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9830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糖的薄层色谱Word文件下载.docx

如对已分开的斑点显色,而将与它位置相当的另一个未显色的斑点从薄层上与硅胶G一起刮下,以适当的溶液将糖从硅胶G上洗脱下来,就可用糖的定量测定方法测出样品中各组分的糖含量。

薄层层析的展层方式有上行、下行和近水平等。

一般常采用上行法,即在具有密闭盖子的玻璃缸(即层析缸)中进行,将适量的展层溶液倒于缸底,把点有样品的薄层板放入缸中即可(如图1所示)。

保证层析缸内有充分展层溶剂的饱和蒸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与纸层析、柱层析等方法比较,薄层层析有明显的优点:

操作方便,层析时间短,可分离各种化合物,样品用量少(0.1至几十向微克的样品均可分离),比纸层析灵敏度高10~100倍,显色和观察结果方便,如薄层由无机物制成,可用浓硫酸、浓盐酸等腐蚀性显色剂。

因此,薄层层析是一项实验常用的分离技术,其应用范围主要在生物化学、医药卫生、化学工业、家业生产、食品和毒理分析等领域,对于天然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也已广泛应用。

【操作方法】

1.硅胶G薄层板的制备

将制备薄层用的玻璃板预先用洗液洗干净并烘干,玻璃板要求表面光滑。

称取硅胶G粉6g,加入12mL0.1mol/L硼酸溶液,用玻棒在烧杯中慢慢搅拌至硅胶浆液分散均匀、黏稠度适中,然后倾倒在干净、干燥的坡璃板上,倾斜玻璃或用玻棒将硅胶G由一端向另一端推动,使硅胶G铺成厚薄均匀的薄层。

待薄板表面水分开干燥后置于烘箱内,待温度升至110℃后活化30min。

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备用(注意:

避免薄板骤热、骤冷使薄层断裂或在展层过程中脱落)。

制成的薄层板,要求表面平整,厚薄均匀。

手工涂布薄板的方法:

(1)玻棒涂布:

选用一根直径为1~1.2cm的玻璃棒或玻璃管在两端绕几圈胶布,胶布的圈数视薄层的厚度而定,常用厚度为0.56~1.0mm,把吸附剂倒在玻璃板上,用这根玻璃棒在玻璃上将吸附剂向一个方向推动,即成薄板。

(2)倾斜涂布:

将吸附剂浆液倒在玻璃上,然后倾斜使吸附剂漫布于玻板上面成薄层。

2.点样

取制备好的薄板一块,在距底边1.5cm处划一条直线,在直线上每隔1.5~2㎝作为一记号(用铅笔轻点一下,不可将薄层刺破),共4个点。

用0.5mm直径的毛细管吸取取糖样品量约5~50μg,点样体积约1-1.5μL,可分次滴加,控制点样斑点直径不超过2mm。

在点样过程中可用吹风机冷热风交替吹干样品,也可以让样自然干燥。

3.展层

将已点样的薄板点样一端放入盛有展层溶剂的层析缸中,展层液面不得超过点样线,层析缸密闭,自下向上展层,当展层溶剂到达距薄析顶端约1cm处时取出薄板,前沿用铅笔或小针作一记号。

60℃烘箱内烘干或晾干。

4.将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均匀喷雾在薄层上,置85℃烘箱内加热至层析斑点显现(如图2所示),此显色剂可使各种糖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表1所示。

表1

糖的种类

木糖

葡萄糖

蔗糖

显色

黄绿

灰蓝色绿

蓝褐

5.样品中糖定性鉴定

薄层显色后,根据各显色斑点的颜色相对位置,测算Rf值

将混合样品图谱与标准样品图谱相比较或通过混合样品与标准样品Rf值的比较,确定混合样品中所分离的各个斑点分别为何种糖。

【影响Rf值的因素如下】

①展层溶剂的样品组分的性质:

样品组分若在固定相中溶解度较大,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小,则Rf值小;

反之,Rf值大。

②吸附剂的性质和质量:

不同批号和厂家的产品,其性质和质量不尽相同。

③吸附剂的活度。

④薄层的厚度。

⑤层析槽的形状、大小和饱各度。

⑥展层方式。

⑦杂质的存在和量的多少。

⑧展层的距离。

⑨样品量。

⑩温度。

由于影响Rf值因的因素很多,故不能仅根据Rf值来鉴定未知样品组分。

一般采用几种薄层层析法来确证样品的未知组分,如一种用吸附薄层层析,另一咱用聚酰胺薄层层析等。

实践中,也可把未知样品与标准品混合点样,然后进行薄层层析。

如果在几个不同类型的薄层层析中,两者都不发生分离,则可证明这两个化全物是相同的。

【注意事项】

1.制备薄板时,薄板的厚度及均一性对样品的分离效果和Rf值的重复性影响很大,普通薄层厚度以250μm为宜。

若用薄层层析法制备少量的纯物质时,薄厚度可稍大些,常见为500~700μm,甚至1~2㎜。

2.活化后的薄层析在空气中不能放置太久,否则会因吸潮降低活性。

3.用于薄层层析的样品溶液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样品中必须不含盐,若含有盐分则会引起不严重的拖尾现象,甚至有时得不到正确的分离效果。

4.样品溶液应具有一定的浓度,一般为1~5g/L,若样品太稀,点样次数太多,就会影响分离效果,所以必须进行浓缩处理。

5.样品的溶剂最好使用挥发性的有机溶液(如乙醇、氯仿等),不宜用水溶液,因为水分子与吸附剂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当它点据了吸附表面上的活性位置时,就使吸附剂的活性降低,从而使斑点扩散。

6.样品点样量不宜太多,若点样量超载(即超过该吸附剂负载能力),则会降低Rf值,层析斑点的形状被破坏。

点样量一般为几到几十μg,体积为1~20μL。

7.展层必须在装闭的器皿中进行,器皿事先应用展层溶液剂饱和,把薄板的点样端浸入展层剂中,深度约为0.5~1.0cm。

千万勿使点样斑点浸入展层溶剂中。

8.展层溶剂的选择:

(1)根据溶剂的结构、性质的不同而定,主要以溶液剂的极性大小为依据。

在同一吸附剂上,溶剂极性越大,对同一性质的化合物的洗脱能力也越大,即在薄层板上把这一化合物推进得越远,Rf值也越大。

如果发现用一种溶液支展开某一化合物,其Rf值太小,则可考虑换用另一种极性较大的溶剂,或在原来的溶剂中加入一定量极性较大的溶液进行展层。

溶液极性极大小次序如下:

水>

甲醇>

正丙醇>

丙酮>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乙醚>

氯仿>

三氯甲烷>

苯>

三氯乙烯>

四氯化碳>

二硫化碳>

石油醚。

(2)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极性和吸附剂的性质而定。

在同一吸附剂上,不同化合物的吸附规律是:

①饱和碳氢化合物不易吸附或吸附不牢。

②不饱和碳氢化合物被吸附,含双键越多,吸附得越牢。

③碳氢化合物被一个功能基取代后,其吸附性增大。

各功能基使吸附性增大的递增顺序是:

在薄层上,对于吸附较大合物,一般需用极性较大的溶剂(展层剂)才能推动它。

表2列出一些物质的展层溶液系统。

(3)若样品组分具有酸碱性,则可将展层的pH值作适当调整。

若样品组分为碱性,则调节展层溶剂pH为碱性,以增加展层溶液的分辨率,使样品在薄板上展层后,斑点圆而集中,避免拖尾现象。

当样品组分具有酸性时,调节展层溶剂pH为酸性,可得到圆而集中的斑点。

9.在薄层层析时,层析缸溶剂饱和度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大,在不饱和层和析缸中,展层易引起边缘较应,因为极性较弱的溶液和沸点较低的溶剂在边缘挥发得快,从而使样品组分在边缘的Rf值高于中部的Rf值,用饱和的层析缸可以消除边缘效应。

10.为了获得更好的薄层层析的效果,也可采用双向展层、多次展层和连续展层。

多次展层是指选用一种溶剂展开至一定距离后,将薄层板取出,待溶剂挥发后再按同一方向用第二种溶液展开。

11.薄层层析展开后,对被分离的样品组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都要用不同的显色方法先确定它们的位置。

有的物质在紫外灯下可显示出荧光斑点,如核苷酸等;

对于在紫处光下不显荧光的样品,可用荧光薄层检出,该薄层的制法是将荧光物质(1.5%硅酸镉粉)加入吸附剂中,或在薄板上喷0.04%荧光钠水溶液、0.5%硫酸奎宁醇溶液及1%磺基水杨酸的丙酮溶液;

有的有色物质在展层后可显示有颜色的斑点;

对无色化合物的显色,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如用紫外灯照射,属非破坏性显色方法。

化学方法如用茚三酮显色剂喷雾显色可使氨基酸类化合物显色;

对于无机吸附剂制成的薄层,可用强腐蚀性显色剂如硫酸、硝酸或其他混合溶液,因为这些显色剂几乎可使所有机化合物转变成碳,为破坏性显色方法,此类显色剂称为万能显色剂,但它们不适用于定量测定或制备用的薄层上。

【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木糖(或棉子糖)、葡萄糖、蔗糖、混合样品、硅胶G

2.实验试剂

(1)1%糖标准溶液:

取木糖(或棉子糖)、葡萄糖、蔗糖各1g,分别用75%乙醇溶解并定容到100mL.

(2)1%糖标准混合溶剂:

取上述各种糖各1g,混合后用7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

(3)0.1mol/L硼酸(H3BO3)溶液。

(4)展层溶剂:

氯仿:

甲醇=60:

40(V/V)。

(5)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

1g二苯胺溶于由1mL苯胺、5mL85%磷酸、50mL丙酮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实验器材】

①烧杯;

②玻璃板(8cm×

12cm);

③层析缸(ø

15cm×

30cm);

④毛细管(ø

0.5mm);

⑤玻棒;

⑥喷雾器;

⑦烘箱;

⑧尺、铅笔;

⑨干燥器。

【思考题】

1.本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分析本实验的层析图谱。

可溶性糖的硅胶G薄层层析

一、试验目的

1了解薄层层析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

2.掌握硅胶G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薄层层析(简称TLC)是一种微量而快速的层析方法,是在吸附剂或支持剂均匀涂布的薄层上进行的,故称薄层层析。

为了使所要分析的样品各组分得到分离,必须选择合适的吸附剂。

硅胶、氧化铝和聚酰胺是广泛采用的吸附剂,硅藻土和纤维素是分配层析中常用的支持剂,在吸附剂或支持剂中添加合适的粘合剂后再涂布,可使薄层紧贴在玻璃板上。

硅胶G是一种添加了粘合剂的硅胶粉,约含12%~13%的石膏(CaS04),它可以把一些物质从溶液中吸附于自身表面。

利用它对各种物质吸附能力的不同,再用适当的溶剂系统展层,使不同的物质得以分离。

例如,糖在硅胶G薄层上的移动速度与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羟基数有关,经过适当的溶剂展开后,糖在薄板上的移动速度是戊糖>己糖>双糖>三糖。

对已分开的斑点显色,而将与它位置相当的另一个末显色的斑点从薄层上与硅胶G一起刮下,以适当的溶剂将糖从硅胶G上洗脱下来,就可用糖的定量测定方法测出各组分的含糖量。

薄层层析与其他方法比有明显的优点:

层析时间短、样品用量范围大(1μg~0.5g)、观察结果方便、可以分离多种化合物等,其灵敏度比纸层析高10~100倍,显色方法甚至可以用腐蚀性显色剂。

而且薄层层析法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所以薄层层析法目前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

烘箱、吹风机、薄层玻板(20cm×

20cm)、分光光度计。

试剂

1.1%糖标准溶液:

取木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各l00mg,分别用75%的乙醇定容10mL

,使其浓度均为10mg/mL。

2.0.1mol/L硼酸(H3BO3)溶液。

3.层析溶剂:

甲醇=60:

40(体积比)。

4.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

取1g二苯胺、1mL苯胺和5mL85%磷酸溶于50mL丙酮中。

5.蒽酮试剂:

称取0.2g蒽酮和1g硫脲于烧杯中,缓缓加入100mL浓硫酸,边加边搅拌,溶解后呈黄

色透明溶液.将其贮存于棕色瓶中,最好现配现用,置冰箱中可存放2周

四、操作步骤

(一)硅胶G薄层板的制备

取硅胶G粉30g,加入75mL0.1mol/L硼酸溶液中,调匀后铺于洁净、平整的玻板上,

将铺层

后的薄板于100℃烘箱中烘干。

取出后即可使用,亦可贮于干燥器中备用。

薄层

表面要求平整,厚薄均匀。

(二)糖在硅胶G薄层上的分离<

BR>

选取制备好的薄板一块,在距底边1.5cm的直线上选4个点,各点间距2cm。

用毛细管分别点上不同的糖样品于4个点,样品量控制在5~10μg,斑点直径不超过2mm,待薄层上样品自然干操后,将薄板置于盛有层析溶剂的层折缸中,自下向上展层,当展层溶剂到达离薄板顶端约1cm处时取出薄板,前沿作一记号,于60℃下烘干2~3h(或在空气中晾干),除尽溶剂后均匀地喷上一层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于85℃下烘干10min,则各种糖分别显出不同的颜色。

(三)糖的定量测定<

分别取5块干硅胶G板,在每块板上间隔均匀地点上同样的5个样,即每块薄板上分别点上1μL、2μL、3μL、4μL、5μL的糖标准液5点,操作方法同上,待溶液前沿到达薄板顶端lcm处时取出,挥发尽溶剂后,将每块板中间3个样品层析部位用玻璃盖住,左右面边层折部位用显色剂进行定位。

根据已显色斑点的位置,用刀片刮下中间3个相应部位的硅胶G并放入试管中。

在上述各试管中加1mL蒸馏水,于室温下浸提1小时,取1mL滤液加2mL蒽酮试剂,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后用空白试样调零,在波长620nm处测出各糖的消光值A620。

(四)结果分析<

1.记下各斑点的位置、颜色,计算Rf值,绘出层析图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