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796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影响遗传平衡定律的因素文档格式.docx

AA所产生的个体数。

代数越多,a基因保存的机会越多。

然而每传递一代突变的a基因都有丢失的可能,传递代数越多,丢失的总概率越大。

所以,除非突变基因有特殊的生存价值(突变体生活率、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繁殖力等),或育种者在它出现后能及时正确地识别并选择它,否则很难在群体内长期保留。

如果实际的生物群体并不大,独一无二的突变基因在这种群体内可能长期保存,再加上随机漂移的作用,最终可能导致群体基因频率的变化。

(二)频发突变:

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发生的突变叫频发突变。

由于这种突变能够反复发生,突变基因得以在群体内维持一定的基因频率,从而成为引起群体基因频率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假定A基因以固定的频率u突变为a基因。

则每经一代之后,a基因的频率就会增加u×

p(其中p为上代A基因的频率),因此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大,而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也就是说a基因的数目逐渐增加,而A基因的数目逐渐减少。

突变使群体的遗传结构逐代发生变化,这种作用称为突变压(mutationpressure)。

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阻碍,最后a基因将可能完全取代A基因,则这个群体最后将达到纯合性(homozygosis)的a。

设基因A在某一世代的频率为p0,则在经过n代之后,它的频率pn将是:

pn=p0(1-u)n(14-5)

因为大多数基因的突变率是很小的(

),因此只靠突变压而使基因频率发生显著改变,就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世代;

不过有些生物的世代是很短的,因而突变压就可能成为改变群体遗传结构的重要因素。

(三)回复突变:

一个等位基因可以突变为其相对的另一个等位基因,反之另一个等位基因也可以突变为原来的基因,这种突变叫回复突变。

由A变为a叫正向突变,其突变率为u,反之由a变为A称为反突变,其频率为v。

当然,这两个方向的突变率不一定相等。

对这种回复突变可用下图表示:

pu

Aa

qv

如果起始群体中A基因频率为p0,a基因为q0,则由A突变为a的基因比率为p0u,反突变由a变成A的基因比率为q0v。

当p0u>q0v时,a频率增加;

当p0u<q0v时,a频率减少。

如果正、反突变的频率不变,则基因突变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基因突变的比率p0u和q0v的值,到某一世代,当

u=

v时,两基因

频率不再变化,即达到平衡,因这时

v

(1-

)u=

于是有

=

同理可得

可见在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与原基因频率无关,仅取决于正反突变频率u和v的大小。

如果一对等位基因的正反突变频率相等(u=v),则达到平衡时的基因频率

的值都是0.5。

选择

选择(selection)有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个都是改变基因频率的重要因素。

个体间遗传基础的差异是选择的基础。

达尔文指出,自然界中生物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由于不同基因型很可能在育性、生活率或其他方面不同,也即是在某些内在条件或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使不同的基因型产生的后代数目不同,从而导致一些基因型频率逐代增高,另一些逐代降低,这就是自然选择作用的实质。

人工选择是在人为的干预下,按人类的要求对生物加以选择的过程,也即把某些合乎人类要求的性状保留下来,使其基因频率逐代增大,从而使群体遗传结构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生物体育性和生活率的差异可以用适应度(W)表示。

特定基因型的适应度可用具有该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的平均后代个体数目表示。

适应度的概念包含生活率和育性两个方

面。

生活率用达到繁育年龄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例表示;

育性则用每个繁育个体的平均后代表示。

一对亲本的后代数应该一半属于父本,另一半属于母本。

例如,4个

AA基因型的个体中有3个存活到繁育年龄,因此其生活率是

属于这3个繁育个体的后代共有6个个体,因而每个繁育个体的平均后代是

所以AA的适应度W1=

×

=1.5。

同理可算出其他基因型的适应度,比如Aa基因型的为W2

=1.5,Aa基因型的为W3=0.5。

以这种方式算得的适应度叫做绝对适应度。

遗传学中习惯于应用两种基因型绝对适应度的比值,叫做相对适应度。

如果上述基因型都以AA为标准,那么AA的相对适应度是1.5/1.5=1.0,Aa的是1.5/1.5=1.0,而aa的为0.5/1.5=0.33。

由于相对适应度应用范围很广,为方便起见,往往直接把它称为适应度。

另外,为使选择的理论模型简单化,有时把适应度的含义等同于生活率的含义,而略去育性的作用。

选择系数是表示选择强度的参数,用s表示,并且s=1-W。

它表示在选择的作用下降低的适应值,用以测量某一个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的程度,0≤s≤1。

当s=0,W=1,表示选择不改变适应值。

当s=1时W=0,表示选择使适应值完全消失,使该基因型100%不能繁育后代,例如对致死或不育基因纯合体的选择。

所以,当选择系数s〈1时,则是对于显性基因的不完全选择。

现以一个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的情况说明选择的作用。

(一)选择使显性基因淘汰

隐性基因有利,在作物中也不少见。

有些抗病性有利基因是隐性基因。

例如玉米抗小斑病O小种的rhm基因。

一些控制特殊品质性状的基因也为隐性,例如某些禾谷类作物的糯性(wxwx),玉米的甜粒(susu)等等。

此外某些控制雄性不育、矮秆等的基因也往往是隐性基因。

因此在育种中为获得这些特性而进行选择时,显性基因是淘汰的对象。

人工选择(或显性致死时的自然选择)下淘汰显性基因,只要一代就能把显性基因型的个体从群体中消灭,从而把显性基因的频率降低到0。

在自然选择状态下,如果不是显性致死而只是生活率和繁殖力有所降低,即纯合子aa的适应度最高,而AA和Aa都受到选择系数为s的选择压力,这样显性基因频率将会是逐代降低,在若干代后变为0。

(二)选择使隐性基因淘汰

大多数隐性基因都是有害的,因此无论是人工选择还是自然选择的作用,都趋于使这些不利的基因淘汰。

在育种中如果希望通过选择来淘汰隐性不利基因,育种者需要了解选择对淘汰这些基因的效果如何,并以此作为制定选择计划的参考。

人工选择淘汰隐性基因的速度比淘汰显性基因慢很多。

设未进行选择时群体中隐性基因的频率为q0,三种基因型AA、Aa和aa的频率分别为D0、H0和R0,则q0=

H0+R0;

由于选择作用(s=1)使aa淘汰了,隐性基因只存在于杂合体中,

并且只占杂合体基因数目的一半,故下一代隐性基因的频率为:

同理可得,经过两个世代的选择淘汰后,隐性基因的频率为:

在经过n个世代的选择淘汰后,隐性基因的频率将变为:

两个世代间隐性基因的频率改变量为:

△q=qn+1-qn=

这时△q值随qn值的增大而增大。

说明隐性基因频率改变的速度与其频率qn值有关,qn值越大,改变越快,qn值越小改变越慢,表明在完全淘汰隐性基因的选择时,隐性基因的频率越高,选择淘汰的效果就越好,但这种效果会随选择所进行的世代数目的增多而快速减慢。

如果起始群体隐性基因频率q0=0.40,由于的选择作用淘汰隐性纯合体而使各世代隐性基因频率降低的结果如下:

世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频率

0.40

0.286

0.222

0.182

0.154

0.133

0.118

0.105

0.095

0.09

0.08

由此可见,淘汰隐性基因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

(三)选择淘汰纯合体

基因型是杂合的个体Aa,常常优于其纯合体AA和aa,这在自然界及育种中是常见的,而且有时很重要。

当纯合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都不如杂合个体时,杂合个体的适应值为1,两种纯合个体的适应值分别为1-s1和1-s2,纯合体AA和aa的选择系数s1和s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遗传漂移:

群体达到和保持遗传平衡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群体必须足够大,理论上说应该是无限大,以保证个体间进行随机交配和基因能够自由交流。

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具体的生物群体都不可能无限大,人工群体尤其如此。

虽然有些植物群体可以很大,但因受地域隔离和花粉传播距离的限制,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随机交配。

因此,实际中的群体只能看成是来自某随机交配群体的一个随机样本,每世代从基因库中抽样以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这种由于抽样误差而引起的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移(randomgeneticdrift),也称为遗传漂变。

遗传漂移一般发生在小群体中。

因为在一个大的群体里,个体间可进行随机交配,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群体能够保持哈迪-温伯格平衡。

而在一个小群体里,即使无适应性变异等的发生,群体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在一个小群体里,由于与其它群体相隔,个体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随机交配,也即群体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基因频率就会容易发生偏差。

一般地说,群体越小,遗传漂移的作用越大。

为方便起见,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假定有一自花授粉的杂合基因型植株(Aa),每代只成活、繁殖一株植株(即群体大小N=1)。

由于:

Aa→

AA+

Aa+

aa

所以在自交一代是杂合型基因型(象亲本Aa)的概率是50%;

是纯合基因型(AA或aa)的概率也是50%。

在后一种情况下,A基因频率从亲代的0.5已改变到1(自交一代是AA时)或0(自交一代是aa时);

即由于随机抽样误差,A基因频率在群体中或者被固定达最大值或者被消除。

如果群体足够大,其遵从哈迪-温伯格定律,是不会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的。

现讨论由于抽样误差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一般情况。

基因频率变化的大小可用成数的标准差σ=

来计算。

这里p是A基因的频率,q是a基因的频率,

2N是群体中基因总数。

对二倍体来说,由于每个亲本携带两个等位基因,所以这里的N就是实际的亲代个体数。

例如,原始群体中基因频率p=q=0.5,如果以后每个世代只保持5000个个体的群体,即有σ=

=0.005。

所以该群体的基因频率值大约有68%的可能在0.5±

0.005即在0.495~0.505间变动。

但若每代只保持5个个体,即σ=

=0.16。

所以,该群体的基

因频率约有68%的可能在0.5±

0.16即在0.34~0.66间波动,有99%的可能在0.5±

2.58×

0.16即在0.09~0.90间波动。

遗传漂移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可能有三方面:

⒈减少遗传变异。

这是因为遗传漂移的结果,在小群体内打破原有的遗传平衡,即改变原有各种基因型频率,使纯合个体增加,杂合体数目减少,因而各小群体内个体间的相似程度增加,而遗传变异程度减少,甚至最终产生遗传固定,即群体是单一的纯合基因型,等位基因之一的频率为1,另一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

⒉由于纯合个体增加,杂合个体减少,群体繁殖逐代近交化,其结果是降低了杂种优势,降低了群体的适应性,群体逐代退化,对于异花授粉作物来说,降低了其在生产上的使用价值。

⒊遗传漂移使大群体分成许多小群体(世系),各个小群体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但在每一小群体内,个体间差异变小。

⒋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漂移的作用可能会将一些中性或不利的性状保留下来,而不会象大群体那样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在作物的引种,选留种,分群建立品系或近交等,都可以引起遗传漂移,这是造成群体基因频率变化很重要的人为因素。

在作物群体改良中,为了防止遗传漂移而引起的部分优良基因的丢失以及因遗传固定、纯合个体的增加而使群体杂种优势的降低,不能片面地只顾增大选择强度,同时还应保证足够大的有效群体含量。

在种质保存中,同样也存在遗传漂移的影响。

为保存一个综合品种或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授粉品种,必需种植足够大的群体,否则经多年种植保存之后,因遗传漂移的影响,所保存的种质已不能代表原有的群体。

迁移

群体间的个体移动或基因流动叫做迁移(migration),是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一个因素。

迁移实质上就是两个群体的混杂。

这种个体或基因流动既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是双向的,如是后者,又可叫做个体交流或基因交流。

由于群体间个体或基因流动,必然会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

设在一个大的群体内,每代都有一部分个体新迁入,且迁入个体的比率为m,那么群体内原有个体比率则为1-m,总频率仍为1。

设原来群体a基因频率为q0,迁入个体a基因频率为qm,那么迁入后第一代a基因频率为:

q1=mqm+(1-m)q0=m(qm-q0)+q0(14-17)

当qm=q0时,q1=q0,表明基因频率不变,当qm≠q0时,q1≠q0,前后两代频率的差异为:

△q=q1-q0=m(qm-q0)(14-18)

可见迁移对群体基因频率的影响大小由迁入个体的比率m以及频率差(qm-q0)所决定。

了解迁移对改变群体基因频率的效应,在育种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群体改良中,为了增大改良群体的遗传方差,或者向群体引入优良基因,通常采用与外来种质杂交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因迁移而改变原有群体某些基因频率的效应。

引种是单独引进一个群体,经试种后,直接用于生产或用作育种原始材料,就这地区而言,新种质引入的结果,必然改变了该地区群体的遗传组成。

还有一种情况,是属于个别基因而不是整个个体迁入群体后,对群体遗传组成的影响,这是指一物种的基因引进到另一物种的基因库中的现象,称为种质渐渗。

如玉米的起源就可能包括了大刍草的种质渐渗,即大刍草的某些基因引进到了玉米中,这增加了玉米的遗传变异水平和杂种优势。

遗传性状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单对基因遗传:

是指某一性状的表现,是由一对基因所决定。

多对基因遗传:

指某一性状的表现,是由二对或二对以上的基因所决定。

果蝇的常见突变型如下:

表1果蝇常见体变形表

影响部位

突变名称

基因符号

性状特征

染色体号数

翅形

残翅

小翅

勺状翅

翘翅

vg

m

nub²

cy

翅退化

翅小

翅小似勺

翅后翻

II

I(X)

白眼

棒眼

W

B

复眼白色

复眼棒状

I

体色

黑檀体

黑体

黄体

e

b

y

体色黑亮

体色黑

体色浅橙黄色

III

刚毛

焦刚毛

叉刚毛

sn³

f

刚毛卷曲

刚毛近中部分分叉

实验时可选用以上的几个性状来验证遗传平衡定律。

3、材料与方法

1、材料:

野生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

2、方法:

(一)、培养基的配制:

1、玉米粉培养基配制:

A:

糖6.2克,加琼脂0.62克,再加水40毫升,煮沸溶解。

B:

玉米粉8.25克,加水40毫升,加热搅拌均匀后,再加0.7克酵母粉

A和B混合加热成糊状后,加0.5毫升丙酸,即可分装到培养瓶中灭菌后待用。

2、香蕉培养基的配制:

将熟透的香蕉捣碎,制成香蕉浆(约50克)。

将1.5克琼脂加到48毫升的水中煮沸,溶解后拌入香蕉浆,再煮沸后即可分装灭菌后待用。

(二)、果蝇的饲养:

人工模拟选择对果蝇黑檀体、灰体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影响:

1.选用两个纯合的果蝇群体,即黑体和灰体类型。

分别从2个群体中选取雌处女蝇和雄蝇各10只,共同放入一个大的培养瓶内,放入25℃培养箱内培养。

记录亲本灰体和黑体的只数。

并计算此时群体中灰体和黑体基因的频率。

2.当发现培养瓶内有幼虫或蛹出现时及时将亲本处死,以防发生回交。

当有F1个体出现后,观察其表型,记录F1灰体和灰体的只数。

3.将F1群体中出现的黑体个体全部处死。

在一个新的培养瓶中分别放入10只灰体雌蝇和雄蝇继续培养。

即F1×

F1,此时不需要选处女蝇。

培养至有F2代产生。

记录F2灰体和黑体的只数。

4.将F2群体中出现的残翅个体全部处死,在一个新的培养瓶中分别放入10只正常翅雌蝇和雄蝇继续培养。

配成F2×

F2。

记录F3中灰体和黑体的只数。

5.进行与(4)同样的实验步骤,直至记录到F4和F5。

6.每代进行培养时需保证各代一件的培养条件相同,如:

温度、种群密度、培养基营养成分等。

7.模式图如下:

遗传平衡定律的验证:

1.选用两个纯合的果蝇群体,即残翅和长翅类型。

记录亲本长翅和残翅的只数。

并计算此时群体中长翅和残翅基因的频率。

当有F1个体出现后,观察其表型,记录F1长翅和长翅的只数。

3.在一个新的培养瓶中分别放入10只长翅雌蝇和雄蝇继续培养。

记录F2长翅和残翅的只数。

4.在一个新的培养瓶中分别放入10只正常翅雌蝇和雄蝇继续培养。

记录F3中长翅和残翅的只数。

四、结果与分析

果蝇正常翅与残翅的记录

表2正交、反交的各代果蝇数量统计表

正交

反交

长翅

F1

137

122

F2

142

42

147

51

F3

154

47

166

52

F4

143

148

55

F5

149

43

151

58

果蝇黑体与灰体的记录

表3正交、反交的各代果蝇数量统计表

灰体

139

163

48

54

194

19

177

22

209

16

201

17

208

221

平衡定律验证的X²

测验

表4F2代正反交X²

合计

实验值(O)

145

187

198

理论值(C)

140

49

偏差(O-C)

-5

-2

(O-C)²

/C

0.179

0.532

0.711

0.027

0.082

0.109

正交F2代中测验有:

=0.711自由度=1则0.5<P<0.7

反交F2代中测验有:

=0.209自由度=1则0.7<P<0.8

说明:

正反交都符合孟德尔遗传

表5F3代正反交X²

218

150

50

165

-3

0.107

0.18

0.287

0.066

0.164

0.17

=0.287自由度=1则0.5<P<0.7

=0.17自由度=1则0.5<P<0.7

表5F4代正反交X²

203

146

195

152

-4

0.062

0,144

0.314

0.419

=0.144自由度=1则0.2<P<0.8

=0.419自由度=1则0.5<P<0.7

表6F5代正反交X²

192

144

1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