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766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中考必背篇古诗文赏析Word文件下载.doc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松柏、冢暗示亲人离世】

兔从狗窦(dò

u)入,雉(zhì

)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kuí

)。

【凄凉破败的家况】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yí

)15阿(ē)谁?

【表现了老兵的孤苦伶仃】

出门东向看16,泪落沾17我衣。

【孤独和凄凉,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04观沧海(七上)

——沧海之上,星空之下【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统领全文,后两句为俯瞰沧海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大海风光,由远及近推进,动静结合】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想象和夸张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伟大抱负】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主题:

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伟大抱负。

05饮酒(八下)

——一个人的菊花和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表现了作者陶醉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运用设问揭开谜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恬适,闲适情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以飞鸟自喻,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的自在心境】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真意指的是从自然景色中领悟人生与自然之理,在精妙的语言都无法传达神往而又迷惘的复杂感受】

诗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06木兰辞(木兰诗)(七下)

——巾帼英雄的代表【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起兴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表现了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运用夸张写出了催促之急】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代父从军原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出征前的准备】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运用夸张,写出了路途之远,行军之快】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运用对偶写出了边塞苦寒,壮士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运用对偶和互文写出了战斗激烈旷日持久,伤亡惨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立大功】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不慕富贵及热爱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家园生活】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重返女儿妆】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侧面烘托了木兰行军的谨慎和机敏】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难辨真面目,成语“扑朔迷离”出处】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运用比喻揭开谜底】

这首汉乐府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以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妇女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英雄主义理想。

0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下)

——烟尘弥漫的他乡路【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兴写出送别地点和友人去向,辅和望营造出开阔的意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惜别之中表现诗人旷达胸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真挚友情,旷达胸怀,又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理】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歧路照应送别,劝慰友人不要分别而落泪,要坦然面对】

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

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诗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08登幽州台歌(八下)

——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表现是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

念天地之悠悠,【登楼眺望,空间辽阔】

独怆然而涕下。

【独字表现是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诗人以登高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揭示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的文人所遭受压迫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09次北固山下(七上)

——晨曦中的青山绿水【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运用对偶写出诗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气象开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序交替,新旧变化的哲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归雁寄托了作者思乡情怀】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诗人描写了冬末初春北固山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0使至塞上(八上)

——塞外的长河落日【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属国都是使者的代称,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用蓬和雁自比,暗含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飘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用对偶写出了边塞奇异风光:

苍茫、空旷、荒凉、壮观】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燕然这个典故,暗示前方战事取得胜利】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作者用神奇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同时表达出因被排挤而产生孤寂性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慷慨悲壮之情。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

——李白的愁心明月【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点名了暮春时节,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借月寄情,衬托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李白的好友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通过对暮春景象的描写,烘托出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再借月抒情,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12行路难(八下)

——李白的漫漫精神之路【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注意两个通假字,】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作者因前途茫然,内心痛苦而不能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象征手法;

冰塞川和雪满山象征仕途艰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故,垂钓自比姜尚,梦日自比伊尹,盼重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七言转三言,内心急切不安又要探索的矛盾心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典故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豪迈之情】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

正是这种无法解决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涛使组诗气象非凡。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13黄鹤楼(八上)

——吊古怀乡之佳作【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空:

鹤去楼空,只剩诗人自己,怅然若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时间和空间组合产生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拓感。

抒发了作者对岁月难在,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催生乡愁】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对偶,写景,远眺汉阳城的树,鹦鹉洲的草,空明、悠远的画面】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愁字表现日暮时风登黄鹤楼那心切、缠绵的思乡】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本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望的所见所想,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

14望岳(八上)

——对古老泰山的尊崇【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远望,烘托山高,望统领全文】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近望,运用想象和夸张泰山像刀切断阳光。

阴阳对比】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极目张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俯视,众山小反衬泰山高大,由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凌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气概】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15春望(八上)

——春天的残花之痕【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象表现忧国伤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和惊拟人手法,表现国家衰亡的无奈和愁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偶和夸张,战争不断,思亲】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的结果,表现诗人伤时、忧国、思家之情】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全诗由望字展开,用春城破败的感叹书写了离情中思念情人的境况,融情于景,集中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

——草庐的风雨故事【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怒,拟人,写出风之狂】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卷、等动词渲染凄苦氛围】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老态和无奈】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雨喻麻,写出秋雨的连绵细密】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长夜一语双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推己及人,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博大胸怀、舍己为人】

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主题: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困苦凄凉的生活,反映安史之乱给百姓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以及博大宽广的情怀。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下)

——风雪中的离别之歌【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风狂雪早,飞勾勒出雪花漫天飞舞的画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喻春分,梨花喻雪,本句写雪】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烘托手法:

雪大天寒,边塞生活的苦寒】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承上启下,由咏雪到送别,愁云渲染氛围】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羌笛特色乐器渲染场景和氛围】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边塞奇寒,夸张和反衬出将士们不屈的斗志】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送别情景:

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担忧情绪】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友人返京产生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旨,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分光着笔,衬托出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从侧面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艰苦的生活的情景,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八下)

——颠簸的人生苦旅【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常年被贬偏远之地,表现了诗人辛酸愤懑不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和烂柯人为用典,归来生疏和惆怅之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把沉舟和病树自比为贬谪的自己;

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春形成对比,暗含凄苦却依然乐观豁达进取。

哲理:

推陈出新,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引申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坚定意志,乐观豁达精神】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这首酬答诗,在感慨身世,书写半生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豁达,变悲观为乐观,表现了熟人对仕宦沉浮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19卖炭翁(课本上无)

——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翁外貌特征:

年迈、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烧炭目的】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可怜表现是诗人对其同情】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一尺雪和衣正单形成对比,突出生活的艰辛】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生活艰辛】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翩翩洒脱的形态与老翁艰苦凄凉形成对比】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官吏蛮横】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无可奈何】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碳,千余斤与反衬官使掠夺的残酷】

【白话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

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

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

“苦宫市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

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卖炭翁悲惨遭遇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0钱塘湖春行(七上)

——春光明媚的日子【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点名地点,勾勒出早春西湖水天一色的轮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争和啄描绘出早春生机勃勃的动态景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花迷人,浅草没蹄的早春景象,表现欣喜之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表现了诗人对钱塘湖流连忘返和喜爱之情】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21雁门太守行(九下)

一一遥想当年漫天秋色【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比喻和夸张写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和危机形势】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出交战的激烈】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黑夜行军,援军来临时风大天寒】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用典,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忠君报国】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

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

全诗运用夸张的修辞的手法,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把战斗的气氛渲染的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爱国热情。

22赤壁(八下)

一一忧愁的历史词典【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借古伤今,借古慨叹:

物是人非和和岁月流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用典故,指火烧赤壁之事,借二乔命运暗示东吴命运,以小见大。

表现诗人感慨自己缺少像周瑜那样机遇,空有满腹才华,却壮志难酬的命运。

蕴含机遇造人之理。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这首咏物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感叹,以两位美女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委婉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迈的气概。

23泊秦淮(七上)

——烟雨秦淮河【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月、水、沙运用互文,朦胧、冷寂秦淮夜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指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被后市称为亡国之音,本句借商女(歌女)批统治者腐朽生活】

背景: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借陈后主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前事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24夜雨寄北(七上)

——雨夜的忧思【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对归期的希望和未有期的失望融入萧瑟的夜景中,表现了诗人思念的急切和愁苦】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设想相聚的场面,表达了急切和爱人团聚的感情】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妻子)亲友之作。

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这首诗通过对归期的问询和回答,及描写了身处巴山倾听秋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来日相聚之时的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25无题(八下)

——灿烂星空下的月光之歌【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两难:

指困难和难受,渲染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偶和暗喻,丝谐音思,爱情忠贞或奉献精神】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设想久别情景:

体会对方分别痛苦,用情之深】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大胆想象:

分别后互通音信,表达关切之情】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