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740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Word下载.doc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初中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文章,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感人至深。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朗读这种表达方式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朗读这种表达方式最能在朗读过程中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然而初中语文教学朗读的现状却让人堪忧。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一)师生对朗读教学认识不高

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师生之间都不太重视朗读教学。

老师和学生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高,主观上认为朗读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没有那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是考试内容就默认不是教学重点,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学习。

还不如背背,古诗考试还可以用得上,因此都是敷衍了事,学生没有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就慢慢地对朗读失去了兴趣[1]。

在教学中朗读没有被作为一个教学目标,严重影响了朗读的教学成果。

(二)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当前,充斥于初中语文课堂的是“讲问教学”,真正给学生的读书时间有多少?

一节课45分钟,老师基本不范读,学生朗读的时间也不到几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成为了课堂中的一种点缀。

譬如一位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时,在整体感知这一教学环节中布置了自由朗读课文的任务,要求学生读通全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琅琅书声刚刚响起,学生就在教师的示意下停止朗读,接着就进入了下一教学环节,我们只能说这种朗读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过渡而已,并没有任何的意义可言。

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初中教材中选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如果没有经过反复的吟诵理解,又何以知“济南的冬天”之美丽?

如果没有足够的朗读,何以知“百草园”之趣味?

如果没有到位的朗读,何以知“背影”之感人?

所以说,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是十分而且必要的。

(三)朗读方式不当

在初中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朗读的练习方式就是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老师让大家一起朗读,方式古板单调,不适合学生的个性需求。

偶尔老师也会实行随机点名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学生读完后老师很少进行有效的评价,多数时候都不进行评论,不注重学生的朗读情感和语速等考查,只要没有读错的字就可以,时间久了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朗读训练少

由于教学对朗读的不重视,所以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通常就找几个上课比较积极的学生进行朗读,其他的学生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

朗读练习时有时无,根本没有完善的课程安排,更没有专门的老师给学生讲解朗读技巧,朗读被当成教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更不用说质量好坏了。

(四)老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没有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

语速太快、吐字不清、结结巴巴等,一段课文读下来很困难,即使勉强读下来了,也丝毫没有感情色彩,完全体会不到朗读的乐趣。

学生完全没有系统的朗读技巧和常识。

不知道什么样的情景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哪里应该快读哪个字要轻读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被及时解决,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就很难再改回来。

二、朗读的应对策略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语文老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错误思想、接受新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提高全体同学的朗读水平。

因为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多种朗读方式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朗读时,应该注意朗读的内容与形式,重点选择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有很美意蕴的文章,然后再以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除了大家齐声朗读和自己朗读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角色朗读、分小组赛朗读、接力赛朗读以及依据课本形式进行舞台剧表演等。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增加了学生的信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加强课外朗读指导

朗读水平的提高,需要经常性的进行朗读训练,正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然朗读能力的培养同样也重在实践。

它不能只靠课内练习,还必须要辅之以多种多样的外朗读活动。

通过丰富的课外朗读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深层的认朗读的意义,并从中受到实际锻炼,提高朗读能力。

1、介绍优秀课外朗读读物

想要激发学生课外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能力,首先得有好的课外朗读读物。

高尔基曾经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一本好的朗读读物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得大。

教师要结合课内教材的特点,以课内教材为基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由一本课内教材最终带动几本、几十本乃至几百本优秀课外朗读读物,最终寻求到经典的适合学生朗读课外朗读读物。

只有优秀的课外朗读与课内朗读读物相互引发,相互影响,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充分的提高,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的朗读习惯。

许多读物都可以成为优秀的课外朗读读物,比如名人传记类、童话寓言类、科普读物类、文学艺术类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这些读物都是学生的最佳选择。

班级内也可以开辟“读书角”,初中生有一些必读书目及一些优秀刊物,像《读者》《视野》《青年文摘》《诗刊》等。

对于课外朗读读物,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选择好朗读材料在进行朗读,具体方法归纳如下:

其一为抄读法。

其二为精读法。

其三为跳读法。

2、开展各种课外朗读活动

朗读活动具有开放性,尤其体现在课外朗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朗读个性,在朗读中要让学生自由地读,放开来读,不能将其限制得太死,教师要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朗读活动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表现欲。

3、收听和朗读有关的节目

教师可以利用午休和自习时间组织学生收听广播,观看与朗读有关的访谈节目,CCTV3的电视散文展播,CCTVl0的《子午书简》等节日。

让学生在常听常看中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学习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标准、纯正普通话,在点点滴滴的积累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朗读兴趣,培养自己的朗读意识。

(三)尊重学生的朗读心理

教师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能只是照顾个别优秀的同学。

对待没有勇气朗读的同学要给予鼓励,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不能随意打断他们,让他们阅读结束后再给予指导,而且指导时应该用恰当的言辞,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和朗读积极性。

(四)教师应强化朗读训练

教师要想更好地教育学生,自己也应该不断的学习。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朗读有关的知识,强化自己的朗读水平。

对此,学校应该健全有关制度,定期举办语文教师的朗读技能比赛,来督促教师进步,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朗读[2]。

在初中语文朗读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本着鼓励式教学的原则,多鼓励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即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有些错误,老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表达艺术,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慢慢地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朗读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认真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艳娟.7-9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实现情感教育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杜凯丽.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4.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