你用的电源工作电压是多少,3v-18V,都在CMOS的电源工作电压范围内,具体数值,看你加在CMOS芯片上的电源工作电压是多少。

LVDS针脚定义

20PIN单6定义:

1:

电源2:

电源3:

地4:

地5:

R0-6:

R0+7:

地8:

R1-9:

R1+10:

地11:

R2-12:

R2+13:

地14:

CLK-15:

CLK+16空17空18空19空20空

每组信号线之间电阻为(数字表120欧左右)

20PIN双6定义:

R1-8:

R1+9:

R2-10:

R2+11:

CLK-12:

CLK+13:

RO1-14:

RO1+15:

RO2-16:

RO2+17:

RO3-18:

RO3+19:

CLK1-20:

CLK1+

20PIN单8定义:

CLK+16:

R3-17:

R3+

30PIN单6定义:

空2:

电源4:

空5:

空6:

空7:

空8:

R0-9:

R0+10:

R1-12:

R1+13:

R2-15:

R2+16:

地17:

CLK-18:

CLK+19:

地20:

空-21:

空22:

空23:

空24:

空25:

空26:

空27:

空28空29空30空

30PIN单8定义:

R3-21:

R3+22:

地23:

30PIN双6定义:

RS0-18:

RS0+19:

RS1-21:

RS1+22:

RS2-24:

RS2+25:

地26:

CLK2-27:

CLK2+

30PIN双8定义:

R1-11:

R1+12:

R2-13:

R2+14:

地15:

CLK-16:

CLK+17:

地18:

R3-19:

R3+20:

RB0-21:

RB0+22:

RB1-23:

RB1+24:

地25:

RB2-26:

RB2+27:

CLK2-28:

CLK2+29:

RB3-30:

RB3+

一般14PIN、20PIN、30PIN为LVDS接口。

2LVDS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

2.1LVDS工作原理

驱动器由一个恒流源(通常为3.5mA)驱动一对差分信号线组成。

在接收端有一个高的直流输入阻抗(几乎不会消耗电流),几乎全部的驱动电流将流经100Ω的接收端电阻在接收器输入端产生约350mV的电压。

当驱动状态反转时,流经电阻的电流方向改变,于是在接收端产生有效的“0”或“1”逻辑状态。

图1LVDS信号传输组成图

LVDS信号传输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差分信号发送器,差分信号互联器,差分信号接收器。

差分信号发送器:

将非平衡传输的TTL信号转换成平衡传输的LVDS信号。

通常由一个IC来完成,如:

DS90C031

差分信号接收器:

将平衡传输的LVDS信号转换成非平衡传输的TTL信号。

DS90C032

差分信号互联器:

包括联接线(电缆或者PCB走线),终端匹配电阻。

按照IEEE规定,电阻为100欧。

我们通常选择为100,120欧。

LVDS物理接口使用1.2V偏置电压作为基准,提供大约400mV摆幅。

LVDS驱动器由一个驱动差分线对的电流源组成(通常电流为3.5mA),LVDS接收器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因此驱动器输出的电流大部分都流过100Ω 的匹配电阻,并在接收器的输入端产生大约350mV的电压。

电流源为恒流特性,终端电阻在100――120欧姆之间,则电压摆动幅度为:

3.5mA*100=350mV;

3.5mA*120=420mV。

由逻辑“0”电平变化到逻辑“1”电平是需要时间的。

由于LVDS信号物理电平变化在0。

85――1。

55V之间,其由逻辑“0”电平到逻辑“1”电平变化的时间比TTL电平要快得多,所以LVDS更适合用来传输高速变化信号。

其低压特点,功耗也低。

2.2LVDS技术优势

(1)高速度:

LVDS技术的恒流源模式低摆幅输出意味着LVDS能高速切换数据。

例如,对于点到点的连接,传输速率可达数百Mbps。

(2)高抗噪性能:

噪声以共模方式在一对差分线上耦合出现,并在接收器中相减从而可消除噪声。

这也是差分传输技术的共同特点。

(3)低电压摆幅:

使用非常低的幅度信号(约350mV)通过一对差分PCB走线或平衡电缆传输数据。

LVDS的电压摆幅是PECL的一半,是RS-422的1/10;

由于是低摆幅差分信号技术,其驱动和接收不依赖于供电电压,因此,LVDS可应用于低电压系统中,如5V、3.3V甚至2.5V。

(4)低功耗:

接收器端的100Ω阻抗功率仅仅为1.2mV。

RS-422接收器端的100Ω阻抗功率为90mV,是LVDS的75倍!

LVDS器件采用CMOS工艺制造,CMOS工艺的静态功耗极小。

LVDS驱动器和接收器所需的静态电流大约是PECL/ECL器件的1/10。

LVDS驱动器采用恒流源驱动模式,这种设计可以减少1cc中的频率成分。

从1cc与频率关系曲线图上可以看到在10MHz~100MHz之间,曲线比较平坦;

而TTL/CMOS以及GTL接收器件的动态电流则随着频率地增加呈指数增长,因为功率是电流的二次函数,所以动态功耗将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大幅度提高(见图2)。

(5)低成本:

LVDS芯片是标准CMOS工艺实现技术,集成度高;

接收端阻抗小,连线简单,节省了电阻电容等外围元件;

低能耗;

LVDS总线串行传输数据,LVDS芯片内部集成了串化器或解串器,与并行数据互联相比,节省了约50%的电缆、接口及PCB制作成本。

此外,由于连接关系大大简化,也节省了空间。

(6)低噪声:

由于两条信号线周围的电磁场相互抵消,故比单线信号传输电磁辐射小得多。

恒流源驱动模式不易产生振铃和切换尖锋信号,进一步降低了噪声。

2.3差分信号抗噪特性

从差分信号传输线路上可以看出,若是理想状况,线路没有干扰时,在发送侧,可以形象理解为:

IN=IN+-IN-

在接收侧,可以理解为:

IN+-IN-=OUT

所以:

OUT=IN

在实际线路传输中,线路存在干扰,并且同时出现在差分线对上,

在发送侧,仍然是:

线路传输干扰同时存在于差分对上,假设干扰为q,则接收则:

(IN++q)-(IN--q)=IN+-IN-=OUT

噪声被抑止掉。

上述可以形象理解差分方式抑止噪声的能力。

在实际芯片中,是在噪声容限内,采用“比较”及“量化”来处理的。

LVDS接收器可以承受至少±

1V的驱动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地的电压变化。

由于LVDS驱动器典型的偏置电压为+1.2V,地的电压变化、驱动器偏置电压以及轻度耦合到的噪声之和,在接收器的输入端相对于接收器的地是共模电压。

这个共模范围是:

+0.2V~+2.2V。

建议接收器的输入电压范围为:

0V~+2.4V。

抑止共模噪声是DS(差分信号)的共同特性,如RS485,RS422电平,采用差分平衡传输,由于其电平幅度大,更不容易受干扰,适合工业现场不太恶劣环境下通讯。

3应用发展

LVDS信号在PCB上的设计

由LVDS信号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可以看出:

LVDS信号不仅是差分信号,而且还是高速数字信号;

因此LVDS传输媒质不管使用的是PCB线对还是电缆,都必须采取措施防止信号在媒质终端发生反射,同时应减少电磁干扰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

只要我们在布线时考虑到以上这些要素,设计高速差分线路板并不很困难。

下面将简要介绍LVDS信号在PCB上的设计要点:

1.布成多层板。

有LVDS信号的印制板一般都要布成多层板。

由于LVDS信号属于高速信号,与其相邻的层应为地层,对LVDS信号进行屏蔽防止干扰。

另外密度不是很大的板子,在物理空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将LVDS信号与其它信号分别放在不同的层。

例如,对于四层板,通常可以按以下进行布层:

LVDS信号层、地层、电源层、其它信号层。

2.LVDS信号阻抗计算与控制。

LVDS信号的电压摆幅只有350mV,适于电流驱动的差分信号方式工作。

为了确保信号在传输线当中传播时不受反射信号的影响,LVDS信号要求传输线阻抗受控,通常差分阻抗为(100±

10)Ω。

阻抗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信号完整性及延迟。

如何对其进行阻抗控制呢?

①、确定走线模式、参数及阻抗计算。

LVDS分外层微带线差分模式和内层带状线差分模式两种,分别如图2、图3所示。

通过合理设置参数,阻抗可利用相关阻抗计算软件(如POLAR-SI6000、CADENCE的ALLEGRO)计算也可利用阻抗计算公式计算。

图2、图3为POLAR-SI6000阻抗计算软件计算阻抗值。

阻抗计算公式计算阻抗。

以上微带线和带状线种方式阻抗计算公式分别为:

(i)微带线(microstrip)

Z={87/[sqrt(εr+1.41)]}ln[5.98H/(0.8W+T)]

其中,W为线宽,T为走线的铜皮厚度,H为走到参考平面的距离,εr是PCB板材质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Constant)。

此公式必须在0.1<

(W/H)<

2.0及1<

(εr)<

15的情况才能应用。

(ii)带状线(stripline)

Z=[60/sqrt(εr)]ln{4H/[0.67π(T+0.8W)]}

其中,H为两参考平面的距离,并且走线位于参考平面的中间。

此公式适应于双线,线间距与抗成正比,必须在W/H<

0.35及T/H<

0.25的情况才应用。

由上面两公式可以看出,虽然其计算公式各不同,但阻抗值均与绝缘层厚度成正比,与介电常数、线的厚度及宽度成反比。

②、走平行等距线(如图4)。

确定走线线宽及间距,在走线时要严格按照计算出的线宽和间距,两线间距要一直保持不变,也就是要保持平行(如图4示)。

平行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为两条线走在同一线层(side-by-side),另一种为两条线走在上下相两层(over-under)。

一般尽量避免使用后者即层间差分信号,因为在PCB板的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层叠之间的层压对准精度大大低于同层蚀刻精度,以及层压过程中的介质流失,不能保证差分线的间距等于层间介质厚度,会造成层间差分对的差分阻抗变化。

困此建议尽量使用同层内的差分。

3.紧耦合原则。

在计算线宽和间距时最好遵守紧耦合的原则,也就是差分对线间距小于或等于线宽。

当两条差分信号线距离很近时,电流传输方向相反,其磁场相互抵消,电场相互耦合,电磁辐射也要小得多。

4.走短线、直线。

为确保信号的质量,LVDS差分对走线应该尽可能地短而直,减少布线中的过孔数,避免差分对布线太长,出现太多的拐弯,拐弯处尽量用45°

或弧线,避免90°

拐弯。

5.不同差分线对间处理。

LVDS对走线方式的选择没有限制,微带线和带状线均可,但是必须注意要有良好的参考平面。

对不同差分线之间的间距要求间隔不能太小,至少应大于3~5倍差分线间距。

必要时在不同差分线对之间加地孔隔离以防止相互问的串扰。

6.LVDS信号远离其它信号。

对LVDS信号和其它信号比如TTL信号,最好使用不同的走线层,如果因为设计限制必须使用同一层走线,LVDS和TTL的距离应该足够远,至少应大于3~5倍差分线间距。

7.LVDS差分信号不可以跨平面分割。

尽管两根差分信号互为回流路径,跨分割不会割断信号的回流,但是跨分割部分的传输线会因为缺少参考平面而导致阻抗的不连续(如图5箭头处所示,其中GND1、GND2为LVDS相邻的地平面)。

8.接收端的匹配电阻的布局。

对接收端的匹配电阻到接收管脚的距离要尽量靠近。

如图5的矩形处为接收端的匹配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