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7276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docx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1.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叫做社会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三要素与四环节)

2.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就是价值)。

价值体现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私人劳动: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

4.社会分工:

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分工(自然分工的基础上)

5.抽象劳动:

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6.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7.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9.货币流通规律: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代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10.信用:

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1.垄断:

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与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12.商业资本:

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

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它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3.金融寡头:

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并且在人事上实行联合,形成金融资本。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工业的最大垄断资本家,即所谓金融寡头。

14.资本积累:

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15.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16.通货膨胀:

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17.可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值,为可变资本。

18.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19.绝对地租:

是优、中、劣各类土地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

20.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

21.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应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

22.公共产品:

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3.法人治理结构:

在所有者(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24.市场机制:

对经济运行、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

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25.财产所有制:

围绕财产占有关系或占有权力而建立的社会经济制度。

26.国民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27.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经济数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提高)

28.经济危机:

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9.可持续发展: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以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为目的)

30.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不同要素的组合形式(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的构成方式)

31.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部分劳动群众集体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中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2.社会总需求:

在既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入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

33.二元经济结构:

一国经济中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

34.宏观经济调控:

政府在自觉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35.国内生产总值: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反映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3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7.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维持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的数量扩张

二、基本知识点

1、何为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力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包括人的劳动与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两部分。

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包括内部结构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方式)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两部分。

2、何为科学抽象法

科学抽象法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取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

它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

它的叙述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本质说明现象的逻辑方法。

3、商品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1)商品经济的起源、萌芽和初始阶段。

它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形式。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阶段。

它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

其经济是在狭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使用价值。

(3)社会化生产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是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特征的发达的商品经济。

这一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

4、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总之,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

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

5、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⑴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

⑵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⑶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⑷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

这是因为,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卖方),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出不是供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并让渡过去;对于商品买方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无论生产者或购买者,都不可能既占有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

6、价值规律的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从而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

7、价值形式演变的四个阶段及货币的本质

四阶段: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

(产生时间与经济背景、相对价值形式的概念、等价形式的概念、特点,相互关系,本质与矛盾)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产生时间和经济背景、扩大价值形式的本质和矛盾)

三.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产生时间及经济背景、一般价值形式的本质、一般价值形式的矛盾)

四.货币形式,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贷币商品(产生时间及经济背景、货币与价格、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价值形式的矛盾、货币的本质)

货币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8、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哪些职能P42—P44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还相继发挥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作用。

9、货币流通规律P46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用公式表示如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10、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抑制通货膨胀P4748

影响:

(1)从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来看,受害者一般是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社会成员,受益者是利润的获得者

(2)从对财富分配的影响来看,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3)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来看,需求增加,过度投资,劣质滞销产品旺销,秩序混乱,过度浪费,效益低下(4)从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来看,货币贬值,资本积累减少(5)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短期增长,长期非正常运行。

抑制:

1.紧缩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增加税收2.调整经济结构3.增加供给,抑制需求4.行政干预,宏观调控

11、银行信用较之商业信用的进步性P51

1.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2.对象是货币资本而不是商品资本3.扩大了信用的规模与范围,能集中闲置资本为巨额资本4.不存在商品流转方向的问题

12、现代社会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P52

形式: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企业信用、消费信用

作用:

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

1.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自由转移,推动资源优化配置2.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

3.节省了流通费用,减少了流通中的现实货币量,也加速了货币投放和回笼的速度。

4.信用制度还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平均化5.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6.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

二、信用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矛盾。

1.信用的发展有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速了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2.引发货币信用危机。

13、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P68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竟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其他资本家也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整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以后,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原来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差额形成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

这时,只有那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4、写出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两者的主要区别P62—P63

(1)商品流通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生产者首先是卖出自己的商品,取得货币,然后再以货币买进自己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是:

G—W—G'。

(2)区别:

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

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的起点和终点是货币。

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4)在商品流通公式中,货币只是作为购买手段,充当商品流通媒介,它并不是资本。

而在资本流通中,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时的货币转化为了资本。

5)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货币,即交换价值本身。

资本流通公式中,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即取得剩余价值。

15、论述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P67—P68

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16、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P70—P71

由于各部门为了追逐利益而竞争生产,但各部门劳动对象,生产技术水平及企业间竞争的差距使资本在各部门转移,这就引起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价格变化,从而各部门利润水平也相应变化,而这转移也会一直持续到不同部门利率水平大体相等为止,即平均利率化的形成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P87—P88,P91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的高度发展,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垄断组织2.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日趋融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了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5.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垄断阶段以后,都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瓜分殖民地、建立殖民体系的肮脏交易。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国有垄断资本,即由资产阶级国家直接经营与掌握的资本。

2.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

3.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即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而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式。

18、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P83—P85

1.第二次产业革命与生产的集中引起垄断

2.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及与之伴生的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为垄断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1)可能性:

:

随着电力及其应用引发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创新以及与之伴生的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大企业主导生产和流通的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

(2)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

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3)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4)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19、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P146

1.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2.市场调节对于垄断型产品的调节是乏力的3.市场调节无法解决外部性问题4.市场调节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5.市场调节不能解决收入不公平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20、市场竞争的功能P182—P183

第一,市场竞争使各竞争主体的利益能比较充分地实现,维护和实现经济公平。

第二,市场竞争能在整个社会经济范围内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优化资源的配置。

第三,市场竞争能激励各经济主体改善微观经济行为,促进微观效率的提高。

21、现代市场体系的主要分类方式?

P186

第一,从市场交易或流通的对象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生产用商品或服务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用商品或服务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以及技术、信息市场等)两大类

第二,从市场交易的空间范围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地产地用的商品市场即地方性市场、消费需求和供给较为广泛的区域性市场、统一的全国性市场和各国之间的世界市场等,是一个在空间上高度统一的市场整体。

第三,从市场组织和机构设置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各种市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

第四,从市场交易的具体方式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可以划分为现货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等三部分。

22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P107—P110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二.、原因:

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三、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

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

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标志着实现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富裕、文明、民主。

五、意义: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明确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表现P158

1.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2.市场经济体制同按劳分配相结合

3.以人为本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4.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5.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6.在对外开放中保持经济和政治的独立自主性7.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结合

24、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P161

(1)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2)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3)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4)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P169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企业改革,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2)加快市场要素培育,完善市场体系

(3)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6、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般经济职能P271

1建立市场经济运行基本框架2.提供各种公共产品3.稳定经济4.维护竞争反对垄断5.保护自然资源和发展教育6.切实提供和完善社会保障

27、现代市场运行规则的内容P194—P195

1.市场进出规则2.市场竞争规则3.市场交易规则4.市场仲裁规则

2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P126—P127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的含义,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有什么重要意义P129

含义:

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2.在公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是最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3.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主要是按劳分配收入4.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意义:

1.这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2.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

30、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P131

1.公平是调高经济效率的前提与保证,只有充分公平的利益和权力分配,才会激发积极性,但公平绝不是绝对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一种相对的公平,收入差距要在合理范围内

2.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效率低下会影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3.效率与公平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

31、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和防止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方针P135—P136

分配政策: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

基本方针: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1.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努力把国民收入的蛋糕做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2.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理顺生产要素的价格,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和经济垄断,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加大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5.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7.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民增收幅度。

32、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P208

1.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2.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3.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有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4.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只以公司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财务负责

33、简要回答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P203

1.归属清晰2.权责明确3.保护严格4.流转顺畅

34、加快资本周转有什么作用与意义P217

1.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2.节省预付资本总额3.缩短资本回收期,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本周转速度的提高

35、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及其应用。

P272—P277

目标:

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

1.经济持续、均衡增长2.充分就业3.稳定物价4.平衡国际收支

手段:

一.计划手段(指导性经济计划)

二.经济手段——1.价格杠杆(1.调节杠杆2.核算工具)2.税收杠杆3.信贷杠杆4.工资杠杆

三.法律手段(经济立法司法)

四.行政手段(强制性命令):

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政策

36、政府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膨胀与紧缩两种情况下的稳定器作用P276

1.货币政策由信贷与利率政策组成,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发展经济

2.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行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从而逐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3.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从而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37、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P320—P321

1.离土不离乡(主要渠道),到小乡镇就业2.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家庭运输业等3.离土离乡,到城市和工业中心就业

38、经济增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39、我国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重点P147

1.政府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参与构造干预和调节市场,参与市场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