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9558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在教育领域,这句话反映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5、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实践功能中的哪项功能?

()

  A、教育功能

  B、调节功能

  C、促进功能

  D、示范功能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等方面。

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体现的是实践功能中的教育功能。

故选A。

  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解析】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7、“学生学到的,顶多不过像是在他的口袋里装了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

学生所学的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

”马斯洛此亨批判的是()。

  A、内在学习

  B、外在学习

  C、认知学习

  D、经验学习

  【解析】对学生来说,外在学习是缺少个人意义的,只是对个别刺激所做的零碎反应。

  “只是由外在影响加给学生的一些片段的习惯与行动而已。

学生所学到的,顶多也不过像是在他口袋里装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

学生所学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

”故选B。

  8、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享有进修提高的权利,同时这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这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

  D、国家最高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所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同时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9、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不包括()。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解析】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有:

①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②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③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故选D。

  10、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

  11、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人是()。

  A、海德

  B、维纳

  C、凯利

  D、罗特

  【解析】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被认为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人。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2006年

  B、2000年

  C、1996年

  D、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13、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其基本结构包括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意识。

  14、某位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却发现没有人回应,此时这位教师立即转换教学内容与问题,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

这说明教师需要()。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情境创设能力

  C、教学应变能力

  D、教学实施能力

  【解析】该教师在面对无人应答这种预期外的状况时及时转换内容与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表现,说明教师需要教学应变能力。

  15、()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综合及进行安排。

  A、教材

  B、教学计划

  C、课程

  D、课程标准

  【解析】广义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解析】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并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三个基本性质。

  17、“没有哪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

”这句话直接与下列哪一思想、学说相支持?

  A、实用主义教育

  B、人本主义教育

  C、建构主义教育

  D、自然主义教育

  【解析】这句话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相支持。

  18、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原则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地认知事物,掌握规律,培养能力,是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

  19、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20、小陈同学力求在本学期取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他的这种动机属于()。

  A、高端的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

  21、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这是()。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不同,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有迁移。

题干描述的是一般迁移。

  22、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2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婴儿吸奶

  B、鸭子游水

  C、学生每天做广播操

  D、猴子骑自行车

  【解析】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D项中猴子骑自行车属于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

  A、B两项中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项中学生每天做广播体操是对已学会了的动作的重复,不存在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因此不属于学习行为。

  24、“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体现的迁移种类是()。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D、一般迁移

  【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如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

  25、教育调查研究选取的对象必须()。

  A、不可控制

  B、不同性质

  C、有典型代表意义

  D、最大数量

  【解析】调查研究应选取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对象,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效度。

  26、教育法律规范评价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普遍的有效性,二是()。

  A、突出的客观性

  B、突出的适用性

  C、强烈的说教性

  D、较强的现实性

  【解析】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突出的客观性,二是普遍的有效性。

  27、小高老师教学责任很强,但教学不讲究方式,对学生的意愿不注意听取,学生只能惟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

由此推断小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师生关系。

  A、放任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权威型

  【解析】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疏远为其中心和行为特征。

  28、影响学习者成功或失败的可控因素包括()。

  A、努力程度

  B、任务难度

  C、运气好坏

  D、身心状态

  【解析】按照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的维度划分,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因素,其他因素都属于不可控制因素。

  2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老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30、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除生产外无任何目的,这属于()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

  B、生活本位论

  C、文化论

  D、教育无目的论

  【解析】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

  的。

”属于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31、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素质之间表现出了()的关系。

  A、相互独立

  B、相互促进

  C、相互抵消

  D、相互关联

  【解析】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能够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成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动力;

反过来,高素质的教师也能够积极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

因此,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2、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

  33、皮亚杰认为研究儿童道德问题宜采用()。

  A、故事对偶法

  B、直接询问法

  C、行动观察法

  D、调查法

  【解析】皮亚杰认为,道德问题不能采用直接询问法而应采用间接故事法。

因为直接询问儿童本人为什么做出某种行为往往会遭到拒绝回答或得不到如实的答案。

而儿童喜欢听故事,听故事后让他们评论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谁好、谁不好或谁更不好,虽然它不干儿童本人的事,却能依据投射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与判断水平。

  因此故事对偶法适用于研究儿童道德问题。

  34、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解析】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

  35、程某经常违反班规,班主任张某让其缴纳“违纪金”充作班费。

班主任张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管理班级的权利

  C、不合法,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利

  D、不合法,学校才有罚款的权利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3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解析】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的加工,形成对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知识的加工过程。

知识直观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类。

  37、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按照()来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B、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C、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D、课程任务

  【解析】课程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以划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不同,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故选C。

  38、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其基本特点在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39、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C、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D、遵守法规定向阶段

  【解析】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往往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此阶段的儿童主要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40、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解析】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学说的是生物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41、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鹤琴

  D、杨贤江

  【解析】杨贤江(1895—1931)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4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政策()。

  A、教育体制政策

  B、教育经费政策

  C、课程与教学政策

  D、教师教育政策

  【解析】在教育政策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政策有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育人事政策、课程与教学政策、学制政策。

  43、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4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意为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人手。

综上可知,这两句话揭示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经济、文化和科技在此均未体现。

  45、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解析】英国教育家洛克是教育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著名观点“白板说”,即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

  46、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解析】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47、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

  A、提高学生成绩

  B、走向素质教育

  C、改变教师教育思想

  D、加大教育投入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48、心算、打腹稿、默读等技能属于()。

  A、动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策略技能

  D、精细技能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心智技能。

  49、我们高中时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到大学的时候却什么都醒不起来了,这里产生遗忘的原因主要是()。

  A、压抑

  B、干扰抑制

  C、同化说

  D、记忆痕迹衰退

  【解析】巴甫洛夫的记忆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50、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解析】负强化是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允许他离开禁闭室,此时终止不愉快条件就是允许他离开禁闭室,增强反应概率是学生保持安静。

  51、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这时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该由()承担责任。

  A、学校

  B、未成年人监护人

  C、教师

  D、学生的亲戚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了一系列学校可援引的免责抗辩事由,题目所述情形属于列出的情形之一。

  52、在德育方法中,下列属于说服教育的是()。

  A、操行评定

  B、艺术陶冶

  C、讨论与参观

  D、表扬与奖励

  【解析】说理教育法又叫说服教育法,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理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等;

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