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801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组安全员培训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

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

物体堆积方式不当

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

卫生环境不属此类,属第6大类

对于人的工作活动或对物的移动而言

放在不应放的地方

个人保护用品、用具的缺陷

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防护用品、用具不良

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

包括防护罩、安全鞋、护目镜、面罩、手套、安全帽、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等的缺陷

不是必要的不算

如没有指定使用安全鞋,没有禁止使用手套等。

作业方法的缺陷

指被指定或认可的作业方法偏离了安全原则

不安全状态分类:

作业程序有错误

使用不合适的机械、装置

作用不合适的工具、用具

人事安排不合理

包括技术本身有错误

包括技术不够、身体条件不合格(做该项工作不合适)

作业环境的缺陷

照明不当

通风换气差

道路、交通的缺陷

过量的噪声

自然危险

当无更明确的上述各类可选时,可选下列中与事故有关者

照度不够或刺眼等

设施条件不好、交通管理缺乏等。

仅限于作业环境的交通

风、雨、雷、电、野兽、地形等。

仅限于作业环境内

其他不安全状态

不能归于上述各类者

B、人的不安全行动

8

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

用没有规定的方法作用机械、装置等

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

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

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

机械运转超速

送料或加料过快

机动车违章驾驶

是标有缺陷的或缺陷明显的

用错

不采取安全措施

不防止意外危险

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

没看信号就开车

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

如开关、阀门上锁、机械部分的固定等

如不看车后就倒车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

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

对带电设备

对加压容器

对加热物

对装有危险物

包括清除垃圾、去掉加工材料等

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拆掉、移走安全装置

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

安全装置调整错误

去掉其他防护物

包括安全阀门、保险丝

关闭、堵塞安全装置等

去掉盖、罩、栅栏等或使其失效

不安全行动是指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原则,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行动。

包括违反法律、规程、条例、标准、规定,也包括违反大多数人都知道并遵守的不成文的安全原则,即安全常识。

不安全行动分类

制造危险状态

货物过载

组装中混有危险物

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

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

指对第三者有危险的状态

包括高度和装载方法的关系

使用保护用具、保护服装方面的缺陷

不使用保护用具

不穿安全服装

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

指可以得到的

包括个人服装不安全

不安全放置

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

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

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

如吊着货物,挂着吊桶之类的状态

如为了装卸货物将车辆、提长升机或传送装置安放、排列、停留在不安全位置

易产生绊倒、颠簸、滑倒等危害

接近危险场所

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

接触吊货,接近或到货物下面

进入危险有害场所

上或接触易倒塌物体

攀、坐不安全场所

指不必要的接近、接触

9

某些不安全行为

用手代替工具

没有确认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

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

扔代替用手递

飞降、飞乘

不必要的奔跑

捉弄人、恶作剧

交通运输中的行为除外

指必须要确认安全的动作,包括未排除可燃气体就点火

10

误动作

货物拿得过多

拿物体的方法有误

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

上下的方法不对

包括过量、过重

包括扛的方法等,也包括抓取物体时方法不对

C、环境因素

1、物理因素

噪声、振动、温度、辐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激光等)都可能成为危害。

例如噪声阻碍了工人之间沟通信息,互相示警,因而未能及时避免事故。

2、化学因素

爆炸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可燃液体、有毒化学品、氧化物、危险气体等

化学发生物质通过吸入(90%)的工业中毒通过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

3、生物因素

细菌、真霉菌、昆虫、病毒、植物、原生虫等,感染途径有针头、空气、唾液、食物等。

D、管理缺陷

1、对物的管理,有时称技术原因。

包括:

技术、设计、结构上有缺陷,作业现场、作业环境的安排设置不合理等缺陷,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等等。

2、对人的管理。

教育、培训、批示、对作业任务和作业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的缺陷或不当。

3、对作业程序、工艺过程、操作规程和方法等的管理。

4、安全监察、检查和事故防范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5、对设计安全的管理。

6、对采购安全的管理。

2、事故类型——即人受伤害或物受损失的方式。

这也是事故调查的方式,即从结果追查原因,从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型来追查其原因——危险。

一个科学合理的事故分类的分类对于危害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且事故类型的分类不因待业和组织而异。

事故类型分类如下:

1、坠落、滚落

指人从树木、建筑物,脚手架,机器乘生物,梯子,阶梯,斜面等处落下,包括与车辆或机械(如铲车)等一起滚落的情况,包括因场所动摇而坠落,以及因生产的场所倒塌而附落,不被埯埋而是碰到了其它物体的情况。

2、摔倒、翻倒

指人因摔倒,绊倒,滑倒而碰撞了物质致伤,所以会摔倒,是因为人失去平衡,失去保持竖直状态的能力造成人体运动。

如倒在通道或工作面上,倒在、撞到物体上。

碰撞点与人在大致同一平面上。

包括与车辆式机械等一起翻倒的情况。

不包括交通事故。

3、碰撞

以人为主动方面,碰撞到静止物体或运动物体的情况,包括被推,被摔后与物体碰撞。

包括被推、摔后与物体碰撞。

例如人碰了起吊货物、机械部分。

包括与车辆式机械的碰撞。

4、飞溅,落下

指飞溅的物体,落下的物体为主动方面碰到人,人被碰撞如(切屑物飞溅、切断片、切屑等物飞溅,包括自己拿的物体掉到脚上。

5、坍塌,倒塌

指堆积物,物料,脚手架,建筑物等散落或倒塌碰到人。

人被碰被压。

包括直立的物体倒下。

6、被碰撞,物为主动方面碰到人的情况。

7、轧入,指被物夹住,卷进而挤压,拧绞(如被卷入转动的或啮合的物体)

8、切伤,擦伤,指摩擦,在摩擦状态下被切伤。

9、踩伤:

指踩着钉子,金属片等。

10、淹弱

11、接触高温、低温物体。

12、接触有害物。

13、触电

14、爆炸:

指压力急剧发生或释放,引起伴随燥声的膨胀等情况。

15、破裂:

物理性的破裂。

16、火灾

17、道路交通事故

18、其它交通事故

19、动作不当(不安全的动作)

三、防止高空摔跌、砸、碰伤事故措施?

(一)高处作业类型:

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洞口、攀登、悬空、交叉等五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高处作业是高处作业伤亡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地点

1、临边作业

临边作业是指:

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2、洞口作业

洞口作业是指:

孔、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

3、攀登作业

攀登作业是指:

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4、悬空作业

悬空作业是指:

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

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5、交叉作业

交叉作业是指:

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二)事故预防措施:

1. 

脚手架应合格;

•2. 

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工具袋;

•3. 

工作面下面应有围栏、安全警示标志或其它防护措施;

•4. 

不许上下投掷工具或材料;

•5. 

禁止攀登不牢靠的构架;

•6. 

所有进入工作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7.检修时移开的沟、坑、孔、洞盖板、围栏,离开现场时应恢复或采取可靠防止跌伤的安全措施。

(三)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技术措施

1、高处作业人员应头戴安全帽,身穿紧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腰系安全带。

2、高处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体,应一律先行撤除或予以固定。

所用物件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拆卸下的物件及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清理时应采用传递或系绳提溜方式,不得向下抛掷物料。

3、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和大雨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与攀登高处作业。

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漏雨、漏电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或重新设置。

4、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

任何人都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

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时,必须经有关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完毕后立即恢复。

5、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报告,及时解决。

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6、凡是临边作业,都要在临边处设置防护栏杆,一般上杆离地面高度一般为1.0-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0.5-0.6m;

防护栏杆必须自而下用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

7、对于洞口作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设防护栏杆、加盖板、装栅门等措施。

8、进行攀登作业时,作业人员要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能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9、进行悬空作业时,要设有牢靠的作业立足处,并视具体情况设防护栏杆,搭设架手架、操作平台,使用马凳,张挂安全网或其他安全措施;

作业所用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技术鉴定方能使用。

10、进行交叉作业时,注意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之外。

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层。

四、防止触电事故措施?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

(一)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内的电气设备。

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头、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

5、在移动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

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

电动工具不得使用花线、塑料线,必须使用橡套电缆线;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

在使用手电钻、手提砂轮等电动工具时,由于这些工具操作人员需要直接用手把握,同时又是到处移动,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为此,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第一、必须安设漏电保护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第二、对于使用单相的手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头、插座必须符合单相三线的要求;

对于使用三相的手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头、插座必须符合三相四线的要求,其中有一线用于保护接零。

使用时严禁将导线直接插座内受电。

第三、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泉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插孔和插头。

其结构应能保证插入时接零插头在导电插头之前通,拔出时接零插头在导电插头之后拔出。

第四、设备的电源开关不得失灵、不得破损并应安装牢固,接线不得松动,转动部位应灵活。

第五、必要时,在操作中应戴好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垫上。

第六、注意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

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

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

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

8、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10、 

使用电气工具必须配套使用漏电保护器;

如何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器

(1)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2)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应是对地绝缘的,线路应是绝缘良好。

(3)照明以及其他单相用电负荷要均匀分配到三相电源线上,偏差大时要进行调整,力求使各项漏电电流大致相等。

(4)漏电保护器使用中应加强日常维护,并定期在通电状态下按动试验按钮,检查是否灵敏可靠,以确保其性能良好。

•11、行灯电压不准超过36伏;

金属容器内使用的行灯不准超过12伏;

•12、接入低压电器设备工作前,必须验电,检查无误后方可送电;

五、防止烫伤、窒息事故措施?

1.与运行系统严密隔离,上锁挂警告牌,电动门停电;

2. 

系统介质卸压完全,压力到零,监测氧气含量;

3. 

进入炉膛、烟道应检查通风、冷却情况,防止热灰焦、渣落下伤人;

4. 

松法兰螺丝时应防止汽、水喷出伤人;

5.不准对有压力的管道进行任何检修,特殊情况应有安全措施;

6.在容器内工作做好通风措施,必须有专人监护。

7、进入坑洞、容器内作业执行点名制度。

六、防止机械伤害事故措施?

1、为防止误转动要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启动”警示牌;

2. 

防止旋转时异物飞出伤人,人员站在轴向位置;

防止砂轮、角磨机、无齿锯碎片伤人,应带头盔或护目镜;

4. 

收工时清点人员和工具,防止遗留在设备内;

5. 

不准检修人员自己试运行;

6. 

转动机械检修后,要及时恢复常设保护装置和防护设施。

可能发生的被夹、卷事故——

操作机器时精力不集中,想其他事,结果发生误操作,导致事故;

安装、拆卸夹具时,机器突然启动;

上料、取料,装、卸工件时,没有正确使用安全装置;

检查产品、材料时,机器突然启动;

维修、保养时,机器突然启动;

加油时,机器突然启动;

车时,机器突然启动;

试车时,机器突然启动;

清扫铁屑时,戴手套工作。

预防措施:

机器的旋转轴、传送带等旋转部分要加防护罩、安全护栏、安全护板等直接防护;

拆掉这些安全装置时,须经上级批准;

为防止身体等不慎碰触启动健而使机器启动,启动健应加以防护,做成外包式或凹陷式;

作业时,穿戴合适的工作服、戴安全帽、穿防砸鞋等,不得穿裙子、戴手套、围巾,长发不能露在帽外,不得佩戴悬吊饰物。

作业前检查服装是否有被卷入的危险(脖子上缠的毛巾、上衣边、裤角等);

保证作业必要的安全空间;

机器开始运转时,严格实行规定的信号,;

机器运转时,禁止用手调整或测量工件,禁止用手触摸机器的旋转部件;

清理铁屑等接近危险部位的作业,应使用夹具(如搭钩、铁刷等);

停机进行清扫、加油、检查及维修保养等作业时,须锁定该机器的启动装置,并挂警示标志;

感到有危险时,立即操作紧急停车键。

七、起重作业安全措施

起重机械设备的防护措施

1、起重机械作业的危险因素

1)起重机械事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挤压事故、高处坠落事故、重物坠落事故、起重机械倒、折断及倾翻事故、触电事故、撞击事故等。

2)常见的起重机械对安全影响较大的零部件主要有吊钩、钢丝绳、滑轮和滑轮组、卷筒及制动装置等。

2、起重机械危险的防护措施

1)起重机械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

超载限制器、力矩限制器、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幅度指示器、防止吊臂后倾装置、极限力矩限制装置、缓冲器、夹轨钳、锚定装置、回转定位装置等安全装置。

2)起重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司机操作。

3)作业前要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等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作业前排除。

4) 

起重作业必须由专人指挥,并由专职人员担任司机;

作业时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开车前应鸣铃或报警,闭合主电源时,应把所有控制器手柄回到零位,作业结束时应将起重机秒定锚定。

5)起重机作业时,不能对运动机件进行检查和检修,不能在有载荷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6)吊运时,重物不能从人头顶通过,吊臂下严禁站人。

7)起重机工作时,其各部件、机构,必须要与输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8)自行式起重机,工作前应将停机场地平整好,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

9)起吊重物要平稳;

10) 

看不清重物不指挥;

看不清指挥员不操作;

不准向吊物下伸头、手;

重物在悬挂状态时不得离人;

11)根据吊物选用合适的绳索、吊环;

12) 

检查挂钩方法,钢丝绳不滑脱、不折弯、不直接与尖锐边缘摩擦;

13) 

不准超符合使用起重设备和吊具、绳索;

14)起吊重物过程中,严禁对被吊物件施焊。

15)起重机驾驶人员要了解并保证做到“十不吊”:

①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②指挥信号不明、吊物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③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吊。

④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不吊。

⑤歪拉斜拽不吊。

⑥吊物上站人或有浮放物不吊。

⑦氧气瓶、乙炔放生器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不吊。

⑧吊物有刃角不垫好不吊。

⑨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吊。

⑩违章指挥不吊。

八、明火作业安全措施?

禁火区明火作业要办动火票;

有监护人员和消防器材;

清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

油管道油箱焊接按规程进行;

工作现场不准吸烟;

电焊线不准借用管道或铁丝;

7.工作后检查工作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人员方可撤离;

8.禁止将废油随地乱倒,现场必须放置废油桶,并及时清理。

九、在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或检修时,应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在检修时必须彻底隔断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管道。

特别是通向易燃或有毒气体源的管路,更应严密封死,防止泄漏,以免发生着火燃烧或中毒事故。

  2、容器的转动装置(如搅拌机、翻转机等)、加热装置以及其他与容器有关的电源都应切断,并应挂上“不准合闸”、“不得启动”的标志牌。

  3、检修中应该使用电压低于36V的照明灯。

一切电压高于36V的仪器或用具,都要有良好的接地设施。

  4、检修前,容器内的介质应排除干净。

充装易燃、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容器,还应该用空气进行置换、冲洗,经检验证明容器内的空气符合安全要求后,检修人员才能进入容器。

  5、如需要紧固或卸下承压部件,必须先将容器内的压力卸除,不准带压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6、压力容器检修完毕后,应对内部进行彻底清理,要特别注意防止容器内残留有可以与工作介质起化学反应或引起腐蚀的物质,如氧气容器中的残油,氯气容器中的残留水分或水汽等,甚至检修中残留的余热也可能引起事故。

十、每天工作结束应做到

两清:

1.清点工具、零件、妥善保管;

2.清理现场,设备遮盖加封。

四查:

1.查现场有无遗留火种;

2.查沟、坑、孔、洞盖板,围栏是否齐全;

3.查拆开的管道、阀门口封堵是否良好;

4.查检修用电源是否断开

十一、怎样坚持危险的确认制?

所谓危险的确认制,是指针对生产和检修过程中的危险项目、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并使作业人员确认和知晓,以便进行重点防护的制度。

对这项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写在文件上,应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1、要真正认准危险项目、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

由于担负的任务不同,预防事故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每项生产任务开展之前,安全员根据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作业的特点和本班人员思想技术素质等状况,确定出危险项目、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从而进行重点防范。

比如高空作业,就应系好安全带;

提醒作业人员思想集中,操作准确,谨防高处落物,谨防滑落等等,在生产过程中,还应根据新问题,提出新的预防重点。

2、要使人人都确认危险。

危险确认,不能只限于部分人员,而应让所有参加人员都确认,都知晓,即都能知晓危险项目、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有哪些,都能知晓具体的防范措施是什么,从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所以要强调“都确认,都知晓”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

3、预防措施要跟上去。

在实际中,虽然人人都知道高空作业要谨防坠落,起吊大件要谨防伤害、高速运转区域作业要谨防绞伤,但这些预料之中的不该发生的事故的仍然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防范措施不够得力或落得不实。

确认危险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避险,各种防范措施必须可行可靠,并落到实处。

属于上级解决的,安全员或班组长应及时反映;

属于工人自身要办好的。

比如,所有孔洞都要加盖板,危险部位要设防护栏和警示牌;

高处作业须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带,电气作业要停电,验电,挂地线等,这些虽属老生常谈,做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也应不厌其烦,警钟常敲。

4、关键在增强工作负责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事故表明,落实危险确认制,必须不断增强工作负责人事业心和责任感。

负责人知晓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