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707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练习.doc

必修1第三章练习

必修1第三章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TP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②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ATP的水解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转化速率很快 ⑤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⑥ATP是可流通的“能量通货”

A.①②④    B.③④⑥C.③⑤⑥ D.③④⑤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②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③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④酶是由腺体合成的物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⑤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⑥水的跨膜运输、CO2的固定都需要酶的参与 ⑦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⑧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⑨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⑩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A.1项B.2项C.3项 D.4项

3.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是可能该细胞(  )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属于吸能反应的是(  )

A.水解糖元B.分解氨基酸 C.合成蛋白质 D.燃烧木材

5.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该实验中“麦芽糖酶的量”是无关变量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可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6.下列物质不是光反应产物的是(  )

A.O2B.NADPHC.三碳糖 D.ATP

7.下列属于光反应和碳反应共同需要的一组条件是(  )

A.酶、能量B.色素、光 C.光、酶D.水、能量

8.下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物质转变图解。

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从能量分析,“光能”最终要变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其途径为:

光能→ATP等中的化学能→(CH2O)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B.从物质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氢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氢只来自有机物

C.从图中可知,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H2O)并不需要穿膜,可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

D.在整个植株有机物积累为0时,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相等的

9.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从大气进入植物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后,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这个细胞。

整个过程中C元素所在的化合物至少经过了几层膜结构(  )

A.10B.12C.20 D.6

10.用18O标记后的H2O灌溉某株植物,短时间内18O不可能出现在(  )

A.植物周围的氧气中B.植物周围的水蒸气中C.细胞质的水中 D.叶肉细胞生成的糖类中

11.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把能量储存到有机物中,需氧呼吸将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

B.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还原为糖,需氧呼吸将糖类等有机物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

C.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中,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中

D.光合作用把水中的O氧化为氧气,需氧呼吸将游离的氧气还原为水中的O

12.下列反应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 D.[H]+O2→H2O

13.在物质的量相等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少(  )

A.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D.ATP水解成ADP和Pi

14.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a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等于厌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未进行厌氧呼吸

15.关于真核细胞呼吸的错误说法是(  )

A.有氧的条件下,厌氧呼吸也可能发生B.不论环境中是否有氧,细胞呼吸都能产生[H]

C.同等质量的花生与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相同

D.需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溶胶、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

16.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

17.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

此时,细胞内三碳酸、RuBP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

A.增加、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

18.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化合物甲化合物乙化合物丙化合物丁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突变体

添加物   

突变体a

(酶A缺陷)

突变体b

(酶B缺陷)

突变体c

(酶C缺陷)

化合物乙

不生长

不生长

生长

化合物丙

不生长

生长

生长

由上可知:

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

A.酶A、酶B、酶CB.酶A、酶C、酶BC.酶B、酶C、酶A D.酶C、酶B、酶A

20.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

21.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

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22.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23.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8小时,测得的数据见下表。

据表分析,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  )

植物

器官

光的颜色

温度

O2增加量

22℃

120mL

绿

22℃

15mL

22℃

0mL

绿

22℃

80mL

绿

22℃

10mL

A.植物种类B.光的颜色C.温度 D.植物器官

24.在细胞内不能合成ATP的场所是(  )

A.细胞溶胶B.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基质 D.叶绿体基质

25.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中范围。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温度

B.乙图Q点在高CO2浓度下要进一步提高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可适当调节环境温度

C.丙图Q点之后3条曲线的走势是都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

D.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甲图来说明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7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ATP的基本组成元素是________,ATP含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

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细胞之间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三个磷酸基团全部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

(3)据图推测典型信号分子释放的方式最可能为______。

该过程体现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

该过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________。

27.(15分)下图

(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

(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该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mL/h)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一)中物质A是________;O2在________处与还原氢结合形成水。

(2)图

(一)中细胞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若要d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此时测得的CO2的变化值代表________。

(3)若光照强度处于图

(二)的C点时,图

(一)中不应存在的箭头是________。

(4)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

(二)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B点应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若适当提高CO2浓度,D点将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5)在4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2小时内可利用CO2________mL。

当植物从光照强度4klx突然降至0,则光合作用过程中RuBP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28.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了________两种物质。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___℃最佳。

29.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

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______,在_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

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增加。

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____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

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和速率。

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BBBCDCAAADCCDDCBBDDDCBDDD

26.答案:

(1)C、H、O、N、P 2 ATP与ADP的快速相互转化 

(2)腺苷 (3)胞吐 流动性 需要(是)

27.答案:

(1)丙酮酸 线粒体内膜 

(2)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遮光 呼吸作用强度 (3)a、f (4)右移 上移 (5)134.4 减少

28.答案:

(1)ATP、NADPH 

(2)温度 无光或黑暗

(3)不能 B (4)C 25

29.【答案】

(1)[H]/NADPH叶绿体基质

(2)逐渐下降28

(3)淀粉和蔗糖的含量输出量

(4)抑制

(5)末遮光的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

www.学优高考网.comwww.学优高考网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