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91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分析文档格式.docx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分析文档格式.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分析文档格式.docx

在国内,李军,毛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的调查研究,指出就业指导能力包括积极主动、职业规划、心理辅导、资源利用、信息发布、就业推介、就业咨询⑶;

秦艺芳,黄融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从个人自身因素、学习经验、自我效能、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五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胜任力特征;

⑷余新丽,沈延兵从胜任力的内涵出发,通过研究指出生涯发展理论能力、个别与团体咨询技巧、信息或资源能力、训练、咨询与表现改善的能力、为不同群体提供生涯咨询的能力、研究或评估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是我国就业指导教师胜任力包含的7种能力。

[5]

结合国内外关于就业指导能力的研究,本文认为高校辅导员作为推动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步入用人单位的一线工作人员,其就业指导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应包含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部分。

通用能力即辅导员岗位都适用的能力,主要有学习能力、信息搜索、整理及分析能力、心理辅导能力;

专业能力即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应具有的特有能力,主要有就业咨询与就业推介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输出能力、个体生涯咨询与辅导能力、教练能力。

二、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面临的困境

(一) 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不高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高校辅导员对就业指导专业化的认知不充分:

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辅导员并没有真正树立就业指导专业化的理念,往往是按照前任的经验传承或者根据自身对就业指导的理解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第二,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

大部分新入职辅导员是应届毕业生,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在开展就业工作前只接受简单的培训,没有接受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培训,且相对于辅导员的其它职业技能,就业指导技能使用频次少,造成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匮乏、技能提高困难;

最后,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提升速度慢: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高校辅导员聘任形式多样、灵活,人才流动速度加快,造成就业指导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就业指导技能传承不畅,加上就业指导专业化培训资金有限,造成高校辅导员整体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提升缓慢。

(二) 就业指导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行的高校就业指导效果评价体系中,秉承唯数据论的观念,采用就业率、签约率作为评价就业指导效果的指标。

这种评价体系导致了诸多问题:

首先,为追求高评价,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全围绕就业率、签约率开展,违背了就业指导的初衷;

其次,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追求高就业率、签约率,存在数据造假现象;

再者,这种评价体系存在诱发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矛盾的隐患:

没有就业意愿的学生与追求高就业率、签约率辅导员存在现实的、潜在的矛盾;

最后,唯数据论的评价体系,造成高校就业指导辅导员关注数据本身,而忽视自身就业指导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 就业指导角色的非单一化

在现行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中,就业指导工作只是辅导员的角色之一,辅导员还有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者、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者、心理问题疏导者、突发事件应对者等多重角色,这是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多角色并存的现状,需要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根据需要不断变换角色,利于有效锻炼、提升辅导员整体素质和能力。

但是,这也是造成辅导员群体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角色是辅导员的重要角色之一,除具备辅导员的通用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个体辅导等专业能力,而这些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辅导员付出大量的努力,这就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 就业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加剧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当今的就业主体的就业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趋势:

不再以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在实际就业的过程中,既看中自身兴趣与工作本身的契合度,关注自我成长和发展空间,又强调个人价值和利益,重视实际工作环境与就业地点;

而对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则采取忽视的态度,造成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选择的标准多元、不清晰,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且就业诚信缺失,存在违约随意的现象,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

三、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针对就业指导面临的困境,高校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培训,深化就业指导深度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中的通用能力,即学习能力、信息搜索、整理及分析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中,均可习得,也可通用,因此,这部分能力相对较易培养;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中的专业能力,即就业咨询与就业推介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输出能力、个体生涯咨询与辅导能力、教练能力,难以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培养,需要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获得。

通过不断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可以使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通过科学、专业、有效的模型、工具帮助学生分析个性化的就业问题,对学生进行深度辅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满意度。

(二) 培养学生就业指导骨干,扩展就业指导广度

随着就业指导的普及,多样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需求逐渐被激发出来,并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高校辅导员在解决实际就业难题时,可以通过在学生群体中,建立跨年级、多专业、本硕相结合的就业指导骨干体系,来化解就业指导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就业指导骨干,相较于传统的以事务性工作为主的就业骨干有着根本的区别:

学生就业指导骨干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化培训,掌握初步的就业指导能力,在学生群体中,解决基础性的就业问题;

并由学生就业指导骨干向学生播撒生涯规划的火种,将整个就业指导工作前移。

学生就业指导骨干植根于学生,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用学生的话语形式来进行就业指导;

同时,学生(下转第24页)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新理念,体现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改革教学内容,既讲授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又介绍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

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项目式、任务驱动式、讲练结合、翻转课堂等;

改革考试方式,以检验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线,采用开卷考试、半开半闭考试、课程论文、大作业、上机实操、方案设计、实物制作等考试方式。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唤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5. 5改善学习环境

新建本科院系的教学大楼、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一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但在制度建设、学风建设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还需不断加强与完善,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与环境,教育和帮扶学生处理好专业学习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形成“比学赶帮”的良性竞争氛围,为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打好基础。

6.结束语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徐珊珊.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生学习动机研究。

].山东大学2015,03.

[2] 何振中,李子丹.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叮中国成人教育2014

(1):

127-128.

[3] 刘战豫.新常态下大学生学习动力分析与引导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13):

131-134.

作者简介:

胡艳(1971—),女,陕西西安人,助教,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上接第4页)划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的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创业观。

创新思维开发与训练:

通过一系列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新创业打好基础,也从根本上使学生树立起创业意识、养成创业思维。

(3)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通过创业培训课程、案例分析课程与企业实战课程,帮助学生系统的了解创业过程与创业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训练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相关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发展。

创业培训课程:

SIYB、KAB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培训系统学习创业相关流程与所需能力与技术,通过企业剖析课程,了解企业运作原理,了解创业的方法与步骤。

案例分析课程:

通过案例分析与仿真实训,让学生对创业过程有着更深层次的实际性体会,模拟相关的创业过程。

企业实战课程:

通过企业参访、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了解企业运行的真实状态,获得创业相关知识。

四'

结语

在创新创业领跑经济新常态、实现社会转型发展的“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各高校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

而当前社会对应用型的理工类人才的需求紧张,因此理工类学院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构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相关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融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进一步实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系统化与多维化,最终提升理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整体素质。

[1] 刘洋.“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探析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01).

[2] 施玲,樊后文.基于“三平台+六模块”的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皿中国高新区,2017,(12).

[3] 鞠志宇,陈新华,贾晓红,吴长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初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01).

[4] 席成孝,刘志侃.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4,26(02).

(上接第6页)就业指导骨干与高校辅导员相互配合,搭建起师生共建的就业指导体系,利于扩大就业指导的广度。

(三) 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就业指导支持系统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发挥着引路人、参谋等角色,是学生就业指导支持系统的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高校辅导员将学生就业指导骨干、专业课教师、院校两级级资源、就业单位、学生家长链接起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支持系统:

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支持、实践实习等,逐渐形成学生特有、企业需要的就业能力,最大化就业指导的作用。

同时,就业指导支持系统的建立,使的各方的资源得到了优化和统一配置,有助于真正提升就业指导的实际成效。

(四) 丰富就业指导形式,强化就业指导效果

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依靠辅导员,形式单一、效果限有限;

未来可以探索以学生就业指导骨干、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HR为主体的团队化就业指导形式:

将就业问题进行分级、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就业问题匹配合适的就业指导主体,优化就业指导资源。

同时,针对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问题,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多主体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强化就业指导效果。

(五) 发挥政治辅导优势,做好就业引导工作

辅导员植根于学生群体,与学生有着亲密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依托这种亲密关系,充分发挥辅导员政治辅导的优势,言传身教,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在实处。

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辅导员应重点关注大学生群体就业价值观和就业诚信意识的培养,这也是就业指导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辅导员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深度辅导等手段,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厘清自身利益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找到个人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链接点,避免在就业过程中迷失自我。

同时,还要加强就业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诚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1] CareerCounselingCompetencies,RevisedVersion,1997,NCDA.http:

Mwww.ncda.org/pdf/counselingcompetencies.pdf.

[2] Zunker,V.G.Usingassessmentresultsforcareerdevelopment(4thed).InCurriculumforCareerDevelopmentFacilitators.Rochester,MLOaklandUniversity.1994.

[3] 李军,毛宇.“众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胜任力模型研究叮北京教育德育,2016(4):

4-6,20.

[4] 秦艺芳,黄融.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胜任力研究叮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

(2):

106-110.

[5] 潘姗姗.精细化理念下辅导员就业指导专业化路径探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

144-146.

[6] 余新丽,沈延兵.胜任力: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研究的新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⑴:

70-72.

[7] 朱美芬,张莹莹.论大学生就业伦理的现状与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8-30.

王国亭(1985—),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